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规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2902397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公路建设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公路建设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公路建设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建设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建设规范(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d.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1 总则 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路线穿插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村镇路段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构造1 总 那么 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根基上进展建设,

2、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那么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开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表1.0.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公路等级适应的交通量辆

3、/日设计行车速度km/h预测年限年适宜农村公路层次二级公路5000150008015县通乡公路6015县通乡或乡际公路三级公路200060004015乡际或通村公路3015乡际或通村公路四级公路双车道:2000单车道:1509290注:表列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达不到要求,或因缺乏压实机械及未做分层碾压导致压实度缺乏的填方路段,应暂缓实施路面工程或采取简易路面过渡,待路基自然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新路面。4.0.4 各级农村公路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筑路材料及周围环境,针对易塌方的高边坡、不稳定的高路堤、受冲刷较大的沿河路段等重点路基部位,采用护岸、挡土墙、石砌护坡、石笼、抛石等

4、工程防护和种植灌木等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注意与周围景观协调,将路基防护和路基边坡的绿化、美化相结合。特别是沿江、沿河及沿湖地段、洪涝灾害严重地区尤其要做好路基防护工程。4.0.5 地形特别险峻、工程量巨大、易发生塌方的改建路段,在满足机动车通行的前提下,可维持原路基和防护的稳定状态,同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4.0.6 各级农村公路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4.0.7 路面类型应根据交通量、自然和社会环境、地产材料和建设资金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通乡、乡际公路的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交通量较小的乡际公路经技术论证后,路

5、面可采用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外表处治等次高级路面;通村的四级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4.0.8 采用沥青路面时,二级公路采用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应不小于7cm,三级公路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层厚度应不小于3cm,并应根据道路交通量的大小等因素进展合理沥青层厚度的选择。采用水泥砼路面时,二级公路板厚应不小于22cm,三级公路板厚一般不小于20cm,四级公路路面宽度为3.5米时板厚不得小于16cm,路面宽度大于3.5米时板厚不得小于18cm。新建、改建路面的农村公路,路面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等半刚性材料,其厚度不应小于16cm。 新建的农村公路路面底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土、石灰粉煤灰稳定

6、土、石灰稳定粒料土、石灰工业废渣、填隙碎石等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4.0.9 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进展路面构造设计,各构造层厚度,有条件时应按标准进展计算确定。各市可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依据交通量开展前景以及路面使用年限,参照附件中的农村公路典型路面构造,选择适宜的路面构造方案。4.0.10 对于原有路面的改造,应根据提高路面强度、加宽路面、提高路基、调整纵坡等具体情况按新建或改建路面设计。沥青路面不需补强及水泥混凝土路面不需进展基层补强的老路弯沉最大值要求见表4.0.10。表4.0.10 各级农村公路的补强要求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双车道单车道设计行车速度km/h8060403

7、020沥青路面适应累计轴次万次/车道10010100设计年限年1210或8不需补强老路最大弯沉值102mm3550水泥砼路面适应累计轴次万次/车道100310031设计年限年20201512不需基层补强的老路弯沉102mm100140180200在原有路面上补强时,按改建路面设计。改建路面必须根据旧有路况以及对应公路未来的交通开展需求,在合理选择路面构造类型根基上进展补强构造计算确定,有条件地区也可在调查分析的根基上建设路面补强的典型构造对策措施供选用。对于老路为沥青路面且满足表4.0.10沥青路面交通要求弯沉的情况,应视路表状况及平整度情况进展改善:1平整度差、或路面产生车辙、或沥青老化开裂

8、等,可进展沥青罩面;2当沥青路面光滑属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可通过加铺抗滑表层等措施,恢复和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对老路为沥青路面且满足表4.0.11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求的基层不需加强的弯沉时,还应视老路是否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水稳定性要求考虑是否需要进展处理。旧有老路为砂石路面或泥灰结石路面,改善为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必须加铺基层构造,基层应优先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二灰稳定粒料等半刚性材料,水泥混凝土板下也可采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不宜直接在砂石、煤渣、碎砖渣等材料上铺筑水泥混凝土板,必须设置二灰或水泥稳定粒料等半刚性基层,但对于乡通单个行政村且交通量较小的路段,也可考虑采用碎石灰土、泥灰结碎

9、石或石灰土等材料作垫料,对原路面进展垫平补强处理后,再进展水泥混凝土板铺筑。旧有老路为沥青表处、沥青贯入式或沥青碎石路面、且弯沉不能满足相应要求时,可考虑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进展基层补强。对乡通单个行政村四级公路也可采用碎石灰土、泥灰结碎石或石灰土材料进展基层补强,缺乏石料地区还可就地取材,选用二灰或灰土稳定碎砖渣等材料做基层,但必须在其上进展乳化沥青石屑封盖处理。4.0.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当混凝土浇筑后90d内不开放交通时,可采用90d龄期的弯拉强度。农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表4.0.11的要求,其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30。表4.0

