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2640184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强度较弱的光场(如普通光源的光场)在与物质进行交换时,物质对光场仅呈现线性 响应,即人们所熟悉的线性光学;自本世纪60 年代激光出现后,体现出物质对光场的非线性 效应,在对它的唯像描述中,将非线性光学介质中感应极化强度P展开为外光场E的幕级数 形式,即P=咒E+咒(2)E2+咒(3)E3+式中为线性电极化率;咒为二次线性电极化关键词:率;咒为三次线性电极化率。本文将主要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影响 因素。非线性光学 二次谐波转换 电极化率 耦合波方程 光倍频 有效非线性系数 相位匹配一、引言自从激光问世以来,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就一直是这一领

2、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为它不 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这一领域又不少的重要突破,其 主要表现是一批新型优质非线性光学和激光晶体的发明,以及使用这些晶体的非线性光学频 率变换的飞速发展。各种倍频激光器产品化和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倍频在 大气污染遥测、光谱研究、光化学和同位素分离等研究中都有重大贡献,因此,对影响倍频 输出转换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数学推导等几个角度,对影响倍频转换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二、倍频的理论基础2.1非线性光学基础强度较弱的光场(如普通光源的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物质对光场仅呈现线性响应 即人

3、们所熟悉的线性光学;用线性极化强度矢量P= (1) E描述这种相互作用( (1)为线性 电极化率)。此时,产生的各种光学现象,如折射、散射、吸收等与光场成线性关系;而表征 物质光学性质的许多特征参量,如折射率、吸收系数、散射截面等可看成是与光场强度无关 的常量。描述光波在物质中的传播及光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宏观麦克斯韦方程组也是一组线 性微分方程组,即只含光场强度矢量的一次方项。据此推断并为实验证实,单一频率的光波 在非吸收的透明介质中传播是频率不变;光的叠加原理及光传播互不干扰性成立。这就是已 为人们所熟悉的线性光学内容。自本世纪60 年代激光出现后,这种强光场就体现出物质对光 场的非线性效应

4、,这种与光强有关的光学效应,通常称为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对它的唯像描 述中,将非线性光学介质中感应极化强度P展开为外光场E的幕级数形式,即P=咒E+咒E2+咒(3)E3+式中为线性电极化率;咒为二次线性电极化率;咒为三次线性电极化率。2.2、非线性电极化率与二次谐波非线性电极化率描述了非线性介质对外光场的响应特性,是非线性光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物理量,“物理光学”用经典线性谐振子模型导出了线性极化率的表达式Ne 2m式中,Y为阻尼系数;3是振子的固有频率;e是电子电荷;N是电子密度;m是电子的质0 量。对于非线性极化,其方程可以表示成线性谐振子运动方程加上非谐和项,若用 A 表示非 谐和效应参

5、数,则非简谐运动方程为:r + 2 丫 r + 3 2 r + Ar 2 =E (t )0m当给定E(t),解出r由感应极化强度P=-Ner及P和电场E的幕级数形式,求出P和电 极化率g。考虑3和3两种频率光,利用微扰法逐步求解,可以解得12() Ne 3 AE 2 (3 )P(23 ) =()( n)02 m (3 2 - 3 2 一 2 真3 )2 (3 2 一 43 2 一 4 真3 丿0nn0nnNe 3 A1咒(23 丿=(VT)nm 2 (3 2 - 3 2 一 2 真3 丿2 (3 2 一 43 2 一 4 真3 丿0 nn 0nn可以看出,线性响应的特点是频率为和的光场在非线性

6、介质中的感应的电极化强度,12不仅具有和的分量,还具有频率2,2,+的分量。这些极化强度分量作为次1 2 1 2 1 2波辐射源,其中辐射出2,2的电磁波就是非线性光学中的倍频光学效应,其波即二次谐12波。2.3、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内的传播非线性光学想象实质上是辐射场与介质的非线性互作用所致,各种非线性现象的具体规 律必然与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密切相关。在前面讨论中,将式中的极化强度 P 用线性部分P和非线性部分P表示,可以得到L NLVxVx E +卩 80d 2 Ed 2 P=卩NLdt 2c Qt 2该式即为光波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波动方程,它反映了介质中诸电磁波之间的耦合作

7、用,其结果是使不同电磁波之间发生能量转移或产生新频率的电磁波。设互作用的光波为单 色平面波,则其振幅不随时间变化。此时,将光波电场与极化强度代入得到每个频率分量的 波动方程,其中采用慢变化近似得到方程如下:dE (z) ig2/、(、n 二 e P 3 ,z explik z丿dz2k n NL nnn这就是描述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内彼此间产生参量互作用的基本关系式一耦合波方程。 下面以二次非线性光学效应中三波互作用为例,说明耦合波方程的物理意义。设三个波的频 率分别为3、3、3 ( 3 = 3 + 3 ),其波矢量都沿z方向在非线性作用下介质内产生这三1 2 3 3 1 2个频率的非线性极化强

