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界定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22519377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界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界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界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界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界定(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酸性食品并不是带有酸味的食品,而是指经过人体消化、代谢后生成带有酸根的食品,这类食品一般含脂肪、糖类较多、如糖果、淀粉类食品(如大米、白面)等。碱性食品中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如钙、钾、钠、铁、镁、锌等。经身体吸收代谢后生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可缓冲酸性代谢产物。碱性食品包括蔬菜、海产品(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水果、茶叶、咖啡等。牛奶、酸奶也属碱性食品,就是吃起来带酸味的橘子、山楂、西红柿、杏等也是碱性食品。酸性食品:面包:白面包、全麦面包、裸麦面包蛋糕:普通蛋糕谷物:玉米粉、面粉、燕麦片、大米等脂肪:蛋黄酱水果:酸蔓果、李、梅肉类:卤肉、猪肉、牛羊肉、酸奶酪、鸡蛋、比目鱼坚果:巴西坚

2、果,花生酱、花生,核桃蔬菜:嫩玉米、干小扁豆碱性食品:水果:苹果、生杏、橙、杏干、香蕉、生梨、草莓、甜瓜、柠檬、鲜樱桃,干枣,柿、干无花果、葡萄柚、葡萄、橄榄、芒果、酸橙、生菠萝、菠萝汁、蜜桃、葡萄干、西瓜蔬菜:洋葱,豌豆、胡椒、莴苣、蘑菇、球葵、黄瓜、茄子、小萝卜、芦笋、青豆、甘薯、甜菜、番茄、绿叶、甘蓝、芜箐、卷心菜、胡萝卜、南瓜、花菜、芹菜、水芹、马铃薯、西葫芦坚果:杏仁、栗、鲜椰子其他:果酱、冰激淋、奶油、牛奶、糖蜜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划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

3、醋和苹果味道虽酸却是碱性食物。碱性食物有瓜果、蔬菜、豆制品、乳制品、海带等;我们常吃的鸡、鸭、鱼肉、蛋,米、面、油糖、酒都属于酸性食物。强酸性(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中酸性(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弱酸性(白米、落花生、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弱碱性(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中碱性(萝卜干、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强碱性(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富含叶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餐桌上,相比青涩的蔬菜水果,香喷喷

4、的炸鸡、诱人的可乐、滑腻的甜品更能讨得大多数人的欢心。经常吃它们,你的身体正在发生改变:常常莫名的腰酸背痛、精神紧张、皮肤暗哑,就算做了检查,也常常一无所获。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这都是某些东东在作怪。酸性食物、碱性食物,酸性体质、碱性体质,时刻与你进行文字与身体的双重游戏。其实,像体操运动员一样,你也应该尝试做做平衡运动。因为,它不仅为你绽放身体的美感,更能满足你对健康的渴求。酸性食物VS碱性食物我们日常摄取的食物可大致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食物酸碱一览表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

5、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认识食物的酸碱性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吃起来酸酸的柠檬就是酸性的。其实,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的比率而定: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磷、氯、硫进入

6、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碱性食物主要分为:一、蔬菜、水果类;二、海藻类;三、坚果类;四、发过芽的谷类、豆类。要避免或减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摄取:一、淀粉类;二、动物性食物;三、甜食;四、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五、油炸食物或奶油类;六、豆类(如花生等)。酸碱失衡影响肠胃蛋白质的食物如肉、蛋类等,需要在强酸的胃液中消化,而淀粉质的食物如面包等,则要在碱性的环境发挥,如果将以上食物一起食用,蛋白质的食物与淀粉类的食物不能进行同时消化。淀粉在胃中停留等待消化的时间里,易造成糖类的发酵、腐败,引起胃肠过重的负担,所以容易引起饱胀、吐酸或口中有异味,也影响到营养的吸收。而柠檬、橘子等酸性水果,或是食用的醋以

