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2066040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表达肯定的判断。“”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后表达主题。名词加上表达判断的“”构成名词谓语。 判断句可以用来论述一种判断,也可以用于简介。当主题显而易见时,一般可省略主题部分。 例:(1)留学生。(2)木村。2. 表达否认的判断,“”的否认形式是“”。例:(1)李会社員。(2)佐藤先生日本語先生。3. (也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后,用于提示另一种主题,表达它与上文提到的事物相似。例:(1)A:留学生。B:留学生。4.格助词 (的)格助词“”接在名词之后,表达该名词修饰背面的名词。例:(1)中国大学(2)建築学科学生。(3)大学院生木村。5.表达对判断的疑问。在判断句的句末加上“”,语调为升

2、调。回答此类疑问句,肯定对方的说法时,可以用“、”来回答;否认对方的说法时,可以用“、”或“、違”来回答。例:(1)中山大学生。(2)A:王専攻建築。B:、(3)A:王。B:、違。中山。6.并列助词 (和)并列助词“”介于两个名词之间用于并列两个同类事物,表达完全列举。例:王李中国人。7.语调助词 (吧)语调助词“”位于句末,表达就某事征询对方批准的语调。例:(1)李大学院生。(2)王。8.()把疑问句中的一般名词改为疑问句,就构成特殊疑问句。表达人的疑问词有“”,“”。其中,”更礼貌某些。例:(1)日本語先生。(2)。9.本句型表达两个事物具有相似的性质。例:(1)王李留学生。(2)佐藤先生

3、鈴木先生工業大学先生。10.()阐明某人家里有哪些家庭成员时,可以使用动词“”。表达某人的名词后接提示助词“”,表达某个家庭成员的名词后一般接格助词“”。例:(1)李弟。(2)()姉妹。11./表达指定的批示词“/”,必须和名词一起使用。“”用于指定说话人附近的事物,“”用于指定听话人附近的事物,“”用于指定距双方都比较远的事物。表达疑问的是“”。疑问词或具有疑问词的词语不能成为主题,其后只能接续格助词“”。例:(1)本何本。(2)妹。(3)人中山。(4)部屋図書室。12./批示词“/”自身就是代词,直接指代具体事物。“”只说话人附近的事物,“”指听话人附近的事物,“”指距双方都比较远的事物。

4、“”表达疑问。例:(1)A:何。B:()。(2)弟写真。(3)机。13.、把两个句子连在一起论述,前一种句子的判断助动词“”要改为“”。例:(1)姉会社員、妹学生。(2)王、。14.、将两个疑问部分并列在一起,就构成了选择疑问句。两部分“”都读升调。例:(1)本、辞書。(2)先生日本人、中国人。15.表达肯定判断句的过去时。过去否认形式为“”。例:(1)母昔、会社員。(2)昨日日曜日。(3)昨日木曜日。16.家庭成员简介:称呼对象 谦 称尊 称家 人 家 族家族爸爸 父母父両親父両親 妈妈母母 哥哥兄弟姐妹兄兄弟兄兄弟 姐姐姉姉 弟弟弟弟 妹妹妹妹爷爷祖父 奶奶祖母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夫

5、姑姑、姨妈、婶婶、舅妈等17.数量的体现方式 计数对象数人 年龄计数单位人歳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10000()18.星期的体现措施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几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何曜日19.批示词小结说话人一方听话人一方第三方疑问词指定事物方位(选择)场合20.助词小结用 法 例 句格助词 主体妹。 修饰妹。提示助词 主题妹大学生。 兼提弟大学生。并列助词 并列妹弟。21.月份的体现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22.()/动词作谓语的句子叫做动词谓语句。动词“/”作谓语的句子可

6、分为存在句和所在句。存在句着重描写在某场合存在某事物。格助词“”接于场合名词后,表达存在的场合。“”接于名词后表达存在的事物。当存在主体为人或动物等可以自主移动的事物时,用动词“”;当存在主体为其她事物时,用动词“”。存在句中,可以把场合作为主题,虽然用“”表达存在场合。“/”的否认形式是“/”。例:(1)庭桜木。(2)部屋男子。(3)研究室機。要表白存在事物的数量,可将数词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例:(4)事務室機二台。(5)図書館学生。23/所在句中,提出某事物作为主题,用“”表达,目的是为了阐明该事物所在的位置。例:(1)機図書室。(2)猫下。24./这是一组表达场合的批示词。它与表达事

