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和意义毕业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1934226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和意义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和意义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和意义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和意义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和意义毕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和意义中 文 摘 要 招投标是工程建设领域中实行公开竞价的方式来达到竞争与择优目的交易机制,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是以实现最优化采购为目的,强调需要以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为前提,经由买方间的竞争作用来实现采购行为的优化与效益.其具有一般招投标项目的竞争性、科学性与择优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对象综合性、交易行为群体性等独特之处.文章以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相关理论开展文献研究,通过对成功推行电子招投标的国内外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系统地阐述了电子化招投标制度对建设工程领域的巨大作用以及深远意义。关键词: 建设工程 电子化招投标 公共

2、资源交易Abstract The tendering and bidding system is a wa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preferential purpose of the open bidding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t is the principle of openness, justice and fairness. It is the premise that the market mechan

3、ism should be optimize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etition, the science and the choice of the general bidding projects, but also ha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object and the transaction behavior.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lectronic bidding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thr

4、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evant theory of bidding for the research, through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ctronic bidding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ojects are introduced, the system described the electronic bidding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eld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fa

5、rreach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Electronic tendering and bidding system Public resource transaction目 录1绪论32电子化招投标概述42.1电子化招投标的含义42。2 国内外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42。2。1 国外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42.2。2 国内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52。2。3广东省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53电子化招投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73.1电子化招投标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73.2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使各方面成本大大降低73.2.1电子

6、化招投标制度使政府支出成本大大降低73.2。2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使投标人成本大大降低83。3电子化招投标制度提高了政府的形象和影响力93。4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促进建立数据标准及共享平台104电子化招投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意义134.1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性和公平性134。2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的科学化134。3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规范投标竞争秩序。144.4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规范评标工作,减少外力干扰。144.5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健全诚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15结论16参考文献171绪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级行政机构政务电子化得到长足

7、发展,社会各行业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商务更是领先其他国家,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中焕发出一种全新的生命力。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电子化交易方式低成本、高效率、跨地区、更透明及现代化,已经逐渐成为招投标工作发展的主导方向。本文从电子化招投标的含义、作用,所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建设方向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2电子化招投标概述2.1电子化招投标的含义电子招投标是以数据电文形式完成的招标投标活动,它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的全新招投标方式.电子招标投标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招标、投标、评标、合同等业务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

8、化、高度集成化。招标方可以在网上安全、准确、有效地进行招标文件实行电子发布、传送、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的下载等,不同地域的评标专家能同时安全、准确地对电子标书的阅读、评审、相互之间交流;电子化招标投标还能提供丰富的招标项目历史数据,投标商历史数据,拟招标产品的丰富资料,满足不同要求的多种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共享、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并实现招投标各参与主体在线进行项目操作和管理的无纸化、信息化、 电子化,提高了招投标的安生性和工作效率。2。2 国内外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2。2.1 国外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子化招标采购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趋势,欧盟、美国、澳大利亚、

9、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公共采购领域基本普及了电子化招标。世界银行于2004年6月启动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叫做Econsultant,采用ONLINE方式聘请咨询专家,所有广告、关于候选人的资质、评比报告及合同、合同执行与支付均记录于电子系统中.2009年11月,世界银行制定了对电子招标采购在项目中实施的,包括土建货物,咨询和非咨询服务合同的采购,要求采购方在电子化招标的程序和要求需在招投中明示。2015年4月,世界银行电子招投标系统进一步完美,正式启用采购过程跟踪及数据交换系统(STEP),通过这一全新的在线系统,帮助了借款方和世行计划和监测世行项目的采购活动;同时记录所有与采购相关的数据,通过

10、对数据的分析,加速采购进程,并改善了采购中可信度和透明度.使世行得到了更好、更快的采购结果,服务于项目的发展目标。韩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电子招标、电子订货、电子合同和电子支付四大体系构成的完整的电子化采购系统。近年德、美、加、菲等国家在公共采购中逐步推行电子化招投标,电子化招投标在全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子化招投标在国际上已被普遍认可,每年都要举办多次电子招标论坛、电子采购论坛等, 以加强交流,增进合作,促进行业发展。虽然各个国家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模式不尽相同,但都认识到了电子化采购作为一种信息化建设的手段不仅增强了采购信息的透明度,而且还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规范了采购行为。因此

