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拥挤收费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22730551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伦敦拥挤收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伦敦拥挤收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伦敦拥挤收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伦敦拥挤收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敦拥挤收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伦敦市道路拥挤收费政策解析研究时间:2007年5月6月一、拥挤收费政策实施情况经过2年多时间的研究、论证,伦敦市于2003年2月开始在中心区21 km2范围内实施道路拥挤收费 政策。为了进一步改善市中心区西部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伦敦市于2003年夏季对 “西扩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紧接着在2005年9月进行了公众意见征询,并于2007年2月开始实施 “西扩区域”道路拥挤收费。图1 最初的拥挤收费区域 图2 “西扩”后的拥挤收费区域二、相关措施伦敦市在实施拥挤收费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保证伦敦市收费政策可以兼顾各个群 体的利益,做到公正,同时能实现减少交通拥挤

2、的目标。伦敦市拥挤收费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便捷 的付费服务措施;(2)费用减免措施;(3)巴士系统改善措施;(4)自行车、步行交通条件改善措施; (5)公众信息措施;(6)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措施。三、实施效果2003年拥挤收费政策实施以后,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内道路交通明显改观,公交得到了改善。图 3 拥挤收费实施前后进入收费区的交通流量(2)区域内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由于实施拥挤收费,区域内的氮氧化物(NOX)下降了 13.8%; 悬浮颗粒物(PM10)下降了 15.7%;二氧化碳(C02)下降了 15%,中心区的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减少4070 次。(3

3、)拥挤收费对中心区的商务活动无明显影响。(4)公众对拥挤收费的态度发生转变,公众对拥挤收费的支持度由实施前2002年的40%上升到2006 年的 59%,反对比例由 2002 年的 40%下降到 2006 年的 26%。四、拥挤收费政策的发展规划伦敦市已制定了 2025 年交通发展政策体系,并将收费政策作为政策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政策。伦敦市交 通局将继续发展伦敦拥挤收费政策,并在收费理念、收费区域、收费技术上进行一系列变革。1)收费理念变革:引入基于排放的收费措施未来伦敦收费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交通产生的大气污染,收费标准由车辆的排放标准而定,对无污 染、低污染的车辆不收费,对轻度污染的车辆少收

4、费,对重污染的车辆多收费。基于排放的道路使用者收 费将鼓励采用节能低排放车辆,减少交通污染。2)收费区域扩大:推行低排放区域伦敦市目前收费政策只是在中心区实现, 2008年伦敦将实行基于排放的收费政策,收费区域将由伦敦 中心区扩大到大伦敦地区,实现大伦敦范围的“低排放区域(Low Emission Zone) ”。收费时段由目前的 工作日的白天扩大到全年所有时段。伦敦还积极地准备将这一政策推向整个英国。3)收费技术改进:支撑更灵活更精确的收费标准伦敦市交通局计划从2008 年开始,逐步应用基于电子标签收费技术,推行“分时段收费”,即费率随 时段的不同而变化,以调节高峰时间进入收费区域的车辆;在

5、未来,研究使用基于卫星/手机定位技术,推 行“按距离收费”,即按车辆在收费区的实际行驶距离进行收费,进一步规范车辆在收费区内的使用行为。 收费技术的变革将为建立更加合理、精确、人性化的收费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五、经验借鉴伦敦市在实施拥挤收费过程中有一些经验值得上海市借鉴。1 )纳入未来交通战略的发展规划。伦敦市长 Ken Livingstone 在当选后,于 2001 年出台了其交通政 策,明确将实施拥挤收费政策。目前,又将其作为解决伦敦交通问题的基本要素列入未来十年发展计划, 并已经制定了拥挤收费的未来发展计划。2 )建立科学全面的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机制。拥挤收费政策实施以后,伦敦市对实施效果

6、进行了不间 断监测,定时发布监测和评价报告。此举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实施效果,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也增加了公 众对于该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3 )建立广泛的公众意见征询途径。伦敦市交通局对拥挤收费实行透明化管理,公众可以通过网站、电 视、政府报告等各种方式获得拥挤收费管理、财务、政策的最新动向等各种信息。4 )完善的配套政策。伦敦市制定了完善的配套措施,这些配套措施减少了实施拥挤收费的阻力,平衡 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力的保证了收费政策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伦敦拥挤收费政策的论证、实施和发展历程研究时间:2007 年7 月9 月图 1 伦敦拥挤收费的论证、实施和发展历程、政策论证1 )主要历程关于在伦敦实

