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2668868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策略研究第一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 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但中小企业的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仅是因为在企业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还在于中小企业对于支持各国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对总就业的贡献率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升,其贡献率在低收入国家为 17.5%,而在高收入国家为 57.24%;中小企业对 GDP 的贡献率也有相似的趋势,其贡献率在低收入国家为 15.56%,而在高收入国家为 51.45%。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运

2、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例如融资困难。我国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融资资金支持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的过分依赖,而银行却又普遍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导致了中小企业所能融集的资金较少,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融资存在较大困难。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1.1.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研究意义 在全球经济的寒冬还未消散,我国经济下滑

3、趋势依然存在的时候,本来己经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如何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如何打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问题又一次等待解决。 造成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除了缺乏外界金融体系的支持等外界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自身内在因素的紊乱所造成的。因此,为了缓解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不仅需要改善其融资的外在环境,还需要从企业白身入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认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在制度、政策、体系改革等宏观措施层面采取了相关措施,使得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融资

4、环境和银行的信贷支持等方面得到了改善,融资难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融资难问题,依然制约着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除了要贯彻相应的宏观策略外,还需要从微观层面着手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宏微观策略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1.2 国内外融资问题研究现状1.2.1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资金需求数额少,要得急,频率高,风险高;(二)自有资本金偏少,抵押担保落实难;(三)融资方式单一,以借贷融资为主

5、,先天不足,缺少直接融资途径;(四) 融资成本过高,企业不堪重负;(五)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融资难度;(六)以民间借贷为主,自我融资发展壮大。 融资难,己经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部分学者认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获取银行贷款较难;(二)融资渠道单一;(三)贷款风险大且分散;(四)信息不对称.1.2.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中心支行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企业内在因素紊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内因;(二)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及其信贷资金取向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

6、外因;(三)融资成本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间接原因。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也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民营工业企业自身内在缺陷影响了银行的信贷投放;(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方式制约了民营工业企业的信贷投放;(三)外部金融和经济环境恶化,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1.2.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办法目前在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发展金融支持体系、进行融资制度建设和宏观政策建议等方面。部分学者指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要从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三个层面来解决。例如: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在从紧货币政策下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大胆

7、自荐,继续争取银行贷款;(二)注意选择银行;(三)努力争取委托贷款;(四)争取发行企业债券;(五)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六)考虑物流融资;(七)注意环保问题。也有学者另辟新径,从利用新的金融工具,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的角度浅析了如何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满足旺盛的资金需求问题:(一)担保贷款;(二)创业板上市融资;(三)私募股权基金;(四)融资租赁;(五)典当融资。上述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一定的帮助。1.3 研究方法与中小企业概念界定1.3.1 本文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网上查询、文献检索、数据采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搜集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

8、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完成研究目标。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二种研究方法。一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宏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微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的部分或个体对象进行分析。本文在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时,采用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二是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是研究判断经济行为利弊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衡量、评价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状况,在经济研究中十分重要。案例分析则结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将规范研究的相关论点应用到实际中去。本文在分析供应链融资在具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应用中,采用了两者相结合的方法。1.3.2中小企业概念界

9、定中小企业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必要首先弄清楚界定标准和原则及中小企业的特征,这样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1)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每个国家因历史条件、社会形态、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状况的不同,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的具体划分,是可以从量的角度来把握的。中小企业划分的数量标准一般有从业人员、资本金、销售额、生产能力、总资产等。常见的划分有两种:一是从业人员与销售额或资本金标准相结合划分;二是任选资本金、销售额、从业人员单独标准划分。除了数量标准以外,企业的经济特性、控制方式也是中

10、小企业划分的定性标准。(2)中小企业界定原则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在研究界定中小企业时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相对性原则。中小企业相对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域相对性原则。地域相对性原则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往往不同,这是因为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性差异较大,使得各国的中小企业概念相去甚远。截至目前,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从业人员数是各国界定中小企业普遍选用的指标。在丹麦,从业人员 200人以上的企业是大企业;在意大利,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上限是 500 人;而在美国的某些行业如

