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

上传人:花里****1 文档编号:122216125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 2013年年6月月2p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p速度与制度之争速度与制度之争p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共识p改革的目标与重点改革的目标与重点p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程和方案p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目录目录3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改革改革”新时期新时期p中共十八大产生了新一代的领导,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为期5-10年的新的政治时期。p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开始放缓。这不仅是因为受到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

2、主要的是政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内生问题的积累和显现府主导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内生问题的积累和显现。p中国需要在体制上寻求新的增长模式、挖掘新的增长动力,与新的政治时期同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题是“改革”。4改革需要改革需要“共识共识”和和“议程议程”5制度是国家走向的基础制度是国家走向的基础p经济体制是社会制度安排的组成部分,它与政治体制、社会治理密切相关,或者说三者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一个相互包容和自洽的整体。pDaron Acemoglu 和James A Robinson两位学者合著了“Why Nations Fail”一书,该书的副题为“权力

3、、繁荣和贫困的起源”。p作者用15年的时间对近五百年来全球数十个不同国家出现的繁荣、稳定与贫困、动荡两个走向做了实证研究并探讨了它的根源。p作者认为,产生这两个走向的主要原因不是地理(自然禀赋)、文化和历史(传统)、领导人的理念和认知,而是制度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6“包容性包容性”与与“榨取性榨取性”p作者将制度,包括经济和政治制度划分为“包容性”(inclusive)和“榨取性”(extractive)两类。7向向“包容性包容性”制度转型制度转型p作者认为从“榨取性制度”向“包容性制度”转型没有一个单一的药方,旧制度下问题的积累也不一定自动导致转型的发生。p转型是与各种主客观条件相

4、关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出现“十字路口十字路口”(Juncture)的时机)的时机。p所谓“十字路口”,即是对旧制度的不满形成社会压力和改革的呼声,大多数国家的转型都发生在处于“十字路口”中政治家、社会精英和民众的互动和选择。p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开启了向“包容性”制度的转型,当然,转型之路是漫长的、不平坦的,当下的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Juncture)。8“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由于外部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和内生问题的日益显现,持续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渐式微,而转型又步履艰难。p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在体制上实施全面的改革以挖在体制上实施

5、全面的改革以挖掘新的增长动力,寻求可持续的、均衡的、体现社会公平、公掘新的增长动力,寻求可持续的、均衡的、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经济发展道路正的经济发展道路。p如果丧失这个机会,长期积累的问题有可能引发重大的经济、社会危机。9p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p速度与制度之争速度与制度之争p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共识p改革的目标与重点改革的目标与重点p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程和方案p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目录目录10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已到达拐点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已到达拐点p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

6、球经济从“黄金的十年”跌入“衰退的十年”。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从2011年经济增长持续下滑。p这个下滑有周波性的因素,但主要是结构性的,即它标志着在传统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已到达了一个拐点。11基础性基础性因素因素(1):从:从“赶超型赶超型”进入进入“创新型创新型”的挑战的挑战p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依赖要素投入、规模效益的“赶超型”增长方式已走到尽头。p而目前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未能显示出跨越未能显示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进入“创新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的条件和能力的条件和能力。12基础性基础性因素因素(2):“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已

7、经到来p中国的城镇化在经历了三十年持续、加速的进程后开始放缓,城镇化率从“九五”、“十五”平均每年1.35至1.45个百分点下降到“十二五”规划设定的0.8个百分点。p自07年农民工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出现负增长、农民工工资持续上涨,沿海一些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这表明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期已经过去,“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已经到来。p城镇化过程中未能充分体现“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率农民工工资增长率数据来源:CEIC13基础性基础性因素因素(3):“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已基本枯竭已基本枯竭p中国社会老龄化已悄然来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享受的“人口红利”已基本枯竭。p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到

8、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到2015年将达到拐点,之后转为负增长年将达到拐点,之后转为负增长;届时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将接近10%,抚养比开始上升。这标志中国正迈入老龄社会的门槛。数据来源:联合国14基础性因素基础性因素(4):出口需求受到制约:出口需求受到制约p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以来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柱。p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急剧下滑,危机是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因而全球经济的复苏必然经历结构的“再平衡”。p这就意味着中国长期依赖的出口需求将受到买方和卖方经济体内部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中国出口占GDP数据来源:CEIC15基础性因素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基础性因素变化对中国经

9、济产生深刻影响p以上四个基础性因素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供给面和需求面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p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16内生问题内生问题(1):速度高但质量低,规模大但结构失衡:速度高但质量低,规模大但结构失衡17内生问题内生问题(2):社会公平、公正缺失:社会公平、公正缺失18p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p速度与制度之争速度与制度之争p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共识p改革的目标与重点改革的目标与重点p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程和方案p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目录目录19速度与制度之争速

10、度与制度之争20争论实质不是速度而是制度争论实质不是速度而是制度p因此,争论实质不是速度而是制度,即原有的增长模式是否可以持续?是否应该持续?决定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因素不是要素最根本因素不是要素成本而是制度成本而是制度。p至于“新时期”的增长速度应该多高,这需要统盘考虑各种基础性因素发生的变化,环境、能源制约、要素价格市场化等减项因素,制度改革、政策调整等加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中国经济真实、合理的潜在生产能力(PPF)。21p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p速度与制度之争速度与制度之争p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共识p改革的目标

