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2450851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一)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答案】B【解析】这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古诗文阅读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2、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答案】D(此为表现男子,不是“窈窕淑女”。) 阅读蒹葭,回答12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3、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诗歌中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象?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二)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描绘了塞外怎样的风景? 如何理解诗中“春风”与“不度”? (1)描绘了塞外凄凉、孤独、辽阔、荒凉的景象。(2)“春风”是双关,即是指春天的暖风,又是指朝廷恩泽。“不度”

4、一方面是表现边塞环境的艰苦,另一方面表示统治阶级不体恤民情,不曾关心戍守边疆的战士。阅读凉州词,完成12题。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一片孤城万仞山”句中的“一片”、“万仞”结合着写,有何作用?_2“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杨柳”三字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它除了暗含诗人对皇帝不关心守边将士生活的埋怨之情外,还更多的流露出了戍边士兵怎样的情感?_1.对比,衬托守边将士孤寂的处境。2.更多的流露出守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三)阅读下面一诗,完成第12题。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1.本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表明这一时令特征?2.“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四)阅读下面一诗,完成第67题。(4分)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6在江南地区,农历五月己近春来,为什么五月的天山“无花只有寒”呢?请你解释一下这种现象。7“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似乎“枕玉鞍”比“抱玉鞍”更合乎情理,你觉得用“抱”字好在哪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

6、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6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边塞苦寒的?(2分)7“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表达效果?(2分)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 的特点。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什么?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1.单调 清冷2.“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

7、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主题: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边塞生活的艰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手法: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五)古诗词赏析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2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 ,该联表达了作者的 。【答案】1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1分),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2史册(1分

8、)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阅读过零丁洋,完成1-2题。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2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

9、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2示例: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2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龚自珍(有错不给分)2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意思对即可)3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七)古诗词

10、阅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字和“”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争 啄 2.诗中的初平之水、早鸾、新燕、浅草等聚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八)赏析浣溪沙,回答问题。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法是 。 “小园香径

11、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答案】对比“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评分说明:-(7)共7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评分标准:第题填对得1分。第题答出表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寂寞、悲琼等情感之意,得1分:能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得1分。】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

12、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1)(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 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2)(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九)欣赏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

13、画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答案】示例: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评分说明:描绘的文字切合情景,有画面感,意近即可。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评分说明:意近即可。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本词上阕描写边塞 ,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

14、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的艺术风格。2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1荒凉的秋景 苍凉悲壮(意对即可) 2B(十)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浮云”在这里指

15、 。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答案】1困难,挫折(消极的事物)2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蓄势)。后两句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自己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主旨)。(十一)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5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

16、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16 可从文章结构、表达技巧、文体特征等入手作答即可。如:本诗意境壮阔,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2分),抒发了作者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2分)。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2分)的思乡之情(2分)。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2分),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7、。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 答: 、(1)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2)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

18、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十二)古诗词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评分标准:4分。每问2分,意近即可。)2“赋壮词”,从题材上看

19、,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评分标准:4分。能从题材、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意近即可。)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1-2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1.(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2.(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

20、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2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案】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2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21、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答案】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任意答对两点得分)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答使用比喻或用典都给,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

22、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答案】1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2分,意近即可)2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1点1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3分。若学生没有分类概括而仅罗列原词句笼统作答给1分)古诗词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

23、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B“亲射虎,看 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选词由实而虚,由 叙事而抒怀。2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妙在何处

24、?(3分)【答案】1C(2分)2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2分)(意思对即可)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答案】1“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2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

25、想感情。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中“黄”是指_,“苍”是指_,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_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孔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复

26、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1. 黄毛猎犬 苍鹰 借代 2.“狂”是全词的中心词,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狂”的表现:盛装出猎;千骑相随,气势雄壮: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射虎;行为豪放,胸怀建功立业的壮志。 3.C(此答案不符合作者用典的意图。该句借用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描绘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此题考查学生对全词理解的程度。要体会作者所抒发的

27、情感及所表达的观点、志向。)(十四)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本诗作者王维,作为唐代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物的诗人,与_并称“王孟”。2本诗属于( )A边塞诗 B田园诗 C哲理诗 D叙事诗3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走过居延一地。B颔联中“征蓬”“归雁”是远赴边塞的作者的写照。C颈联中的“长河”,泛指作者见到的大漠里的河流。D结尾写了作者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之事。4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_1.孟浩然 2.A(本诗描述作者出使边塞的所见所感,属于边塞诗,从诗歌中的“边”“汉塞”等词可看出。) 3.C(这里的“长河”特指黄河) 4.示例: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之中,极目远眺,一缕烟在空中升腾,格外醒目;横贯沙漠的黄河奔涌向前,一轮圆圆的红日正缓缓下沉,苍凉中又令人感到温暖。(要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及特点描述,如“大”“孤烟”“落日”“圆”等。)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