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笔记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2860255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织行为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组织行为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组织行为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笔记(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导论 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第一节 组织、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一、组织1组织: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特定的目标而结成的人际关系系统2组织的要素:一定数量的人、一定的目标、一定的人际关系二、组织行为1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指组织条件下的人类活动2行为:生物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各种活动(其中:动物行为主要受本能与经验支配,人的行为既受本能与经验支配,本质上更受理性支配;狭义上行为主要指外部活动,广义上行为既指外部活动,也包括内部心理;个人行为指个人条件下人的行为,组织行为指组织条件下人的行为)三、组织行为学1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条件下人类行为规律及相应的调控方法的应用性管理科学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

2、象:人类行为规律及相应的调控方法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组织内部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为管理实践服务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交叉性(多学科相互交叉)、两重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实证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实用性(应用科学)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一、组织行为学发展简史1从心理学到组织行为学(1)实验心理学(德冯特,1879年)(2)工业心理学(美斯科特、蒙斯特伯格,20世纪10-20年代)(3)管理心理学(美吉尔布雷斯在20世纪20年代、莱维特在1958年)(4)组织行为学(美莱维特,20世纪60年代)2从管理学到组织行为学(1)科学管理学派(泰罗、效率专家与科学

3、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2)人际关系学派(梅奥、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20世纪30年代)(3)理性分析学派(数学工具在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4)组织文化学派(石油危机、企业文化四重奏与企业文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3从行为主义到组织行为学(1)行为主义(沃森,1913年,1929年)(2)行为科学(芝加哥大学,1949年)(3)组织行为学(莱维特,20世纪60年代)二、组织行为学发展趋势1理论研究(逐步深入的分析研究与融会贯通的整合研究)2应用研究(微观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宏观领域的应用研究)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

4、一、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1提高工作绩效2提高工作满意度二、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追随管理理论潮流,站在管理理论的前沿2适应管理实践发展,创造与时俱进的方法3从中国国情出发,发掘人力资源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案例法:借助一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工具,通过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某个变量或若干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描述、分析、判断和说明,从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的方法。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1)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把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两类。观察者直接参与

5、被观察者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参与观察法。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非参与观察法。(2)根据观察情景的差异,可把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两类。观察者在自然的真实的情景下观察他人的行为,也就是在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处于被观察的状态下的那种观察法叫自然观察法。观察者在设定的或可控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也就是操纵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处于被观察状态中的那种方法叫控制观察法。3测验法:采用经过大量验证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专门的测验仪器等,来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4调查法:调查法主要是某种调查方法具体了解被调查者对

6、某一事物的态度、感情、观点和满意度等等。调查主要有直接面谈、电话调查和问卷调查等具体方法。5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先假设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另一个或多个因变量的影响,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有控制地改变自变量,最后测量这些改变对因变量的影响,从中发现规律性的问题。实验法又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准实验法等三种。第一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知觉与行为一、知觉1知觉人的心理过程体现心理活动的共性,包括知觉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其中知觉就是指由于对象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关于对象的综合的整体的认识。2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并不是平均地反映

7、对象的每一特征,而是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一对象或对象的某一方面作为知觉对象,产生清晰而鲜明的印象,而将其余对象或对象的其余方面作为对象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印象甚至完全忽略。(2)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并不是分别地反映对象的各个部分和每一属性,而是根据对象的性质和以往的经验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映。(3)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会根据主体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将它们表示出来,揭示或赋予其意义。(4)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亦称知觉的惯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熟悉的对象时,虽然对象的某些特征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

8、们对它的知觉并不随之改变。3影响知觉特性及知觉结果的因素 (1)知觉客体方面:对象本身的特征 、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象与背景的关系(2)知觉主体方面:知识与经验 、需要与动机 、个性 、态度与感情、生理特征及状况(3)知觉情境方面:压力 、干扰 、环境本身的特性、时空条件 二、社会知觉1社会知觉及其主要类型社会知觉是指以人及其社会特征为对象的知觉。包括:(1)对自我的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的知觉。(2)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指主体对他人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品质、修养等等的知觉。(3)对角色的知觉。角色知觉指对自己、他人应扮演的社会角色,应承担的社会义务的

9、知觉(4)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人际关系知觉指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知觉。(5)对人的行为及其因果关系知觉。对人的知觉还包括对人的行为及其引起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的知觉。2社会偏见及其主要类型在社会知觉中也会发生错觉,一般称之为社会偏见。主要有:(1)首因效应。指陌生的人与我们第一次见面留给我们的印象极深,会长时间地、深重地左右日后我们对此人的认识。(2)近因效应。指我们熟悉的人近日与以往相比的不同之处往往会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3)光环效应。指某人某一方面的特点特别突出或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会影响到甚至会泛化为我们对这个人的整体的认识。(4)刻板效应。指人们受社会舆论及自身社会经验

