《动画运动规律》教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2960438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8.8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资源描述: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画运动规律》教案(1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第一章 动画运动规律的概述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动画运动规律,理解动画运动规律在制作流程中的作用,理解动画运动规律所涉及的三个概念。教学重点动画运动规律在制作流程中的作用;动画运动规律所涉及的三个概念教学难点 动画运动规律所涉及的三个概念教学环节及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动画运动规律? 我们要怎么样学好动画运动规律? 一、动画运动规律在制作流程中的作用文字 脚本作用:完毕动画中角色的动作表演,重要是体现前期设定中导演已经设定好动作。 导演已经设定好动作。合成 背景 设

2、定 动画 造型 动检分镜头 脚本 原画 动画 线描 上色 剪辑二、动画运动规律所涉及的三个概念动画的运动规律、动画的时间掌握、原画和动画旁批栏:1.动画的运动规律 运动规律:A一方面要符合自然的规律,运动产生的因素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速度、节奏和轨迹的变化.判断动作与否符合自然规律的原则: 1力是如何产生的。 2.力使物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B另一方面,要符合导演和个人的设计意图符合导演和个人的设计意图,这样符合导演和个人的设计意图,设计的动作才会有特色,才会吸引人们去欣赏。体现出原画师所要 具有的素质之一-表演。 综上所述我们所讲的运动规律是物体在力的作用(动画力学)下如何运动。C

3、动画力学是动画设计创作的理论基本。真实世界的力的关系是要通过动画的解决,才干在动画片里合理存在。作业:准备有关用品:定位尺、A4纸、自动铅笔、彩铅、橡皮等。小结: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第一章 动画运动规律的概述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动画力学中力的分类;掌握什么是动画、什么是原画,以及动画、原画与动画的时间掌握三者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动画力学的分类、什么是原画、什么是动画、原画动画与动画的时间掌握三者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原画动画与动画的时间掌握三者间的关系教学

4、环节及内容:1、 动画力学中力的分类1重力物理学上称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叫 地心引力)为重力。在动画片中,不同重量的物体在受力时 会产生不同的动作体现。2惯性力物体没有受外力时长期的保持原有的状态,这 种性质叫惯性 惯性。 惯性 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力消失后,还会借助自身 的重量沿原先的运动轨迹继续移动一段距离, 这种特点在动画制作中叫惯性力 惯性力。 惯性力 惯性力和惯性的区别在于惯性力是一种夸张的 惯性。2、动画的时间掌握 时间掌握是动画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赋予动作以 “意义”或者“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活动着的角色体现出内在的意志、情绪、本能等。 动画时间掌旁批栏:握重要涉及时间、

5、距离 、张数与速度的关系。时间长、距离大、 张数多、速度慢、时间短、距离小、张数少、速度快3、原画和动画 原画(也称动画设计)就是角色的运动核心动态的画。 动画(也称中间画) 就是角色的运动核心动态之间渐变过程的画。 两者关系: 原画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角色的动作核心画面。 动画设计师是根据核心画面,画出角色动作的所有中间过程。 原画和动画都是完毕同一种镜头的工作,但是工序和 规定不同样。两者有不同的分工和合伙。 动画设计师是原画设计师的助手和合伙人。4、三者的关系 掌握动画的运动规律、 掌握动画的运动规律、动画的时间掌是对动画动作理论的理解。握是对动画动作理论的理解。原画和动画是形式、技法上体

6、现。画是形式、技法上体现。三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动画运动规律?答: 由于“运动”在动画中起着核心性的作用,在一部 优秀的动画中精美的、独特的动作是成功的核心。 我们要怎么样学好动画运动规律?答:我们要纯熟动画运动规律和时间掌握的理论知识, 还要纯熟掌握原画和动画的技法,将三者融会贯穿。作业:根据所发资料,判断哪些是原画、哪些是动画。小结:原画、动画与动画的时间掌握,三者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及制作流程授学时数2

7、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2)掌握动画制作流程;教学重点动画流程图。教学难点 理解动画中的某些常用概念。教学环节及内容:1动画形成的原理当我们的视觉器官,看到物象消失后,仍可临时保存视觉的印象。经科学家证明视觉印象在人的眼中大概可保持0.1秒钟之久。因此如果两个视觉印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0.1秒,那么前一种视觉印象尚未消失而后一种视觉印象已经产生,并与前一视觉印象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视觉残留现象。由于我们的视觉具有这种特性,因此回转器中的画面才干活动起来。举例:岩画野猪 2有关运动规律的某些基本概念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不象其他影片那样,用胶片旁批栏:直接拍摄客观物体的运动,而是通

