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2361540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学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生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摘要: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情感中的焦虑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并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情感及情感焦虑,分别从小学生个体、教师、家庭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情感焦虑原因,阐述其对小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有助于小学生学好英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克服情感焦虑,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小学生;情感焦虑;英语学习;克服一、引言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

2、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1从课标中不难发现,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2。情感中的焦虑问题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情感焦虑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很大的消极性和妨碍性3。 笔者将从导致情感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

3、阐述其对小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摸索有助于学生学好英语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情感焦虑,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二、 情感焦虑1情感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4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学生将学习活动、求知欲望作为自己的优势需要,则他们就会产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感情。一个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学生,就会将学习看作是负担。可见情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5,它是对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

4、。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例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等,这些态度表现属于消极情感,它们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动机、愉快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2焦虑焦虑是消极情感因素的一种,它属于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它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5。当个体发现不能到达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带有恐惧感、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3情感焦虑以往的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导致在教学上只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

5、忽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每当他们在学习上出现问题,人们总习惯对学生责备和训斥而很少去了解和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要,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焦虑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焦虑情绪称为情感焦虑(以下均称为情感焦虑)。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而言,教师呆板、单调、过于强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单一、局限的评价内容、方法、手段,忽视儿童天性的教学形式及家长不恰当地对孩子英语学习地管理等,都会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感焦虑,这些必将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随着他们年级的不断升高,对知识继续学习的欲望也将逐渐削减,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4。尤其对处于语言学习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起很大的干扰作

6、用。总结以上研究者对情感及焦虑相关问题的阐述,笔者界定了情感焦虑的定义为:情感焦虑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不安,失意,烦躁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三、导致情感焦虑的因素由于情感焦虑对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因为过分焦虑,轻则烦躁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下降;重则导致神经衰弱、耳鸣。盗汗等生理反应6。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情感焦虑呢?笔者将分别从学习者个体因素,教师对学习者的影响因素,家长对学习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一)学习者的个体因素1. 自尊心自尊心是对人价值的一种自我评定3。 具有自尊心的人渴望表现自己,使自己得到社会的承认。一旦某人感到自己的价值

7、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焦虑也会随之产生 。对于学生而言,自尊心是自我监督的武器,一个自尊心强的学生,会自觉的检点自己的言行,自我约束力强。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尊心强者,对待语言错误能立即纠正,并且不断的在练习中强化自己,能主动的找老师寻求错误原由。而自尊心弱者往往忽视反映在英语学习中的语言模糊现象,很少主动问清模糊的语言问题,并且易受老师、家长、同学的冷落,久而久之,他们对英语越来越不明白,情感焦虑问题也会随着对不明白问题的增多而增加,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英语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甚至自暴自弃。2竞争意识竞争是一种与他人作比较并竭力超过他人的欲望3。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是把自己与他人或理想中

8、的自我形象进行比较,如果在一定时期内达不到某种程度,就会产生嫉妒心和情感焦虑情绪,并逐步丧失自信心,最后导致学业的失败。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外语考试上。个体往往会对自己的外语成绩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压力过大,害怕失败,因此会经常感到紧张和焦虑,这样会影响他们在外语测试中的发挥,导致英语学习中更严重的情感焦虑问题。3考试在众多导致学生情感焦虑的问题中,考试对情感焦虑的影响是最常见的,笔者把学生因考试而产生的情感焦虑问题简称为考试焦虑。 目前,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关心的是学习的结果,成绩多以精确的百分数来表达,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