10、的影响,会把人分成一定的类型,并产生相应的社会成见。(5)投射效应。指主体去在知觉对象时会自己的态度、感情、倾向、想法等投射到对象上去,并揣测对象会是怎样的。三、知觉与管理1处事:懂得知觉特性,精于谋事2为人:了解社会偏见规律,善于识人第二节个性倾向与行为一、兴趣与工作兴趣1兴趣兴趣指人因关心、爱好某种对象而对其积极认知和参与的心理倾向。根据兴趣的中心,可分为 生活兴趣和工作兴趣2兴趣对行为的影响(1)对行为取向的影响:职业、岗位的选择,事业生涯的设计,行为的稳定性与持续性(2)对行为效率的影响:提高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兴奋性与耐受性,延缓疲劳;调节节奏,积极休息,3兴趣与管理(

11、1)尊重个人生活兴趣(2)培养稳定工作兴趣二、态度与工作态度1态度态度指人对某种对象所持的评价和相应的行为的倾向。可表现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度、职业意识与敬业精神等2工作态度对员工行为的影响(1)高工作满意度导致高积极性与主动性(2)高工作参与度导致高投入与低缺勤、低流动(3)高职业意识与敬业精神导致高责任感与完美意识3员工工作态度的培养与改变(1)研究工作态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2)提供新信息(3)反复灌输(4)相互影响(5)换位思考三、价值观及其作用1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对对象在满足主体需要方面的有用性、有效性、重要性、意义等大小的总评价及其排列体系2价值观的作用(1)个人与组织行为取舍的标

12、准、定向的指针(2)组织管理方法与制度的基础(3)组织文化的核心3价值观的类型(1)根据价值观主体不同分类:个人价值观(如个人对人生意义、工作意义等的观念)组织价值观(如组织的发展模式、奖惩制度、晋升途径等)社会价值观(如社会正义、公理、公德风尚等)(2)根据行为方式不同分类反应型(表现为本能、随意、非理性等)忠诚型(表现为崇拜、盲从、依赖、服从等)自我型(表现为自私、自大、进取、强悍等)顺从型(表现为勤恳、谨慎、尽职、被动等)权术型(表现为重上级、重机会、重目标等)社交型(表现为重同僚、重平等、重义气等)现实型(表现为务实、冷静、坚定、踏实等)(3)根据价值中心不同分类理性型(以科学、合理、

13、意义等为中心)经济型(以实利、实用、务实等为中心)政治型(以权力、控制、支配等为中心)社会型(以人际关系、情感等为中心)审美型(以美感、形式、愉悦、享乐等为中心)宗教型(以理想、信念、信仰、忠诚等为中心)(4)根据价值目标不同分类创业型(追求创新、进取、开拓、求变等)利润型(追求利润最大化、务实等)管理型(追求规范、秩序、程序等)工作生活质量型(追求条件、意义、完美等)生活手段型(追求个人本位等)4价值观与管理(1)选人上的兼容性,即人与人在价值观上的匹配(2)用人上的适合性,即人与事在价值观上的匹配(3)塑造与培育组织价值观,即形成整体的价值观(4)宽容与多元化,即尊重不同的价值观第三节个性

14、特征与行为一、气质1气质的实质与类型气质指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个人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1)传统气质学说阴阳说(根据阴阳的关系分为太阴、少阴、阴阳平和、少阳、太阳)五行说(根据五行的关系分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土形)狂狷说(根据行为特征分为狂、中行、狷)体液说(根据体质特征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血型说(根据血型分为A、B、O、AB)星座说(根据出生时间分为白羊座、天秤座等 )相术说(根据颅、面、手等的骨骼特征进行划分 )(2)现代气质学说1种学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1909-1910)2种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3种关系

15、:兴奋与抑制间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4种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3气质与管理(1)何时何处考虑人的气质问题工作特点对气质类型的要求组建群体时的心理兼容性基层管理的个性化。(2)如何鉴别和确定人的气质类型日常工作中的社会经验选、聘工作中的专业测试(3)处理气质问题的基本原则绝对原则:气质是存在的,是稳定而较难改变的,是对人的行为有重要影响的,管理中必须承认并尊重它。相对原则:气质不是人的行为的唯一的和最终的决定因素,管理中不必过分夸大其意义与作用。互补原则:气质主要是遗传决定的,不是优缺点,不仅不能歧视某些气质类型,反而应注意发挥不同类型之间的互补效应。发展原则:后天的教育、修养、理

16、性、环境等可以对旗气质发生影响,因此对过分极端的气质表现应有一定干预。二、性格性格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1性格的构成(1)心理方面:常态(稳定性态度)(2)行为方面:习惯(作风、习惯化行为方式 )2性格的类型(1)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2)心理倾向性分类:内向型、外向型(3)心理独立性分类:独立型、依附型(4)心理成熟性分类:幼稚型、成熟型3、性格与管理(1)何时何处考虑人的性格问题基层管理 人员选拔行为预测 作风培养(2)处理性格问题的基本原则识别性格:学会区分性格类型与特征尊重性格:尊重人的个性性格干预:对出现社会适应性方面的不良性格进行干预三、能

