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22027838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ANSYS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ANSYS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ANSYS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ANSYS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SYS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方法(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ANSYS 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方法魏尊祥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基本原理,以 及使用 APDL 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方法。文章对分析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物理含义及 取值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使用的主要命令也作了简单介绍。关键词: ANSYS APDL 大体积混凝土 间接耦合法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指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l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 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自混凝土浇筑始至水泥发热基本结 束,该时段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急剧增长,在这一时期混凝土中会形成残余应力。自水泥发 热基本结束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

2、度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则变化不大,温度应力主要由于 混凝土的冷却引起。引起温度应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结构本身各部分之间相互约束而产生 温度应力,二是结构边缘受到外界约束、温度变化时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的应力。温度应力 和自重应力均存在徐变效应。显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既要进行温度场的模拟,又要进行应力场的模拟,属于两种 场的耦合场分析。ANSYS提供了两种耦合场分析方法一一直接耦合法和间接偶合法。直接 偶合法的耦合单元包含所有所需的自由度,可以通过一次求解得到耦合场分析结果。 ansys 采用间接耦合法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时,先进行热分析,将得到的节点温度作为荷载 施加于后续的结构分析模型中

3、,然后进行结构分析。1、间接偶合法分析步骤本文介绍的方法为间接偶合法,其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进入前处理器,定义温度场分析需要的单元类型solid70,按照模拟施工过程 的需要定义材料属性,每个施工过程定义一种材料,按照施工过程建立有限元模型;第二步:温度场的求解,包括定义分析时间,定义初始温度,按照施工过程逐步激活相 应单元,施加水化热,删除或施加热边界条件等;第三步:查看温度场求解结果,可进入后处理查看各个施工阶段的温度场,也可以进入 时间历程处理器查看各个节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等;第四步:重新进入前处理器,将温度场分析单元solid70转换成应力场分析单元solid45, 定义结构分析

4、的材料属性及参考温度,每一分析步骤定义一种材料,用于模拟混凝土弹性模 量的变化过程;第五步:进行结构分析,包括按照施工过程逐步激活相应单元,施加或删除约束,施加 重力荷载,将节点温度作为荷载施加于结构之上等;第六步:应力场求解后处理,包括查看各个施工阶段的应力场,徐变的实现等。2 温度场的求解2.1 混凝土内部热传导规律设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为:T = T (x, y, z,T)式中 T某点的温度,C;x,y,z 某点的坐标;T时间。混凝土内部的热传导遵循傅立叶定律:某一微元的热传导速率(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 与该微元等温面的法向温度梯度及该微元的导热面积成正比。dQ =-九dA辽d n式中

5、dQ热传导速率,W或J/s;dA 导热面积,m2;QT/Qn 温度梯度,C/m或K/m;九导热系数,表征材料导热性能的物性参数,九越大,导热性能越好,W/(m C)或 W/(m K)。用热通量来表示:dQQ Tq 二二一九-dAQ n各向同性的均匀物体,内部有热源时,传热满足下式QTa2QtQ 2T )Q0+ -Qt(Q 2T Q 2T+Qx 2Qy 20 绝热升温,C;c比热容,kJ/kgC;p 为物体密度, kg/m3。温度场T T (x, y, z,t )还必须满足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比,2.2 初始条件温度场的T = T (x, y, z,J初始条件为T (x, y, z,t ) =

6、T (x,00y, z)施加初始条件的 APDL 实现:Nsel,s,!选择定义初始温度的节点Ic,all,temp,initial_tp! initial_tp 为初始温度2.3 热学分析边界条件第一类边界条件为混凝土表面温度T是时间的已知函数即T = f (T )b第二类边界条件为,混凝土表面的热流量是时间的已知函数,即= f (T )式中n 表面的法线,若表面是绝热的,则了 = 0。on第二类边界条件的 APDL 实现:*DIM,ABC,ARRAY,4ABC(1)=400,587.2,965.6,740SFFUN,HFLUX,ABC(1)SF,ALL,HFLUX,100! Declare