9、试或升学。这种学习动机对于持久地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不利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对于考试的畏惧和焦虑。典型的表现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考试内容上,思想无法约束,紧张不安,严重的甚至手脚发抖。一般说来,考试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成倒U曲线5。考试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学习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时不可能没有焦虑,但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一定程度的情感焦虑对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需的。4认同感和文化诧异有的学生与周围的学习者没有认同感,有的研究者把它称为 “文化休克3”。学生因为换了新的环境而产生恐惧和紧张情绪从而导致情感焦虑,也可能还涉及到不同地方生活习惯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10、更会给学生带来情感焦虑的心理11。在笔者实习过程中,有个小学生是从异地的小学转过来的,由于环境、老师、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他会产生一定的生疏感,再加上两所学校英语学习的进度不同(原所在学校进度较慢),使她感到在英语学习上的吃力,心理的那份焦虑情绪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二)教师对学习者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所以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不光是学习者个人所致,这里也离不开教师自身态度及对学生的不同态度。师生间在课堂上易形成“教学冲突”如:师生间对待学习的态度的差异,对教与学的方法的不同观点以及教师的互动方式等,都会诱发学生的情感焦虑,从而对英语学习造成影

11、响。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过高要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过于苛刻,照搬课本,有的学生也认为讲外语必须准确无误,长此以往,学习者形成了一种强迫症,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日积月累,就会渐生恐惧与情感焦虑。因为小学生刚刚接触第二语言,在他们的脑子里还没有形成对英语的完全认知,所以教师太苛刻的要求使他们的思维无法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提升,过大的压力最终也会导致学习上的失败。2教师对学生的偏见 偏见在教学上表现出来就是教学偏见,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偏见。具体来讲,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不同的对待方式,即倾向某些人,冷漠另一些人的思想

12、或行为6。比如 “偏心眼”就是一种教学偏见。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对来自农村的,贫困的,成绩差的学生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学生使用不同的标准。这种衡量标准往往是老师自身形成的一种病状,经常自身未能察觉,妄自评断。教学偏见的表现形式很多,在这里笔者举一些最常见的偏见:(1)座位排列上教师常常倾向与把自己喜欢的和比较优秀的学生的座位排列在前排或中间,尤其对像英语这种互动性比较强的课来说,优秀的学生与老师的配合更加紧密。教师把所谓的差生排在后面和两边,有的安排在前排坐独座以便严加管制。老师在英语课上与他们的互动较少甚至没有,忽视他们的存在。这让同学们意识到“好生”与“差生”的不平等。如此对待的结果极易伤害

13、学生的自尊心,对教师有怨言并产生情感焦虑情绪,更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课堂提问中大量的英语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一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往往不自觉的把目光投向“优生”。那么,其他学生能回答或思考作答的愿望被老师的偏见打消了。又比如:教师提出比较难得英语语法问题,对于学困生回答问题时给予很少的时间思考,如果老师等的时间过长,就会终止他的思考,把机会让给别人。这样他们就长期被剥夺答出问题的机会,使其心理产生焦虑情绪。有的英语老师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态度也不一样。对学困生反应冷淡:“恩,坐下吧”;有的也带有嘲讽性的表扬:“真不错,总算答对一次了”;对于答错的问题就说:“你上课听讲了吗”、“站着听别人

14、的回答”等。这些不积极的态度会使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3)人际交往上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忽视学困生,课外也很少和他们交流,课堂上的劣势和受到的冷遇,使他们对自我的概念较低,也根本不可能像优生那样有勇气,热情的去接触老师,有的甚至回避,即使与老师交往,也处于被动状态,或挨训斥,或被动服从,显得谨小慎微。没有老师的温暖、信任和鼓励,他们难以战胜这样失落,更不用说去 “亲其师,信其道”了。这些教学偏见都会使所谓的差生至于千里之外,他们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情感更不会升华,教师的言行举止经常以语言的形式进行消极强化,使其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感,从而造成学生心理损伤。3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惩罚

