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权利 家长无知无畏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22458952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权利 家长无知无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权利 家长无知无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权利 家长无知无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儿童权利 家长无知无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权利 家长无知无畏(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侵犯儿童权利 家长无知无畏关注儿童权利(下) 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20多年了,但成人社会远没有把儿童放在应有的权利主体位置上,父母无知无畏地侵犯孩子合法权益却浑然不觉的情况普遍存在。 要想真正维护儿童的合法权利,必须首先理顺亲子关系,把孩子当成有思想、有感情、有合法权益的“社会的人”,像尊重其他家庭成员一样尊重孩子的人格。 儿童权利的重要内涵是凡事要以保护儿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主,但尊重儿童的参与权不是无原则地赋权,更不是放任自流。 本报记者 杨咏梅 近八成家长不知道儿童权利3月20日见报以后,许多读者来信参与讨论,有些老师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了有关儿童权利的讲

2、解和调查,有些老师反省了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对孩子权利的不尊重。 漠视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孩子却总是不满足?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身上的毛病越多?为什么孩子总是跟大人顶牛?为什么家长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认为,中国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下功夫,却也最伤脑筋,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漠视孩子的权利,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权利的主体,或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庸,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需求。 “家长有了儿童权利的观念,才能重新认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军看来,很多家长缺乏

3、权利意识,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在教育行为上不尊重甚至侵犯孩子的权利。童小军举例说,孩子没考好,家长不和孩子一起好好分析原因,反而说:“你看看,人家都考95分,你怎么只考75分?考不好就别吃饭!”这种常见的语言暴力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实际上是一种虐待,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的人格缺陷。 关颖说,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20多年了,但成人社会远没有把儿童放在应有的权利主体位置上,父母无知无畏地侵犯孩子合法权益却浑然不觉的情况普遍存在,比如 侵害生存权和受保护权:家长外出务工不管孩子,忙于工作忽略孩子;夫妻离异推脱抚养监护责任;安全意识差,孩子意外伤害事故频发;

4、过于看重学习,忽视孩子的健康;粗暴管教,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 忽视发展权:家长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教育方案,让孩子被动地适应。把孩子当大人、把特点当缺点、把过程当结果、把部分当全部,忽视孩子的发展需求和特点。 剥夺参与权: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人,“亲子一体化”,认为自己拥有支配孩子的权力,凡事替孩子做主,自觉自愿地大包大揽,把自身的付出作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限制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智能和社会性参与的机会。 针对读者来信中对儿童参与权的困惑,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部长霍雨佳展示了一张英国环境教育专家罗格哈特在儿童参与社区环保中儿童的角色与活动方式一书中引用的图示

5、,她说,这个阶梯实质上体现了儿童参与权得到体现和实现的进阶,从忽视到做门面摆样子,到能倾听儿童的声音,到能采纳儿童的意见,再到以儿童的意见为主,可以看出“儿童对自身发展的相关事务有参与权”的权重程度。霍雨佳同时强调说,儿童权利的重要内涵是凡事要以保护儿童、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主,但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并不是无原则地赋权,更不是放任自流。 打骂、圈养、置之不理、过度保护都是侵犯儿童权利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校的边翠英老师对三年级学生的调查访谈发现,44个学生只有一个没有挨过打,很多学生都挨过“老子把你打死”、“你真笨”、“你真没用”、“给我滚出去”之类的责骂。相比之下,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

6、童挨打、挨骂要少些,因为隔代老人相对要溺爱一些。 “初中生家长还有打骂孩子的行为呢!”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的赵江燕老师在她任教的初二年级一个班进行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约10%的家长会打骂孩子,约30%的家长偷看过孩子的日记,约20%的家长周末不让孩子出去玩,约5%的家长不让孩子玩电子游戏。 “同样常见的,是圈养或笼养孩子,剥夺孩子的体育活动权。”石家庄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振平注意到,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安全,不让孩子做这做那,束缚孩子的手脚,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体质,导致孩子体能、视力、心肺功能、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等不同程度下降。 “还有一种不尊重是对孩子置之不理,是一种软暴力。”中国教育学会家庭