11、飞机制造业,从业人员在 1000 到 1500 人之间的企业仍属小企业。丹麦的 400 家大企业,若以美国的标准衡量,则没有一家属于大型企业。二是时间相对性原则。时间相对性原则是指同一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间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不相同。任何国家或地区对企业规模的界定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加速度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要求发生变动,尤其是对资本投入的要求较高。于是,导致按资本密集度表示的企业规模的标准提高。同时,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动。此外,企业自身成长过程必然引起企业规模概念的变化。因此,企业的划分标

12、准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的变化有着直接相关性。三是行业相对性原则。行业相对性原则是指即使处于同一时期,同一国家的不同行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不同的行业对生产技术条件的要求差异很大,从而企业规模的要求或要素密集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的行业,大众小型企业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如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下,如果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就是中小企业,而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可能就是个大企业。可见企业规模的大小总是随行业的不同而不同,企业规模具有行业相对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标准,中小企业的实际规模总与行业差别有关,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应能充分反映每个行业的特点。美国的制造业从业人员划分标准,飞

13、机制造业从业人员少于 1500 人的企业是小企业,同样是制造业的计算机制造业从业人员少于 1000 人的企业是小企业。(3)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我国从建国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主要是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工业门类来划分企业,早在建国初期就逐渐对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作了质的规定,并按照企业拥有的职工人数划分规模,即 3000 人以上为大企业,500-3000 人之间为中型企业,500 人以下为小企业。1962 年开始改为主要按固定资产价值划分企业规模。1978 年在国家计委下发的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的规定中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改为“年综合生产能力”,并在 1988 年进行

14、修改和补充后,重新发布了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其划分的方法是:产品单一的企业按照产量划分,生产多品种产品的企业按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划分。企业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全部工业行业有 154个小行业,每个行业又有不同的标准。比如钢铁行业,年产钢在 100 万吨(不含 100 万吨)以下的企业是小企业;而对于炼油厂来说,年加工原油在 250 万吨(不含 250 万吨)以下的属于中小企业。这个划分标准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仅针对于国有工业领域,没有考虑私营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很难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 2001 年 8 月在上海闭幕的第八届 APEC 中小企业部

15、长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国际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提出新的划分标准,即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分类,主要考察指标为销售收入和资产综额,划分参照了其他国家的标准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其划分的标准如下。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 亿元以上。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 亿元及以上。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00 万元及以上。小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00 万元以下。2003 年 1 月 1 日,我国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根据该法律,2003 年 2 月以后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

16、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 号)、统计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 号)和部分非工业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 号)。该标准主要是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适用于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中小企业标准(见图 1-1)图1-1 我国中小企业标准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2.1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与渠道2.1.1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分析 1980年以来,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MM定理核心条件的完全信息假设基本上被抛弃。在各种以非对称信息

17、为条件来研究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Myers&Majluf提出的融资顺序理论,以信息不对称的观点来解释公司实际的融资行为,并建立融资投资决策均衡模型,指出公司可能会拒绝以低价来发行新股而被迫放弃NPV为正的投资项目,Myers&Majluf认为公司应维持足够的财务宽松度拥有大量现金、有价证券及发行无风险负债的能力来支应所有NPV为正的投资项目,并可降低未来寻求外部融资的机率。而且当公司使用负债来融资时,一般而言,较发行新股融资所发生之信息不对称成本低,故公司在寻求外部融资时,负债融资优于权益融资。根据此理论,可转换公司债中权益成份愈高,股价会有较差的反应,纯债券成份愈高,股价应有较

18、好的反应。该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并不是按照传统的以最优资本结构为目标的方式进行融资,由于担心控制权的稀释和丧失,企业更倾向于对企业干预程度最小的融资方式,即中小企业融资次序是先内源后外源,外源中则是先债权后股权。融资顺序理论强调了信息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这比各种使用均衡方法寻求最优融资结构的主流理论有所进步;但是该理论存在着一个缺憾,对于解释在特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企业对增量资金的融资行为具有短期性,无法揭示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本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则较好地弥补了融资顺序理论的上述缺陷。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认为,伴随着企业成长周期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的变化,是影响

19、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研究还发现,在外源融资中与美国有所不同的是我国中小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性始终较强。基于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特征,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外源融资中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多地要依靠金融中介的债务融资,而发展股权融资并非当务之急。因为在外源融资中通过股权融资来弥补金融缺口对中小企业来说存在困难,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风险投资都存在过高的佣金成本和投资回报,这并不符合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普遍需求。国内很多学者普遍都将外源融资看作企业融资选择中排在内源融资之后的第二种选择。2.1.2融资渠道分析 从企业角度看,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其融资渠道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