7、施拥挤收费政策的最早研究报告为1964年的Smeed Report。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 的大伦敦委员会(Greater London Counc il)又多次提出了拥挤收费的议案,但均未获得通过。上世纪九 十年代中后期,伦敦市交通拥堵程度不断恶化,政府和市民都普遍意识到需要采取新措施以减少交通拥堵。 在这期间,伦敦市加快了拥挤收费政策的研究进程,开展了多项拥挤收费研究。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大大 推动了伦敦市对于拥挤收费的研究。2 )主要焦点论证的焦点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必要性及可选手段;收费技术比选;收费方案;法律程序 问题。二、政策实施在实施阶段,伦敦拥挤收费的主要工作可划分为在五个方面,

8、分别是:政策磋商与制定;政策运 作;收费系统;公众信息与宣传工作;交通管理系统。具体时间进度如图2所示。图 2 伦敦拥挤收费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时间进度三、政策发展2003年2月,伦敦市中心区21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了拥挤收费。实施以后,伦敦市每年对实施情况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同时,根据实施效果和交通情况进行政策调整。 2005 年7月, 伦敦市提高了收费费率,由原来的每天5英镑提高到8英镑3 。 2007年2月,对收费区域进行了“西扩” (19 平方公里)。目前,伦敦市正在积极进行大伦敦低排放区拥挤收费方案研究和新收费技术的试验。1)监测与效果评价 为全面掌握伦敦市拥挤收费政策

9、对城市的影响,伦敦市实施了大量的交通监测项目,监测内容涉及交通量、交通拥挤、公共交通、商业和经济影响、出行行为及社会影响和安全及环境影响等七个方面。伦敦 市定期发布年度报告,为了保证评估内容的可信度,伦敦市对于很多的评估项目既包含了实际的测量结果 (如交通量、事故数),也包含了市民的切身感受(如拥挤度评价、安全性评价)2)技术研究 各项收费技术试验的内容和结果、收费技术的发展等。目前,试验的收费技术包括车牌视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技术、GPS技术、GSM手机定位技术等。3)伦敦拥挤收费的长远发展规划制定 伦敦目前已经制定了拥挤收费的长远规划,伦敦市计划在2010年将拥挤收费范围拓展到整个大伦敦地

10、区,并逐步采用新的收费技术,实施按车辆排放进行收费。实施大伦敦地区的“低排放区(Low Emission Zone)”。同时,伦敦计划还积极将拥挤收费政策推广到全英国。四、对上海的借鉴意义1 )对上海推进拥挤收费政策的发展阶段判断:选择和论证决策阶段。2)对上海未来工作的几点建议:O1加快工作进度,对拥挤收费政策进行论证;02着力推进研究小 组工作,协调和统一各项研究工作;03进一步突出研究重点,解决政策实施的关键核心问题。大伦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研究时间: 2007年2月1日至10月30日一、研究背景伦敦是世界古老的大都市,凭借其高密度、网络化、多模式协调组合的交通体系,构筑一体化交通, 使城

11、市永远保持生气活力,其发展历程和经验对上海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二、研究内容1、出行总量大伦敦面积1580平方公里,人均GDP2.5万美元,全部人口 830万,常住居民730万和外来人口 100 万。其中,中央伦敦27平方公里,居民20万,内伦敦其他地区293平方公里, 280万,外伦敦1259平方 公里, 450 万。在全部人口中,人均出行率2.8次/日,出行总量2320万人次,比1960年人均出行1.38人次/日,1000 万人次增加了1.3倍。居民出行总量2100万。机动车千人拥有300辆,总计250万辆,其中,内伦敦注册 70万,千人拥有240辆,外伦敦180万,千人拥有400辆。每车日

12、均出行3车次,车行总量750万车次, 每车次行程12公里,日均行程9000万车公里。2、方式结构全部人口出行总量2320 万人次中,公共交通660万人次,占30;个体机动车1080 万,占45;慢 行方式 580 万,占25。全部人口日均客运量2660 万乘次,其中,公共交通960万,占36;个体机动 车 1120 万,占 41;慢行交通 580 万,占 23 。居民日均客运量 1970 万乘次,其中,公共交通 600 万, 占 30 ;个体机动车 820 万,占 42 ;慢行交通 580 万,占 28 。工作日高峰时段7:0010:00和16:0019:00 的6 个小时内,公共交通占 45

13、,个体机动占50, 慢行交通占5。工作日早高峰7:0010:00进入中央伦敦的客流总量 110万乘次,其中,轨道 82万, 占 77 ,公交车 13 万,占 12,私人机动车 10 万,占 9。居民工作出行平均时耗约 38 分钟,其中, 国铁 65,地铁 46,公交车39,小汽车 29,步行14。3、出行分布居民日均出行中,伦敦内部出行 1720 万,其中,中央伦敦内部 80 万,中央伦敦与内伦敦其他地区之 间 120 万,中央伦敦与外伦敦之间 90 万,内伦敦其他地区内部 410 万,内伦敦其他地区和外伦敦之间 160 万,外伦敦内部 860 万。4、公交客运伦敦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中,轨道5

