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

上传人:cunz****g666 文档编号:121730654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个观点: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与文化血脉相通,骨肉相连。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文化。文化是什么呢?对于文化的解释,林林总总,恐怕不下百种。我的解释是,所谓文化,就是一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而产生的共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城市文化,就是一个城市地域范围内千千万万人群多年一起生活所形成的共同的审美观和价 值观。北京有京城的城市文化,上海有沪上的城市文化,成都有蓉城的城市文化,昆明有春城的城 市文化一个城市,几代、几十代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同喝一井水,共吃一锅饭,呼吸与共,冷暖相 通,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处世习惯乃至饮食习惯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相互感染, 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表面看起来似乎无影无踪

2、,但仔细琢磨却有着若干明显特点的城市文化。 比如,北京的皇城文化。京城市民,非常关心时事政治,动辄就是国际形势如何如何,国内 形势如何如何,过去如何,现在如何,将来如何哪怕街头一出租司机,与乘客聊起天来,也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有着非常强烈的参与感和政治意识。比如,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市民,也一样喜欢放眼世界、纵横神州,但是,他们的视角更 多地是着眼于生活、着眼于商业、着眼于市场,以及各种实实在在的机会。他们通常考虑的 是人与社会的灵活相处、互不侵犯和兼容并包,正因此,上海城市文化中随时透露出一种处 世的精明练达和商业社会的契约精神。成都人的安逸与知足,昆明人的朴实与本分 只要深入下去,呆上十

3、天半月,你一定会在 某一城市嗅出一种其他城市没有的独特味道。这,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标志,文化是城市之根, 是它的血脉之源。对于城市文化,我们应该珍惜它、培育它,使之更加清晰、明白,更有特 点、更有韵味,并且,还要让其发扬光大,让这个城市的市民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不是相反,抹杀它,弱化它,同化它,像时下一些城市的现代建筑那样,一味摹仿、统统 照搬,失去了自己本来的面貌和性格,搞成了百城一格、千街一面,毫无特点而难以区分。城市没有了根,没有了特点,该是多么枯燥,多么无趣,甚至,多么可悲。第二个观点,文化是城市之魂,文化产业是城市的

4、亮点和核心竞争力。北京有京剧,上海有沪剧,西安有秦腔,太原有晋剧毫无疑问,这就是城市文化,也是城市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但是,文化产业,远远不止于此。总体说来,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两大部分。传统文化产业是根植于这个城市的历史,千百年来历经时间洗礼而保留下来的文化。发展城 市文化产业,首先应该对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作一梳理,去伪存真,汰劣留良,然后,加大 政府支持力度,使其发扬光大。新兴文化产业,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信息化时代起步以来,这个城市有意无意生长发育 起来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的文化业态。贵州贵阳,本是一个比较偏远的西南小城,但近年来网络数

5、字经济如火如荼,网络文化产业 已经俨然成为贵阳乃至贵州全省的新兴产业。浙江横店,原本也是那么一个远离大都市的小山村,却因为有一位颇有眼光和胆识的徐文荣 老人,咬定青山,坚持多年,终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影视文化基地之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的面貌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微妙的改变。在一、二、三产业中, 文化产业正无可阻挡地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它正显现出轻资产、重效率、重人才、重 创新的显著特点。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生机勃勃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新兴文化产业这盘棋到底可以下多大,关键的关键,还是要看我们城市管理者和全体市 民的眼光、胆略、胸怀和勇气。第三个观点,城市文化需要我们小心呵护,精心浇灌。城市

6、文化概念的提出,是近些年的事。到底一个城市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究竟什么叫做 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些,都有待我们去 调研、去总结、去定型、去完善。2.2 亿人假如我们把城市文化比做一棵正在生长中的幼苗的话,它需要我们的小心呵护,精心浇灌。 今天的大会叫中国城市大会长三角峰会。我想,我们长三角的大大小小城市,都会有自 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而与此同时,这些城市,又都处于长三角这个独特的大地域中, 长期生于斯,长于斯,也会形成共同的长三角文化特点。长三角文化有哪些特点呢?这个,我说不出来。因此有一个小小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我们 长三角各城市管理者们,在认真梳理自己城市独特的文化特点、将其充分发扬光大的同时, 也有一些人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研究研究,长三角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到底有 哪些相似的、共同的文化特点?我想,倘若在文化层面寻找到大家的相似点和相同点,那么,在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各种 体制政策的融合中,就能够找到更多的共同点,形成更多的共识,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 阻力,提高长三角融合共生的效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