20、源融资。融资过程就是由国民储向社会投资转化的过程,在经济运行中储蓄向投资主体的转化可以由同一主体完成,也可以由不同的主体完成,即从来源上看,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的积累(折旧和留存利润)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而外源融资是企业吸收其它经济主体的储蓄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根据是否通过金融中介,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最早与最经典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和区分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格利和爱德华肖)。其具体的关系如下图2-1和图2-2。如上图显示,具体的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内源融资的具体方式有:创业者自筹,主要是创业者自己动用个人的存款或向亲友借款。计提

21、折旧,折旧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有形和无形损耗,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重置。留存收益,企业经营活动中创造的利润扣除给予所有者的部分而自留的,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是内源融资的主要来源。如图2-1显示,外源融资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具体方式有:股票融资,发行股票的优点包括长期性(既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息性、规模性、增加公司的信誉等,但是中小企业要想在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太大,发展相对完善的主板市场服务定位是大型公司,只这一条就把中小企业排除在外,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创业板举步维艰,参与的企业发展潜力堪忧。(一)内源融资的特点第一,自主性强。内

22、源融资来源于自有资金,不论何种组织形式,企业在使用时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企业按内部制度批准即可,基木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第二,成本相对低。内源融资不需要直接向外支付相关的资金使用费,同时也省去了发行股票和债券所花费的高昂的筹资费用。内部融资的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而不表现为直接的财务成本。第三,融资规模有限。由于计提折旧、留存收益和企业主自筹能力的约束,内源融资的规模受到较大限制。在加速折旧、压缩成木、降低存货等方面潜力有限,所以内源融资规模有限。第四,低风险性。内源融资的低风险性,一方面与其低成本有关,另一方面是它不存在支付危机,因而不会出现由支付危机引起的财务风险。当然其他风险是存在的。

23、(二)外源融资的特点第一,高效性。外源融资在规模和时间上不受单个企业自身积累能力的限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实现资本集中,其效率远远超过内部融资。第二,高成本性。外源融资依其产权关系,可分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于债务融资,企业除需要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外,还要支付各种各样的融资费用,成本较高;对于股权融资,虽不同支付直接的资金使用费,但仍要支付各种中介费,另外支付股利分红等,有的情况下股权融资的成本并不比债务融资成本低。第三,高风险性。对于债务融资而言,过高的债务会引起企业无法支付,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股权融资而言,若企业是上市公司,可能会引发公司股权分散和“恶意收购”的风险。 从总体

24、来看,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资本积累和向亲戚朋友的集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中小企业的往往不具备发行债券或股票融资的条件: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十分苛刻,“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发行原则无形中给中小企业戴上了许多镣铐,比如:发行主体限制、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限制、募集资金用途限制、信用评级限制和信用担保限制等等。我们从一些研究中可见企业债券所受到的压抑:近7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很快,各种债券余额增长了277%,年平均增长率为21%,而企业债券余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8%。目前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券,基本上未向中小企业开放,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近十年

25、来都没有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其余额在全部债券余额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左右。另外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盈利能力弱、资本市场制度安排不完善等因素导致资本市场对于中小企业往往是关闭的。所以他们不得不更多依赖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具有数额小、频率高、风险大的特点。银行信贷的经营环节(包括客户调查、资信评估、贷款发放、贷后监督)却不能因此而减少,相对而言,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上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利率较高。中小企业融资时效性更强。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当中小企业面临如当今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其资金需求更显迫切,如果不能及时给

26、予资金,轻则错失良机,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中小企业的倒下迟早要反应在宏观经济的下滑上。2.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分析2.2.1信贷配给理论信贷配给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背景下企业融资理论的经典议题。一般认为,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银行信贷是其发展过程当中最重要的融资来源之一,因此关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的讨论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均衡信贷配给是指,不是由于货币当局对利率上限的管制,而是出于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动机而发生的,在一般利率条件和其他附加条件下信贷市场不能出清的现象。贷款人不是以提高利率的方式对超额需求做出反应,而是采用信贷配给的方法,即使申请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部分贷款申请人