8、过对客观物体运动的观测、分析、研究,用动画片的体现手法(重要是夸张、强调动作过中的某些方面),一张张地画出来,一格格地拍出来,然后持续放映,使之在银幕上活动起来的。 研究动画片体现物体的运动规律,一方面要弄清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互相关系,从而掌握规律,解决好动画片中动作的节奏。(1)时间所谓“时间”,是指影片中物体(涉及生物和非生物)在完毕某一动作时所需的时间长度,这一动作所占胶片的长度(片格的多少)。这一动作所需的时间长,其所占片格的数量就多;动作所需的时间短,其所占的片格数量就少。(2)空间 所谓“空间”,可以理解为动画片中活动形象在画面上的活动范畴和位置,但更重要的是

9、指一种动作的幅度(即一种动作从开始到终结之间的距离)以及活动形象在每一张画面之间的距离。动画设计人员在设计动作时,往往把动作的幅度解决得比真人动作的幅度要夸张某些,以获得更鲜明更强烈的效果。此外,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做纵深运动时,可以与背景画面上通过透视体现出来的纵深距离不一致。(3)速度所谓“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在动画片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多。一部老式的用胶片拍摄的动画电影,其摄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筹办阶段、绘制阶段及后期阶段。作业:讨论:举例说一下中国制作的典型动画片。小结:动画电影是以绘画为基本的一种特殊片种,它综

10、合文学、绘画、音乐、表演、照相等艺术手段共同创作。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运动规律基本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同窗能从生动的动画作品中掌握基本动画原理, 动画作品中掌握基本动画原理,为背面的章节学习 奠定基本。教学重点1.什么是预备动作?2.什么是动作跟随? 教学难点 跟随动作的运用教学环节及内容: 三万五千年前 原始人洞穴壁画 西元前一千六百年前, 西元前一千六百年前,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为 了爱色斯女神兴建了一座神庙。 了爱色斯女神兴建了一座神庙。 古希腊人以逐渐动作的人物来装饰壶。

11、 古希腊人以逐渐动作的人物来装饰壶。 笼中鸟 手翻书 19,恐龙葛蒂面世 一种没有个性没有手绘能力的动画师, 一种没有个性没有手绘能力的动画师, 就宛如丧失了四肢的舞蹈演员。 就宛如丧失了四肢的舞蹈演员。旁批栏:一、 什么是预备动作?在每一种动作发生之前,均有一种准备和预期的动作。它 可以让观众预见到下一种将要发生的动作, 可以让观众预见到下一种将要发生的动作,从而为重要的 动作做好铺垫。 动作做好铺垫。某些细微的动作变化或者幅度很大的身体 动作都可以来作为预期动作。 在把球投出去之前,角色做了一种非 常夸张的预备动作。二、什么是动作跟随? 动画设计人员在设计动画的角色动作时,既要考虑角色主

12、体的动作,还要考虑附属物体自身的重量和质感、 体的动作,还要考虑附属物体自身的重量和质感、空气的 阻力等因素。 阻力等因素。追随动作是原画设计人员应当掌握的技巧。跟随动作: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并不会永远一起移动, 在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并不会永远一起移动,有些部 分会先行移动,其他部分随后再到, 分会先行移动,其他部分随后再到,然后再对先行移动的 部分作重迭的夸张表情。作业:临摹一套狗的转头动作。小结:研究动画片体现物体的运动规律,一方面要弄清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互相关系,从而掌握规律,解决好动画片中动作的节奏。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

13、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运动规律基本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什么是挤压和拉伸? 什么是变形? 什么是夸张?教学重点什么是挤压和拉伸? 什么是变形?什么是夸张?教学难点 变形与夸张的运用教学环节及内容:一、什么是挤压和拉伸?拉伸和挤压最重要的原则是, 拉伸和挤压最重要的原则是,无论一种特定的物体 如何被挤压或拉伸,它的体积保持不变。 如何被挤压或拉伸,它的体积保持不变。二、什么是变形 变形是指将一副图像逐渐变化到此外一张图像的过程。变形的透视为了体现一种极端反映 的动作, 的动作,可以运用变形 的手法来解决。 的手法来解决。要想获 得变形的透视, 得变形的透视,

14、只需要 把角度推动或者拉离摄 像机就可以。 像机就可以。三、什么是夸张? 动画中一种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极端假设性.有了这个特性,什么样的夸张、变形都能实现,甚至是电影无旁批栏:法拍摄 的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画出比常规动作夸张十几倍甚至几十 倍的动作。例如,体现一种极度失望的状态,可以使角色 的眼睛圆睁、嘴角歪斜、体形像泄了气的皮球同样,迅速 萎缩、瘫软、变小。如果一种角色要显得很哀愁,我们可以使她变得更哀愁; 明亮的,我们可以让它变得更明亮;烦恼的, 明亮的,我们可以让它变得更明亮;烦恼的,我们使她更 烦恼;狂野的,我们使她变得更狂野。 迪斯尼动画师将夸张运用到淋漓尽致!学习措施: 多观测生

