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22630296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 目的 分析霍乱暴发疫情发生原因、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流行趋势 与预防控制策略,为今后实施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聚餐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开 展现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采集病例与聚餐者大便(或肛拭子)、剩余食品、疫点环境样本 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用生化反应、血清分型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追踪调查聚餐者和密 切接触者747人,采样检测503人,检出0139霍乱弧菌阳性6例,其中4例病例检出0139 霍乱弧菌3例,检出健康带菌者3例;检测疫点环境与食物样本93份,其中生活污水检出 0139霍乱弧菌阳性1份,剩余食物和甲鱼销售点甲鱼样本未检出

2、霍乱弧菌。采取应急处置 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 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 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该次疫情是1起农村聚餐引起的0139霍乱暴发疫情,其原 因可能为聚餐时使用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且加工过程中生熟不分交叉污染所致。加强 甲鱼等海、水产品检疫和养殖场所的消毒,完善农村大型聚餐活动的监管,是当前预防农村 0139霍乱暴发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2012年6月7日上午9时,召邮日县CDC接到该县人民医院电话报告:医院收治1名剧烈腹 泻患者,大便标本经霍乱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为0139群霍乱弧菌阳性,初步诊断为“疑似 霍乱”病例。2012-06,召阳市召

3、阳县罗城乡发生1起农村丧事聚餐引起的食源性0139霍乱 暴发疫情,共4人发病(实验室确诊3例,临床诊断1例),检出健康带菌者3例,根据流 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可疑食物为宴席中使用的甲鱼。疫情发生后, 引起了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通过 科学、规范、扎实有效的应急处置,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现将 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根据设宴者提供就餐者名单展开快速地毯式摸排与追踪,对所有 作者单位: 1湖南省召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召阳 422000)2.湖南省召阳市召阳县

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者简介:刘涛(1973-),女, 湖南洞口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通讯作者:肖善良,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流行病预防医学研究 聚餐人员、食用带回宴席剩菜者和密切接触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逐项进行现场流行病学 调查登记与采样;病例资料来源于病例个案调查、邵阳县人民医院住院记录与检测资料。1.2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的霍乱诊断标准WS289-2008和霍 乱防治手册第五版。1.3 检验方法 对病例大便(或肛拭子)和外环境样本,直接或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后用 4 号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试管凝集试验、生物学分型检验, 进行

5、 O139 群霍乱弧菌判定。1.4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2.1 基本情况 邵阳县罗城乡位于邵阳县东部,属丘陵地形亚热带气候,辖 17 个行政村 20314 人,东临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南、西、北分别与本县五丰铺镇、郦家坪镇、诸甲 亭乡接壤,境内有S317省道贯穿东西,交通便利,距县城41公里。事发地雷公村202户 780人,常住人口400余人,该自然村落卫生状况一般,村民均饮用自来水,水源为山泉水, 有喝生水习惯。当地有红白喜事在家置办宴席,分菜带回家食用的风俗习惯,且宴席置办处 于无监管状态。 2012年5月28日当地村民颜某因突发脑梗塞死亡,在家举办丧事, 6

6、月3 日早上出葬约350人参加聚餐。该村既往无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发生记录。疫情发现与报告2012年6月7日上午9时,召邮日县CDC接到该县人民医院电话报 告:医院收治1例剧烈腹泻患者,大便标本经霍乱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为O139群霍乱弧 菌阳性,初步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接报后市、县两级CDC立即组织了流病、检验、消 毒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理。患者唐某,男, 76 岁,农民,召日县郦家坪镇流源村杨 家组人。6月6日中午12点左右出现剧烈腹泻伴呕吐,近3h内腹泻无法计数,后至大便失 禁,为米泔样便,不带粘液和血性,无里急后重感,无腹痛。呕吐物先是胃内容物,后为水 样物,无血液。下午3时许在村

7、卫生室治疗,经输液、消炎(使用土霉素、氯霉素和庆大霉 素等药物)无好转,病情加重,出现脸色苍白、脱水、乏力,下午6时急送镇卫生院,经常 规补液抗菌等治疗病情仍无好转,于当晚12时由县120急救中心接至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仍呕、泻不止,伴腓肠肌疼痛等。6月7日8时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 6月9日8时病原学检测确诊为O139霍乱病例,初步判定为一起O139霍乱暴发疫情,并 进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报告。至6月9日上午10时,共发现类似病例4人, 经采集大便标本3例病例细菌培养分离到O139群霍乱弧菌。4人除参加6月3日早上丧宴 或食用宴席剩菜外,均无外出史,家中亦无外来