27、的贷款要求也被拒绝,或只是部分地得到贷款。在正式的制度安排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来自金融中介。从金融结构上看,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比率过高,风险不断向银行体系集中;二是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居于相对垄断地位,中小商业银行实力较弱、融资能力有限。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时更侧重于向金融机构借贷,而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本。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其中学界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企业的规模与其信息可得性正相关,所以企业越小,外界关于企

28、业的信息就越不易获得。特别地,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带有经营者个人特征,对其评价多为“软”信息,使得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难以形成顺畅的信息传递。李扬和杨思群认为如果某些银行有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这些银行就能更多地向中小企业贷款。在现实中地方中小银行就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可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2.2.2规模匹配理论规模匹配理论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的规模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即大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相反由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熟悉当地情况,容易了解到地方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因而得以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木

29、较高的障碍,降低服务价格,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需求。通俗的说就是讲究“门当户对”。信息的不对称,对于大银行和小银行都是存在的,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优势,因为小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其生产软信息,因此在关系型借贷上拥有优势,大银行的组织结构擅长于生产硬信息和发放市场交易型贷款,而在关系型贷款上处于劣势。大银行和小银行由于最优贷款数额的不同,各自所面对的是相对分割的贷款供给市场即大银行的贷款优势在大额贷款市场,而小银行的贷款优势在小额贷款市场。2.2.3自身缺陷理论 一些学者认为中小企业由于内部财务混乱、对于市场风险的辨别能力普遍偏低、经营规模和经营能力的限制、盈利

30、能力极为不稳定,信用风险偏高和高死亡率等因素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普遍不规范。据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报告的显示:850户样本企业的财务报表,有290户企业至今还没有编报现金流量表,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4%。这些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企业的经营情况被认为是“个人隐私”而不被外泄。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得不到一些所需的“软信息”,或者得到了但是其成本抬高,则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从而宁愿选择“惜贷”。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成为制

31、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中小企业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财产和担保制度的支持。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严格,另外追求稳健经营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银行有大量的可放贷资金,但因为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难怪2006年10月,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收效甚微,虽然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有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但是,这并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小企业贷款依然面临自身信用模糊、担保无实物的问题。 信用意识淡薄。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信用意识淡薄,当经营出现困难时,不是在改变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恶意拖欠贷款木息。据200

32、7年中国人民银行对 9000余家中小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在银行未批准的贷款申请中,有23.6%的企业曾有欠息、逾期贷款、逃废债款、挪用债款等行为。这不仅给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严重地破坏了银企合作关系,挫伤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经营机制落后,多受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的局限,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是以民营和私营性质为主体,而大多数私营中小企业基本上是借助家族力量共同创业,依靠血缘关系维持经营的。若不能适时完成家族化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建立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和适应市场竞争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这些企业就

33、很难拓展经营视野,形成发展战略,集聚要素资源,获得核心竞争能力。另外,家族式经营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形成和成长。第三章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3.1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概况3.1.1企业贷款和银行放贷的双“难”首先看企业的贷款难。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其中八成以上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超过六成的企业没有中长期贷。而企业的资金需求又十分迫切,从下图可见。通过对温州的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都对资金有着强烈的渴望。但是由于没有对称的金融服务体系,他们在后续发展中只能转向高成本的民间信贷。从以上理论分析可知目前中

34、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现实中也是这样的,2002年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与四川省政府合作,共同对成都、绵阳、乐山的601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述地区中小企业从外部筹资十分困难,90%的资金属于内源融资。且外源融资集中于银行贷款,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中金融机构贷款占98.7%。而与其对口的中小银行数量有限,他们提供的贷款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从其性质来讲,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这是因为产权制度安排的相同性;另外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特点是风险高,收益低,流动性管理困难。风险高是由于中小

35、企业个体的抗风险能力弱和抵押担保品不足。收益低是因为其融资额度小,固定成木高导致。流动性管理困难是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频率高,时间短;根据一项实地调查得出中小企业贷款难具体的原因如下图3-2。中小企业抵押式担保能力不足。现行的不动产抵押担保贷款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性,银行发放贷款必须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抵押式担保。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因陋就简,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正常运转,厂房、设备投入并不多,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式担保。抵押贷款方式无疑是一道高门槛。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因其土地、厂房所有权证不全,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因此不能获得银行贷款。另外许多银行在不动产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环节收费标准高等问