15、活中多种有趣的事物, 多观测生活中多种有趣的事物,多动手画画人体素描和速写。作业:1.迪斯尼手绘稿临摹,30张。 2.以手翻书的形式完毕一段小球弹跳动画,时间 为 5秒 。小结: 由于动画片中的动作节奏比较快,镜头比较短(一部放映十分钟的动画片大概分切为100-200个镜头),因此在计算一种镜头或一种动作的时间(长度)时,规定更精确某些,除了以秒(呎)为单位外,往外还要以“格”为单位(1秒=24格,1呎=16格)。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运动的时间掌握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理解匀速、加速、减速等基本知识。

16、教学重点 掌握动画速度问题。教学难点 掌握动画速度问题。教学环节及内容:1. 匀速、加速和减速 按照物理学的解释,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那么,质点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路程不是都相等的,那么,质点的运动就是非匀速运动。(用来替代一种物体的点,称为质点。)非匀速运动又分为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速度由慢到快的运动称加速运动;速度由快到慢的运动称减速运动。在动画片中,在一种动作从始至终的过程中,如果运动物体在每一张画面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称为“平均速度”(即匀速运动);如果运动物体在每一张画面之间的距离是由小到大,那么拍出来在银幕上放映的

17、效果将是由慢到快,称为“加速度”(即加速运动);如果运动物体在每一张画面之间的距离是由大到小,那么拍出来在银幕上放映的效果将是由快到慢,称为“减速度”(即减速运动)。 上面讲到的是物体自身的“加速”旁批栏:或“减速”,事实上,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了积极力的变化外,还会受到多种外力的影响,如地心引力、空气和水的阻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有关运动规律的某些基本概念在动画片中,不仅要注意较长时间运动中的速度变化,还必须研究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运动速度的变化。例如:一种猛力击拳的动作运动过程也许只有6格,时间只有1/4秒,用肉眼来观测,很难看出在这一动作过程中,速

18、度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我们用胶片把它拍下来,通过逐格放映机放映,并用动画纸将这6格画面一张张地摹写下来,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相等的,往往开始时距离小,速度慢;背面的距离大,速度快。由于动画片是一张张地画出来,然后一格格地拍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观测、分析、研究动作过程中每一格画面(1/24秒)之间的距离(即速度)的变化,掌握它的规律,根据剧情规定、影片风格以及角色的年龄、性格、情绪等灵活运用,把它作为动画片的一种重要体现手段。在动画片中,导致动作速度快慢的因素,除了时间和空间(即距离)之外,尚有一种因素,就是两张原画之间所加中间画的数量。中间画的张数越多,速度越慢;中间画的张

19、数越少,速度越快。虽然在动作的时间长短相似,距离大小也相似的状况下,由于中间画的张数不同样,也能导致细微的快慢不同的效果。作业:讨论:讨论动画中的常用的速度变化现象。小结:“速度”,是指甲原画动态到乙原画动态的快慢。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运动的时间掌握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时间、距离、张数、与速度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动画中节奏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动画中节奏问题。教学环节及内容: 1、时间、距离、张数、速度之间的关系所谓“时间”,是指甲原画动态逐渐运动到乙原画动态所需的秒数(呎数、格数)多少;所谓“距离

20、”,是指两张原画之间中间画数量的多少;所谓“速度”,是指甲原画动态到乙原画动态的快慢。一般状况下时间越长,距离越远,张数越多,速度就越慢;时间越短,距离越近,张数越少,速度就越快。但是有时并非如此。例如:甲组:动画24张,每张拍一格,共24格=1秒,距离是乙组的二倍。 乙组:动画12张,每张拍一格,共12格=0.5秒,距离是甲组的一半。 虽然甲组的时间和张数都比乙组多一倍,但由于甲组的距离也比乙组加长了一倍,如果把甲组截去一半,就会发现与乙组的时间、距离和张数是完全相等的,因此运动速度并没有快慢之别。只有将这三种因素中的一旁批栏:种因素或两种因素向相反的方向解决时,运动速度才会发生变化。2.3