11、运用电子化手段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家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2.2。2 国内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招标投标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电子招标投标发展迅速,在各地区、各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2011年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七部门印发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对系统架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交易安全,以及监督管理等作了全面

12、规定,为电子招标投标活动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国务院即将审议的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截止至2014年6月30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共建立起集中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共1,524个,单项交易机构共4,465个,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总数达到5,989个,重庆、浙江、江西、云南等地已有超过90%的县级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整合.全国有14个省区全部完成了地市级平台建设,另有七个省区完成了80%以上的地市平台建设,总体有84%的地市级完成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全国约有42%县区基本完

13、成平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1,524个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中,已有超过906个建立起独立的网络平台,并实现了电子化招投标平台的改革。2。2。3广东省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状况2013年,广东省政府将电子化网上招投标改革作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要求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充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提出利用“互联网+公共资源”的理念,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强和优化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2013年,全省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额达到7,400亿元,加上省级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省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总规模接近万亿元,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约六分之一、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的总规模的约四分之一强。广

14、东省市场开放早,各种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频繁,交易项目种类繁多涉及广泛,以惠州市为例,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的项目已达50多种类。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实行远程异地评标,利用视频会议、互联网平台、信息通讯技术,使多地的专家能够共同评标,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规避了评标专家可能被行贿收买的廉洁风险,也有效杜绝了业主评委倾向性诱导社会专家评标、监管人员干预专家评标的现象,确保了评标的公平公正。这一先进经验已经逐渐被引进到广州各区,并辐射至佛山、东莞、阳江等省内城市。截止于2014年底,广东省行政范围内,共建立起1个省级、20个市级、53个县级,一共74个公共资源

15、交易机构,并且全部实现了电子化招投标,阳江、清远、惠州等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更是依托广州易达等省内领先的招投标系统供应商,实现了全过程、高质量、背靠背的网上电子化招投标平台改造。3电子化招投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3。1电子化招投标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电子招投标,对交易市场内和各参与方都有着严格的约束,整个过程在网上进行,开放透明高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招投标活动的干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建设工程等公共资源配置的权力交给市场,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下,运用制度加科技的手段打造全新的交易平台,建立了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让市场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决定

16、性作用,使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阳光,构建起制度的藩篱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腐败。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化招投标,不断将建设工程交易的系统法定程序优化,固定为计算机的程序,实现了全程的网上运行。从项目登记、资格审核、竞买报名、人员设置、信息查询、保证金缴纳、标书上传、开标评标定标、中标确认,全过程网上封闭进行。在项目开标前,包括交易中心,包括监管机构,都无法知晓所有参加招投标的相关企业的名称,更不知道评标专家的名单。全过程网上进行,改变了过去面对面,转为现在的背靠背,有效防止了“围标串标、劝退拦截”这种问题的发生,真正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2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使各方面成本大大降低3。2。1电子

17、化招投标制度使政府支出成本大大降低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开始实施电子化招投标,配备了2个电子化开标室和5个电子化评标室,实现了7*24小时的录音录像监控、电磁信号检测,满足了全流程的电子化、无纸化、规范化的需要。2014年全年该中心通过电子化招投标实现资金节约率16.89,比2013年的10。26提高了6。63个百分点,全年共完成委托项目743个,其电子化公开招标采购次数为566次,占70。电子化招投标制度切实保障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需要,规范了采购行为,提升了采购效率,提高了服务水平。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化招投标系统自2014年6月起运行后,截止至2015年6月

18、,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2168宗,交易金额达1007亿余元,为国家节约和增值资金19.52亿元。电子招标不仅仅发现价格最低,还能发现“信誉。在网络的电子投标中,招标企业可以通过招标平台的大数据,查阅投标企业过往的投标记录,省去相互磨合和发现信誉的过程,从让招标企业的采购质量提高到新的层次。以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例,该中心自2012年挂牌成立至2015年4月30日,完成交易项目5840宗,成交金额232.33亿元,增收节支28.64亿元。惠州市县镇三级交易中心至2014年11月30日,共完成交易项目11140宗,成交金额445.04亿元,增收节支32。63亿元。2012年、2013年惠州政府公