7、物的批示词的指代关系相似。但当说话人与听话人处在同一种场合时可以由近及远使用“”“”“”。例:(1)佐藤先生研究室。(2)机机。(3)映画館。(4)佐藤先生研究室。25.并列助词“”和副助词“”并列助词“”表达不完全列举,表达除了列举的事物之外尚有其她同类事物。副助词“”表达概括其她未提及的事物,相称于“等等,诸如此类”。例:(1)机上新聞雑誌。(2)研究室木村李。26询问或阐明事物的处所时,可以简朴地说成“”或“”,意思相称于“/”或“/”。例:(1)A:郵便局。B:銀行隣。(2)A:王。B:王大学。27()何/疑问词“何”以及“”加上助词“”,与否认的谓语搭配使用,表达全面否认。例:(1)

8、何。(2)A:吉田研究室。B:、研究室。28.格助词“”的特殊用法表达归谁所有的“”在具体上下文清晰的状况下,可以简化为“”。例:(1)A:。B:王。(王。(2)。(。)(3)机王。(机机。)29.语调助词“”句末加上语调助词“”,引起对方注意,有提示、提出主张的意思。例:(1)図書室機。(2)人木村弟。30.V(形)动词按照与否波及其他事物分为她动词和自动词。不波及其她事物的动词是自动词。在比较客气的会话场合,句末用“”结束,称为礼貌体。礼貌体中,动词谓语句使用动词的“形”及其变化后的形态。“形”的特点是词形以“”结尾。否认形式是“V”。例:(1)午後授業。(2)働。31.V格助词“”接于时

9、间名词后,表达动作发生的时刻。例:(1)時大学。(2)午後時帰。32.格助词“”接于场合名词后,表达动作发生的场合。例:(1)公園遊。(2)会社働。33./行/来当动词是“行”“来”“帰”等移动动词时,场合名词后接格助词“”或格助词“”,表达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例:(1)毎日行。(2)時家帰。34.格助词“”和“”分别表达起点和终点。接在时间名词后,表达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做某事或维持某种状态。例:(1)時時勉強。(2)時働。(3)授業時。35.V“”与否认谓语搭配,表达不全面的否认。例:(1)公園行。(2)先生授業。36.副词修饰动词 副词位于动词或动词词组之前,直接修饰动词。例:(1)休。(2

10、)一緒行。37.时间名词作状语表达一定期间的时间名词可以直接修饰动词,阐明动作持续的时间。例:(1)分休。(2)毎日時間働。38.副助词“”副助词“”表达大概的数量。接在表达时间长短的名词后可表达大概的时间量。例:(1)時間働。(2)毎日時間寝。39.表达动作影响或波及其她事物的动词是她动词,格助词“”接在名词后作动词的宾语,重要用来表达动作直接波及的对象。例:(1)新聞読。(2)茶飲。(3)学生食堂食事。40./动词谓语句的过去时需将“”改为“”。过去否认形式为“”。例:(1)今朝時起。(2)昨日大学行。41./“”除表达过去外,还可以表达完了。表达完了时常与副词“”或“”搭配使用。例:(1

11、)王大学来。(2):風邪治。:治。在上文已浮现动词的状况下,表达尚未发生的“”可以简化为“”。例:(3):書。:、。42.格助词“”接在表达人的名词后表达动作的共同实行者。例:(1)王日本語勉強。(2)中山一緒行。43.A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等。形容词分为I类形容词和II类形容词。I类形容词都以“”结尾。礼貌体中,I类形容词作谓语时,在其背面加上“”。例:(1)茶。(2)映画面白。44.A/I类形容词作谓语时,否认形式为“A”或“A”。例:(1)今日暑。(2)部屋広。45.AN礼貌体中,II类形容词作谓语时,在其后加上“”。例:(1)車。(2)交通不便。46.ANII类

12、形容词作谓语时,否认形式为“AN”。例:(1)。(2)選手有名。47.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一“”为主题,就主题的有关内容进行论述时,论述部分由主谓构造构成,其中的主语,可以称为小主语,用“”表达。从关联意义上看,“”往往表达全体,“”往往表达部分。例:(1)大学留学生多。(2)王料理得意。主谓谓语句中,有一类专门表达人的好恶、能力等意义的句子。在此类句子中,“”是感情能力的主体,“”是感情能力的对象。例:(3)彼音楽好。(4)日本語下手。48.A/ANA/AN这是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提问与回答的体现形式。“”是表达选择的疑问词,其后的助词必须是“”。回答这种两者择一的疑问句时,一般用“”提出选

13、择的成果,回答形式是“A/AN”。例:(1)A:英語日本語難。B:英語日本語難。(2)A:茶好。B:好。49.A/AN格助词“”接在名词后,提出比较的基准。表达比较的成果,有两种形式:“A”和“A”。前者以“”为主题,描述它与另一事物比较而言如何;后者没有明确的主题,仅就两个事物相比,得出结论一种比另一种如何。例:(1)図書室研究室広。(2)電車速。50.A/AI类形容词的过去形式为“A”。过去否认形式为“A”或“A”。例:(1)昨日寒。(2)楽。(3)野菜昔高。51.AN/ANII类形容词的过去形式为“AN”。过去否认形式为“AN”。例:(1)李。(2)先週日曜日暇。(3)音楽好。52.A/