7、s dimensions of array parameter ABC! Defines values for ABC! ABC to be used as heat flux function! Heat flux of 100 on all selected nodes第三类边界条件为,混凝土表面的热流量与混凝土表面温度T和环境温度T之差成正 ba即九俘j =p(T -T)V on 丿b ab式中0混凝土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0 = 0时方程转化为绝热条件;T 混凝土表面温度; bT 环境温度,如气温、水温。a当混凝土表面同时受到日照辐射R时,相当于环境温度提高了R / 0,也属于第三类边界

8、条件。第三类边界条件的APDL实现:Cmsel,s,sides! sides 为一边界节点组名称Sf,all,conv,beta,ta!施加对流换热系数beta及环境温度ta2.4 热学分析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1) 比热容c比热容又简称比热,其物理意义为,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 摄氏度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其基本单位为(kJ/kg.C),水的比热容为4.2 kJ/kgC,混凝土和岩石的比热容 约 0.950.97 kJ/kgC,土壤的比热容约 1.0 kJ/kg.C(2) 导热系数入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 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

9、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或W/mC)。在热学分析中 有时需要根据时间步长对导热系数的单位进行换算,即1W/mC=3.6kJ/mhC,或1W/mC =86.4kJ/mdC。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如下表所示:表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材料名称导热系数入(W/mC)材料名称导热系数入(W/mC)混凝土2.3 2.7空气0.03木模板0.23水0.58钢模板58粘土砖0.43黏土1.38 1.47油毡0.05干沙0.33草袋0.14湿沙1.31泡沫塑料制品0.03 0.05(3)对流换热系数B对流换热系数B用以表述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换热能力,其物理意义为,固体表面与 附近流体温差1C,单位时间单

10、位面积上通过对流与附近流体交换的热量,单位为W/(m2C)。 与导热系数相同,在热学分析中有时需要根据时间步长对其单位进行换算,即1W/m2C =3.6kJ/m2.hC,或1W/m2.C=86.4kJ/m2.d.C。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与换热过程中流体 的物理性质、换热表面的形状、部位、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以及流体的流速等都有密切关 系。在不同的情况下,传热强度会发生成倍甚至成千倍的变化,所以对流换热是一个受许多 因素影响且其强度变化幅度又很大的复杂过程。对流换热系数的大致量级为,空气自然对流B =525,气体强制对流B =20100, 水的自然对流B =200 1000,水的强制对流B =

11、100015000,油类的强制对流B =501500, 水蒸气的冷凝B =500015000,有机蒸汽的冷凝B =5002000,水的沸腾B =250025000。当混凝土表面存在模板和保温材料时,可按下式计算等效对流换热系数:iq式中5各种保温材料或模板的厚度(m);i九一一各种保温材料或模板的导热系数(W/mC); i0表面空气或水的对流换热系数(W/m2C)。 q材料属性的定义方法:Mp,dens,mp_num,2400!第 mp_num 种材料密度2400Mp,kxx, mp_num,8.28!第 mp_num 种材料的导热系数8.28Mp,c, mp_num,0.9482.5 水化热

12、的施加!第 mp_num 种材料的比热容0.948在 ansys 中,混凝土的水化热是通过生热率来施加的,生热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混凝土产 生的水化热,即水化热对时间的导数。因此确定水化热的时间函数是施加生热率的关键,水 化热的时间函数基本形式为Q(t) = Q - M (1 e-mt)CC式中Q(t)在龄期t时产生的水化热,kJ/m3;Q 一一每公斤水泥产生的水化热, kJ/kg;CM 一一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kg/m3;Cm 一一水泥水化速率系数, d-1;t 一一龄期, d。一般来说,几种不同品种的水泥水化热QC为,普通硅酸盐水泥Qc =375525kJ/kg,抗硫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