17、力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须的综合心理特征1能力的差异(1)类型差异:指能力结构方面的差别(2)水平差异:指能力强弱方面的差别(3)成熟差异:指能力发育方面的差别(4)开发差异:指能力发展、发挥方面的差别2能力与管理(1)何时何处考虑人的能力问题人才的考察与使用人才的开发与培养(2)处理能力问题的基本原则适度原则:工作与能力之间的匹配性互补原则:人员之间在能力类型、强弱方面的互补性 开发原则:用人单位的育人责任第二章学习、强化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组织中的学习一、组织学习及其基本内容1概念:组织中的学习指组织中一切变不知为已知,变已知为熟知,变熟知为真知的过程2内容:(1)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等(

18、2)官方的正式制度、规则、程序、方式等(3)非官方的常规、惯例、传统、习惯、风俗等(4)精神性的观念、信念、目标等(5)操作性的能力、技术、技巧、熟练等二、组织学习的主要目的1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与能力2更新员工的知识,发展员工的能力3传递信息,获得信息4确立价值观念,端正工作态度5熟悉行为规范三、组织学习的常用方法1主动学习:模仿、体验、吸收、发现2机械学习:重复、积累、升华3被动学习:灌输、强制四、组织学习的基本程序1确定学习的目的与内容确定学习的目的与内容的依据(1)借鉴与模仿(2)工作分析(3)行为分析(4)事件分析2选择学习的形式与时机选择学习的形式与时机的依据(1)学习内容的特点(2

19、)员工的特点(3)学习的规律3展开学习活动展开学习活动的原则(1)分解目标,循序渐进(2)反馈效果,及时督导(3)三方交流,及时调整(4)学以致用,激发兴趣,及时受益4学习效益的总结与评估总结与评估的原则(1)全面(学习绩效与工作绩效、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2)客观(纵向的和横向的参照系)(3)量化第二节组织成员行为的强化一、行为强化及其类型1概念:强化指通过改变组织环境的刺激因素,使组织成员的固有行为增加、维持、减少或衰退的过程2类型(1)正强化(通过正面强化物的给予引起积极行为增加)(2)负强化(通过正面强化物的剥夺引起积极行为增加)(3)惩罚(通过负面强化物的给予引起消极行为减少)(4)

20、零强化(淡化或割断强化物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使行为因得不到强化而自行衰退)二、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1强化物因素(基本强化物与辅助强化物)2被强化者的因素(价值观、个性、境况等)3情境因素(社会风尚与价值观、比较与竞争、时空间隔等)三、强化的策略1连续强化:连续强化指对被强化者的每一次行为都进行强化。2定距强化:定距强化也称固定时距强化,指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化。3变距强化:变距强化也称可变时间间隔强化,即每次强化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随机的。4定比强化:定比强化也称固定比率强化,指根据被强化者行为出现的次数确定一个固定的强化比率。5变比强化:变比强化也称可变比率强化,指仍然根据被强化者行为出现

21、的次数进行强化,但行为次数与强化次数之间的比率不固定。四、强化的原则1及时、直接2持续、稳定3灵活、多样第三章工作压力与个体行为第一节压力的形成一、什么是压力1压力的概念 (1)概念:压力是指人在应对自己认为无法适应或无法有效处理的情况时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异常反应。(2)分类:压力一般可以分为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二、压力的来源1负担本身的因素:过重、过轻或突变等2个人的因素:价值观、个性、能力、计划、理想、目标等3情境因素:时间、反馈与暗示、比较与竞争、文化背景等第二节压力的后果一、压力对健康的影响1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生理健康的影响(1)首先是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压力使人的精神处于

22、亢奋、压抑状态(2)其次是影响人的生理状态,压力使人的生理处于应激状态2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潜在影响(1)有些影响是直接的,如失眠、神经痛、植物神经紊乱、消化功能紊乱等(2)有些影响是直接的,如诱发生理-心理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3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1)有些影响是积极的,如思维活跃、动员潜能等(2)有些影响是消极的,如各种压力病等二、压力对绩效的影响1压力适度与否的影响(1)压力适度往往提高绩效(2)压力过轻或过重往往降低绩效2压力持续时间的影响(1)压力适时往往提高绩效(2)压力持续过短或过长往往降低绩效3压力类型的影响(1)管理者首先要注意工作压力(2)管理者也要注意生活压力,因为无论压

23、力来自何方,结果都是一样的三、压力对决策的影响1对信息搜集与处理的影响:信息搜集、鉴别不充分、冷静2对方案设计、选择、论证的影响:不冷静、依赖运气等3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出现极端性转移(更保守或更冒险)第三节压力的处理一、如何识别压力是否过度1效率低下2计划频繁调整3配合不好,诿过于人,人际关系紧张4工作数量增加,但质量下降5缺勤异常、流动异常6满意度下降、抱怨一切客观因素7决策困难8患得患失,争名争利二、个人如何面对压力1明确目标,学会放弃2明确工作职责与压力3学会授权与合作4克服完美幻想5学会放松6学会调整三、组织如何面对压力1工作设计的合理化2人员的培训3更多的交流与鼓励4休假制度第四章激