19、共服务满意度蝉联全省第一,企业群众满意率100,提升了政府形象。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实施网上电子化招投标后多次得到人民日报、紫光阁、中国纪检监察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推介和报道,110多个省内外考察团前往实地学习经验,受到国家部委的重视和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3。2.2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使投标人成本大大降低据统计,每个投标企业平均每年要投40个以上工程标,用于制作投标文件的直接费用约10万元,投标间接费用有的甚至超过100万元。招标代理企业为了印制招标文件,往往耗费大量纸张及人力成本。过去按照传统模式,需印刷几百本招标文件,投标人为购买招标文件需专程派人前往,差旅成本很高.业务员接不完的电话

20、、解释不完的事项、收发大量传真和邮件。投标人标书费和投标保证金的认领、核对工作量巨大.开评标阶段清标、唱标花费很多时间,评标提前准备大量表格,评标需要部门全体员工参与,现场还要进行大量数据采集和手工录入工作,工作量巨大、风险管控难度大。在传统非电子化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往往在递交投标文件时需同时提交多份副本。这种纸质投标书所涉及报表复杂繁琐,有投标总价封面、单位工程费汇总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汇总表、暂列金额明细表、材料暂估单价表、专业工程暂估价表、计日工表、总承包服务费计价表、规费和税金项目计算表、主要材料设备价格表

21、、评标指定材料表等等建设主管部门指定格式的报表,有的表格数十页不止,像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等报表,更是可能数百数千页数,对纸张消耗极为严重.据估计,全国每年招标项目需要数十亿张A4纸,消耗数百万颗树木,所涉金额达数亿人民币。而在评标结束后,这些纸张往往成为废品,让人痛心不已,中间由于砍树、造纸等造成的环境恶化所发生的间接成本更是无可估量。在电子化招投标过程中,只需一部电脑,便可完成全程况买交易,真正实现无纸化。另外,在传统的非电子化招投标环境中,项目报名,人员设置,领取招标文件,缴纳投标保证金、递交投标书,以及开标现场都要必须人员到现场进行,投标人需来往多次,按照最保守的估算,项目报名为一

22、人一天,购买标书、人员设置、缴纳保证金一起顺利完成的话也为一人一天,递交投标书及开标现场为二人三天,产生大的交通、食宿费用平均至少为3500元,而全国范围内每年进行30万次招投标,并按最保守估计每次招标平均5家投标人参与,每年此项成本就达10亿元。而电子化后,使企业完全地减少了这些庞大的开支,又方便了企业.平时开标过程中,需要投标人各递交数份投标文件及各种各样的原件资料,每份投标文件少则数十页多则数百页,评标专家评审过程中需逐份翻阅投标文件,横向、纵向进行对比。譬如,开一个大型标,投标单位有50家,投标文件每家一份正本,则有50份投标文件,每份投标文件少说也要50页以上,评审人员需要翻阅大约2

23、500页的资料进行评审.如果出现投标文件前后对比、投标文件之间相互比较,则要翻阅的页数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是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消耗.电子招投标将投标文件上传至网上评标系统,系统自动对比、按要求筛选投标文件相关部分,省去了评审人员的大量时间,让招投标的费用大大下降。正如上海某投标企业所反映的,过去的投标方式里,要抱着两大皮箱的文件,托运上飞机,非常麻烦,有时候已经到机场了,老板来一个电话要求改价格,又要立刻全部撕开来,重新修改。实现电子招投标之后,这些工作完全可以在办公室,甚至在家里完成。根据某投标企业测算,电子化招投标平台投入使用后,总共参与的100个使用平台招标的项目,节省招标文件、澄清文件、

24、各种信函通知纸张和印刷费22万元、电话传真邮寄费用1。5万元、澄清与开标会场费25万元、外地项目差旅费15万元,为企业间接创造经济效益63万元。此外,电子招投标还能节约其他成本.比如,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建设各类招标平台的上线,使大量招投标信息非常容易被发现,企业之间的无需额外的费用。企业可以节省投标中重复的申请成本,相同的投标,企业无需重复注册和登记,同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企业可以节省运作成本,招标投标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招标代理机构向主管机关报送和审批的文件,通过电子招标平台,招标代理机构只需要将报送和审批的文件上传至平台,主管机关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及时的审批,节省项目时间,缩短项目周期