8、度可写为P(3,z)二 28X (3 ; 3 ;3 )e exE(3 ,z)E* (3 ,z)expi (kk)z :NL101 2 3 2333 2 232P(D ,z) 28X (3 ; 3 ; 3 )e exE(3 ,z)E* (3 ,z)expi (kk)z :NL202 1 3 133 3 1 11P(3 ,z)二 28X (3 ; 3 ;3 )e exE(3 ,z)E (3 , z)expi (k+k)z NL 303122 1112212由上面两组式子可以得到三波耦合方程:dEdz32二 i k c 21X E E * exp (i kz)eff 3 2dE 22 二 i X E

9、E * expli口 kz 丿dz k c2 eff 3 12dE 23二i 3 X EE exp(i口kz)dz k c2 eff 1 23式中 Ak 二 k + k k123X = e 兀(- )e e = e 兀(- )e e = e 兀(- )e eeff 11232 322132 133122 1稳态三波耦合方程组说明,在非线性介质内三波互作用过程中,某频率的光波随传播距离的变化率,是另两个频率的光波场强的函数,即不同频率的光波在非线性介质中,可以发生能量的互相转移,这种能量的相互转移时通过非线性介质的有效非线性电极化率 X 来耦 eff合的。2.4、光倍频设由频率为和的光波混频产生

10、=W +频率的光波。根据小信号近似,可以认为12312在光波混频的过程中,频率为3和3的光波场强的该变量足够小,小到他们在三波耦合过程 12中可视为常数。那么稳态三波耦合方程组式中只剩下关于频率3 的光波的第一个方程:3dEdz二 iX E E * exp (i口 kz )k c 2 eff 3 2 1唱=i竺 X EE * exp (i口 kz )dz k c2 eff 3 12设非线性介质长度为dE323 = i 3 X EE exp(i口kz) dz k c 2 eff 1 23L,并认为入射端(z=0) E =0, 3则对上式积分,并以3二3.2兀=i-ef LE E九n i 233C

11、 l ) exp i0 k 2丿当3 =3 =3,3二23时,就是倍频过程,通常把频率为3的光波称为基波,频率为23123的光波称为倍频或者二次谐波。倍频的功率密度8 兀 2 L d 2f kL/ kL 2I =f I 2sin2n2 n 九2c83I 2 J/ 23 23 30其中,Jff为有效线性系数,与X龙关系相同。用输出的倍频光功率密度与基波光功率密度Il I之比表征转换效率,称为倍频效率耳,即1 0SHGI8 兀 2 L d 223=2 = fI n2 n 九 2ce32330由上式可以看出,若相关因子sin( kL加kL2 =b则光波混频所产生的新频率的光功率与两输入光波功率的乘积

12、成正比;当基波功率一定时,则与非线性介质长度 L 和有效非线性 kL才能等于】,称为相位极化率(X)的平方成正比。 而当 k =0时,相位因子smeft匹配条件;而当 k #0时,称为相位不匹配,相位因子小于1。只有在相位匹配条件下,可 获得最高转换效率。二、 结论通过对二次谐波转换输出的过程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得知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与相位 因子sin f丛/皀、入射光频率、介质长度L和有效非线性极化率(X )有关,当相位因I 2 力 2eft子达到相位匹配时可以达到最大效率;在相位因子一定时,则与;两个输入光波功率的乘积 成正比关系;当基波功率一定时,则与介质长度L和有效非线性极化率成正比关

13、系。三、参考文献【1】周炳琨.高以智.陈惆嵘.陈家骅. 激光原理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10;【2】蓝信钜. 激光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姚建铨. 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及激光谐调技术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4】非线性光学原理,沈元壤著,顾世杰译,科学出版社,2001;【5】非线性光学原理与进展.钱士雄.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四、课程设计总结通过论文我了解到非线性光学和倍频、混频的内容,对其有了深入的理解, 并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影响二次谐波转换输出效率的四种因素。相信对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会有很重要的影响,并相信这一领域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有很大突 破,对国家经济和国防设备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此特感谢我的指导教师李琨老师,她在这一学科的深厚造诣对我完成论 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周炳琨、蓝信钜等专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给我们 学习者提供了有利的资料,最后感谢同学在我做论文最困难期间给予的极大鼓 励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