10、.11 农村公路水泥砼弯拉强度标准值要求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双车道单车道设计行车速度km/h8060403020设计基准期年20201512弯拉强度标准值MPa5.04.54.03.54.0.12 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农村公路,如重载车辆较多的矿区公路等应结合实际交通量及交通组成情况进展专项设计。4.0.13 路基路面排水应结合沿线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基边坡排水设施,并与沿线桥涵排水、农田水利排灌系统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及边坡的稳定。一般路段应设置梯形土边沟,冲刷严重的山区路段应设置硬化边沟,边沟底宽和沟深不宜小于0.4

11、m,村镇路段边沟应按本?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农村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也包括通过路拱坡度和路肩坡度的路面外表排水、以及路面构造内部的渗入水横向汇入纵向排水盲沟的路面构造排水两局部,但对于通村公路应尽量考虑路面构造封水措施以减小水份渗入,尽量不设路面构造排水设施。5 桥 涵5.0.1 一般规定1农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窄桥改建,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交通组成、原桥使用状况等因素以及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确定原有桥梁的利用改造、改建方案。2农村公路中的新建桥梁应根据所在农村公路的等级,兼顾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就地取材和利于养护等因素,根据所在公路的功能要求、性质和预期开展的需要,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和美

12、观的原那么,合理选用适当的桥涵型,进展构造设计。新建桥涵推荐采用标准跨径、技术成熟的桥涵型。一般中小桥宜修建简支梁桥,根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可修建拱桥,季节性的宽浅河流上可修建漫水桥。跨径较小、水文地质情况适宜的桥梁推荐采用轻型桥台。3农村公路桥位的选择原那么是路桥综合考虑,既要考虑路线尽量顺直,同时也要尽量将桥位选择在河道顺直、水流稳定、地质良好的河段上。4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交通繁忙地段均不宜大于3%。5农村公路桥涵设置应考虑路基综合排水和农田排水灌溉的需要。靠近村镇、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梁要适当考虑综合利用,必要时应修建导流构造物或防护构造物。5.0.2 新建桥涵设

13、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原那么上采用公路级标准,重型车辆多的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可采用公路级汽车荷载。重型车辆少的单车道四级公路新建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5.0.3 桥面净空应符合农村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特大桥、大桥的侧向宽度可适当减小。中、小桥和涵洞宜与路基同宽。对于单车道四级公路,考虑到桥梁是永久性建筑,可将桥面宽度适当增加。桥面净宽一般不宜小于5m,单车道路段桥面净宽不宜小于4.5m;当桥梁宽度小于路基宽度时,桥头引道应设置渐变路段,单侧渐变长度不小于20m。村镇行人密集区桥梁应设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m。5.0.4 大桥及50 m以上包

14、括50m中桥应设置防撞墙或护栏,其余中、小桥应设置安全带或低栏杆。5.0.5 桥下净空应根据计算水位加安全高确定,河流中有漂浮物或有淤塞时,桥下净空应适当加大。在通航的河流上,桥下净空应符合通航标准。5.0.6 原有桥梁应本着经济、安全的原那么合理利用。1大中桥应进展专业技术鉴定,达不到荷载等级的可采取加固、局部利用、限载或撤除新建等方案;小桥应对其行车的安全性进展论证,确定是否利用。2旧桥加宽应采用与原有桥梁一样或相近的构造型式、跨径,并以新旧桥共同受力为宜,提倡桥梁加宽与加固同步进展,并到达荷载等级要求。使用状况良好,因经济、技术和其他因素不能加宽、加固的桥梁应设置窄桥或限载标志。5.0.

15、7 涵洞设置应满足路基排水的要求,涵顶填土应满足最小厚度要求,涵洞类型宜采用圆管涵等经济实用的涵洞型式。6 路线穿插6.0.1 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穿插时,应采用立体穿插。立体穿插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互通式立体穿插或别离式立体穿插。互通式立体穿插的形式、设置的间距及加减速车道、匝道的设计,应根据有关标准和具体情况确定。在农村公路密集地区,应合并穿插点,减少穿插数量。6.0.2 农村公路与公路的平面穿插的形式,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及穿插口地形等情况选定。平面穿插路线宜为直线并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穿插角应大于45度。在平面穿插点前后各穿插路的停车视距长度所构成的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应保证通视。平面

16、穿插范围内的纵坡宜设置为平坡。紧接该段的纵坡,一般不应大于3%,困难地段不应大于5%。农村公路与农村公路穿插,按农村公路与公路平面穿插的规定设计。6.0.3 农村公路与铁路立体穿插的规定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6.0.4 各种管线如电信线、电力线、电缆、管道、渠道等均不得侵入农村公路建筑限界,也不得阻碍交通安全,并不得损害农村公路的构造和设施。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7.0.1 一般规定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遵循“确保安全、经济适用的原那么,根据公路的使用功能、等级、交通量,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与路基路面的具体情况进展设置,做到醒目、结实。2受限路段交通安全