24、励与个体行为第一节激励与激励理论分类一、激励的概念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员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通俗地说,激励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调动和维持工作积极性。 二、激励的作用1唤醒人的主体意识2发挥人的潜能3激发人的创造性4提高企业的号召力、凝聚力三、激励的机制首先,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某种改变自身当前存在与发展条件的主观渴望与内在冲动,或称欲望,这就是需要。然后,当这种主观的渴望为得以满足和实现而指向具体的、客观的对象与目标时,需要也就转化为动机。再后,当动机外化为得到对象与实现目标的活动时,动机就转化为行为。最后,当追求对象

25、与目标的行为成功与否的信息反馈于人的主观世界时,人的需要会发生满足、激发、转化等变化,于是人又进入新一轮心理行为过程。这就是人类行为的机制。所谓激励机制就是建立在这一过程基础上,针对这一过程某一环节进行刺激,从而实现动机的激发、强化、维持的心理行为过程。四、激励理论的种类1内容型着眼于需要的内容: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等2.过程型着眼于动机与行为过程的强化与改造: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3.反馈型着眼于目标及其达成情况对需要、动机的反馈:目标理论、挫折理论等第二节激励理论及其应用一、需要层次理论(一)背景1提出者:美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2提出时间:人类激励

26、的一种理论(1943);激励与个性(1954)3含义:因赋予需要以人类行为根本动因的地位,并深入研究需要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而得名。(二)内容1需要需要指人对改变自身当前存在与发展条件的主观渴望与内在冲动。需要实质上是人因某种心理或生理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初始动因。2需要的层次人的需要非常复杂,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生存的需要。指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生理性需要,包括人对食物、水、空气、住房、性等方面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指人对身体、经济等方面安全可靠、不受威胁的需要,包括对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生活稳定、职业保障、免除疾病、避

27、开危险、老有所养等等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亦称爱与被爱的需要,指人对友谊、爱情、隶属关系等的需要,属于人的社会性需要。(4)尊重的需要。指人对理解、尊重、赏识、荣誉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的方面和外部的方面:内部的方面包括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胜任工作、自信、自尊等等;外部的方面包括一定的地位、威望、合理的评价、他人的信赖与尊重等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对自我完善、提升自身价值、不受外界干扰地充分发挥自我潜能、“成为其所想成为的人”的需要。3需要层次的关系需要的五个层次不是无序的,而是存在着复杂的、动态的等级式关系:(1)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的递升关系。低级需要是满足需要的基础,一旦较

28、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递升到高一级需要,因而人的需要会呈现为金字塔形或梯形的结构。(2)优势需要对非优势需要的抑制关系。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动态的,当前最迫切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而其他需要称为非优势需要,优势需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因,并抑制非优势需要的作用。(3)需要层次高低与满足程度高低的反比关系。较低层次的需要通常是具体的、物质的需要,容易得到充分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通常是抽象的、精神的需要,不容易得到充分的满足。至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三)应用1激励措施的针对性(针对不同人的不同优势需要)2激励措施的多样性(针对人的多种需要)(四)评价1成就。揭示了

29、需要在人类行为中的基础意义;揭示了需要的层次结构及其动态关系;简单实用2问题。五个层次的划分缺乏实证;五个层次的关系比较机械二、双因素理论(一)背景1提出者: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Herzberg)2提出时间:工作的激励、工作与人性、再一次,你如何激励职工等,1959前后3含义:因将传统的单一激励因素区分为不起激励作用的保健因素和可起激励作用的激励因素等两种因素而得名(二)内容传统激励理论认为,所有给予员工的东西都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都属于激励因素。赫茨伯格在大量问卷调查基础上提出,给予员工的东西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短缺性、物质性的因素,如工资、奖金、福利等,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而不能导

30、致员工的满意,不起激励作用,即所谓“保健性因素”,另一类是成长性、精神性因素,如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认可等,可以使员工满意,起激励作用,即所谓“激励性因素”。(三)应用1重视精神性、成长性的激励因素2注意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之间的转化与激励成本之间的关系(四)评价1成就(1)揭示了单纯物质激励手段的局限性和成长性因素的重要性(2)否定了经济人的观点2问题(1)信度问题,即没有排除人们在回答问卷时美化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对调查结果客观可信程度的影响。(2)效度问题,即将对企业白领的调查结果用于说明全体员工是否合理有效。三、期望理论(一)背景1提出者:美维克多弗洛姆(V.H.Vroom)2提出

31、时间:工作与激励,19643含义:因认为除激励物本身外,被激励者对激励物的认知(即期望),包括对激励物的价值、得到激励物的可能性的认知等,也会决定激励力量的大小而得名(二)内容期望理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公式:工作动机=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1.目标价值。亦称效价,不是指目标的客观价值,而是指主体对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或说目标对主体的意义2.期望概率。亦称期望值,不是指目标的实现的客观可能性,而是指主体对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主观估计,或说主体对自身能力与目标之间差距的比较(三)应用1重视员工价值观在激励中的作用2开发利用目标难度在激励中的作用(四)评价1成就(1)在目标价值上淘汰了客观经济价值,

