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案例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187783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案释法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案释法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案释法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以案释法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案释法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案释法案例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案例类型:刑事案件案例报送单位:中江县南山镇中心学校供稿:中江县南山镇中心学校 周恒勇 审稿:田文华检索主题词:以案释法、普法、案例、校园欺凌二:案例正文采集因嫉妒生出的恶果【案情简介】某在校女学生王甲,因嫉妒比她学习好的邻居郝某(在校生),便邀约学生乙、丙、丁、去打郝某。一天下午6时许,四被告人到郝某所就读的中学,没有找到郝某。学生乙提出不能白来,四被告人即商定找一种人来打。由学生乙找人将长得像郝某的学生詹某叫来。四被告人将詹某拖到一僻静处,四人相继动手殴打詹,并将詹的手机扔到草丛中,抢得詹的人民币39元。后因路人劝阻,四被告人才离开。詹被打成轻微伤。【调查与

2、解决】:人民法院审理觉得,被告人王甲和学生乙、丙、丁共同殴打她人并抢劫她人钱财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但鉴于被告人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认罪态度较好,补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6条、第17条之规定,判处被告人王甲、学生乙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两年,并惩罚金1000元;判处被告学生丙、丁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法律分析】正值花季年龄的少女,竟对无辜少女大打出手、抢劫,看来着实令人不解。但从深层次看,其实四被告人虽然家境各异,但是都具有一种共同点,就是备受父母宠爱。由此,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里唯我独尊,以致养成任性、蛮横、敏

3、感、多疑、嫉妒、自擅自利的性格。四人因同在一校学习声乐,颇有共同语言,便结为一伙,常常邀约上馆子,进录像厅、蹦迪。并常常模仿电视里的镜头戏弄、欺负其她同窗。而王甲仅因住同一院落的郝某学习成绩比她好,穿着比她得体,便觉得郝某看不起她,抢了她的风光。再加上父母在教育她时总以郝某为楷模,使她对郝某是又嫉妒又愤怒。决心要教训教训郝,目的就是要打掉郝的“傲气”。有了这个想法,王甲即不去多想,便邀约学生乙等三人,直奔郝所在的学校。到学校后,四人没有找到人,就应拜别,这样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了。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话一点也不假。学生乙和王甲同样也是极为任性,又十分自负的女孩,没找到郝,学生乙竟

4、提出找一种像郝的人打一顿,消消气。无辜的詹因长相有几分与郝相似,竟成了替打的靶子,受抢的羔羊。王甲等人为自己的任性胡来付出了代价,沦为罪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四被告人的父母更是顿足捶胸。懊悔不已。把戏年华,花季少女,争强好胜是正常的。但是,用暴力或其她措施伤害学习比自己强的同窗就不可取了。1.什么是校园欺凌?它的危害有哪些?(1)校园欺凌是指一种人或一群人对她人实行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袭击。 校园直接欺凌涉及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间接欺凌指通过散播谣言、运用人际关系、煽动她人歹意看待等方式,将受欺凌者排除在某个团队之外。(2)侵害了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侵害了被害人的人格尊严权;破坏了校园和

5、谐、社会秩序;容易使欺凌者成为“问题少年”和“不良少年”;容易使欺凌者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最后危害社会。2.导致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的因素有哪些?受欺凌者缺少必要的社交能力、内心自卑或性格不合群;欺凌者受家庭、社会、网络等不良文化及环境的影响,缺少成就感、同情心;家庭教育中的专制、放任等现象;学校教育中的成绩最重要,其她无所谓的唯分思想;社会上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等等。4.教育部等九部门集中力量向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必要性: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将来,民族的但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

6、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伤害;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重要性: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等等。5.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1114人,起诉2337人。这给了我们什么警示?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要尊重她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但凡法律严禁的,我们坚决不做;违法必受惩罚;国内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6.避免校园欺凌和暴力,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应当如何与人