14、AN表达性质状态发生变化,可以用形容词加行表达变化的动词“”作谓语。I类形容词加“”的形式是“A”;II类形容词加“”的形式是“AN”。例:(1)寒。(2)前便利。53.AN/ANN两类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形态各不相似。I类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II类形容词以“AN”的形式修饰名词。例:(1)図書館新建物。(2)大学静。54.A/AN并列两个形容词,或表达中顿时,I类形容词的形式为“A”,II类形容词的形式为“AN”。例:(1)部屋広明。(2)昼暑、夜寒。(3)図書館静、公園。(4)静、本読。55.语调助词“()”语调助词“”多接于形容词后,表达感慨。例:(1)暑。(2)面白。56.形容词谓语句肯

15、定 型否 定 型非过去时I类形容词寒寒寒II类形容词静静过去时I类形容词寒寒寒II类形容词静静57.助词小结用 法例 句格助词对象好。存在场合时刻目的地机本。時起。東京。对象新聞読。起点仕事時。终点金曜日働。动作场合図書室雑誌読。共同者友達遊。比较基准昨日寒。方向駅行。并列助词并列新聞雑誌。副助词类举新聞雑誌。概数時間勉強。58./这两种说法都是邀请某人做某事的体现方式。“”把决定权交给对方,显得比较委婉。“”表达直接邀请对方与自己一起做某事。例:(1)飲。(2)映画見。(3)音楽聞。(4)一緒帰。59.形形辞书形动词使用时发生形态变化,叫做活用。动词按照活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三种:I类动词、I

16、I类动词、III类动词。我们已学过动词的形,动词的另一种活用形是形,其中I类动词的形比较复杂,变化方式根据“”前的假名在哪一行而定。II类和III类动词的形只要将形中的改为即可。形的变化详见下表。动词的另一种活用形是形。动词的形可以表达过去完了。形只需将形中的“”变为“”。I类动词中“”前的假名为“”“”“”“”的动词,其“()形”要发生语音变化,“()”称为“()”。辞书形,顾名思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形态,也就是它的原型。I类动词的辞书形是将形中的“”去掉,并将“”前的假名改为同行的“”段假名;II类动词去掉“”,加上“”即可;III类动词的形和辞书形变化不规则,需整体变化。辞 书 形形形形I

17、类动词書書書書泳泳泳泳死死死死読読読読遊遊遊遊買買買待待待待売売売売行行行行話話話話持持持持取取 取取飛飛飛飛 II类动词起起起起食食食食見見見見寝寝寝寝III类动词案内案内案内案内来()来来来勉強勉強勉強勉強60.V1V2用动词的形可将动作按照先后的发生顺序连接起来,V1体现的动作在前,V2的动作在后。例:(1)飯食風呂入。(2)行買。61.动词的形后接“”,可表达规定、祈求。例:(1)本読。(2)鉛筆貸。62.A/ANVI类形容词“A”形、II类形容词“AN”形可以修饰动词,表白动作的状态。例:(1)早行。(2)安売。(3)部屋掃除。63.V“”接在动词后,表达愿望或想做什么事。“V”的构

18、成方式是将“形”中的“”改为“”。一般地说在肯定句中全句的主语为说话人自己,在疑问句中,主语为听话人。她动词波及的事物用“”表达。例:(1)飲。(2)本読。(3)A:疲。B:、休。64.形容词“”也表达愿望或想得到什么东西。“”表达愿望的对象。“”是I类形容词,其活用与其他I类形容词相似。“”在肯定句中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愿望。例:(1)今車。(2)A:誕生日何。B:。(3)A:自転車。B:、。65.V1V2并列助词“”可以将动词并列起来。“”接续动词时,是将形中的“”变为“”。“”连接两个以上动词,表达动作交替进行。如果主语为多种事物,可以表达其中有的这样,有的那样。由“”并列起来的词组不在具有

19、动词性质,因此作谓语时,一般加上动作动词“”。例:(1)日曜日音楽聞友達話。(2)授業、日本語雑誌読日本映画見。(3)A:学園祭何。B:講演会聞、聞。66.V1、V2动词形后加上表达时间关系的“”,表达V2的动作发生在V1的动作之后。例:(1)洗濯、買物。(2)飯食。(3)A:行。B:昼飯食、行。67.、接续助词“”构成前后的因果关系,表达前项是后项的因素或者理由。例:(1)今日寒、着。(2)病院、静。(3)明日試験、早寝。68.“”是动词“”的命令形。本句型表达需要什么东西、规定对方予以自己什么东西或递给什么东西时的体现方式。可以用于买东西或点菜等。例:(1)靴。(2)二枚。(3)A:注文何