32、引入了主体对价值的认识(2)在目标难度上淘汰了客观难度指标,引入了主体对可能性的认识2问题(1)目标价值的设计需要以理性人为前提(2)目标难度的设计需要以主观估计为前提(3)没有考虑负价值(惩罚与剥夺)的作用四、公平理论(一)背景1提出者:美斯达西亚当斯(J.S.Adams)2提出时间:1963年前后3含义:因认为工作积极性不是直接取决于工作报酬本身,而是取决于对工作报酬和本人付出进行社会比较之后是否产生公平感而得名。(二)内容1公平感与积极性亚当斯认为,人有将自己的所得与付出进行社会比较的天性,包括自己与他人比较、现在与过去比较等,如果比较之后认为大体相当,即产生公平感,可导致积极性,若比较

33、之后认为不够相当,即产生不公平感,则伤害积极性。公平理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公式: 报酬 报酬(本人或现在) =(他人或过去) 贡献 贡献2产生不公平感后的反应(1)安于现状。如认可结果、转换比较对象等(2)改变现状。如设法增加本人报酬、减少本人贡献、增加他人贡献、减少他人报酬等(3)回避现状。如摆脱目前分配关系等(三)应用1设计公平合理的晋升、分配等报酬体系2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观念(四)评价1成就(1)从操作、心理层面上深入研究分配中的公平问题(2)对我国现实有很强的针对性2问题(1)过于理想化(2)可操作性差(3)完全将不公平感当作消极因素五、目标理论(一)背景1提出者:美埃德温洛克(E.A.

34、Locke)2提出时间:1968年前后3含义:洛克认为,所有激励都离不开目标的设置,因此目标的科学、合理是激励的根本。(二)内容1目标的具体性:具体的目标优于模糊的目标2目标的难度:相对较难的目标优于容易或过难的目标3目标的可接受性:对象认可的目标优于强加给对象的目标(三)应用1各种形式的责任制2各种工作与发展计划3各种考核评比体系(四)评价1成就(1)普遍应用(2)重视目标体系的量化2问题(1)动态目标、递增性目标的确定比较困难(2)创造性工作、定性工作目标的确定比较困难(3)目标体系内部的公平合理及权重比较困难六、挫折理论(一)背景1提出者:美杜拉德(J.Dollard)、米勒(N.mil

35、ler)等2提出时间:1939年3含义:不仅正面的、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励积极性,负面的、失败的体验,也就是挫折感也能激励积极性。(二)内容1挫折。所谓挫折,是指人的动机因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干扰,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从而无法实现预定目标时的情绪状态与内心体验。2挫折的原因(1)主体必须认为目标很重要(2)主体必须认为目标能达成(3)主体必须已经付出相当的努力(4)现实中目标实现确有一定困难3挫折反应(1)心理反应:无所谓,沮丧,焦虑,愤怒等(2)行为反应:平静,固执,替代,防卫,攻击等(三)应用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和宽容3避免无谓的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第五章群体与群体凝

36、聚力第一节群体概说一、什么是群体1概念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群体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结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2要素(1)有一定数量的人(2)有行为上的互动关系(3)有心理上的归属感二、群体产生的原因1满足个体的需要2实现组织的目标三、群体的类型1规模分类:10以下为小型,10至20人为中型,20至30人为大型,2关系分类:合作群体、协作群体、协调群体3成因分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4功能分类:工作群体与社交群体5时效分类:永久群体与临时群体6参考样本群体:实体群体与虚拟群体四、群体的发展阶段1形成阶段2磨合阶段3成长阶段4成熟阶段第二节群体凝聚力与管理一、什么是群体凝聚力

37、1概念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2内涵(1)从纵向看,群体凝聚力是向心力与离心力抵消的结果,是员工与组织的关系(2)从横向看,群体凝聚力是吸引力与排斥力抵消的结果,是员工与员工的关系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群体方面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群体目标的设置能否反映全体成员的利益(2)工作的性质对成员合作依赖的程度(3)群体的规模的大小(4)面临的环境是否有利(5)以往的成就是否辉煌(6)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沟通是否充分(7)群体的管理导向2、个体方面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个性是否孤僻(2)品质是否高尚(3)地位是否核心(4)依赖性是否强三、群体凝聚力的作用1

38、群体凝聚力与决策既有集体智慧的一面,也有极端性转移的一面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既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一面,也有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一面3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既有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一面,也有能否正确引导的一面四、群体凝聚力与管理1加强正确引导2注意定量分析第三节非正式群体与管理一、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非正式群体指人们在正式群体规定的工作关系以外,为了满足自身某些社会性需要而自发形成的集合体二、非正式群体的原因与类型1因满足社交需要而形成的情感型2因利益互补而形成的利益型3因兴趣相投而形成的兴趣型三、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原则1充分尊重权利,深入了解原因2区分性质,分类处理第六章群体中的从众与冲突第一