21、 节奏1、节奏一般,动画片的节奏比其他类型影片的节奏要快某些,动画片动作的节奏也规定比生活中动作的节奏要夸张某些。整个影片的节奏,是由剧情发展的快慢、蒙太奇多种手法的运用以及动作的不同解决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这里说的不是整个影片的节奏,而是动作的节奏。在平常生活中,一切物体的运动(涉及人物的动作)都是布满节奏感的。解决好动作的节奏对于加强动画片的体现力是很重要的。导致节奏感的重要因素是速度的变化,即“迅速”、“慢速”以及“停止”的交替使用,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由于动画片动作的速度是由时间、距离及张数三种因素导致的,而这三种因素中,距离(即动作幅度)又是最核心的,因此,核心动作的动态

22、和动作的幅度往往构成动作节奏的基本。我们不能因此忽视时间和张数的作用。在核心动作的动态和动作幅度解决得都比较好的状况下,如果时间和张数安排不当。动作的节奏不仅出不来,甚至会使人感到非常别扭。 动作的节奏是为体现剧情和塑造任务服务的,因此,我们在解决动作节奏时,不能脱离每个镜头的剧情和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特定动作规定,也不能脱离具体角色的身份和性格,同步还要考虑到电影的风格。作业:课后欣赏一部节奏感强的动画片。小结:动作的节奏如果解决不当,就象发言时该快的地方没有快,该慢的地方反而快了;该停止的地方没有停,不该停的地方反而停了同样,使人感到别扭。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

23、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弹性运动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弹性基本知识;(2)掌握弹性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掌握形变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动画中的形变效果图。教学环节及内容:3.1弹性运动1.弹性运动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形态和体积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物理学中称为“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形变消失时,弹力也随之消失。皮球落在地面上,由于自身的重力与地面的反作用力,使皮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因此,皮球就从地面上弹了起来。皮球运动到一定高度,由于地心引力,皮球落回地面,再发生形变,又弹了起来。 物理学的研究已经表白:任何物体在受到任意小的

24、力的作用时,都会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固然,由于物体的质地不同,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也不同样,所发生的形变大小也不同样,产生的弹力大小也不同样。有的物体形变比较明显,产生的弹力较大;皮球是用旁批栏:橡皮做的,质地较软,里面又充足了气体,因此在受力后发生的形变明显,产生的弹力大,因此弹得很高,并可以持续弹跳多次;如果是实心的木棒,它受力后所发生的形变和产生的弹力都很小;如果是铅球,它的形变和弹力就更小,几乎难以感觉到了。角色在跳跃的时候,动作的基本状态可以完全与皮球的弹跳规律吻 合。这是作为一种形体的弹跳性的体现。在动作表演中存在着大量的弹性运动的 运用。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弹

25、性的特性是受力、变形、反弹恢复。如果动 作完毕中具有这些特性,那动态就显得有弹性。作业:小球弹跳的完整动画一套。小结:在动画影片当中,由于艺术性和欣赏性的需要把生活中多种物象夸张、强调,用较为形象的手法将这些现象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干使动作更加的生动有趣,从而使动画片更具欣赏价值。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惯性运动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惯性基本知识;(2)掌握惯性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掌握形变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动画中的形变效果图。教学环节及内容: 惯性运动 如果一种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将保持

26、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惯性定律。这一定律还表白:任何物体,都具有一种保持它本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惯性。 一切物体均有惯性,在平常生活中,体现物体惯性的现象是常常可以遇到的。例如:乘客,当汽车忽然向前开动时,会向后倾倒,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的因素;当汽车忽然停止时,乘客又会向前倾倒,而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本来速度迈进的因素。物体的惯性还表目前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容不容易变化本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容易变化的物体,保持本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小,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运动状态不容易变化的物体,保持本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大,我们说它的惯性大。惯性的

27、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物体的质量旁批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的惯性越小。动画片在体现物体的惯性运动时,不能只是按照肉眼观测到的某些现象,进行简朴的模拟。应当根据这些规律,充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动画片夸张变形的手法,获得更为强烈的效果。例如:汽车迅速行驶时,忽然刹车,由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及车身继续向前惯性运动而导致的挤压力,会使轮胎变为椭圆形,变形比较明显;车身由于惯性,虽然也略微向前倾斜,但变形并不明显。为了导致急刹车的强烈效果,我们在设计动画时,不仅要夸张体现轮胎变形的幅度,还要夸张体现车身变形的幅度,并且要让汽车向前滑行一小段距离,才完全停下来,恢复到正常状

28、态。又如:飞刀插入木板,刀的前端由于木板的阻力而忽然停止,后端由于惯性仍然继续向前运动,因此导致挤压变形。由于刀是钢制的,变形极不明显,但我们在体现这一动作时,也可以加以夸张。动画角色在奔跑中忽然停步,身体也会由于惯性向前倾斜,有时要顺势翻一种筋斗,有时要滑行一小段距离,才干完全停下来。 我们在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体现物体的惯性运动时,要掌握好动作的速度与节奏。速度越快,惯性越大,夸张变形的幅度也越大。作业:惯性运动的体现。小结: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是物体变化原有运动状态难易限度的体现。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