20、。B:、。69.V1前V2动词辞书形后接表达动作先后关系的“前”,表达V2的动作发生在V1的动作之前。例:(1)寝前牛乳飲。(2)行前電話。70.一般体与礼貌体相对的是一般体,礼貌体与一般体的区别重要体目前句末的体现形式上。一般社交场合使用礼貌体,一般体可以用在家人、好朋友等关系密切、无需客套的人之间。写文章时也常用一般体。在非过去时的肯定形式谓语中,动词和I类形容词谓语中只要直接使用她们的辞书形结束句子,就构成一般体。名词谓语和II类形容词谓语相应的一般体形式是将礼貌体的“N/AN”改为“N/AN”。一般体的谓语形式按照不同谓语类型分别整顿如下:动词谓语: 肯 定否 定非过去 过去非过去过去

21、礼貌体書書書書一般体書書I类形容词谓语:肯 定否 定非过去 过去非过去过去礼貌体寒寒寒寒一般体寒寒寒寒II类形容词谓语和名词谓语: 肯 定否 定非过去过去非过去过去II类形容词礼貌体静静静静一般体静名词礼貌体学生学生学生学生一般体学生71.V/AN/AN在表达传闻的“”的体现方式中,“”的部分体现一种相对完整的意思,但它不是独立的句子,不能用礼貌体,而必须使用一般体。例:(1)映画面白。(2)雨降。(3)北海道地震起。(4)秋葉原。(5)明日休。72.动词“”在这里表达决定、选择,名词后接格助词“”,表达决定选择的对象。例:(1)。(2)A:大小。B:小。(3)A:第二外国語何。B:私、日本語

22、。73. V + N动词修饰名词时使用辞书形。例:(1)学生多。(2)吸人。74.格助词表达状态格助词“”接在名词后还可以表达事物的方式、状态,接在数量词后,多表达以这个数量来考虑、计算。例:(1)本航空便送。(2)五円。75.V“V”可以表达动作进展的状态,意义较多。本课学习表达动作正在进行的用法。表达动作正在进行,可以是指说话时正在进行,也可以是目前一段时间内的持续或反复。例:(1)雨降。(2)王本読。(3)私準備。76.表达谈论、研究、探讨的话题、课题,动词一般是“話”“調”“説明”“研究”等与研究讨论有关的动词。例:(1)機使方説明。(2)書。77.V1V2表达V1是V2的手段、措施等

23、。例:(1)辞書調手紙書。(2)日本映画見日本語勉強。78.V格助词“”接在名词后,可以表达手段、方式等,具体来说可以是工具、语言、材料、途径、状态等。例:(1)飛行機。(2)日本語手紙書。(3)二人行。79.、接续助词“”表达转折。例:(1)研究室行、。(2)風邪引、休。80.表达予以和接受的一组动词被称为授受动词。授受动词的使用与人际关系十分密切。授受动词“”表达由内向外的予以,即说话人与说话人一方的人予以她人物品。由于动词意义的规定明确,因此常常省略主语“”。例:(1)私妹時計。(2)友達誕生日花。81.授受动词“”表达由外向内的予以,即她人予以说话人或说话人一方的人物品。由于动词意义的

24、规定明确,因此常常省略表达对象的补语“”。例:(1)母金。(2)友達音楽本。82.、接续助词“”与接续助词“”的用法同样,表达转折关系。例:(1)薬飲、風邪治。(2)雨降、寒。(3)A:日本語。B:難、面白。83.形容词的形I类形容词和II类形容词的形见下表。形I类形容词寒寒面白面白II类形容词静静()暇暇()II类形容词一般可省略“”。形容词的形表达条件。例:(1)日曜日授業、行。(2)暇、一緒映画見。84.V1V2接续助词“”接在动词“形”去掉“”的形态之后,表达两个动作同步进行,V1是随着的动作,V2是重要动作。例:(1)食事話。(2)音楽聞本読。85.助词小结用 法例 句格助词决定对象。状态手段方式二本円。電車行。有关内容歴史調。接续助词因素理由寒、厚服着。并列动作本読見。转折薬飲、治。转折薬飲、治。同步进行音楽聞洗濯。86.体现意图小结意 图体现形式例 句邀请VV映画見行。音楽聞。命令、祈求V早来。愿望V本読。先后关系V1V2V1前V2飯食散歩。論文書前参照資料調。传闻VANAN雨降。本面白。皆元気。授受私母。両親私生活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