36、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银行的放贷“难”。放贷难主要表现在“惜贷”上。宏观来看,存贷比下降,从图3-3可见,存贷比逐年下降至近三年的67%。从微观来看,比如中部地区一家商业银行的情况:1996年以来,该行存款余额从1.4亿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的3.2亿元,贷款余额则从1.6亿减少到0.6亿元,2000年到2006年几乎不再贷款,这种情况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图3-3 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比3.1.2退出机制制约下的风险投资 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

37、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我们在此讨论的风险资本是指由政府或民间创立的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率的专项投资基金。 由于没有通畅的退出机制,缺少高额的利益回报,风险投资在我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风险

38、投资想投而不敢投,中小企业想要而要不到。即使能够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也只是部分高科技中小企业,其他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创业投资机制建设的相对滞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使风险投资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3.1.3民间资本的无奈 在浙江和福建的一些地区,中小企业集群主要是依赖民间集资的方式,集资、集股成为个体私营经济在初创期筹资的主要方式。地下融资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我国金融环境和宏观调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民间资金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也有效地补充了国家银行资金融通职能上的不足。 浙江和福建一些地方工业连年快速增长,主要靠民间资金市场的支撑。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民间资金市场与

39、民营经济关系密切,彼此“知根知底”,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因此,民间资金市场不仅对银行信贷起着补充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取代了银行的职能。民间资金市场的存在、民间信贷的存在,实际上降低了银行的投资风险。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民间资金市场的存在,替国有银行承担起扶持和搞活民营中小企业的任务和风险。从金融市场建设的角度来看,民间资金市场的极度活跃,说明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存在断层,说明我国金融制度和体制的建设存在缺陷。 前些年,我国强调“抓大放小”、“扶优限劣”实行主办银行制度,使这种关系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融资体制中自然处于不利地位。而中小银行及民间金融机构数目

40、少、规模小、资产实力弱、风险承受能力差,并且在经营业务上受到一定的行政控制,无法取得与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此外,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体系的壁垒较高,即使有少量民间资本得以进入银行业,也因受到行政控制而无法真正按照市场准则运行。由于缺少民间资本这一极具活力和高度追求效益的竞争者的参与,银行领域难以展开充分竞争,也制约了中小银行及民营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从而制约了这些中小银行及民营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在当前金融下滑的大环境下,应该放松民间融资渠道,让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是缓解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对一些有发展潜力和较好市场预期但又缺乏资金的企业,在

41、无法取得银行贷款支持的情况下,通过民间融资使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二是解决城乡居民的燃眉之急,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间接的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当前政府拉动内需的大投资将会产生多大的挤出效应,排挤民间金融,是个未知数,这将给民间金融的前进带来阴影。3.2 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因分析3.2.1中小企业的内因 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存在的问题致使融资困难在上面己有论述,在这里以间接融资为例,分析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自身的问题。 3.2.1.1内部治理混乱 不利选择是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利选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

42、题比大企业严重得多,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与国外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发达国家的情况要严重得多,表现为: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经过审计的合格财务报表,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银行业无从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有的即使提供了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银行通常也会怀疑会计师事务所的可靠性。这导致了金融机构不得不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甚至忽视了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贷款需求。 3.2.1.2死亡率高 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除少量高科技创业企业外,大部分研发投入少、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抗市场波动

43、的能力也相应比较低,因此经营风险比较大。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两年内消失,有近52.7%的中小企业在四年内退出市场。由此推断,中国中小企业的倒闭和歇业率应该不会低于美国。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风险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在银行进行其还款能力评估中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我国贷款利率存在管制的状态下,银行面临的风险在利率上得不到完全补偿。加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这也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木。银行不得不“惜贷,。 3.2.1.3信用状况不佳 企业信用是企业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度,它是企业的基础素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状

44、况、社会信誉、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我国的市场环境建设正处在一个破旧立新,百废待兴的状态下,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并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变动快、内部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和稳定,使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普遍不高。但正是信用等级这一条件,使许多中小企业就被排除在可贷款范围内或者严重影响对其贷款评估报告。还有其他诸如借改组转制之机逃债、废债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以套取银行信贷资金,逃避银行的监督检查;相当一部分企业间的交易经常采用现金形式,多数没有交易合同,造成银行审查资金用途和回笼资金困难等等,更加影响了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3