29、题:一般运动规律曲线运动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弧形运动基本知识;(2)掌握弧形运动图的画法。教学重点理解弧形运动基本知识教学难点 掌握弧形运动图的画法。教学环节及内容:曲线运动前言:当物体在运动中速度和方向变化时,当收到自身力的作用变化角度所传递力的时候,就会形成曲线运动。它是区别于直线运动的一种运动规律,动画中的曲线运动能使人物、动物的动作以及自然形态的运动曲线更为柔和、圆滑、优美、和谐,更富有旋律感。有助于体现多种细长、舒缓、柔软及富有韧性和弹性物体的质感。曲线运动有3种形态:1. 弧线运动抛物线属于弧线运动:如打篮球、排球、乒乓球时,球的运动。旁批栏:抛物线运动只是弧形运动

30、中的一种,请看一下上图中的人体,除非她不动,只要一动,弧形运动覆盖全身,真可谓大圈套小圈。一摇头、一摆手、一抬腿、一跨步下图1就是人的脚在行走中,离地时产生了弧形轨迹的例子,下图2是体现一种人体在惯性摆动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力的作用,使其运动轨迹呈弧形的曲线运动状态。图1图2作业:弧形运动图的临摹小结:一种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力的作用,呈弧形的抛物线曲线运动。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波形运动 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波形运动基本知识;(2)掌握波形运动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掌握波形运动

31、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波形运动图形变效果图。教学环节及内容: 人们在跑步运动中自然形成的弧形起伏运动线,红色为头顶曲线轨迹、蓝色为肘部曲线轨迹、绿色为拳头曲线轨迹、粉红色为右脚曲线轨迹、黄色为左脚曲线轨迹。波浪形波形运动规律:凡质地柔软的物体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点从一端向另一端推移,就会产生波形的曲线运动状态。最常用的就是飘动的红旗所呈现的波浪形运动形态了。风向旁批栏:在画波浪形曲线运动的动画时,应当明确理解核心动态原画所规定的运动主向(这里指旗子被风力所推动的方向),明确积极力的力点(起动点从旗杆出发)与被动力(被带动的点)的互相关系。任何一种动作的产生,都应当注意它积极力的位置,分析运动进

32、程中哪个部位是产生积极力的所在,哪个部位是受积极力作用后被带动的运动。曲线运动动画的基本要领是:看清运动的方向,顺序向前推动。物体在曲线运动进程中如无特殊因素,它的运动规律必然是朝着一种方向、顺序而进的。这是由于力的作用不断延续,直到力的消失。作业:红旗飘动的动画一套小结:比较柔软的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 路线呈波形,称为波形曲线运动。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S型曲线运动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s型运动基本知识;(2)掌握s型运动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掌握s型运动问题。教学难点重点: 理解s型运

33、动图形变效果图教学环节及内容:“S”形曲线运动规律:常体现柔软又有韧性的物体,积极力在一种点上,依托自身或外部(风的)积极力的作用,使力量从 一端过渡到另一端,它所产生的运动路线和运动形态,呈“S”形曲线状态。左下图是狮子的尾巴,属于有生命的物体,它受自身控制,尾巴根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通过尾关节逐渐传递过渡,产生S型曲线运动。右图是一组完整的小草的S型运动,积极力是风,反作用力是它的韧劲(不断反弹回来)。 旁批栏:下面的两棵植物,一棵来自土壤,但植物的柔软度不如前面的小草 力是通过某种媒介,从一端逐渐过渡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力的传递。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来说,(飞鸟的翅膀为例)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通

34、过关节进行传递,传递过程是由力的始发点(肩关节)向身体的其她部位(翅膀末梢)过渡;而无生命物体则是通过自身的属性(软硬质感)来传递受到的外力,传递过程是由受力点向末端过渡。作业:1.草的运动动画2.狮子尾巴的运动动画小结:不管体现哪种力,必须与物体的属性想匹配,切不可随意处之。应当注意的是要用力学知识去体现物体的属性,同事物体的属性又决定了它受力后的运动状态。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十大运动规律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运动规律中压缩与伸展的画法;掌握运动规律中预备动作的重要性及画法。教学重点压缩与伸展;