8、人员。2.2.2 首发病例调查 刘某,男, 67 岁,农民,召阳县罗城乡长塘村坳业塘组人。 6 月 6 日早晨出现轻微腹泻2 次,下午3 时许出现频繁水样腹泻,腹泻达每小时数十次,无腹痛, 无里急后重,呕吐十余次,伴腓肠肌痉挛,四肢乏力,在当地村卫生室消炎治疗无好转,于 6 月 7 日下午 4 时转邵阳县人民医院住院隔离治疗。6 月 9 日 8 时病原学检测确诊为 O139 霍乱病例。经补液纠酸、抗菌、对症等治疗,症状消失后连续2 次大便培养检测未检出霍乱 弧菌,于14 日出院。患者家庭环境卫生一般,家中饮用水为一露天井水,喝开水,无吃生 冷食物习惯,家中只有刘某与其妻在家,无外出史,未接触过

9、类似腹泻病例,无外来人员来 访,居住地周围无类似病例。6月 3日早上参加丧宴后带剩菜回家并放入冰箱,剩菜中甲鱼 由其一人食用,其余菜与妻子同食,剩菜于6 月4日晚上吃完,其妻未发病,大便连续3 次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2.3 流行病学特征2.3.1 流行强度 通过摸底排查,参与 6 月 3 日早上聚餐者以及曾食用带回家的剩菜者共 350人,发现感染者7 例(感染率为2.00%),未参加丧宴聚餐者和未食用剩菜未发病。病例 4 例(确诊 3 例、临床诊断 1 例),罹患率为 1.14%;带菌者 3 例,带菌率为 0.86% 。 4 例病 例中重型3 例,轻型1 例,临床症状表现相似,均为突起频繁或剧

10、烈腹泻,水样或米泔样便, 无腹痛,无里急后重,不发热,伴有呕吐2 例,无死亡病例和二代病例。时间分布 发病时间集中在6月67日,最早发现时间是6月6日早上,中午、晚 上各1例,最晚发病时间为6月7日早晨1例,最短潜伏期约72h,最长潜伏期96h。2.3.3 地区分布 7名感染者分布在3个地级市,邵阳市邵阳县5例、衡阳市祁东县1例、 娄底市娄星区1例。其中4例病例分别分布于邵阳县罗城乡雷公村、长塘村、郦家坪镇流源 村,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石梅村。 3 例带菌者分布于邵阳县罗城乡雷公村、大塘村,娄 底市娄星区乐坪街道月塘小区。2.3.4 人群分布 7例感染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职业为农民。其中4

11、例病例男性3例, 女性1例;病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53岁,平均年龄67岁。 3例带菌者男性2例、女性 1 例,最大年龄 60 岁,最小 45 岁,平均年龄 50 岁。24 卫生学调查2.4.1 食物来源调查 丧事自5月28日至6月 2日晚上菜肴未使用过甲鱼,仅6月 3日早 餐使用了甲鱼, 6 月 3 日早餐菜谱为三鲜汤、东坡肉、鸡腿、鸡爪、甲鱼、鸡蛋、红枣、猪 肚、鱼、东坡肉。甲鱼来自邵阳市三眼井市场海、水产品批发部,从广州市黄沙水产品市场 及杭州市水产品市场购进。其他食物原料为自家提供或在当地采购。2.4.2 食物加工调查 12 名厨师和帮厨人员为邻村人,均为无证从业人员,身体状况自述 无

12、异常。加工场地卫生条件较差,设施简陋,无防蝇、防尘、防鼠设施,所用厨具裸露放置 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盛装熟食与食物原料的容器不分,切菜加工过程中砧板、厨具未清洗又 接着加工其他菜肴。6月2日晚把6月3 日早餐所食用的菜清洗、切好或煮熟后放入原盛菜 盆中,6 月 3 日早上加配料后未回锅加热便供村民食用。2.4.3 饮用水调查 丧事期间饮用桶装水,加工用水为山泉水引至密封式水塔的自来水,水 样经邵阳县 CDC 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5实验室检验结果 检测大便或肛拭子503人,检出0139血清型霍乱弧菌6人(病例3 人、带菌者 3 人),检出率为 1.19%;采集剩余食物、疫点疫区水体、医

13、院排污水、与丧宴 不同批次甲鱼等样本93份,检出0139霍乱弧菌1份,为衡阳市祁东县病例家1份未经消 毒处理的生活污水。2.6 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成立了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紧急拨出专项经费;市CDC流病、检验专家立即赶到邵 阳县,召开疫情会商会并深入现场调查指导防控工作。对聚餐人员波及到的地市及时通报, 开展地区间勾通与合作,联合开展追踪调查。对疫点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本着“早、小、 严、实”的原则,采取边调查、边采样、边服药、边消毒、边宣传的形式全面开展应急处置。 患者和带菌者分别在当地医疗条件较好的县、市级人民医院严格隔离治疗