39、节群体中的从众现象与管理一、从众及其原因1概念:从众指群体成员在群体压力下与群体主流意见与行为趋于一致的倾向2原因:从众的直接原因是群体压力,而群体压力则来自(1)文化(文化传统中的群体一致性原则)(2)心理(主体自身的需要与动机)(3)信息(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信息来源)(4)制度(群体规范的压力)二、从众现象的类型1完全从众(心理从众,行为从众)2权宜从众(心理拒绝,行为从众)3自尊拒绝(心理从众,行为拒绝)4独立拒绝(心理拒绝,行为拒绝)四、从众现象的制约因素1群体方面(1)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小,越容易从众)(2)群体特征与运行模式(群体成员共性越多,群体生存与发展对成员一致性越是依赖,越

40、容易从众)(3)人际关系与凝聚力(群体人际关系越好,凝聚力越强,越容易从众)(4)舆论(社会舆论越鼓励一致性,越容易从众)2个体方面(1)个性(个性越随和,依赖性、服从性、易暗示性越强,越喜欢确定性和稳定性,越容易从众)(2)成熟度(心理成熟度越低,越容易从众)(3)能力与自信(能力与自信心越差,越容易从众)(4)地位与关系(在群体中地位越高,人际关系越好,越容易从众)五、从众现象与管理1处理原则:根据该从众现象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分类处理(1)强化对实现组织目标有益的积极从众现象(2)弱化对实现组织目标无益的消极从众现象(3)漠视与实现组织目标无关的中性从众现象2处理方法:(1)改变群体(如群

41、体的工作方式、人际关系、制度规范等)(2)改变信息(如信息的来源、内容、理解等)(3)改变个体(如思想教育、人员调整等)第二节群体中的冲突现象与管理一、冲突的概念与实质冲突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因目标或手段的不同而引起的相互抵触以及相应的心理体验。1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管理的缺陷,是组织的病态,应尽可能防止和避免。2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认为冲突是常态,无可避免,应接纳并使其合理化。3冲突相互作用论的观点认为一定水平的冲突可以使组织保持活力,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二、冲突的性质与后果1若冲突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不同往往产生的是良性的、建设性的冲突(多为胜-胜结果、胜-负结果)2.若冲突双方目的、手段皆不同

42、往往产生的是恶性的、破坏性冲突(多为胜-负结果、负-负结果)三、冲突性质的转化冲突不仅有性质的区别,而且有性质的相互转化。冲突性质转化的标志主要有1.冲突双方更关心对方方案还是对方人格2冲突双方更关心工作绩效还是对方的失败3冲突双方信息沟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4冲突中是否有新的方案不断出现四、冲突的原因1结构性原因。如目标设置、资源配置、群体间的依赖性、群体内的结构等2认识性原因。如立场、角度、观念、信息的掌握与理解等3管理性原因。如变革、沟通、组织文化、领导作风等4个人原因。如个性、人品等五、冲突的发展过程1原因2潜势3认识4体验5公开6结果六、冲突与管理1对坏性冲突适用预防策略2对建设性冲

43、突不足适用激发策略3对建设性冲突过度适用缓和策略第七章群体沟通第一节沟通概说一、沟通的概念组织中的沟通指群体内部以及群体之间人与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消息等的信息交流过程二、沟通的过程1信息 2编码 3机制 4发送 5接收 6解码 7理解 8反应与反馈三、沟通的要素1实体性要素:发信者、信道、受信者2信息性要素:信息、噪音、反馈四、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1满足组织成员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2协调和控制组织成员的关系与行为3表达和传递情感4实现组织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与渠道第二节沟通的机制一、沟通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1按沟通载体分为(1)语言性沟通(2)非语言性沟通2按沟通方向分为(1)垂直沟通(2)水平沟通

44、(3)斜向沟通3按沟通有无反馈分为(1)单向沟通(2)双向沟通4按沟通双方关系分为(1)直接沟通(2)间接沟通5按沟通渠道性质分为(1)正式沟通(2)非正式沟通6按沟通内容分为(1)工作性沟通(2)社交性沟通二、正式沟通的基本网络及其特点1链式沟通:范围大,失真度高,满意度低2轮式沟通:速度快,失真度低,满意度较高3Y式沟通:速度、失真度、满意度均介于链式沟通与轮式沟通之间4环式沟通:类似链式沟通,但属于非等级式沟通,满意度高于链式沟通5全通道式沟通:速度慢,失真度低,满意度很高三、非正式沟通的基本网络及其特点1单线式2流言式3集束式4偶然式四、沟通的基本手段及其进步趋势1表情、动作、手势(人

45、际)2结绳、刻石、图画(时间)3语言、文字(抽象)4弓箭、烽火、狼烟、鸿雁、信鸽(空间)5邮政(可靠性)6电报、电话、传真(速度)7计算机通讯(效率)第三节沟通绩效一、影响沟通绩效的主要因素1机制性因素(类型、网络、手段等)2物理性因素(时间、空间、衰减、干扰等)3技巧性因素(说、听等)二、提高沟通绩效的常用技巧1说的技巧(1)沟通的愿望与态度(2)充分的准备(3)正确的使用语言与逻辑(4)必要的辅助手段2听的技巧(1)目光接触(2)表示理解的动作和表情(3)避免与沟通无关的动作和神态(4)恰当的提问、复述和归纳(5)避免打断和转移话题(6)听者与说者合理的角色转换第八章群体的领导与决策第一节