15、目前我们接触最多的惩罚主要有两种形式:体罚和心理惩罚6。随着教育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体罚已越来越遭到人们反对,并以不同形式宣布废除,现在来讲,在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心理惩罚。 所谓心理惩罚,主要指教师运用言语或非言语行为有意的给学生心理施加压力,导致学生心理伤害或心理严重压抑,以此作为惩罚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 (1)言语伤害。有的教师面对稍微表现差或成绩差的学生,难以控制情绪,更难以用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在英语课上,因为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而常常以一些很刻薄、尖酸的言语来嘲讽学生,刺伤学生。如:“没出息,猪脑子,怎么干坏事总有你的份?你哪一次学习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些都是全盘否定式

16、的。教师在言语上的消极强化,使其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感。 (2)行为伤害。言语伤害后,有的英语老师因为学生回答不出的这个问题而被罚作业,这些行为致使学生整天胆战心惊,处在紧张、焦虑、苦闷的气氛中。 教师通过自己的权利,控制决定学生的行为,有意无意造成对学生心理的压抑,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心理惩罚危害之大。4教师的消极情感造成学生的情感焦虑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5。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属于互

17、动性比较强的课,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主动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英语老师应该比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老师更有激情。不少英语教师因缺乏足够的热情,只是照本讲授,让学生死记硬背,授课平淡无味,以致学生寡然无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而有的老师还把个人情绪带到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发火,长此以往,使学生产生不安、恐惧,极大影响了学习效率。(三)家长对学习者的影响因素一个人在人生初期从家庭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及所受的教育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影响极大。家庭作为与学生最近的社会环境,对于起情感需要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往往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产生情感焦虑,从而使他们陷入过大的压力中,甚至有的学生还自暴自弃。在现在

18、的社会环境中,家长从自身的经验上得出英语作为社会上的一门社交语言所占的分量,家长越来越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他们渴望孩子掌握好这门语言。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会使孩子压力过大,这样反而造成孩子对英语的厌烦。许多学生谈到其父母只关心他们考了多少分,只知道提供衣食住行上的物质条件,而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这是学生感到伤心,感到与父母之间有心理隔阂,造成自己心理上的闭锁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情绪。有的家长过分唠叨,使他们厌烦,造成他们心理上的逆反,情感上的焦虑,这样更容易造成他们对语言学习的抵触,甚至放弃。家长的过分严厉,会使他们望而生畏,变得自卑,胆怯或充满愤恨的情绪,甚至将这种

19、不满以及反抗的形式表现出学生的过激行为。父母对子女的英语成绩经常作出否定性评价或是斥责,如“你怎么这么笨”等,就会有意无意地破坏儿童最初的自尊心,抑制其自信心的发展,情感焦虑随即产生。情感焦虑给语言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紧张和害怕,浪费精力和注意力。这样用于思考和记忆的能量就相对减少,语言储存和输出效果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加导致情感焦虑的可能性。如果语言学习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焦虑可能变成一种品质或心理素质。一旦焦虑形成为一种品质,就会对语言学习造成严重影响7。 四、控制并消除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情感焦虑的方法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焦虑主要集中在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或回答问题时,他们担心出差错后受到同

20、学们的嘲笑和老师的指责。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关怀,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与鼓舞的感觉,从而控制并消除他们的情感焦虑问题。1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叶澜教授曾说:教师的教育智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核心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变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的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魅力。我在讲课过程中发现:每当我提出问题时,学生们在底下能自由的回答,

21、可是当我要求他们一个人站起来回答时,却很少有学生举手。我能体验得到,他们不是害怕回答问题,而是害怕出错后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记得我最后一次给四年8班的学生讲课,我特意找来杜巍同学,他是一个学习成绩不错,但上课极少举手,对英语学习缺乏足够信心。当我第一次叫他发言时,也许他在心里产生一种负担,怕自己出错,影响了课堂,第二次我就换了一种形式,把他叫到讲台上来与我配合,我直接点了他的名字,站到我的旁边,问其他同学:“who is this ?” 让他回答的问题一个没有,只是让他作为示范,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活动中,让他自己发觉其他同学是怎样回答问题的。紧接着,我又叫另一个同学带台前来,做同样的练习,这