14、,派出市级医疗专 家组参与救治患者,并配备专职医生、护士,确定专人负责,对患者实行24h监护。对食用 丧宴食物暴露人员及病例密切接触者747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医学观察5d, 诺氟沙星胶囊(三18岁)或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干混悬剂(V18岁)口服进行预防服药。 销毁可疑食物,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水井19口,厕所357个,外环境52100平方米, 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加强了疫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管理。2.7 处置效果评估 6月19日,4名患者和3例带菌者经补液和抗生素治疗后均停止腹泻,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采便培养阴性,达到解除隔离标准解除隔离。全面落实了疫点、 疫区

15、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后,经过7d最长潜伏期观察,疫区无新增霍乱病例,环境水、饮用 水、生活医院污水等外环境标本未检出霍乱弧菌。于6月20解除疫区(点)封锁终止霍乱 疫情应急反应,确定本起霍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不扩散、不蔓延,不出现二代病例 和死亡病例的目标。3 讨论3.1 甲鱼是疫情传播的主要媒介 本次0139霍乱疫情中的所有患者和带菌者均有同一聚 餐史或食用聚餐剩菜史,而未食用聚餐食物者未感染, 提示本起疫情的发生为一次同源食源 型暴发。现场调查发现所有感染者在发病前均食用过丧宴上的甲鱼,未食甲鱼者未发病,由 于病例潜伏期达72h,未能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剩余食物样品,在甲鱼批发部非同批次甲

16、鱼 样本中也未检出霍乱弧菌,邵阳市近几年报告的O139霍乱疫情主要跟集体聚餐有关,聚餐 食物中都有甲鱼等海水产品1;湖南省2002-2009年常规外环境及食品监测结果显示,水产 品霍乱弧菌检出阳性率为 0.57%,其中甲鱼和装甲鱼容器样阳性标本占83.41%2;2010、 2012年邵阳市CDC水产品监测在甲鱼标本中也检出了 0139群霍乱弧菌。从丧宴的菜谱分 析,可能是使用的甲鱼存在霍乱弧菌污染,且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食盆、砧板和厨具 生熟不分,清洗不彻底,导致了此次霍乱暴发疫情,王成科3、肖邦忠等【4有类似报道。 邵阳市市售甲鱼主要从广州市黄沙水产品市场及杭州市水产品市场购进,广州、浙

17、江等甲鱼 养殖基地水中几丁质的富集和消毒措施的不落实,造成了利于霍乱弧菌生长繁殖的自然环境。 加强对海、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开展水产品水系监测与水产品检疫,对控制霍乱的传播 尤为重要。3.2 影响疫情的社会因素 本次疫情病例无明显地域关联性,基本排除水体传播、接触感 染等地域性因素,感染人数略低于湖南省每起疫情近9.2 人的平均水平2,感染者年龄 45 岁以上,多为老年人,男女比为 5:2,职业为农民。随着交通的发达和商品的流通,农村 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自办聚餐在食源上海、水产品普遍供上餐桌;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 工,儿童和老人为主留守,丧事老年人参加为主,防病意思差、体质弱抵抗力低是老年

18、人为 发病人群的主要原因,与龙智钢等报道的一致2。海、水产品作为一种传播霍乱弧菌的潜 在因素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应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督和管理,落实大型 聚餐申报备案制度5,规范甲鱼等海、水产品加工操作流程。流行季节在农村开展传染病 防治知识的入户宣传,通过改善卫生习惯,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把好“病从口入”关。3.3 次生源的发现与消除更重要 此次疫情暴露人员多、分布广、流动性大,发现的 7 例 感染者分散分布在 3 个地市 6 个疫点,调查追踪不到位,极易形成次生疫源地,造成霍乱疫 情扩散。典型病例感染后就医并被诊断为患者的在一起霍乱疫情中仅为冰山一角,大量轻症 患者、隐性感染

19、者、带菌者等可能未被发现4, 5。因此在调查处理疫情时应加强主动搜索, 对所有接触的人员必须追踪不漏、监测到位,对他们的排泄物及污染的水源必须进行快速、 全面、彻底消毒,做好隔离治疗等工作,防止霍乱疫情蔓延与扩散。3.4 疫情防控的重点在基层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 的生命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极为关键。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过程中暴露出基层医务人员对 霍乱诊断敏感性不强,缺乏霍乱防治意识和技能,容易造成病例的误诊、漏诊和疫情报告不 及时。疫情监测策略要关口前移,在加强乡、村医务人员霍乱防治知识培训和疫情报告管理 工作的同时,各级医疗机构,在霍乱流行季节应设立规范的肠道门诊,开展腹泻患者就诊专 册登记,乡镇及以上医院必须开展霍乱弧菌快速检测、制动等筛查实验,做好霍乱弧菌感染 者的快速筛查和诊断,落实“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制度,提高疫情监测的灵敏性。加强人 才培养,提高基层疾控机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霍 乱病例的诊断和处置能力,也是当前预防控制霍乱疫情的工作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