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第1节第2讲文言虚词对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2361611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第1节第2讲文言虚词对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第1节第2讲文言虚词对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第1节第2讲文言虚词对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第1节第2讲文言虚词对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第1节第2讲文言虚词对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2讲文言虚词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以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以: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5.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7.汝殁以六月二日以:8.以吾一日长乎尔以:9.毋吾以也以: 10.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以: 11.不赂者以赂者丧以: 12.汉军至,无以渡以:(二)因1.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因:2.不如因善遇之因:3.蒙故业,因遗策因:4.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5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因: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因: 8.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三)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与:2.则与一生彘肩与: 3.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与: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5.失其所与,不知与:(四)为1.吾属今为之虏矣为: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 3.我为鱼肉,何辞为为:4.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为: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7.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五)其1.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其: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其:4.则或咎其欲出者其:5.而余亦悔

3、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7.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 (六)而1.扣舷而歌之而:2.侣鱼虾而友麋鹿而: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而:4.某所,而母立于兹而: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 7.吾尝终日而思矣而:8.死而有之,其几何离而: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而: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 1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而: 1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而:(七)于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于:2.青,取之于蓝于: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于:4.而君幸于赵王于: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于: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

4、赵者于: 7.会于西河外渑池于:8.将有事于西畴于:9.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 10.赵尝五战于秦于:(八)之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2.之二虫又何知之: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之:4.翼若垂天之云之: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 6.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之:7.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之:8.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九)乎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乎: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乎:3.异乎三子者之撰乎:4.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乎:5.若非吾故人乎乎:6.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乎: (十)乃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2.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5、,乃能衔哀致诚乃:3.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乃:4.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十一)何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何:2.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何:3.大王来何操何:4.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何: 5.徐公何能及君也何: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何其:7.今日之事何如何如:8.乃入见,问:“何以战?”何以:(十二)且1.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且: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且: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且: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且:5.犹且从师而问焉且: 6.且庸人尚羞之且: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且:8.不出,火且尽且:9.若属皆且为所虏且:

6、10.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且: 1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且: 1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夫:(十三)若1.更若役,复若赋若: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若: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若:4.若夫霪雨霏霏若夫:(十四)所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3.某所,而母立于兹所: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所谓:(十五)焉1.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 2.焉用亡郑以陪邻焉: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5.且焉置土石焉: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焉:7.

7、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焉:8.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焉:(十六)也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2.谁得而族灭也也: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十七)则1.则与斗卮酒则: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则: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则: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则: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则: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则: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十八)者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者: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者: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调2020届全国一轮P104“指出下列句

8、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表判断”(一)(十八)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参考译文】狐狸对狼说:“羊肉大概是很鲜美的吧!你如果有这种欲望,不妨从羊群中叼一只来吃,也好一饱你自己的口福。”狼说:“将那凶猛的牧羊犬怎么办呢?”狐狸挑拨牧羊犬说:“羊多次咒骂你,它们的话不堪入耳,你却一点也不发火,是没有听到呢,还是害怕主人呢?等它们嬉戏追逐的时

9、候,我愿意为你洗尽那耻辱。你一定要答应这件事。”牧羊犬笑着说:“想要用罪名来加害它,难道还找不到理由吗?”牧羊犬保护羊群更加小心谨慎。狐狸与狼于是离开了。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_【参考答案】表测度,“大概”。表假设,“如果”。指示代词,“其中”。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加强疑问语气。第三人称代词,“它的,它们的”。两个“其”并用,表选择,“是还是”。第三人称代词,“它们”。指示代词,“那种”。表期望、要求,“一定要”。表反问,“难道”。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10、“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参考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儿子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妻子就劝止他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孩子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儿子,等于教儿子欺骗别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于是(曾子)杀了猪煮肉(给孩子

11、吃)。请解释这个语段中7个“之”字的意义和用法。_【参考答案】结构助词,“的”。动词,“去,往”。代词,代“孩子的母亲”。代词,代“彘”。代词,代“曾子”。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孩子”。三、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后周柳庆,初仕后魏,为雍州别驾。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交易,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是主人所窃。郡县讯问,主人遂自诬服。庆闻而疑之,乃召问贾人曰:“卿钥常置何处?”对曰:“常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曰:“与同饮乎?”曰:“向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彼沙门乃真盗耳。”即遣吏逮捕

12、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按:缄闭不异而失其金,则盗非远,故疑主人。庆察其色、其辞、其情,而知主人诬服矣,故问其管钥所在,同宿、同饮者谁。沙门无故与贾酣宴,不一而止,果何意哉?此必伺隙为盗也。醉而昼寝,彼乃得便,其金于是失之,沙门非盗而何?庆之明察,亦可称矣。用以释冤,尤为美也。(选自宋郑克折狱龟鉴,有删改)【注】别驾:官名,是州刺史的佐吏。管钥:钥匙。沙门:僧人。【参考译文】北周的柳庆,起初在后魏做官,任雍州别驾。有个商人携带二十斤黄金到京城做买卖,借人房屋居住。每次要外出,常常自己拿着房间的钥匙。没有多久,房门紧闭如常而金钱却全部丢失了。商人以为是房主人偷的,郡县官府对房主人