25、,降低了运作成本;企业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由于电子招投标过程主要是在网上进行,企业无需一个团队往来于企业和投标地之间,最多只需要派代表去投标现场,以证明投标的企业诚意。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在系统中被全程记录的招投标过程,促进企业的成本分析工作,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节约招投标环节交易成本。3。3电子化招投标制度提高了政府的形象和影响力在非电子化招投标时代,投标保证金存在哪个银行,要去操作的话就要通过某个银行,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就能查到,哪些来银行缴纳了钱,从而推算出参与投标的单位和总数,危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在电子化招投标平台中,投标人用加密数字证书登陆交易平台,所有

26、操作均在电子系统日志中记录并不能修改。电子化招投标平台随机发放多银行投标保证金缴费子账号并自动检测其基本账户转入状态,对参与项目投标人数量及上传的投标信息采用数据安全加密处理,从技术上规范了交易的规则。通过电子化招投标系统以后,采取动态帐号,多点银行方式,任何人也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银行的帐号进行查询,这就杜绝了投标人和投标单位数量被知晓的可能,从面对面改为背靠背电子化招投标严格实行进场交易、信息发布、操作流程、费用收退、内控制约、专家抽取、开标评标、视频监控、交易确认、信用验证“十个统一,全部统一规范标准。招投标后台例行严格加密,将系统管理权限析离出多把电子钥匙,想要打开系统查看数据或者正式开

27、标评标时,必须是多把电子钥匙同时插入系统接口才能打开。各别地区招投标系统中,电子钥匙监管部门(如招标办)一把,纪委一把,交易中心一把,任何打开查看等所有操作的全部在云端自动存档,痕迹是永远擦不掉的,永远记录在案。过去每一个标下来,各相关主管部门都要整理一大堆纸质文件去监督机构,非常费时费力.通过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建设工程项目的交易系统和监督系统以后都将与监管机构实现全面对接,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质量问题我们都可以记录在系统中,监督机构的工作量也大幅减轻。电子化招投标明确了电子交易各方主体的职责及相关权限,如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网上审批,市监察部门对电子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督、招标代理负责提交招

28、标申请,投标人符合资质条件才能参与项目投标及递交投标保证金等,保障建设工程电子交易全程公开、全程共享、全程受控.从已经运行两年的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招投标系统来看,其系统性能稳定,安全性、保密性、便捷性得到充分验证,有效降低招标人和投标人信息外泄,从而减少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发生。传统招标投标采用现场报名方式,招标投标双方轻易就能掌握投标人信息.电子招标投标改变了传统的投标报名方式,投标人在网上报名,很难知道还有哪家公司参与竞争。投标人一旦报名后信息就会上锁,直到开标时才解锁,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也无法得知哪些单位在竞标,搞小动作的难度大大增加.部分地方基层的形象不太好,就是因为基层的干

29、部,做事不公,或者把资源暗箱操作,破坏了党的形象。通过电子化招投标平台,有效地保护了干部,也还了干部清白,实现了管办的彻底分离,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网上招投标系统自2012年上线以来,从没有发生重大的违法违纪案件,也没有发生有效的违规等相关投诉。所有东西放在阳光下,经过阳光的照耀,都非常干净、公开、透明。在电子化招投标中,所有的交易程序、办事指南、操作标准、招投标的条件,包括评标的标准、中标的结果,都是网上的及时信息公开透明,交易过程接受企业和监督单位和电子监察部门的全程监控,充分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影响力。3。4电子化招投标制

30、度促进建立数据标准及共享平台在电子化招标时代,所有交易环节从招标申请、备案审批、发布公告、投标报名、招标文件下载、投标人询疑、招标人答疑补遗、投标人缴纳投标保证金、递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发布中标公示、退还投标保证金、交易缴费、发放中标通知书等流程全部在网上交易平台中按规范的操作规程完成,可操作性强。在互联网时代下,这些交易数据容易建立起统一流程规范,并形成数据共享平台,让投标人不管到哪个地方投标,都是统一操作流程,免去纠结于各地不同标准不同流程,踏破铁鞋才能办成一件事的无尽烦恼.电子化招投标模式下的招标文件标准模板化,采用专用的标书制作标准模板,对“通用条款”进行固化,“专用条款”凸显提示