7、为善? 7.如果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我们应当如何维权?(变式设问:如何斩断校园欺凌肆虐的魔爪?请你为创立平安校园出筹划策。)(1)当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她人的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谋求法律保护。(2)当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如通过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祈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规定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补偿损失。 8为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示例:远离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同窗相处是缘分,礼让三分解矛盾;小事不计较,大事共商讨,友爱互助团结好;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牢记恶小不为;师生之间献真心,校园和谐日渐深。9.为避免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8、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人分别应当怎 样做?国家;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大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等等。社会:有关部门严格审查、监管图书、音像、网络中的“三俗”文化和暴力文化,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等等。学校:贯彻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平常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避免欺凌和暴力的专项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中小学生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暴力”的系列活动;积极对问题学生实行科学有效的跟踪辅导、帮教活动;等等。家庭:

9、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掌握科学的家教理念,多与孩子交流,及时理解孩子的体现;自觉发挥楷模的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用对的的措施引导孩子解决好人际关系;等等。未成年人: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做到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珍爱生命,尊重她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与人发生矛盾时,懂得控制情绪,宽容她人;遇到欺凌和暴力时,及时请教师、家长等协助解决,必要时,依法维权;等等。10.请从心理、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谈谈如 何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心理方面:学会调控情绪,克制冲动,做情绪的主人;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增进同窗之间的友谊,学

10、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道德方面:学会尊重她人,理解她人,平等待人;学会宽容她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种道德崇高的人。法律方面:树立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从小事做起,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避免违法犯罪;提高警惕,增强维权意识,学会用智慧和用法律保护自己。【典型意义】: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校园欺凌行为的避免应当从更长远着手,履行规则教育。近年来,与知识教育相比,我们的规则教育严重缺失。虽然有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平常行为规范等,但内容相对简朴,宣示性的内容较多,且缺少对多种情形后果模式的设定。除此之外,在学校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敢”

11、容易批评学生,“不敢”指出学生在行为规则上的错误。而规则意识正是在不断矫正错误的过程中被强化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对某些家长来说,也需要变化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强调,提高对子女规则教育的注重,不能把这一责任所有推到学校。总之,应当通过建立一套行为规则及其教育体系,鼓励家庭、学校和社会承当应有的教育责任。由于校园欺凌事件波及较多学生,在案件的解决上,学校应当占主导,同步应当赋予学校一定的惩戒学生的权力。在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框架下,对一般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必要找到某些合适的、有效的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让学生更有规则意识、校园更安全。根治校园欺凌,适度法律介入不可少治理校园欺凌需

12、要建立“联合部队”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学校发挥主体作用,这是必须的,学校是担当学校安宁、和谐秩序的第一负责人,需要制定完善避免和解决校园欺凌的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有关岗位教职工避免和解决校园欺凌的职责; 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足运用心理征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征询和疏导,等等。但是,治理校园欺凌不能只靠学校单打独斗,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建立“联合部队”。“联合部队”,就是我们必须在校园建立校园警察,一方面,对校园欺凌现象形成震慑; 一方面,及时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制止。同步,我们要建立司法教育强化培训班,对暴力孩子进行强制教育。三是铲除社会暴力文化

13、部队。校园欺凌诞生的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完善立法很明显,某些治理得较好的国家重要是通过法律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而不是重要通过训导与宣讲。并且,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后,会对有关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与跟踪,以免后来影响其心理。这两方面无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觉得,解决校园欺凌,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通过专项治理收集多种常用问题,尽快推动完善立法与严格执法。同步,家庭教育缺失的应当尽快弥补,例如进城务工家庭身后的留守孩子。存在暴力教育的家庭教育则需要更新理念,从小应当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公民教育,友爱、平等与尊重教育应当得到注重。此外,校园也应当在尊重教育方面发力,一方面做到教师尊重每一种孩子,以身作则,同步不仅是关怀她们的学习,也涉及情感与内心世界。校园欺凌只是一种现象,它的成因有诸多,从这些因素入手解决问题效果会事半功倍。光靠家庭或校园教育难以遏制这股校园霸凌的歪风,专项治理也只能起到临时的约束,减少校园暴力应当减少国内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让那些施暴者付出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