11、与重点改革的目标与重点p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程和方案p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目录目录22改革共识:制度改革有待推进改革共识:制度改革有待推进p中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启动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伟大制度变革。p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和终极指向是建立一个现代社会。p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从而引导资源配置。p但市场自由交易体系需要民主、法治、产权保护、信息公开透民主、法治、产权保护、信息公开透明、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等制度基础设施的支持明、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等制度基础设施的支持。p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市场化改

12、革仍有待推进,而政治体制、社会治理的改革、法治的建设更是不可逾越。23改革共识:改革共识:政府主导经济政府主导经济是是诸多弊端和矛盾的根源诸多弊端和矛盾的根源p以政府主导经济为标志的传统增长模式在启动市场化改革、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p但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这种模式对价格、交易的管制扭曲了资源配置、抑制了市场交易和创新,产生了官商勾结的温床,已成为当下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领域诸多弊端和矛盾的根源。24改革共识:改革共识:“新时期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宗旨和目标经济发展的宗旨和目标p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式微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p“新时期”的主题是通过体制改革挖掘新

13、的增长动力、转换增长通过体制改革挖掘新的增长动力、转换增长方式方式。经济发展的宗旨和目标25改革共识: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共识: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p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的职能。26改革共识:改革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改革共识:改革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p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利益结构,改革的成果应使大多数人获改革的成果应使大多数人获利,同时兼顾少数的利益,使改革的成本可以承受,改革的风利,同时兼顾少数的利益,使改革的成本可以承受,改革的风险可以控制险可以控制。p中国当下的问题是在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下形成了权力和资本勾结的特殊利益集团,对此,政治家的改革意愿和决心、社会精英的责

14、任和民众的呼声都是至关重要的。27p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p速度与制度之争速度与制度之争p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共识p改革的目标与重点改革的目标与重点p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程和方案p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目录目录28通过政府职能转换实现增长模式转变通过政府职能转换实现增长模式转变29p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p速度与制度之争速度与制度之争p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共识p改革的目标与重点改革的目标与重点p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

15、程和方案p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目录目录30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程和方案p改革的议程是一组配套的整体方案,包括重点领域、次序安排、成本和风险控制、相关的政策工具的选择、路线图和时间表。p改革的中期(5年)议程和方案,在政策层面上尚存不同的认识和争议,在技术层面上还需进一步的论证,但主流的意见已经形成。p此轮改革的启动应包括以下八个领域:31p主要是资源和能源价格,包括油、汽、煤、电和部分矿产品。p放松和解除管制,形成市场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以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扼制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价格32p建立全口径财政预算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着眼全民的长期福祉,合理控制债务,

16、有效运用资产,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p调整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的收入税种和分配比例及支出责任。p加大公共产品,特别是社保、医保、教育、住房等反映民生等方面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构成,目前这四个方面的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35%,远低于同等人均收入国家水平。p允许具备资格的地方政府进入债券市场,同时规范地方财政的基金性收入(主要是土地收入)和支出,目前政府基金性收入已占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32%;同时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城投债,这两项未偿付债务额分别为9.3万亿人民币和2.5万亿人民币。财政33p完成服务业从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变。p推出房产税、社保税、碳排放税等,提高资源税税率。p进一步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费

17、负担,将宏观税负(约35%)降至接近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p对需要扶持和鼓励的产业和中小企业实施结构性减税。税收34p推进、完成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p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p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和人民币离岸市场。p鼓励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据保守估计其未偿付贷款总额约2-3万亿人民币。p改革资本市场企业融资和新产品的审批制度。p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金融35p改革的目标不是减少审批数额,而是根据行业特征划分自然垄自然垄断、管制、非管制(自由进入)等类别断、管制、非管制(自由进入)等类别,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政府项目审批制度36p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减持实施国企

18、的民营化国企的民营化,使国有资本的配置有利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利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利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企37p解决户口问题,解决“半城镇化农民工”(约占三分之一)的状况,使进入城市的农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p城市建设,公共产品的供给和产业规划应充分考虑农民进入城市的就业、社保、医保、居住和子女教育。p城市产业结构应突出具有优势的产业、形成专业化分工和 配套的产业链,避免同构或向高端服务业、重化工的过度倾斜。城镇化38p将生态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目标和约束条件。p在产业规划中应控制煤炭、汽车等对空气污染有重大影响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p大力推进减排、清洁能源使用、开发

19、新能源。环境保护39p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改革窗口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的历史机遇期p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p速度与制度之争速度与制度之争p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共识p改革的目标与重点改革的目标与重点p改革的议程和方案改革的议程和方案p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目录目录40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p“新时期”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阶段特征,更为重要的它是中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p经济的增长可以促进但不会自发导致社会的进步和政体的民主化进程。p反之,一个良好的民主、法治政体是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公一个良好的民主、法治政体是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公正的决定因素正的决定因素。因而它是改革议程的题中应有之义。41真正坚持四个基本理念真正坚持四个基本理念42Q&A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