22、时,他就大胆的把手举起来,并出色的回答“this is my friend,lily”我欣慰的对他微笑,并大声表扬他,yes,very good! 整堂课气氛非常好,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他内心的那种紧张感、焦虑感就消失了,整堂课他一直举手,主动与我配合。这次经历使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机智表现为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理解,在课堂上体验出孩子内心的那种渴望,帮助他们消除紧张害怕的焦虑情绪,在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主角,老师一次又一次得发现就是学生成长的机会,而每一次发现都离不开老师的“察言观色”与恰倒好处地把握时机,为他们再次创造答题机会,树立自信心。在日常表现中,教师有时有心或无心的对学生的自尊心造

23、成伤害,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产生歧视,有的老师还会使用侮辱性语言伤害学生。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使之永远摆脱不了“差生”的头衔。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缺乏主动性。以下三点帮助困难学生恢复自信心: 帮助他们确定比较容易实现的学习目标。 及时给予带有表扬性的反馈。 增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活动。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从点滴做起,要善于根据学习中差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给予鼓励性评价,真正理解学生的态度,察觉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的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应努力营造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的良好氛围,教育学生相互关心与爱护。教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是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的前提。通

24、过开展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意识。2教师要施爱与学生苏霍母林斯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学生对教师举动的观察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他们能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味。一年级的小学生见到新老师感到特别新奇,他们特别喜欢用眼神与我交流,可能是因为不太熟悉的缘故。当我提出问题,他们都能积极举手,可是当我叫起一个同学作答时,他却紧张的说不出来,这时我意识到,面对他们,老师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师生间的亲密接触是最重要的。于是我俯下身并鼓励他说:“说错了没关系,说吧。”在学生

25、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的偶像,老师耐心细致地听学生述说和与他们动作、眼神地交流都会刺激学生的情感,消除他们对老师的陌生、紧张和答不出问题时的焦虑。即使在批评时也要讲究方法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一片拳拳之心。批评时应以鼓励,正面引导为主,不要在批评中再加上一丝挖苦和讥笑,不是马上批评教育就是好的,也要把握好批评的时机。最后要注意批评的形式,以情动人的方式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英语课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此时学生正处于兴奋状态,不能控制自己而随意讲话,对于大部分学生,老师只要用眼神或悄悄走近就可以了,而对于好动的学生,我就请他加入游戏,通过游戏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课后在告诉他

26、“如果你在做游戏,其他同学不遵守纪律,不但影响了游戏效果,也是不尊重你的表现”。正面的引导会降低学生在批评中的焦虑情绪,同时也让他们认清自身缺点并及时改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更多的交往是发生在极平凡、细琐的接触中,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将爱渗入学生心田,从而消除他们内心中对老师和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消极情绪。3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放纵的空间,减轻学习压力斯波尔丁(R.spaulding,1963)的研究发现,喜欢用惩罚手段的教师,往往增加学生的焦虑;学生因害怕暴露短处而退缩不前,导致集体计划及自我定向出现低效5,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训斥,把他们从学习

27、负担中解放出来。每个班中都会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与其他大多数同学不同的表现。例如:喜欢捣鼓也是被很多人认为的多动症学生;喜欢画画上一节课可能大部分是一边画画,一边听讲等等,他们觉得自己手中的东西要远比老师的知识传授有吸引力。我教的班有一名叫苏传晟的男孩,他非常热衷于“四肢运动”,即:表情丰富,四肢活跃,尤其喜欢趁课堂高潮时离开座位乱动,我讲课时常用到动作来传达我所教的单词,他还时不时的模仿。由于上述特点,本来很聪明的他,往往会漏掉一些知识,在作业中也经常马虎地丢字母。由于他过于活跃,其他老师经常让他搬着凳子坐在前面。记得有一次讲动词“ing”的运用,我举了一些例子:“swim-