35、预备动作教学难点 预备动作的重要性及画法教学环节及内容:十大运动规律1.压缩与伸展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产生形体上的压缩和伸展。动画中运用压扁和拉长的手法,夸张这种形体变化的限度,以加强动作上的张力和弹性,从而体现受力对象的质感、重量,以及角色情绪上的变化,例如:惊讶、喜悦、悲哀等。“压缩与伸展”应注意的几点:(1)压缩和伸长适合体既有弹性物体不能使用过度否则物体就会失去弹性变得软弱无力。(2)在运用压缩和伸长时,虽然物体形状变了,但物体体积和运动方向不能变。(3)压缩与伸长运用到动画角色人物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效果。旁批栏:2.预期动作动作一般分为预期动作和重要动作。预期动作是动作的

36、准备阶段的动作,它能将重要动作变得更加有力。在动画角色做出预备动作时,观众可以以此推测出其随后将要发生的的行为。预备动作的规则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如下图中的左图: 在角色设计中,“预备动作”和“缓冲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预备进行缓冲”是动画片角色设计中特有的过程,预备和冲缓一般是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一只小狗将要冲向镜头,先设计一种向后动作为预备动作,然后画一两张向前的动作,再加上少量速度流线或一股灰尘,观众就要感觉角色已经将近冲出镜头了,一般此类动画一般占12格。作业:小狗冲出画面的镜头小结:原画设计往往会设计某些预备动作,让观众预知将有事情发生,让观众产生一种期待感,这样会避

37、免因动作过快而观众又没有注意到关健性的动作而影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十大运动规律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几种常用的运动规律;(2)掌握有关运动动画的画法;教学重点掌握夸张、重点动作和持续动作教学难点 夸张动画的体现教学环节及内容:1.夸张夸张是动画的特质,是动画体现的精髓。夸张不是无限制的夸张,要适度,要符合运动的基本规律。美国DIC娱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Sabrina猫咪全身根根如倒刺般的立起的皮毛,之字形的尾巴,拉长如一根直线般的身躯等等,如上面右图所示。2.重点动作和持续

38、动作动画的绘制,有其独特的环节,重点动作(原画)和持续动作(中间画)需分别绘制。一方面把一种动作拆成几种重点动作,绘制成原画。原画间需插入中断动作,即补齐持续重点动作的中间画持续动作,这个补齐中间画的工作叫中割。 旁批栏:3.跟随与重迭跟随和重迭是一种重要的动画体现技法,它使动画角色的各个动作彼此间产生影响,融混,重迭。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不会始终同步移动,有些部分先行移动,有些部分随后跟进,并和先行移动的部分重迭的夸张表演。跟随和重迭往往和压缩和伸展结合在一起运用,可以生动地体现动画角色的情趣和真实感。 4.慢进与慢出动作的平滑开始和结束是通过放慢开始和结束动作的速度,加快中间动作的速度来

39、实现。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多呈一种抛物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作业:夸张的动画体现小结:在计算机动画软件中,所有的动作类型都被设定为多种数值,物体的运动 轨迹体现为可控的途径(Path),每一种核心帧(Key frame)在动线上会形成 一种事件刻度(Control Point),这个刻度与动线所形成的切线种类,会直接影 响到事件的开始与结束的速度。 计算机动画软件就是以此来实现动作慢进和慢出 的效果。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十大运动规律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理解几种常用的运动规律;(2)掌握有关运动

40、动画的画法。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时间控制与量感。教学难点 理解圆弧运动规律。教学环节及内容:1.圆弧动作动画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体现为圆滑的曲线形式。因此在绘制中间画时,要以圆滑的曲线设定连接重要画面的动作,避免以锐角的曲线设定动作,否则会浮现生硬、不自然的感觉。不同的运动轨迹,体现不同的角色特性。例如机械类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以直线的形式进行,而生命物体的运动轨迹,则呈现圆滑曲线的运动形式。2.第二动作第二动作可理解为重要动作的辅助动作,它能丰富角色人物的情感体现。但第二动作只能以配合性的动作浮现,不能过于独立或剧烈,不能喧宾夺主,影响重要动作的清晰度。旁批栏:3.时间控制与量感运动是动画的

41、本质,而节奏与时间是影响动画运动的重要因素。除了动作的种类影响届时间的长短外,角色的个性刻画也需要“时间控制”来配合表 演。量感是赋予角色生命力与说服力的核心,如何体现出物体应有的质感属性?动作的节奏会影响量感,如果物体的动作(速度)和我们预期上的视觉经验有出入时, 将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 在电脑动画的制作上,修改动作发生的时间是相称容易的一件事,可以通过多种 控制手段,对 Key Frame 做出相称精确的调节,而预视(Preview)的功能可以比 老式方式更快地观测出动画在时间土所发生的问题,以便及时修改。4.表演(布局) 表演( 布局)在场景中,角色所要论述的故事情节,都需要以清晰的画面