45、.2.1.4抵押、担保困难 在我国,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物,信用贷款只在极少的场合对极少的企业适用。而中小企业从总体上看,底子薄,资金少,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即使可以抵押,抵押物的折扣率也很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抵押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一30%,专用设备为10%。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上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以及公证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成本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还属于部门垄断服务,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

46、大。评估登记的有效期限短,与贷款期限不匹配,企业为此在一个贷款期限内要重复进行资产评估登记,重复交费。而担保也是困难的,一是很难找到符合担保条件的担保人。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只有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人、其他组织和公民,才具有成为保证人的资格,国家机关、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均不能成为保证人。我国虽有不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真正具有代偿能力而又愿意代为他人清偿债务的却不多。二是办理抵押等担保,环节多、手续多、成本高,严重打击了贷款企业的积极性。 另外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内源融资不足。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及其内部分配体制的调整,企业可支配的财力逐渐增大,但真正用于生产发展的却很少。企业在利

47、润分配中普遍存在着“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思想,自身积累意识淡薄,给企业后期发展蒙上阴霆。3.2.2间接融资制度的缺陷 银行体系不健全和金融服务单一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变得更为困难。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改制为股份制银行),和另外几家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城市信用社等组成。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占有垄断和主导地位。近两年各大中城市现己建立了地方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比如广州市新成立了7家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但担保公司还没有发挥主要作用。 从宏观上讲,中国企业融资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比率过高

48、,风险不断向银行体系集中;二是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居于相对垄断地位,中小商业银行实力较弱、融资能力有限。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时更侧重于向金融机构借贷,而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本;但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上的偏好,即大银行优先向大企业提供贷款,这又决定了贷款融资难以有效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高风险以及长期性的资金需求。其次,由于大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高度垄断、中小银行还没有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国家长期不重视中小银行的发展等原因,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并没有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优势就来自于双方所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在合作性中小金融

49、机构中,为了大家共同利益,中小企业之间会形成自我监督,而这往往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加有效。 再次,银企之间缺乏长期合作的关系。在我国,基于维护银行信贷安全所产生的所谓“银企关系”或“信贷关系”问题一直不被重视。最近几年,我国的银行才开始重视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关系,而且我国的主办银行制度还是由金融管理部门首先要求商业银行开始推行的。我国的主办银行制度实行以来,各银行纷纷争取大企业为基本客户,就连服务目标为中小企业的银行,在成立之后也不重视中小企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建立长期关系的相互承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银行开始普遍重视信贷资产的安全问题,银行开始收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银

50、行普遍存在惜贷现象,这和银行长期不重视银企关系的培养、缺乏甄别中小企业质量的能力、缺乏保护信贷资产安全的技术方法等有着紧密联系。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漠视中小企业市场价值的同时,一直强调中小企业存在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规模较小、存续期限短、企业信用差、担保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不利于银行服务的问题。3.2.3政府的原因3.2.3.1缺乏制度支持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需要,制定了许多涉及中小企业的专项法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体系不健全。在法律层次上,我国只有中小企业促进法,且尚未出台有关的实施措施和办法。二是我国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还存在政

51、出多门、条款相互矛盾的问题。 通过法律法规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基础,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政府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我国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方面己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公司法,所得税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千意见,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这些表明我国政府开始对中小企业采取积极的扶植与保护的态度。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

52、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实施细则,使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在有关法律制度保障下得以完善。如在金融信贷方面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的担保基金法。3.2.3.2信用担保制度的不健全 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私营企业的抽样调查,不能满足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担保要求是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最常见原因。由于政府担保是造成国有和私营企业预算软约束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央银行不鼓励政府担保和企业对企业担保,因此提供抵押己经是几乎所有公司获得贷款的唯一方式。但是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为贷款提供足够的抵押。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省级或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这对便利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

53、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缺陷。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3.2.3.3信用体系的缺失 一个运作良好的信用体系能使贷款人有效评估借款人的风险,激励借款人按期还款,并能有效促进金融同业间的良性竞争。对中小企业而言,信用体系使它们有可能积累声誉资本,以较少的担保物取得贷款。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有征信体系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比没有征信体系的国家低22%,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要高出12%。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信用立法