13、进行拷打审问,房主人只好被迫认罪。柳庆听说后,觉得可疑,便找来了商人,问他说:“你的房门钥匙经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柳庆问:“你可曾与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回答说:“没有。”又问:“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回答说:“前一阵曾与一个僧人痛饮过两次,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柳庆说:“房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认罪的,并不是盗窃犯,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盗窃犯。”当即派遣差吏前往逮捕僧人,结果僧人已经携金潜逃。后来捕获归案,全部查获了商人所失之金。编者按语:房门关得好好的却丢失了钱财,那么盗贼肯定不远,所以怀疑房东。柳庆观察房东的脸色、言辞、表情,就知道房东是被迫认罪,所以问商人的

14、钥匙放在哪里,和他一起住宿、饮食的是谁。僧人无缘无故与商人饱食,而且不止一次,最终是什么意思呢?这必定是伺机作案。大白天让商人喝得烂醉而熟睡,他便得了机会下手,商人的钱财于是就丢失了,僧人不是盗贼谁又会是呢?柳庆的明察秋毫,也值得称赞了。用它来替人解冤,更加是美德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D。前者是“因为”,介词;后者是“来,用来”,连词。“用以”是“用它来”的意思。A.都表示顺承关系。另外文中“缄闭不异而并失之”的“而”字表示转折。B.于是,就,表示顺承关系。而“彼沙门乃真盗耳”的“乃”字表示判断。C.跟、和,都是介词。与“与同饮乎

15、”的“与”字意思和用法相同。四、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_A_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16、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_B_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_C_汉。汉王出行军,病甚,_D_驰入成皋。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新安,秦县,故址在今河

17、南渑池县东。【参考译文】楚汉两军相持很久没决出胜负,青壮年苦于军旅(征战),老弱疲于转运粮饷。汉王与项羽同时来到广武涧隔着水谈话。项羽打算与汉王单独挑战(以决胜负),汉王数落项羽说:“当初与项羽你一起受命于怀王,说好先进入且平定关中的人就可以在关中称王,而项羽你背负盟约,最终在蜀汉立我为王,这是你的第一宗罪。项羽你假冒上级命令杀了卿子冠军,推重自己,这是你的第二宗罪。项羽你救赵之后,应当还军(向上级)报告,而你擅自胁迫诸侯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宗罪。怀王约定(我们)进入秦地后不要肆意践踏抢掠,而项羽你烧掉秦的宫室,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私自收缴秦人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宗罪。至于强横地杀掉秦的降王子

18、婴,这是你的第五宗罪。在新安用诡计坑杀秦军子弟二十万,把他们的将领封了王,这是你的第六宗罪。项羽你暗中派人在江南弑杀义帝怀王,这是你的第九宗罪。你作为臣子而杀害君主,残杀已投降的俘虏,处理政事不公平,主持盟约却不守信用,天下不容,大逆无道,这又算是你的第十宗罪。我凭借正义之师跟从诸侯诛杀你这个凶恶的危害人民的家伙,让受过刑的罪人就能杀掉你项羽,何苦竟与你单独挑战呢?”项羽大怒,俯身用弩射中汉王。汉王胸部受伤,却摸着脚叫道:“敌人射中我的脚趾了!”汉王因创伤卧病,张良执意请汉王起身行走慰劳军队,以安定士卒,不要让楚军乘机取胜。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汉王病愈后,向西

19、入关到栎阳,摆酒慰问当地父老,四天后又去军营,在广武驻军。关中的部队又渐渐出动(袭击楚军)。这时,彭越率领部队驻扎在梁地,往来困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应。田横也前往参与。项羽屡次攻击彭越等人,齐王韩信又前来袭击楚军。项羽害怕了,就与汉王立约,把天下(疆土)从中间分开,鸿沟西面的疆土割给汉,鸿沟东面的疆土割给楚。项王归还了汉王的父母妻子,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离别而去。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A。都是副词,“已经”的意思。B.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助词,相当于“之”(的)。C.都是副词,但前者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后者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D.前者是动词,“率领”的意思;后者是连词,译为“来”。2.从“因、其、于、为、乃、所”中,挑选合适的虚词,依次填在第一段画线的A、B、C、D四处。A主约不信,天下_不容B汉王伤胸,_扪足曰C毋令楚乘胜_汉D病甚,_驰入成皋【答案】A.所B乃C于D因【解析】虚词填空是训练虚词的传统试题之一,需要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