42、表演来完毕。场景的 氛围或高潮的强度,都要带进画面中角色的位置和行动中去。一种情绪往往分拆 为多种小动作来体现,每一种小动作都必须交代清晰。简朴、概括、完整是这个原理的规定原则,同一时间内不能发生太过复杂的动作,否则观众会失去欣赏的焦点。好的动画来自好的设计,每一种动作、 镜头的位置都必须精心设计,并具有其意义。作业:临摹一种角色8格的正常走路动作小结:动画片中的布局即演员的表演,是通过每一格的画面对动画角色的性格和情绪进行惟妙惟肖地刻画。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起动与停止、张与变形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

43、(1)理解起动与停止动画规律;(2)掌握有关运动动画的画法;教学重点掌握夸张变形的度。教学难点 理解夸张变形动画的特性。教学环节及内容:1. 课堂导引:(1)以现实中的案例解说起动和停止:如奔跑的动物停下来,但其耳朵仍然向强飘去。(2)通过观看夸张的表情动画来解说引入夸张与变形的好处: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见过的有夸张效果的动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2. 教学内容(1)起动和停止的取决因素: 原理:用火车的起动和小轿车的起动解说取决因素在于她们自身的重量。并通过实例阐明两要点:一方面,要考虑主体上的所有部分不要在同一时间停止。另一方面,由于追随运旁批栏:动,角色身上的附属物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干停下来

44、。 用品体图片和案例感受停止的魅力:通过上图中沮丧动作的停止效果,来阐明使用停止的好处。(2)解说夸张与变形的效果(3)物体的运动规律-流线速度型流线 声音型流线 效果型流线 (4) 扩大解说运用行为控制视频 用组件控制视频 使用滑块控制视频作业:临摹一种角色8格的正常走路动作小结:动画中一种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极端假设性.有了这个特性,什么样的夸张、变形都能实现,甚至是电影无法拍摄的效果。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一般运动规律的学习与掌握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1)掌握弹性、惯性及曲线运动原理。 (2)掌握

45、典型动画制作方式。教学重点注意抛物线运动方式。教学难点 制作松鼠尾巴的运动。教学环节及内容:一、实验目的 (1)掌握弹性、惯性及曲线运动原理。 (2)掌握典型动画制作方式。二、项目背景 安装flash软件的计算机。三、实验内容 1.从高空落下的物体(如落下的小熊、小球、书包等):运用惯性知识制作下落的物体,规定从高空落下在半空中因空气阻力稍微拉长,然后在地面上由于弹性有反弹部分高度最后落下,并且落在地面时稍微有点挤压变形。 旁批栏:效果可以借鉴图1(不要和这一摸同样,自己应当有自己的创意)图 1 落下的小球2抛出的小球,规定其轨迹是抛物线,最后落下并有稍微反弹动作。3制作松鼠摇尾巴动画规定松鼠

46、的尾巴呈曲线运动。作业:制作松鼠摇尾巴动画。小结:根据风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来拟定物体运动的速度。在转折的地方,物体的变化速度较慢,在飘行的过程速度较快。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人的构造与运动规律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 掌握人的构造及运动规律教学重点 人的走路动作;人的奔跑动作教学难点 人的走路动作教学环节及内容: 在动画影片中有多种各样的角色,我们要让她们活起来,一方面要让她们动起来,说到动,就要动的合理、自然、顺畅,动的符合规律。这里我们单从人和动物两方面来看她们的运动规律。在动画中体现最多的是人物的

47、动作,虽然平常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虽然有年龄、性别、体型等方面的差别,但基本的规律是相似的。因此,研究和掌握人物动作的某些基本规律也就十分重要。1 人的走路动作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带动躯干朝前运动。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配合两条腿的屈伸、跨步,上肢的双臂就需要前后摆动。人在走路时为了保持重心,总是一腿支撑,另一腿才干提起跨步。因此,在走路动作的过程中,头顶的高下必然成波浪状。当迈出步子双脚着地时,头顶就略低,当一脚支地另一只脚抬起朝前弯曲时,头顶就略高。尚有,走路动作的过程中,跨步的那条腿,从离地到超前伸展落地,中间的膝关旁批栏:节必然成弯曲状,脚踝与地面成弧形运动线。这条弧形运动线的高下幅度,与走路

48、时的神态和情绪有很大关系。还要注意一下脚与地面的关系。2 人的奔跑动作人奔跑时身体的重心向前倾,两手自然握拳,手臂略成弯曲状。奔跑时两臂配合双脚的跨步前后摆动。双脚跨步的幅度较大,膝关节屈伸的角度不小于走路动作,脚抬得较高,跨步时,头顶的高下的波形运动线也比走路时的运动线明显。在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步着地的过程,而是完全依托单脚支撑躯干的重量。一顶要有腾空的动作。有些跨大步的奔跑动作,双脚腾空的动作在时间上可以停更长一点。作业:一套完整的人走路的动画小结:动画运动规律,是研究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互相关系,从而解决好动画中动作的节奏的规律。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