7、及有机酸进入体内后,经过胰液、胆汁、肠液、碳酸的中和后被肝脏吸收,很快燃烧成二氧化碳,对身体不会造成负担。有机酸被分解后,留下的矿物质成分即钾、钠、钙、镁等。所以,消化功能不良的人应该尽量避免过度摄取酸性食物,尤其要减少蛋白质、脂肪、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增加碱性食物的比例。碱性食品推荐1苹果。水果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也是最好的体内清洁剂。在水果中,苹果被称为最佳的碱性食物,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从而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除了中和酸碱平衡,研究分析还表明:常吃苹果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2蔬菜

8、类:几乎所有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都属于碱性食物。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能够为身体增加养分。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还能够使人体的消化功能得到改善,保持肠胃的健康。所以,非常适合用它们来中和体内大量的酸性食物如肉类、淀粉类,帮助食物及时消化和排泄。酸性体质VS碱性体质健康人的体质应该呈弱碱性,PH值在7.357.45之间。酸碱平衡是人体重要的平衡因素之一,对身体健康和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所摄入的食物的酸碱性以及排泄系统对酸碱平衡进行的调节是维系人体内酸碱平衡的基础。酸性体质的健康隐患当人体处于正常的弱碱性时,机体免疫力强、生病机会少。酸性体质的人易患多种疾病,这是因

9、为酸性体质者体内的激素分泌、神经调节及脏器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由此诱发出其他疾病。属于酸性体质的人的表现有:1.关节疼痛。人体在新陈代谢时会生成一些有毒的酸性废物,在不能马上排除时,这些废物堆积在体内,而各个关节就是它们最喜欢的场所。接受过多酸物废物,人体易患各种风湿病及痛风,感觉关节四肢麻木、全身酸痛或腰背痛等。2.皮肤问题。酸性体质的人容易出现如湿疹、青春痘、痔疮等症状,这与他们大量摄取酸性食物有关。当酸性食品摄取过多时,人体内血液的酸度增高,血液流通的速度减慢,皮肤就会出现暗哑问题。反之,碱性食品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态,预防和治疗皮肤出现的炎症和其他皮肤疾病,防止皮肤过早粗糙和老

10、化。3精力匮乏。人体内的酸碱比例正常有利于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并使体内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保持良好状态,人的精力也就显得较为充沛。而那些导致脾气暴躁,学习、工作精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使人感到精神疲惫。4压力重重。都市人时时要面对不同的压力,这些信息透过间脑而传达脑下垂体,通过荷尔蒙的分泌再传到各器官,此时,血液中的钙离子会有所下降,血液则变成酸性化。可见,环境污染及不正确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使我们的体质逐渐转为酸性。如何达到酸碱平衡1减少摄取酸性食物。为了防止人体组织、血液和体液的

11、酸性化,在日常生活中应将酸、碱性食物的摄取比例控制在1:2,保证营养摄入的均衡。多选择进食偏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苏打水等。在食用酸性食品尤其是肉类时,一定要同时食用充足的蔬菜,通过蔬菜中的钙和钾来中和肉类中的硫酸和磷酸。2.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心情和情绪对体液酸化影响重大,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十分关键,户外运动和锻炼都是解压的好方法;熬夜会使人体毒素增加,体质呈酸化,所以尽量不要熬夜;晚上八点以后进食,由于新陈代谢的减缓,食物易停留在肠中变酸、发酵,使体质变酸;杜绝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自测你属于酸性or碱性1是否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2经常夜里睡眠不好,晨起后又头晕脑涨?3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4经常食欲不振?5经常腰腿酸痛,全身乏力?6是否一上车就想睡觉?7一年四季都容易手脚冰凉?8是否皮肤粗糙,易患皮肤病?9常出现便秘、口臭现象?10是否经常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上问题中的数量的一半以上,说明你属于酸性体质,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应在日常饮食中有意识的多摄取碱性食物,并在生活习惯上加以改变,以平衡身体内的酸碱指数,达到理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