7、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刘平易认为,有些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回到家中和孩子没有交流、也不进行沟通。这种软暴力的杀伤力很大,轻则把孩子推向社会边缘,重则将孩子推上绝路。 “不让孩子有体验的机会,剥夺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责任,却要求孩子长大后会感恩、有责任、履行义务,这种能力哪里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救师口小学的夏玉珍老师发现,农村乡镇小学的孩子从来不做家务,家长也不让他们单独外出,“这种过分的爱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和话语权,孩子连自己的喜好都不知道,何来自主意识?” “请尊重孩子劳动的权利。”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徐营小学的刘勇老师说自己3岁多的儿子还没有扫帚高,偏偏喜欢擦桌子、

8、扫地。有一天儿子在幼儿园把食物撒了一地,老师假装批评他“把这些垃圾扫了吧”,想不到孩子一手拿簸箕,一手拿扫帚,扫得干干净净! “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杭州滨兴学校的姚贺国老师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让儿子做一道选择题:今天我们是去图书馆还是游乐场呢?明天你想去动物园还是书店呢?小到早饭吃什么,大到礼物要什么,姚贺国都喜欢给4岁的儿子一定的选择权,以示对儿子的尊重。“我不想逼孩子过我们想要的生活,只想陪伴左右,关注、鼓励,让他过自己的生活。” 山东省东营市海河幼儿园的王静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过度保护说不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王静注意到很多代替儿女照料孩子的老人,下雪的时候怕孩子出去会

9、感冒,花开的时候怕孩子出去会过敏,天热的时候怕孩子出去会中暑“这样细心的照顾岂不是剥夺了孩子享受大自然的权利?” 针对这些现象,河南省方城县基础教研室的张伟宾提出,理顺亲子关系才能保护孩子的合法权利。张伟宾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之所以有意无意地侵犯孩子的权利,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理顺亲子关系,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合法权益的“社会的人”。 教育工作者也有侵犯儿童权利的言行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唠叨会伤害孩子却管不住自己。”山东省齐河县教育局韦清语气沉重地说,有段时间自己成天唠叨孩子,吃饭都不让孩子清静,直到有一次儿子流着泪强烈抗议说:“别说了行不行

10、?你怎么知道我不努力?我已经尽力了!”韦清这才意识到,自己无休止的唠叨就像啄木鸟一样“笃笃笃”地啄,把孩子的自信一点点啄没了。后来韦清逐渐克制住对孩子的唠叨,代之以耐心的倾听、适时的插话、适当的引领,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寻找成长的感觉。 “孩子比大人更需要拥有自尊权。”重庆市沙坪坝区方堰塘小学的张家明老师很后悔自己暴怒中打了孩子一巴掌。当儿子挥舞着着彩纸不小心把张家明的眼镜打在地上时,怒不可遏的张家明顺手一巴掌在儿子脸上留下了三个清晰的指印。事后,“我懊恼极了,意识到孩子的自尊需要家长维护。逞一时之快固然可以取一时之效,却可能带给孩子长久之痛,以后再也不能干这种伤孩子自尊的傻事了!” “我都快30

11、岁了,我外婆还是习惯性地叫我乖心肝呢!”浙江省湖州市双林庆同小学的吴月斐老师说:“仔细想想,不乖,是最寻常、杀伤性最强的伤害,会导致孩子自我意识的泯灭。”吴月斐认为,说孩子不乖,看似没有责骂和诋毁,事实上是一种指责与批判,是对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种无情泯灭,因为其普遍性和长久性,杀伤力极大。 江苏常州武进花园小学的童家松老师认为,最常见的不平等不尊重,是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往往只顾发泄情绪,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作为一个10岁学生的家长,童家松也是在多次批评孩子没有效果以后开始反思:大人批评孩子时往往直接指责孩子哪里做错了,而孩子其实更希望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所以对家长的批评一般不接受。童家松