46、领导与领导的影响力一、领导角色与领导行为1领导角色(1)概念领导角色即领导者,指在组织中处于指挥与决策位置,承担相应责任,行使相应权力,履行相应义务的角色(2)特点首先,领导角色是组织角色系统中地位最高的特殊角色其次,领导角色是组织责权系统中责任与权力的最集中的统一体再次,领导角色在与员工角色的互动关系中是优势的一方2领导行为(1)概念领导行为即领导过程,指领导者完成的,符合领导角色规范的,指挥、引导组织及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2)特点首先,领导行为是一种角色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其次,领导行为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是领导者单方面的行为二、领导影响力1概

47、念领导影响力即领导权威,指领导者影响与改变被领导者心理与行为的能力。2构成(1)权力性、强制性影响力,包括:社会文化传统令人产生的服从感、高高在上的职位令人产生的敬畏感、深厚资历令人产生的敬重感(2)非权力性、感染性影响力,包括:高尚的品德令人产生的敬爱感、卓越的才能令人产生的敬佩感、丰富的知识令人产生的信赖感、密切的情感令人产生的亲切感3原则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角色实现领导行为的决定性基础与前提,每个希望成功的领导者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然而权力性影响力属于社会性的、来自外部的、客观的影响力,自己无法掌控,非权力性影响力才是个人性的、来自内部的、主观的影响力,自己可以掌控,因此提倡领导者致

48、力于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第二节领导心理理论与领导行为理论一、领导素质(特质)理论1传统的完人理论:(1)中国古代学者的观点(孙子的“五德”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2)中国当代学者的观点(人才学的“七项素质”说:政治方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论与政策水平、法制观念;思想方面,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民主意识、时效观念、绩效观念;道德方面,大公无私、忠于职守、遵守纪律、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知之明、心胸宽广;知识方面,科学管理知识、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能力方面,认识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公关能力;身体方面,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

49、力;心理方面,良好的认识品质、优秀的情感意志品质)(3)日本学者的观点(十项品德与十项能力:品德方面,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性、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能力方面,思维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下级能力、调动积极性能力)(4)美国学者的观点(二十项能力:1.工作效率高;2.主动进取精神;3.逻辑思维能力强;4.富有创造精神;5.很强的判断能力;6.较强的自信心;7.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8.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9.善于用权;10.善于激发别人的积极性;11.利用谈心做工作;12.热情关心别人;13

50、.能使别人积极乐观地工作;14.能实行集体领导;15.能自我克制;16.能自行做出决策;17.能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18.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19.勤俭艰苦,具有灵活性;20.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5)完人理论的主要问题:特质不特、自相矛盾、缺乏实证、脱离实践2能力结构理论(1)领导个人的能力结构各个层次的领导者都必须具备操作技术、人际关系、指挥决策三个方面的能力,但对高层领导者的指挥决策能力要求更高,操作技术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对基层领导者的操作技术能力要求更高,指挥决策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中层领导者介于高层与基层之间;至于处理人际关系则对任何领导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51、2)领导班子素质的理想结构领导班子成员最好能在能力、知识、专业、个性、年龄等方面都能形成互补关系,不仅工作上形成互补,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二、领导行为理论1领导作风类型理论(1)美勒温在1939年前后提出领导作风类型理论(2)以领导的权力定位为主要依据,将领导作风(风格、习惯、方式)分为专制(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放任(权力定位于群体成员个人)、民主(权力定位于整个群体)三种类型,倡导民主型领导作风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1)美亨普希尔等人在1945年前后提出领导行为的“俄亥俄模型”,美利克特等人在1947年前后提出领导行为的“密执安模型”(2)以“对个人的关心”和“对组织(工作)的关心

52、”两个方面(两个维度)各自程度的高或低(两个分度)为依据,将领导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低组织低关心、高组织低关心、高组织高关心、低组织高关心),倡导两个方面程度均比较高的领导行为类型(高组织高关心)3管理方格论(1)美布莱克、穆顿等在1964年前后提出管理方格论(2)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将“关心人”与“关心生产”两个维度上区分出9个程度等级,从而划分出81种领导方式,并以其中5种基本类型(1,1型贫乏型、9,1型任务管理型、9,9型协作型、1,9型乡村俱乐部型、5,5型仁慈型)为例进行说明,倡导两个方面程度均高的领导行为类型(9,9型协作型)4领导行为连续带理论(1)美 坦南鲍姆、

53、施密特等在1958年前后提出领导行为连续带理论(2)在决策方面部下拥有的权限为主要依据,将领导行为区分为“民主”与“专制”两种类型,同时在典型的民主型与专制型之间存在许多过渡类型,反对有“最佳类型”,主张领导者根据部下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领导方法5权变理论(1)美菲德勒在1962年前后提出权变理论(2)领导风格:用LPC量表测定领导者属于“工作导向型”还是“关系导向型”风格(3)领导情境:根据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工作结构、领导者的权力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区分出对领导“有利”、“不利”、“中等”等8种情境(4)结论“工作导向型”领导在 “有利”与“不利”情境中绩效较高, “关系导向型”领导在