49、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人的奔跑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人跑步的基本知识,掌握人跑步的基本规律。教学重点跑步动画的规律。教学难点 跑步动画的绘画。教学环节及内容:人的跑步1.身体重心前倾,两手自然握拳,手臂呈弯曲状2.奔跑时两臂配合双脚的胯部前后摆动。3.双脚跨步的幅度较大,膝关节屈伸角度不小于走路动作,脚抬得较高。旁批栏:卡通式跑步动作:跑步动画的规律:走路动作运用到跑步上,动作减半。1.起码有一格动作是双脚离开地面的。2.头可以上下动,左右动,身体可以向反方向弯曲和扭曲,双脚可以往里或者外撇。3.在向上的位置,只提高1/2或者1/3

50、个头部高。4.人跑得越快,身体越向前倾。5.腿部动作是最重要的,手臂动作不应当过度摆动。作业:临摹一套正常角色跑步的动作。小结:正常跑步动作跟卡通式跑步动作有一定的区别。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多种跑的画法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熟悉多种跑的画法,掌握跑的规律教学重点跑的规律、背面跑、夸张跑教学难点 背面跑、夸张跑教学环节及内容:多种跑的画法:背面跑旁批栏:夸张跑:在写实人物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步着地的时间,而是依托单脚支撑身体的重量。但是在可爱型人物跑步时,中间要有双脚同步离地的过程。这样才干显得更加生

51、动有趣。由于跑步时速度比较快,因此,时间的掌握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住动画的时间和跑步的规律,才干设计出流畅的动作。一般状况下,正常人跑一种半步大概用的时间是半秒钟不到(大概10帧),跑一种完步的时间是不到一秒(大概18帧)。我们设计动作时,习常用二十五帧每秒,由于这是电视动画的原则帧数(电影是二十四帧每秒),但是在flash默认的帧数是12帧每秒你可以把她改成25帧每秒。作业:卡通人物跑的完整动画一套小结:正常人物跑步是有规律的。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多种不同的跑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奔跑时的姿态、节

52、奏、速度以及动作的中间过程;掌握人的循环跑的画法。教学重点人的循环跑教学难点 透视画法教学环节及内容: 奔跑时的姿态、节奏、速度以及动作的中间过程,随着目的、情绪、神态以及角色性别、年龄、身份、体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例如,体现情绪慌张、急促,身体起伏和双手摆动的幅度都应加大。为了戏剧效果,奔跑时身体有时也解决成向后倾斜。范例1(快跑)4张一种单步,8张一种完步旁批栏:人的循环跑画法如果需要比8格循环更快的奔跑,每张动画则需添上几只脚的位置去填满动作的空档,或者把腿画得模糊不清,完全像速度线那样解决。透视画法:作业:人的循环跑的动画小结:人的跑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多种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旁批栏:

5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蹦与跳的运动规律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蹦动作的规律;掌握跳动作的规律。教学重点掌握蹦动作的规律;掌握跳动作的规律。教学难点 蹦的画法、跳的画法教学环节及内容:蹦蹦动作的规律:一只脚跳两下。基本的规律:迈步跳,迈步跳、迈步跳迈步需要的时间比蹦跳需要的时间多一倍。旁批栏:跳跳动作的规律:1.空中停留时间比较长。2.跳跃中的重量:跳跃中,双臂保持 运动向前,双脚保持运动向前。作业:蹦的动画一套、跳的动画一套,注意时间节奏的控制。小结:一位优秀的原动画设计师就像一名优秀的演员,她的工作是让 角

54、色形象鲜活起来,让角色的动作表演表意精确、生动传神。旁批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 名: 动画运动规律 教 师: 王鹏威 班 级: 编写时间: 课题:人的跳跃授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规定:掌握跳跃的基本规律。教学重点人的跳跃的基本规律及画法教学难点 人的跳跃的基本规律及画法教学环节及内容:人的跳跃基本规律1.由身体屈缩、蹬腿、腾空、蜷身、着地、还原等几种动作姿态所构成:(1)双手自然握拳(2)在起跳时,双臂向前、向上带动身体腾空。(3)双腿踏地后,蜷起向前伸。(4)在落地这一环节时,双臂从侧前方向下运动,上身压低带动重心前移。2.人在跳跃的时候,身体的重心不像奔跑时那样简朴地向前移位,而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