14、50万乘次,其中,国铁180万,地铁360 万(换乘100),轻轨 10;公交车 490,出租车 20。轨道线路总长1225公里,线网密度0.7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国铁788公里,地铁408,轻轨 29; 轨道平均客运强度0.4 万乘次/公里,国铁0.25,地铁0.6,轻轨0.3。工作日国铁伦敦内部客运量90 万乘次,出入伦敦的90万。地铁平均乘距7.7公里,周转量 2000 万人 公里,每人公里费率 17 便士(约2.6 元人民币)。道格兰兹轻轨平均乘距3.6 公里,周转量70 万人公里, 每人公里费率18 便士(约2.7元人民币)。公交车平均乘距3.7公里,周转量1800万人公里,每人

15、公里 费率14 便士(约2.1 元人民币)。公交车辆8500 辆,日均每车载客570 人次。出租车2.2万辆,日均每 车载客 9 人。5、道路车流道路总长14676公里,网密度9.3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汽车专用路60公里,城市干道1721 公里, 干道网密度1.1,次要道路 12896 公里。道路日均交通量9000万车公里,其中,骨干道路(含汽车专用路) 承担 550 万,占 6,城市干道 4950 万,占 56%,次要道路 3500 万,占 38。工作日进出伦敦交通量约260万车次,进出内伦敦230万,进出中央伦敦150万。自 2003年实施道路 拥挤收费,进出中央伦敦的交通量降至 130

16、 万左右。伦敦市道路拥挤收费政策解析研究时间:2007 年 5 月6 月一、拥挤收费政策实施情况经过2年多时间的研究、论证,伦敦市于2003年2月开始在中心区21 km2范围内实施道路拥挤收费 政策。为了进一步改善市中心区西部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伦敦市于2003年夏季对 “西扩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紧接着在2005年9月进行了公众意见征询,并于2007年2月开始实施 “西扩区域”道路拥挤收费。图1 最初的拥挤收费区域图2 “西扩”后的拥挤收费区域二、相关措施伦敦市在实施拥挤收费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保证伦敦市收费政策可以兼顾各个群 体的利益,做到公正,同时能

17、实现减少交通拥挤的目标。伦敦市拥挤收费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便捷 的付费服务措施;(2)费用减免措施;(3)巴士系统改善措施;(4)自行车、步行交通条件改善措施; (5)公众信息措施;(6)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措施。三、实施效果2003年拥挤收费政策实施以后,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内道路交通明显改观,公交得到了改善。2)区域内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由于实施拥挤收费,区域内的氮氧化物(N0X)下降了 13.8%;悬 浮颗粒物(PM10)下降了 15.7%;二氧化碳(C02)下降了 15%,中心区的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减少4070次。3)拥挤收费对中心区的商务活动无明显

18、影响。4)公众对拥挤收费的态度发生转变,公众对拥挤收费的支持度由实施前2002年的40%上升到2006年 的59%,反对比例由2002年的40%下降到2006年的26%。四、拥挤收费政策的发展规划伦敦市已制定了2025年交通发展政策体系,并将收费政策作为政 策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政策。伦敦市交通局将继续发展伦敦拥挤收费政策,并在收费理念、收费区域、收费 技术上进行一系列变革。1 )收费理念变革:引入基于排放的收费措施 未来伦敦收费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交通产生的大气污染,收费标准由车辆的排放标准而定,对无污 染、低污染的车辆不收费,对轻度污染的车辆少收费,对重 图 4 2005 年伦敦商业活动各影响

19、因素比重 污染 的车辆多收费。基于排放的道路使用者收费将鼓励采用节能低排放车辆,减少交通污 染。2 )收费区域扩大:推行低排放区域伦敦市目前收费政策只是在中心区实现,2008 年伦敦将实行基于排放的收费政策,收费区域将由伦敦 中心区扩大到大伦敦地区,实现大伦敦范围的“低排放区域(Low Emission Zone) ”。收费时段由目前的 工作日的白天扩大到全年所有时段。伦敦还积极地准备将这一政策推向整个英国。3)收费技术改进:支撑更灵活更精确的收费标准伦敦市交通局计划从2008 年开始,逐步应用基于电子标签收费技术,推行“分时段收费”,即费率随 时段的不同而变化,以调节高峰时间进入收费区域的车