17、设施应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步完成。7.0.2 农村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到达D级或以上等级。7.0.3 为保证行车和行人安全并充分发挥公路的作用,各级农村公路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1在高路堤、桥头引道、陡坡、急弯、临水库、沿江、傍山险路、悬崖凌空等不安全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限速、警示、警告标志和护柱、石砌护墩、石垛等安全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设钢质护栏;桥头引道、漫水桥、过水路面等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漫水桥、过水路面上应设置标杆。2为诱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证行车安全,在需要的路段上,可设置路边线轮廓标志。3二级公路应在路中设置一条纵向标线,可采用黄色虚线,在不允许超车路段采用实线。4在视距不良的

18、急弯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线形诱导标志、警告、减速等标志;在平面穿插路口,应设置道口标志等必需标志。5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装置。7.0.4在急弯、陡坡、大型构造物、学校等特殊路段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及必要的指示标志。7.0.5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可设置里程碑、漆划标线。7.0.6 提倡农村公路结合防护工程进展绿化,改善视觉环境,增强行车安全,满足行车视距要求。7.0.7 各级农村公路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公交停靠站,公交停靠站的设计应经济适用。8 村镇路段8.0.1 一般规定1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整治、因地制宜的原那么,提倡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行政村的综合治理结合起来,

19、加强村镇路段标准化建设。2在确有需要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进展路基断面的非机动车道设置、客运站点的加宽设置。8.0.2 村镇路段路面推荐采用水稳性好、寿命长的路面型式,宽度不宜小于一般路段路面宽度,并可根据当地经济能力和开展需求等实际情况适当加宽,路肩采用适当形式硬化处理。8.0.3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置综合排水设施,排水边沟尺寸和断面型式应满足功能要求。推荐采用干砌片卵石、浆砌片卵石、钢筋混凝土预制槽块等型式,可进展排水沟外表加盖处理设计。通过较大集镇路段可以结合小城镇建设采用窨管暗排型式。8.0.4 路面和房屋住宅提倡以适当方式统一别离,鼓励采用绿篱、栽花、植草等形式进展绿化、美化。8.0

20、.5 主要道口应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进展硬化,并合理设置过道涵管,确保排水通畅。8.0.6 通客运班车的村镇路段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固定客运班车站点及标 志,保证行车安全。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构造适用农村公路等级构造组合类型备注通乡公路构造类型A11构造类型A12经济条件较好、交通量需求很大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好、交通量需求较大地区水泥混凝土板22cm26cm水泥混凝土板22cm26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1820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1820cm二灰土/级配碎砾石15cm原路面土基构造类型A21构造类型A22经济条件较好、交通量需求很大地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

21、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1830cm二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20cm30cm原路面土基构造类型A31构造类型A32一般经济条件、交通量需求很大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好、交通量需求较大地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7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18cm30cm二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20cm30cm原路面土基适用农村公路等级构造组合类型备注乡际公路构造类型B

22、11构造类型B12经济条件较好、交通量需求中等地区水泥混凝土板20cm22cm水泥混凝土板20cm22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高级级配碎石1820cm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高级级配碎石1820cm二灰土/级配碎砾石15cm原路面土基构造类型B21构造类型B22一般经济条件、交通量需求中等地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4cm、沥青贯入4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二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20cm30cm原路面土基构造类型B31构造类型B32经济条件较差、交通量需求中等地区热拌沥青碎石35cm

23、细粒式沥青砼/热拌沥青碎石35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二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15cm30cm原路面土基构造类型B41构造类型B42经济条件很差、交通量需求中等地区沥青贯入或乳化沥青碎石3cm沥青贯入或乳化沥青碎石3cm乳化沥青封油层1cm乳化沥青封油层1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20cm二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20cm30cm原路面土基适用农村公路等级构造组合类型备 注通村公路构造类型C11构造类型C12经济条件较好、交通量需求为中等或一般地区水泥混凝土板1820cm水泥混凝土板18cm20cm

24、水泥稳定碎石 /二灰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 /级配碎石1820cm水泥稳定碎石 /二灰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 /级配碎石1820cm二灰土/级配碎砾石15cm原路面土基构造类型C21构造类型C22一般经济条件、交通量需求一般地区水泥混凝土板1618cm水泥混凝土板1618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1620cm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1620cm石灰土或二灰土1820cm原路面土基构造类型C31构造类型C32一般经济条件、交通量需求较小地区水泥混凝土板1618cm水泥混凝土板1618cm乳化沥青石屑封层原性能良好老油路二灰土/石灰土/级配碎砾石20cm土基构造类型C41构造类型C42一般经济条件、交通量需求较小地区水泥混凝土板1618cm水泥混凝土板1618cm乳化沥青石屑封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碎石灰土/泥灰结碎石/石灰土20cm碎石灰土/泥灰结碎石/石灰土1620cm土基原性能良好老砂石路责任编辑:net_studi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