28、swimming,dance-dancing,run-running”,让同学们变成相应的ing形式,我叫到了正在下面做游泳动作的他,可是他只比划着,却拼错了,同学们哈哈大笑。从他的脸上看得出他因说错答案而表现出的着急,我灵机一动,宣布:“听我英文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看谁做的最像。”同学们纷纷举手,我点了三名同学到台前来,其中就有他。见到他那形象的动作,同学们纷纷鼓掌,我也感到高兴。可是由于知识学的不扎实,很多动作都没能对上说出的单词课后,我找到他,表扬了他的形象地动作,同时告诉他:扎实掌握单词与你的动作相结合,那才是最棒的,我相信你能行。我对着他微微抬起的头,他涨红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自信地

29、点着头。上述经历让我再次认识到:要给儿童适当的放纵空间,满足他们的爱玩天性,减轻学习压力,而且要不失时机的进行正面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情感焦虑,树立自信心。4创设良好教学气氛学习气氛亦是影响学生情感焦虑的因素之一。如果学校每天只是安排,上课,看书,或家长念叨着“一定好好学,不能看闲书”,那样学生的焦虑水平能不高吗?反之,如果放任自流那儿童在学习上的焦虑水平又会过低。家长和老师应该配合,通过创设情境,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1)调整适当的作业难度 据心理学家耶克斯-道德森定律(Yerkes and Dodson,1908),人的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有关:作业效率先随着激奋水平的升高

30、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激奋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即作业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当作业简单时应偏高,当作业复杂时应偏低5。(2)采取多种教学模式随着小学生实验活动领域的扩展,他们有了越来越多社会性需要。学校的课堂可以不在教室里,学生可以不背书包,英语书本上的内容也可以由教师融合后传授给他们。自然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美丽的大自然可以成为他们的课堂;集体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公益劳动可以成为他们的课本;集体荣誉感,责任心,进取心,爱憎分明的去体验可以成为他们学到的知识。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我思考教师工作时,得出一个结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

31、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这说明两层意思:第一,师爱是一个基本的教育要求。第二,不应当把师爱作为外来的压力和要求,而应把它作为内在的需要和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学校生活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教学活动中,(以上的文章中笔者提到很多课堂上的师爱施于学生的文字)课余生活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更有助与促进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1)“交流”是最主要的方式 在英语课上学的句型都可以用在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中。例如:谈兴趣:“what do you like?”问家庭情况:“whats you father ?”等。而学生不会的单词,也会感兴趣的问老师:“羽毛

32、球怎么说?工程师怎么说?”这些都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还拓展所学范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希望性的评语评语是评价学生学习的又一尺码,对于那些不爱与老师口头交流的学生,可以用这种纸上的交流方式。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的问题都会写出来,并且可以写上鼓励的话,再次收上作业本时就会看到学生改好的作业和写好的自我评价。这样就有利于增加学生与老师交流性语言,让老师能及时发现那些不爱说话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在学生的眼里首先重视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要求教师是自己的朋友,知己,是指导者,往后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爱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是有教无类,毫无偏私,是不分性别和相貌的,只有无私的教育

33、爱,才能使学生懂得爱,从而学会爱,并用真挚的情感去爱教师,爱父母,爱集体,进而爱学习。 五、结语小学阶段,情感焦虑问题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造成很大影响。情感焦虑给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帮助小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情感焦虑,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应该做的。我们还应该继续研究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求根源,并找到合适的方法给予解决。参考文献:1周宏课程改革发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二辑课程改革,1272谢小俐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渗透J/OL学科教学平台,20053张奇智浅谈语言焦虑及起促成因素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2:36-374蔡京华情感小学英语学习的效果影响的研究报告J/OL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2年度课题,20045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6白丽梅, 曹进甘肃藏族地区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OL甘肃兰州:专题研究 2004:3335小学生情感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天津六中 邵新称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