12、建议家长批评孩子时不要只顾自己想说的顺序,要按照孩子能够理解的顺序,等到孩子心情平静时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对孩子进行正强化,对孩子传递正能量。 很多家长认为尊重儿童权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霍雨佳指着中国儿童中心的调查问卷说,我们设计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希望家长在儿童权利方面改进的内容 尊重孩子的个性,不在孩子面前提别的孩子如何优秀; 以平等的意识看待孩子,能真诚地向孩子承认和检讨自己的不足; 通过自己的言语、眼神及姿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肯定; 有质量地陪伴孩子,有深度地进行亲子互动交流; 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允许孩子参加同学的聚会; 跟孩子一起做他

13、感兴趣的事,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不用挖苦、讽刺或者冷落、不理睬来实施冷暴力,保护孩子的隐私; 在择校、零用钱管理、家庭事务、兴趣班、交朋友、娱乐方式、衣着打扮等选择上,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 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六年级的小小薇:我的爸爸是一位老师,每当爸爸叫着我一起去朋友家玩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笼子中的鸟儿一样,任由着主人摆弄,有的时候又像一个可怜的丫鬟一样,听着皇后的指挥做这做那。这种感觉真不自在! (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白云山校区六(一)班) 六年级学生高某:爸爸妈妈会不经我同意,就把我的照片和姓名公开!我不喜欢。今后,我会告诉他们侵犯了我的姓名权和肖像权! 五年级学生刘某:妈妈看我的日记

14、后,当笑话谈给别人听,让我很尴尬,今后我会告诉父母不能看我日记、信件,因为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 四年级学生肖某:我的父母经常吵架后拿我出气,骂我甚至把我打伤。妈妈说:“我生你、养你,你却不知道向着我!我恨你爸爸不帮我做一点儿家务,我忙得心烦,你还不听话,不是找打吗?” 三年级学生陈某:我做作业累了,想出去玩一会儿,妈妈说不行! 一年级学生王某:爸爸经常不经我的同意,就把我心爱的玩具送给弟弟,太不尊重我了!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肖集小学李勇慧整理) 六岁女孩巧巧:梁叔叔你劝劝我妈妈吧,不要总是给我夹菜了。每次吃饭,我妈妈都要往我饭碗里夹菜,那是她喜欢的菜不是我喜欢的呀,可是我告诉她那些菜不

15、合我的口味,她就说我不讲理、太挑食、不理解当妈妈的爱心我都要烦死了! (浙江科技学院梁伟整理) 六年级的心怡:我妈妈经常说,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把书读好就行。做饭、洗衣、洗碗都不让我做,很多同学的家长也是这样的。我认为这是剥夺了我们的全面发展权。 五年级的美琪:我喜欢弹琴,每当来客人的时候,妈妈总是让我给客人弹一曲,我都烦死了,现在我都不喜欢再摸钢琴了。 五年级的小虎:我小时候吃相特别难看,妈妈天天把我的照片发在QQ空间,大家看了都笑话我,我上学了她还这样,让我很难堪。我认为是侵犯了我的肖像权。 (湖北省枣阳市吉河小学陶丰满整理) 张广贺:每次我的压岁钱一到手就被妈妈要走了,妈妈说要替我保管,

16、一点也不给我留。我每次买东西花钱都得向妈妈要,觉得一点自主权也没有。 石冰冰:奶奶要给我报舞蹈班,我不情愿,因为她已经给我报了好几个兴趣班了,我都快要累死了!但是后来,奶奶还是给我报了那个舞蹈班。 韩世超:星期天下午我写完作业后想出去找朋友打一会儿篮球,妈妈严肃地说:“不行,你的作文不好,在家看一会儿书吧!” 蒋泰山: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习题,每次我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妈妈总是再布置几道题给我做。我每天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 赵一诺:每次去书店,爸爸总是给我买些我并不喜欢看的学习用书,却不给我买我喜爱看的童话书、故事书。 张源:在家里我没有任何隐私,我的每一篇作文、日记都要让爸爸妈妈过目;我交的每一个朋友,都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他们还经常劝导我不要跟学习不好的同学交朋友。许多时候,我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们是我的家长,是我的爸爸妈妈啊!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完全小学张连河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