20、辆;在未来,研究使用基于卫星/手机定位技术,推 行“按距离收费”,即按车辆在收费区的实际行驶距离进行收费,进一步规范车辆在收费区内的使用行为。 收费技术的变革将为建立更加合理、精确、人性化的收费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五、经验借鉴伦敦市在实施拥挤收费过程中有一些经验值得上海市借鉴。1)纳入未来交通战略的发展规划。伦敦市长 Ken Livingstone 在当选后,于 2001 年出台了其交通政 策,明确将实施拥挤收费政策。目前,又将其作为解决伦敦交通问题的基本要素列入未来十年发展计划, 并已经制定了拥挤收费的未来发展计划。2)建立科学全面的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机制。拥挤收费政策实施以后,伦敦市对实施效

21、果进行了不间 断监测,定时发布监测和评价报告。此举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实施效果,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也增加了公 众对于该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3)建立广泛的公众意见征询途径。伦敦市交通局对拥挤收费实行透明化管理,公众可以通过网站、电 视、政府报告等各种方式获得拥挤收费管理、财务、政策的最新动向等各种信息。4)完善的配套政策。伦敦市制定了完善的配套措施,这些配套措施减少了实施拥挤收费的阻力,平衡 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力的保证了收费政策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大伦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研究时间:2007 年2 月1 日至10 月30日、研究背景伦敦是世界古老的大都市,凭借其高密度、网络化、多模式协调组合的交通体系

22、,构筑一体化交通, 使城市永远保持生气活力,其发展历程和经验对上海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内容1、出行总量大伦敦面积1580平方公里,人均GDP2.5万美元,全部人口 830万,常住居民730万和外来人口 100 万。其中,中央伦敦27平方公里,居民20万,内伦敦其他地区293平方公里, 280万,外伦敦1259平方 公里, 450 万。在全部人口中,人均出行率2. 8次/日,出行总量2320万人次,比1960年人均出行1. 38人次/日, 1000 万人次增加了1.3倍。居民出行总量2100万。机动车千人拥有300辆,总计250万辆,其中,内伦敦注册 70万,千人拥有240辆,外伦敦1

23、80万,千人拥有400辆。每车日均出行3车次,车行总量750万车次, 每车次行程12公里,日均行程9000万车公里。2、方式结构全部人口出行总量2320万人次中,公共交通660万人次,占30;个体机动车1080万,占45;慢 行方式580万,占25。全部人口日均客运量2660万乘次,其中,公共交通960万,占36;个体机动 车1120万,占41;慢行交通580万,占23。居民日均客运量1970万乘次,其中,公共交通600万, 占30;个体机动车820万,占42;慢行交通580万,占28。工作日高峰时段7:0010:00和16:0019:00的6个小时内,公共交通占45,个体机动占50, 慢行交

24、通占5。工作日早高峰7:0010:00进入中央伦敦的客流总量110万乘次,其中,轨道82万, 占77,公交车13万,占12,私人机动车10万,占9。居民工作出行平均时耗约38分钟,其中, 国铁 65,地铁 46,公交车39,小汽车 29,步行14。3、出行分布居民日均出行中,伦敦内部出行1720万,其中,中央伦敦内部80万,中央伦敦与内伦敦其他地区之 间120万,中央伦敦与外伦敦之间90万,内伦敦其他地区内部410万,内伦敦其他地区和外伦敦之间160 万,外伦敦内部 860 万。4、公交客运伦敦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中,轨道550万乘次,其中,国铁180万,地铁360万(换乘100),轻轨 10;

25、公交车490,出租车 20。轨道线路总长1225公里,线网密度0.7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国铁788公里,地铁408,轻轨29; 轨道平均客运强度0.4万乘次/公里,国铁0.25,地铁0.6,轻轨0.3。工作日国铁伦敦内部客运量90万乘次,出入伦敦的90万。地铁平均乘距7.7公里,周转量2000万人 公里,每人公里费率17便士(约2.6元人民币)。道格兰兹轻轨平均乘距3.6公里,周转量70万人公里, 每人公里费率18便士(约2.7元人民币)。公交车平均乘距3.7公里,周转量1800万人公里,每人公里 费率14便士(约2.1元人民币)。公交车辆8500辆,日均每车载客570人次。出租车2.2万辆,日均每 车载客 9 人。5、道路车流道路总长14676公里,网密度9.3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汽车专用路60公里,城市干道1721公里, 干道网密度1.1,次要道路12896公里。道路日均交通量9000万车公里,其中,骨干道路(含汽车专用路) 承担550万,占6,城市干道4950万,占56%,次要道路3500万,占38。工作日进出伦敦交通量约260万车次,进出内伦敦230万,进出中央伦敦150万。自2003年实施道路 拥挤收费,进出中央伦敦的交通量降至130万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