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特点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22814167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画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画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画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画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画的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画的特色关山月 编者按:中国二十世纪名家国画展1997年11月23日在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隆重开幕。正在加拿大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画展。随展代表团由美术家关山月、韦江琼、关怡等组成。随展团团长、国画大师关山月应加拿大保护中国文物基金会的邀请,在温哥华、多伦多作了“中国画的特色”为题的演讲,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本刊现将讲稿刊出,以飨读者。 1958年至1959年,我曾受国家委派去欧洲半年,主持举办中国近百年绘画展览,第一站在巴黎,就碰到一些很实际的问题。因为中西绘画是两个不同的美术体系,所以当地很多画家对中国画不了解或不大了解。今天,藉此机会,我想跟大家简要地

2、谈几点中国画的特色。 一、中国画的抽象性 我们不说中国画是抽象派,但实际上是带有抽象性质的,比方说“以形写神”、“借景抒情”,又讲“诗情画意”,即追求的是“神”、“情”与“意”。具体一点,就是说,“写形”“借景”只是手段,“写神”、“抒情”才是目的。因“神”“情”并无具象,当然是抽象,关键是我们这个抽象,是有客观的具象为依据的抽象,非是虚无主义的纯主观的、空洞的抽象。 中国画非常重视虚实关系的处理,往往在虚处作文章,在构思上、在虚的方面多于实的方面的设想与追求,即要求虚中有实,虚得有内涵,比较含蓄,而留有余地,让观众根据各自的感受而从事各自的欣赏,则更有吸引力。齐白石画鱼、画虾,但并未画水,只

3、是从鱼虾的动态,使观众感觉到鱼、虾是在水中游动。又如中国画有画墨竹、墨兰、墨梅的传统,即全以墨色表现对象,所谓“不加丹青,已极形似意”,虽不画竹、兰、梅的本色,却写出了竹、兰、梅的情调与性格。所以中国画的抽象性,与全无具象的西方现代派,是根本不同的。 这无疑是中国画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突出的优点。 二、中国画的创作不是直接描绘对象的,不论画山水、花鸟、人物、动物都可以背离物象而创作 我在巴黎负责展览时,展品都是已故画家的作品,主办单位为了说明我的身份是画家,便举办了一次巴黎画家的联欢会,安排我作一次当众的表演,即席挥毫。当时我一口气画了花鸟、山水、动物三幅小品,巴黎画家们围着观赏我创作的全过

4、程,无不伸出舌头,叹为观止,为我鼓掌叫好,并提出要收购。我说不能出卖,只可赠送,但只有三幅,大家抽签好了,看看谁有运气。抽得者当然高兴不已了。 因为西画是从明暗、色调出发,习惯于对景写生,没有这种背着对象创作的习惯和实践经验;我们中国画是从物象的结构出发,容易积累形象,胸有成竹。背离物象创作,有史以来都是如此,这是我们的传统,巴黎画家不能不承认这是我们的特点,也是我们的优点。 中国画怎能背着物象创作呢?创作素材无疑是通过写生积累起来的。在实践中,我认识到用毛笔写生是分析对象、研究对象最好的手段。凡每下一笔,都牵涉到结构的整体和画幅的构图,是从结构理解分析对象的,这种写生,眼、脑、手并用,高度集

5、中,故而,物象的形体,经一笔一笔贯入脑子里,如生字的认识,逐渐地积累下来。有人不是经过生活写生,只是抄袭临摹,虽同样背着实物作画,只是一种技法的抄袭,笔墨的游戏,是缺乏生命力的。传统绘画艺术只有到生活中去,反映生活,笔墨当随时代,才有出路,才能“继往开来”,才能“承前启后”,投机取巧,自欺欺人的卖弄笔墨,是没有出路的;脑子没积累,靠查字典写文章,也是不成的。 三、书画同源 书法用笔可以说是写画的工具手段,只有掌握好传统习惯的表现技法,才能更好的表达你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我认为书法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表现形式。 我们习惯叫“写”画,因为中国画是写出来的,如“以形写神”,不但“形”是写出来的,“神”也

6、是写出来的。 形、神都是内容,内容一定要通过艺术形式才能成为有感染力的艺术。因为书法本身是最讲形式的,如用笔的手法和结构的形式、结体的章法都是有严格的规律的。如唐朝孙过庭说:“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如“川”字之三竖,“三”字之三横;又如“氵”和“灬”都是不雷同的。)这便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总之,强调“对立统一”。如音乐有韵律、有节奏而合拍,故音乐不合拍就不好听,图画不规范就不好看。 书法形式美,还包括笔迹的干湿浓淡、粗细曲直、疏密聚散等等对立统一的变化,而从中追求行笔快慢转折的韵律与节奏感。我们所谓“书画同源”,主要是从绘画

7、形象思维中吸取运用书法中这种形式美。如果绘画只是“写形”,写不出神韵,即在形式上缺少书法中的这种艺术气韵,是不会吸引读者观众,不会有感染力量的。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绘画中笔墨的作用,毛笔的表现力是最大的特色,中国启蒙教学,从小就锻炼掌握这个武器。“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笔有硬毫软毫,有长锋短锋,种类很多,看情况运用,如战场上之武器,飞机、大炮、长枪、短枪等。尽量发挥用笔的表现力。 多年来我是从事中国画教学的,我力求从我的实践体会去“言传身教”。因为我们叫做“写”画,不叫“画画”,一定要强调锻炼“写”的本领,尽量发挥毛笔写的威力,这只有通过不断勤学苦练,通过不断临摹、写生、速写、默写来锻炼。因

8、为是写形象,不是写书法,而且不仅是“写形”,还要追求写物象的“神”,并含有艺术形式上的气韵。为此,我在基础课教学上反对灯光下用铅笔画西洋素描,而主张用毛笔在自然光下画白描,并写过有关“橡皮功过”的文章。即反对依赖橡皮,要求看得准,下笔才稳,才狠。我强调用毛笔写生,才能发挥中国画写的特色,才能把要写的形象记入脑子里,才能积累生活的多种形象。我坚持和同学一起在课堂或下乡时进行“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的毛笔写生实践,即进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何“用”的写生实践,也就是如何把生活变为艺术的实践。这样,不仅在写纯客观的形象,还包括有主观的提炼与构思。跟学生一起实践,往往得到许多启发,因为每个

9、人的实践效果都不一样,各有各的体会、修养,共同总结实践的成果,加强笔写的信心,互相交流,能者为师,所谓教学相长,我也从中受到益处。 总之,中国画不是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是追求有具象依据的抽象,中国画是要求健康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统一的艺术,它“从不似到似,从似又到不似”,最后的“不似”是升华、提高,即从“形”到“神”。中国画是一种艺术科学,但也要懂得自然科学,如解剖学、视点、视线、水平线等等都要懂,但不受其限制,否则写不出山水画的长卷。 以上所说的都是中国画的特点,但我们不主张固步自封,因为我们是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来有特色的中国画,一定要“继往开来”和“承前启后”

10、,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开来,借鉴也是为了补充不足,增加营养。时代不断前进,中国画的特色,也应该跟着发展,跟着前进,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浅谈中国画的特点2007年3月6日10:42新闻中心(阅读:1853次)相对西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画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中

11、国画与西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立的特征,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按照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而写意呢?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从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

12、分别归入此三类。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语言,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

13、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在用笔和用墨

14、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

15、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画在设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设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以上谈的中国画的特点,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画而言。但这些特点,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更新,并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五四”之后,西画大量涌入,中国画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但是,不管变化如何,中国画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征不能丢掉,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应该保持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千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中国画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