13、QC =355440J/g,火山灰水泥QC =315420 kJ/kg。水化速率系数m反应水泥的水化速度,其值越大则水化速度越快。m的取值至今还没 有统一,各种文献对m取值范围为0.31.5。施加水化热的 APDL 实现:*dim,heOO,array,hour !定义生热率,hour为分析时间h)*do,I,1,hourHe00(i)=qc*mc*(exp(-m*(i-1)/24)- exp(-m*(i)/24)*enddoESEL,S,MAT,2!选择相应材料的单元,此处材料号为2Bfe,all,hgen,He00(i-t2) /加相应施工阶段的水化热,为材料号为2的混凝土浇筑时间3 应力

14、场的求解应力场求解的关键几步为,(1)重新进入前处理器,转换将温度场分析单元solid70转 换成应力场分析单元solid45; (2)定义一系列的材料属性,用以模拟混凝土弹性模量随龄 期的变化;(3)施加重力、温度等荷载;(4)徐变效应的处理。3.1 单元转换可以采用以下命令将度场分析单元solid70转换成应力场分析单元solid45:ETCHG,TTS也可以通过重新定义结构单元实现类型转换:Et,1,solid453.2 弹性模量ANSYS 中弹性模量变化的实现方法为,在前处理器中定义一系列的材料属性,用以模 拟混凝土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变化,在求解器中逐步改变各个龄期混凝土的材料编号。混凝

15、土 的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变化可以取指数式、修正指数式或复合指数式等形式。设混凝土弹性模 量随龄期的变化函数为:E (t) = 3 xlOio-0.28 X 10.52式中 t 龄期, d。弹性模量变化的 APDL 实现:在前处理器中*do,i,2,hour+1,1T_exx=i-1.5EXX=3e10*(1-exp(-0.28*(T_exx /24)*0.52)Mp,ex,i,exx !同时定义材料密度、热膨胀系数、泊松比、参考温度等参数*enddo在求解器中*do,I,1,hour*if,i,eq,t2,thenESEL,S,MAT Mpchg,1,all*endif*if,i,gt,t2,t

16、henESEL,S,MAT,i-t2Ealive,allMpchg,1+i-t2,all*endif!选择第2 层混凝土单元!改变其材料属性!选择第2 层混凝土单元!改变其材料属性*enddo3.3 施加荷载将重力荷载、温度场分析中得到的节点温度作为荷载施加于应力场分析模型,APDL实 现方法为:ACEL,0,9.8,0!y 方向加重力加速度9.8LDREAD,TEMP , ,T, file_name: rth!file_name 为文件名3.4 徐变效应可以采用隐式算法中的第6个模型或者采用增量法,即在ANSYS计算温度应力时不 考虑徐变的影响,而是在结果文件的后处理中利用应力松弛系数来考虑

17、混凝土的徐变。步骤 如下:(1) 将时间划分为和ANSYS分析过程中的时间步的设定一致的n个时间阶段;(2) 根据热应力分析的结果文件,计算每一时段At内的温度应力增量Ac ;ii(3) 计算相应时刻的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系数H(t,T );(4) 按下式计算徐变温度应力:c *(t) = Ac - H (t,t)ii =1式中:c *(t)徐变温度应力;t 计算时刻的混凝土龄期; 混凝土龄期t划分的时段数;H (t,T )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系数。4 结论与讨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的关键在于 采用 APDL 编写符合实际过程的程序,生热率、温度荷载、弹性模量等时变参数、单元生 死以及边界条件等尽可能反应工程实际。可考虑采用以下几个措施在算法上解决计算速度及存储量的问题:(1)利用对称性,建立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模型。对称面上的节点在进行温度分析时 可不加边界条件,即认为该边界上无热量交换;进行结构分析时可约束节点在对称方向的约 束,即认为在该方向无位移;(2)使用变节点密度,可在温度梯度较大的边缘12 米范围内设置较密节点,中部设 置较疏节点;(3)使用等效对流换热系数代替保温层;(4)可使用变时间步长。刘沐宇 汪峰 丁庆军双掺粉煤灰和矿粉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规律研究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