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195590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习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老式节日习俗春节春节代表着新的开始与新的但愿,春节是中国民间老式中最为隆重和隆重的节日。历朝历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所有的中国人均有把春节看作是喜庆团聚的好日子。春节,古称元旦。据民间习俗,从腊月二十四起到新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止都称春节。目前春节的庆祝活动一般从大年三十(二十九)开始。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打扫一新,贴春联、贴年画、守岁、放鞭炮、拜年等活动丰富多彩。扫尘: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国内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每逢春节来临,家家产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多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

2、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氛围。办年货:一到腊月,人们都要上街采办过年的物品,买年画,准备过年的春联。吃团年饭:团年饭意为一家团圆。腊月的最后一天要全家团聚吃一顿丰富的年饭。凡家中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家人都会尽量赶回家团聚。这顿饭要吃得欢欢乐乐,菜肴吃食也具有吉利的象征意义,如鱼(年年有余)、整鸡(大吉大利)、青菜(清洁平安)、年糕(年年高)等。吃饭时,不要说丧气的、不吉利的话,不能失手打破碗碟杯盏,不要碰翻椅凳,由于这些会被视为不吉利的征兆。守岁:除夕之夜,灯火通明,家人围坐一起畅谈,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

3、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除夕之夜,在国内北方家家都要包饺子。鞭炮迎新:“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古代燃放鞭炮是为了驱鬼祛邪,而如今则表达节庆欢乐,鞭炮越响,来年家庭财源会越兴旺。拜年:新年伊始,人们走亲访友,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联系感情。拜年的习俗各地并不相似,但一般初一上午不走亲访友。出去拜年要穿戴整洁。出门遇到熟人、朋友要恭贺新年,说些吉利话,虽然是碰见平时与之开惯了玩笑的人也不能随便开玩笑。见到长辈要行拱手礼。走亲访友要携带礼物。过年时,招待来宾的食物有讲究,一般以谐音讨口彩,例如吃柿子苹果,喻意事事平安;吃年糕则意味着年年高升。春节期间,人们还常常走上街头,参与舞狮子、耍龙灯

4、、踩高跷、逛花会等娱乐项目。春节期间也要注意喜庆有度。这一期间热闹的时候比较多,不应为了自己开心而打扰了邻居们休息。春节不仅要拜年,有时候也要恭喜人家喜迁新居。看看新居的格局,参谋一下崭新的家具,如果您是访客,也会有这样的“猎奇”心理。但参观前应当征得主人的批准,等待主人的邀请,而不要积极直接提出参观祈求,令主人不好回绝。如果受到主人邀请参观,也要跟在主人身后,不要自己去打开房间门,特别是卧室和主卫的门。由于有诸多都市都不容许燃放烟花,有的人也没有放鞭炮的喜好,因此过年送礼最佳不要送鞭炮。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种月圆之夜,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自唐朝开始,民间就有元宵之夜

5、观灯的风俗。目前元宵节有诸多节俗活动。吃元宵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古时候人们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种“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因此人们多取其意,这一天要吃元宵。灯会在夜间举办,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就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特别是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时分,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供人欣赏,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在明清时,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目前政府、民间都会组织大型灯会。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怀抱石头投汨罗江

6、自尽,两岸百姓懂得后,纷纷划船打捞她的尸体,并向江中投放粽子,使鱼虾饱食后不吃她的尸体。此传说历代沿袭下来,演变成如今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节日的习俗礼仪有:挂菖蒲、艾叶:民间特别是农村家庭,门窗上要挂菖蒲、艾叶,用以驱鬼辟邪保平安。虽然这是迷信,但因艾叶、菖蒲具有杀虫、驱寒、消毒之用,故这一习俗始终保持下来,城乡许多家庭都在这一日采集艾叶,以备常年家用。吃大蒜头、喝雄黄酒:端午节,家庭要备一桌丰盛于平日的饭菜,全家共享。这一餐习惯上要吃大蒜头煮肉,喝雄黄酒。大人会在不能喝酒的孩子额头上沾上雄黄,或画一种“王字”,去病消灾。这种习俗在现代都市已逐渐被人遗忘。吃粽子:端午节吃粽是国内民间长

7、期盛行的习俗。早在1300近年前的唐朝,吃粽已经流行。在湖南岳阳、益阳一带,端午还兴吃麻花,本地把它称“油绞”,女婿去丈母娘家拜节,也要提一串麻花。据说,吃麻花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当时楚人因合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仅有避邪驱瘟之意,并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多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中秋节农历八月正好在秋季的中间,古人谓“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因此称“中秋”, 恰逢此日又与

8、月有关的“中秋节”就有了许多别称:“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继而引申为以圆月为象征的“团圆节”。人们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连回娘家的媳妇这天都必须返还夫家。中秋晚上,国内大部分地区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亮的小饼子,即“月饼”。 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达阖家团圆。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国内老式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国内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某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政府还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向老年人体现敬意之情并协助她们解决困难等。冬至与腊月冬至是国内的一种重要节气,时间是12月22日或23日。过了冬至,国内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最寒冷的时期。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古代,在这一天有祭天、祭祖、拜贺、食百味馄饨等习俗,今天人们也在这一天祭祀先祖。腊月为腊月初八,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