54、还很不完备;二是信用数据的开放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各相关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封闭,造成信用数据的部门、行业和区域分割和相互壁垒。信用制度是保证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其中征信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支持系统,建立征信制度是金融机构降低风险和民间资本进入正规融资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征信指贷款人对借款人能否还款情况的调查,是信用交易过程的一个环节。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这方面必要的法规,行业监管缺失,缺少覆盖全国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主干系统等。3.2.3.4转轨时期的制度创新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5月21日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认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

55、畅既有政策原因,也有法律原因;既有银行治理及业务拓展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和交易习惯方面的原因;既有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也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是转轨时期的制度创新不够。 目前直接融资渠道仍然偏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除A股市场因多种原因所致发展艰难外,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需的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普通企业,其正常发展所需的融资权利得不到保障;企业债券市场有关法规修改迟迟未出台,仍处于个别企业发债由行政部门个案审批的阶段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市场经济下分散风险的社会融资格局迟迟难以完善,这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

56、风险,同时也加大了央行调控操作的难度,而且直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的体制性障碍更为突出。在现行企业债券行政审批制下,近几年中小企业发债几乎为零,直接受到歧视性对待。在股票市场上,一批遵纪守法、经营状况良好并为社会发展所需、但资本金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直接被排除在股票融资市场门外。担保、咨询、财务资料援助等政府政策性扶植的欠缺,又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取得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国际比较与借鉴4.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4.2 信用担保体系的比较4.3 法律环境比较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通过立法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美国国会早在 1953

57、 年颁布了中小企业法,确立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法。1964 年由国会通过的机会均等法规定向中小企业及寻求创建小企业的个人提供资金援助,由小企业管理局提供担保。美国还制定了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中小企业投资奖励法等法律,在国会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状况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投资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为融资创造了公平的环境。 立法先行是日本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将立法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相配套,法律先行于相应机构的建立是日本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以 1963 年的纲领性文件中小企业基本法为核心,包括国家金融公库法、商工组金融公开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相配

58、套的法律,中小企业振兴资金资助法等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现代化改造的法规,以及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等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法规。健全的法律规范营造了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韩国通过立法,确立了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韩国出台了中小企业振兴法,并在该法律基础上成立了非赢利性特殊法人中小企业振兴公团。随后出台了支援中小企业创业法,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了中小企业创业基金。1989 年韩国颁布中小企业稳定经营和结构调整特别措施法后,建立了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基金。韩国的法律还为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信贷担保基金法为建立担保基金提供了法律基础。19

59、87 年的关于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法对韩国技术信用担保基金的建立给予支持。 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立法支持侧重于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德国实行反限制竞争的经济政策,并于 1974 年对“反限制竞争法”再次进行修订,旨在禁止在大企业之间签订生产领域的卡特尔协议,而支持中小企业间签订卡特尔合同,增强了中小企业抗衡大企业的能力。制定的政策法规有民法典、商法典、反限制竞争法、标准化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提高中小企业效率的行动计划等,给予中小企业专门的法律保护。此外,联邦政府经济部、财政部、研技部都下设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机构,各州政府、德工业协会、工商会也设有

60、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促进部门,一些指定银行(如复兴银行和清算银行)也设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机构,在国外也设有中小企业促进机构。设立的官方机构主要任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宣传材料,负责制订各项贷款计划,为国际技术转让提供低息贷款等。另外的管理协调机构还有各类银行等,不仅可以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贷款,而且还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咨询服务。纯粹的协调机构有非政府性质的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会等行业自我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政府监督各项计划的实行,或代表中小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对话等。 美国、日本、韩国、韩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环境,形成了以纲领性法律为核心,实施细则和其他具体法律为补充的法律体系,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投资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其中美国、德国的中小企业法侧重于营造公平竞争的融资环境,而日本和韩国的法律为政府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实施政策性融资支持提供法律依据。4.4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第五章 行政策略:构建财政与中小企业对接的融资思路5.1 公共财政介入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与必要性5.2公共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5.3构建财政与金融对接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第六章 企业策略:构建供应链融资思路6.1 供应链融资的基本理论6.2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思考6.3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融资的具体思路第七章 结束语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