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21732354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体运动归纳I、重力类:(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1主要解决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问题基本关系式:GMmmgR2例1、某星球质量是地球的1/5,半径为地球的1/4,则该星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是多少?设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天体半径为r,贝y:4gGM4pnGR(M,护3)R233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R2M1=L-1gR2M2122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例2、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地心4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g,则g/g为A、1;B、1/9;C、1/4;D、1/16。表面重力加速度:

2、GMm=mgng=GMR2R2轨道重力加速度:g=G閒2=吋2gII、天体运动类:行星(卫星)模型:MmV2F=G7T=m7=mrm2=mT2丫、周期类:主要解决天体的质量(或密度)与同步卫星问题基本关系式:GMm=mf王丫rr2IT丿设恒星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或行星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它们之间的间距为r,行星绕恒星(或卫星绕行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分别为v、s、T.r3GM可以推得开普勒第三定律:h=K(常量)T24n1. 天体质量(或密度)问题4兀2r3M=GT2M3兀r3P=V=GT2R3当r=R时,则天体密度简化为:P=GT2R、T分别代表天体的半径和表面环绕周期,由上式

3、可以看出,天体密度只与表面环绕周期有关.2. 周期公式T=2,GMGMR2 对人造地球卫星而言,轨道半径越大,离地面越高,周期越大。 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r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又因为地面g=所以有T=2,R=5.1x103s=84.5min。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最g小周期。二、同步卫星问题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卫星环绕地球运转与地球自转同步即“对地静止”(又叫静止轨道卫星)的一种特殊卫星。1. 同步卫星的轨道与线速度. 同步卫星一定在赤道正上方论述要点:同步卫星要想“对地静止”其圆轨道必须与地轴垂直,又因每种卫星轨道必过地心。这就决定了同步卫星一定在赤道正上方 同步卫星离

4、地高度证明要点:GMmr2(2,)2=mrIT丿GMmmg=R2gT2R24,2=4.2x107m/s基本关系式:GMmr2mv2r由此可得:GM1rrh二r-R=3.56X107m(约为三万六千千米) 运行速率v=2nr/T=3.1km/s2飞船(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此类型要涉及开普勒三定律)例3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如图所示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点A将速度降低到适当的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与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地球半径为R)求1、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2、在椭圆轨道上经过A,B两点速度之比解析:此题考察了开普勒三定律内容

5、,这个题目可以衍生出其它很多关于速度,加速度,能量的题目。三、线速度类:主要解决宇宙速度问题1、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运行速度)推导过程:令上式中r=R,得v=GMgR,将g=9.8m/s2、R=6.4X106m代入R得:V=7.9X103m/s=7.9km/s.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的最大线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byeearthspeed)V=11.2km/s.23、第三宇宙速度(byesunspeed)V=16.7km/s.3四、双星问题双星模型:G,L2=m2r=m22(L一rJ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

6、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例3.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m.mGrrn2-mi【解析】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l、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l、r2,角速度分别为s1、s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Gmim2二mr2Gr22r222联立解得:r产1m1m22n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叫二2=T联立解得:m+m2二辔补充: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例4.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物体“飘”起来,则地球的转速应为原来的()A、B、C、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