31、,使文件编制更加规范、统一,便于阅读、审查,同时可降低招标人或代理机构随意设置有利“意中人”的条款,逃避监管,排斥潜在投标人,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断招标人、投标人之间的利益链。在以往的招投标活动中,专家库是各级交易中心的最头痛的事情。专家是不同类的,而且水平也不一样,某方面专家没有那么均整,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电子化平台入手。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化招投标平台,使得建立统一的、全省跨市、涵盖四大领域的大型公共专家库成了可能.专家库资源共享,各级交易中心在进行招投标活动时从中间再去抽取专家,完美地解决专家的分类及使用问题。另外企业的人员和资质,也逐渐通过电子化招投标平台实际无缝对接、数据共享,在任一

32、个地方做人员和资质备案,就可以在所有共享的平台里进行招投标操作,免去了旧招投标时代,到处备案到处审核人员,东奔西跑疲于奔命的无奈状态。收集存储数据资料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数据贮存、数据整理或加工、数据检索应用的功能,建立工程信息数据检索或查询智能系统,为企业解决棘手的问题提供情报或佐证。随着工程量清单的实施,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工程造价势在必行.因此,及时采集招标、投标及施工全过程资料,认真地归纳整理这些文件资料,切实杜绝这类资源的浪费现状,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电子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是数据重要生产地,每一个招标项目有关的招标人、招标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中标人的相关情况以至

33、项目完成质量、期限、结算金额等合同履行情况都会公开,这些公开的信息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另外,电子招标书、电子投标书、业绩、专家库、专家评标情况等保密的信息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旦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享平台,产生的价值无可估量,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下建立的数据标准及共享平台,将使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利用数据标准及共享技术,将更好地实现推行电子招投标的目的,规范招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图11 建设

34、工程交易平台标准业务流程图4电子化招投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意义招标制度的设计,本来目的就是通过公开招标,用竞争的方式筛选出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供货商。由于地域、时间和信息流动的覆盖范围等诸多因素,市场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分割开来,企业的价值创造没有发挥到最佳,电子招标的出现,让空间不再是问题,让信息的双向流动变得顺畅,招标企业能够在已知最大的市场里寻找价格最低的供应商,从而将价值创造发挥到极致。4.1电子化招投标制度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性和公平性以前招标收投标文件时,一箱箱文件堆了几米高,用十几辆车运送文件。实施电子化后,极大减轻了评标现场的资料管理工作量。开标整理后的文件资料数量,同比减少86

35、.评标现场需邮寄的开投标文件箱数同比减少95。文件资料节约了大量费用成本,也大量减少纸张使用,节约了自然资源。通过不断推进招标文件标准化,使投标人制作投标文件更加方便,大幅精简了招投标文件的篇幅,投标文件的质量提高了,提升了整个交易系统的效率.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使得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公平;使公务员在运作权力的时候,效率又高,又不会犯错误,不会导致腐败;使老百姓办事快、便捷,而且还能使获益更多。让买的,给政府采购节约了很多资金。卖的,就是拍卖的高了,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我们投标都不用到现场,在家里,在办公室就可以投,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真正让市场配置资源。招投标

36、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投标人之间的充分竞争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电子招标平台在打破物理时空屏障的同时,增强了信息透明度,投标方能通过网络获取招标信息,参加招投标活动,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电子招投标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原则,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各地方、各部门施行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垄断和行政干预行为的发生。4.2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的科学化2013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出台了20 号令电子招投标办法,建立以互联互通的电子招标投标网络为基础,各种电子招投标

37、平台之间的信息实现共享,促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招标投标大市场成为今后招投标的发展方向。全国的电子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将是数据生产的大户。电子招投标的推广和普及,为招投标领域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每一个招标项目有关的招标人、招标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中标人的相关情况以至项目完成质量、期限、结算金额等合同履行情况都会公开,这些公开的信息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电子招标书、电子投标书、业绩、专家库、专家评标情况等保密的信息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全国招投标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投资方向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大数据预测出经济发展趋势,政府可以前瞻性地决策。以分析数据为决策

38、依据,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对指定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对政策效果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可以防止拍脑袋决策,使政府决策科学化。通过对数据分析和各方信息反馈,对政府投资的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及时纠正解决存在的偏差,增强政府决策的自我纠正能力。大数据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为招投标事业服务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更好地实现推行电子招投标的目的,规范招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在电子化招投化制度下形成了海量数据技术的积累,政府相关