54、“中等”情境中绩效较高,没有“最佳”的领导风格三、常见的领导错误1主观主义、唯意志论与片面性2专制主义、唯我独尊与一言堂3个人英雄主义4个人主义与小团体主义5事务主义与事必躬亲6盲动主义与唯条件论7官本位与权力崇拜8帮派意识与任人唯亲9不思进取与好大喜功10形式主义11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四、科学评价领导的原则1上级、同级、下级进行全面评价,避免仅凭上级片面评价2运用科学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学评价,避免主观任意性3运用科学方法与数据进行量化评价,避免仅凭印象、感觉评价第三节决策与决策方法一、群体中的决策领导者设计与选择最佳的并为群体多数成员所接纳的活动方案的过程二、决策的特征1目标性2选择性3创新性

55、4关键性5层次性三、决策的意义1领导最主要的职能2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3提高领导绩效的根本途径4规定组织运行的基本方向5竞争环境中制胜的关键四、决策的原则1信息健全原则2可行性原则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5时效原则6集体决策原则五、决策的客观依据1对决策对象的特性、相关性、规律性等的研究2对社会、科技、市场等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3对法律、政策的研究4对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的传统、现实及变化趋势的研究六、个人决策及其方法1个人决策指群体领导者个人独立进行的决策2优点:速度快、效率高3缺点:可接受性差、效果取决于领导者个人4步骤:(1)搞清决策的必要性(2)确定决策的标准(3)对决策的标准

56、进行权重(4)开发备选方案(5)评估备选方案(6)选择与验证备选方案七、群体决策及其方法1群体决策指由特定的决策群体进行的决策2优点:互补性、可接受性、合法性3缺点:速度慢、效率低、少数人控制、从众倾向、极端化转移4方法:(1)互动群体法(充分讨论)(2)脑力激荡法(问题、激荡、评析)(3)名义群体法(方案、说明、评论、排序)(4)德尔斐法(方案、公示、再次方案、再次公示)(5)电子会议法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与工作设计第一节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结构即组织中稳定而规范的工作关系模式,如专门化、部门化、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决策指挥系统、信息系统、行为规范等等。二、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1工

57、作职位专门化工作职位专门化也简称为工作专门化或专门化,是指组织中将一个工作任务划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人独立完成以此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培训成本。2工作职能部门化工作职能部门化也简称部门化,是指在工作职位专门化基础上,根据各工作职位的特点、职能及需要等进行分组,将若干相关职位集中为一个部门,以便工作的相互协调与配合。3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亦称控制跨度,指组织中每一个上级主管可以有效地直接管理和控制的下属的数量。4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指组织中从最高决策层到最低操作层之间层次的数量。5决策系统、指挥系统、参谋系统包括履行决策、指及从事参谋咨询等管理职能所依托的组织系统。6信息系统指信息搜集、处理、使用

58、等所依托的组织系统。7规范化指组织中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程度。三、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1直线式结构直线式结构亦称简单结构,是一种从最高管理者到基层的垂直、单线式结构。特点是高度集权、结构简单、职责清楚、机动灵活、反应灵敏、效率高,属于典型的集权结构。适合规模小、层次少、业务单一而稳定、工作程序化程度高的组织,如家庭企业、家族企业、小型商店、连锁店等等,或必须集中指挥、反应迅速的组织,如军队、消防、足球队等等。主要缺点是由于高度集权、部门化程度低,因而组织工作绩效对管理者个人的心理素质、能力、业务水平及精力、体力等的依赖性强,不利于发挥下属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意识与创造意识比较差。另外,由

59、于员工、部门只对上负责,相互之间缺乏横向沟通机制,合作意识比较差。2职能式结构职能式结构是为克服直线式结构对管理者的过分依赖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最高管理者将部分管理职能,如人事、财务等,分解到职能部门,是一种既有垂直关系,又有水平关系,多重领导的复线式结构。突出特点是职能部门既是本部门专家,又是管理者。属于典型的分权式结构。这种结构专业化水平高,职能部门有职有权,利于发挥职能部门专家的工作积极性。其主要缺点是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另外职能部门由于权限交叉重叠,往往有利时争权夺利,有事时推诿扯皮。3线职综合式结构线职综合式结构的特点是综合直线式结构与职能式结构的优点,避免二者的缺点,职能分担、权力集

60、中。将组织管理机构与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机构与人员,一类是职能机构与人员。保留职能部门的在本部门范围内的建议权、指导权、管理权,但切断职能部门与下级的垂直联系,收回决策权、指挥权。这种结构既有利于统一管理,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又体现了专业分工,有利于发挥职能部门专家的作用。其缺点主要是管理机构庞大,用人较多,缺乏灵活性。4矩阵式结构矩阵式结构的特点是有两套指挥系统或说两条命令链,一是项目管理部门,一是职能部门,两套系统相互交叉,形成一个矩阵。矩阵式结构的一个优点是反应灵活,每个项目组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确定和调整人员的组成,杜绝了人浮于事、因人设事之类官场病。另一个优点就是在便于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实现职能部门专家的资源共享,避免了部门人才垄断和浪费。缺点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