39、管理部门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比对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投资方向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大数据预测出经济发展趋势,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对指定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对政策效果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可以防止拍脑袋决策,使政府决策科学化。4.3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规范投标竞争秩序。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国家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制度固化到系统中,并与合同系统、ERP系统、业务公开系统紧密关联,使招标结果、合同、付款互为要件,强化制度执行,杜绝应招未招、减少自由裁量,实现全程留痕,在线监督。通过监控点的设置,使违规操作实时预警、及时纠正,方便了行业管理、审计、纪检等部门对招

40、标活动的实时监督和后续检查,保证招投标监管适时准确、全面到位。通过网上报名、网上答疑等功能的应用,可确保投标单位名单的保密,通过系统自动记录用户硬件特征码、工具软件和计价软件身份码等信息,评标时对此类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借助对标书内容的雷同性自动比对功能,可有效发现串标的线索,从而降低串标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断投标人之间的利益链.4。4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规范评标工作,减少外力干扰。电子化招投标系统一个最大的特点即为网络化、电子化覆盖率高.从招标项目备案、招投标文件审查上传下载、投标保证金缴退,到开标、评标、定标等招投标活动全流程均实现了电子化,使招投标活动基本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41、自动评审,技术标、资信标辅助评审结果,列出所有标书的详细评审记录,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规定,依据评审结果推荐或直接确定中标人,系统会自动生成评标报告,真正做到评审结果无人为因素干扰。同时,引入电子监察、财政审计监督等功能。纪检监察机关可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察,对违规行为及时制止。财政审计部门可对工程交易过程实施追溯监督,反向查询各类交易数据,实现了项目电子监察、造价监管的实时性与直观性,加强了财政资金监管力度,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益。系统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评委和加密通知的功能,实现了评委名单的保密,防止了对评委评标的干扰,降低了投标单位对评委的影响风险,提高了评标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42、在标书制作、上传、评审等多环节对标书内容的完整性、符合性、正确性进行的检测和校验,防止评委带上“有色眼镜,为保护“意中人”而选择性废标,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断评委与投标人的利益链.4.5电子化招投标制度的建设,健全诚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政府管理手段也在发生着变化。围绕依法行政,以招标投标电子化为手段,以诚信体系建设为依托,强化依法行政,提升管理水平,打造健康高效的招投标环境,促进招投标活动回归市场本质。招标投标活动中政府监督与业主负责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建设工程招投标技术改革,改变了以往评标专家对评标和定标起决定性作用、项目业主无权定标选择建设

43、队伍的做法,体现了集体择优。深入推进招标投标电子化,以交易网站为依托,以电子评标系统为核心的覆盖各类工程招标投标全过程的建设工程电子交易平台,电子交易全自动、电子服务全覆盖、电子监察高效能,各类工程交易的报建、投标报名、截标、开标、评标、定标以及工程备案等全部环节流程控制和业务处理实现了电子化。不断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评标专家信用评价,提高评标质量,对评标专家实施信用考核,评标专家的信用评价实行累计扣分制.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诚信排名,并予以公示,通过阶段诚信评价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其市场准入及是否享受差异化的监管与服务;通过实时诚信评价影响其招投标中的信誉得分,差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

44、名录,政府工程不接受其投标。深化电子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推动招标投标电子化,从严管理依法行政,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促进招标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模型,由信息平台自动获取、完整记录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招标投标活动主体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诚信信息,量化考核,形成诚信档案.在评标中引入诚信分,逐步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着力营造重诚信、守诚信的市场氛围,促进诚信度高的市场主体健康稳定发展,优化市场资源,构建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工程建设市场.结论互联网时代是世界的未来,网上电子化招投标系统是建设工程项目交易的未来。大时代潮流,如车轮滚滚,不可违逆.中国当

45、今所遇到的很多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思维的问题,也就是思考方式的问题,互联网的大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数据标准化和共享平台,让经济生活在阳光下运行,是解决我国经济问题的关键要素。随着改革深入,新一届政府对于公共领域改革魄力让人惊赞.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互联互通、标准高效的电子招投标市场意义重大,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动力,公开透明的电子化招投标机制及其信用支撑体系,是建设工程领域改革的最有效着力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最明显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健康转型的有力保障。参考文献1李雅楠,浅析电子化招投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9,31-322杨劲松,低碳理念下电子化招投标经济模式分析,生产力研究,2013 4,23243甄军、王艺霏,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建筑与预算 2013 6,10-114崔柏顺,浅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电子化的作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9,42-435夏文,浅谈电子化信息系统在招投标市场中的应用,科技创新导报,2010 10,9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