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well侵袭实验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21669774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ranswell侵袭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Transwell侵袭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Transwell侵袭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Transwell侵袭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ranswell侵袭实验(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Transwell侵袭实验1.实验前一天将ECM胶(8-12 mg/ml)(Sigma)放于4冰箱中融化过夜2.实验时将所用的枪头在冰上预冷半个小时,ECM胶用预冷的无血清1640按1:9稀释(稀释至1mg/ml),每孔中加入稀释好的ECM胶40l,放入37培养箱中,孵育5h3.水化基底膜:吸出小室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70ul含无血清1640培养液,37,30min,吸去培养基4.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胰酶消化细胞,0.1%血清1640悬浮,计数,稀释至密度为1106/ml,每空中加200l细胞悬液5.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l含30%新生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6.24h后,弃去孔中培液,PBS

2、洗2遍,甲醇固定20分钟,0.1%结晶紫染色15-20 min,用清水洗3遍以上,用棉签轻轻擦掉上层未迁移细胞7.400倍显微镜下随即五个视野观察细胞,记数个人觉得做Transwell就像小马过河一样,要讲究个体化,不同的细胞侵袭能力不同,胶的稀释倍数、细胞上样量、上下室血清浓度差以及孵育时间也不同。对于你的问题,我觉的不管是在温箱中放5个小时或者是在超静工作台中风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Matrigel从液体状变成胶冻状,在温箱中放置5个小时后,拿出来上室中肯定会有液体残留,此时一定要将残留的液体洗干净,然后在水化一下基底膜。(1) 吸去培养液,用棉签轻轻擦除上室聚碳酸酯膜内侧面贴壁细胞,用0

3、.01MPBS漂洗两次,4%多聚甲醛固定10 分钟;(2) 吸去固定液,将膜风干,每孔加0.6ml 0.1%结晶紫染液,室温中放置20 分钟;(3) 轻轻甩去染色液,用蒸馏水洗涤各孔,将上室取出,从聚碳酸酯膜内侧面用吸水纸吸干水分,自然干燥;(4) 测定前,将各实验组上室置入新的24 孔板中,每孔加0.6ml 33醋酸脱色,充分振荡,每组设定5 复孔;同时设置调零孔(33醋酸);比色:每孔取脱色液150l 加入96 孔板中,在570nm 处测定OD 值。2步骤21 Transwell小室制备21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 包被基底膜(冰浴操作):用50mg/LMatrigel 1:

4、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24孔板每空50-70uL:20uL Matrigel + 160uL DMEM/F-124风干,过夜。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30min。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ug/ul) 60-80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

5、为最好),置37 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21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min,使基质胶再水化。再吸去剩余培养液。22 制备细胞悬液 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个人经验,细胞量

6、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23 接种细胞 取细胞悬液100200l加入Transwell小室,不同公司的、不同大小的Transwell小室对细胞悬液量有不同要求,请参考说明书。24孔板小室一般200l。 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500l含FBS或趋化因子的

7、培养基,不同的培养板加的量有不同要求,具体请参考说明书。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培养细胞:常规培养1248h(主要依癌细胞侵袭能力而定)。时间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细胞细胞侵袭力外,处理因素对细胞数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以我的课题为例,我使用的药物不仅会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力,还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我选择的药物浓度是用MTT筛选出的72h的IC50。用这个浓度处理细胞,24h内对细胞增殖并无明显抑制,但24h后,抑制作用就开始出现了。所

8、以,用这个浓度来做Transwell,处理时间也必须限定在24h内,否则一旦药物抑制了细胞增殖或者诱导出凋亡,使处理组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那么就难以肯定穿过膜的细胞比对照组少,究竟是由于侵袭被抑制引起,还是处理后细胞数目本身就比对照组少而引起的了。时间过长不可以,同样,过短也不行,因为细胞内会有一定量的MMPs储存,短时间内可能侵袭能力不会有太大改变。同时从药物被吸收进去,进而发挥作用,影响MMPs表达,到最后释放到培养基中,还需要一个过程。时间点的选择可尽量长点,也可选择多个时间点研究时间依赖效应,但前提是这个时间范围内细胞数目不能有明显变化。另外,我看到细胞在小室内的形态不是正常培养贴壁的

9、形态,而是圆形的,仍是悬浮时的形态,不过会聚集成团,所以看到细胞不正常贴壁也不要紧张,是正常现象在培养过程中,膜下会逐渐有少量小气泡产生,这是正常现象,可不予处理,但我遇到过培养一段时间后,膜下出现了大气泡,幸亏及时发现,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个人建议,最好接种细胞后12h把培养板从培养箱里拿出来看看,确信没有大气泡产生。 24 结果统计检测穿过的细胞数有两种方法:241 直接计数法2411 “贴壁”细胞计数这里所谓的“贴壁”是指细胞穿过膜后,可以附着在膜的下室侧而不会掉到下室里面去。通过给细胞染色,可在镜下计数细胞 用棉签擦去基质胶和上室内的细胞 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结晶紫染色、台肦蓝

10、染色、Giemsa染色、苏木精染色、伊红染色等。个人推荐采用0.1%结晶紫染色,这种方法有如下优势:(1). 不需要固定细胞,直接染色即可。(2). 配制简单方便。(3). 染色后可以用33%醋酸脱色,将结晶紫完全洗脱下来,洗脱液可在酶标仪上570nm 测其OD值,间接反映细胞数。个人认为这是结晶紫染色最大的优势所在。因为,虽然经过准确的细胞计数,往往穿过膜的细胞数仍难以准确控制,可能某一批实验穿过的细胞会特别多,以致细胞成堆,这种情况下就难以计数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醋酸脱色后用酶标仪检测。使用结晶紫染色要注意,染色前要将膜风干,否则可能会染不上。 细胞计数:我们使用的是Leica DC 3

11、00F正置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把Transwell小室反过来底朝上就可清楚看到小室底膜上下室侧附着的细胞。也有不少人用手术刀将膜切下后染色,再贴在玻片上,滴二甲苯,再盖上盖玻片,就可以长期保存,但是这样做小室就成了一次性的了,未免有点浪费。取若干个视野计数细胞个数。论坛里一般采用35个视野,也有人用10个,都是随机选取,个人认为这样选择的视野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也会掺进人为影响,特别是计数视野较少的时候。我选取16个视野,不是随机选择,而是有固定的位置。我们使用的显微镜所看到的视野的直径刚好是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小室底面膜的直径的1/4。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小室,膜的面积不尽相

12、同,但个人认为,拍照时还是应当选取固定的位置,并选择尽可能多的视野。2412 “非贴壁”细胞计数由于某些细胞自身的原因或某些膜的关系,有时细胞在穿过膜后不能附着在膜上,而是掉进下室。这种情况我没有遇到过,根据论坛里提供的经验,可以收集下层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细胞量,也可用细胞计数的方法直接在镜下计数,个人认为MTT应该也是可以用的,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 241 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主要用于穿过细胞过多,而无法通过计数获得准确的细胞数所采用的方法,与常用的MTT实验是同样的原理。2411 MTT法 用棉签擦去基质胶和上室内的细胞 24孔板中加入500l含0.5mg/ml MTT的完全培养基,将小室置于其中,使膜浸没在培养基中,37 4h后取出。 24孔板中加入500l DMSO,将小室置于其中,使膜浸没在DMSO中,振荡10min,使甲臜充分溶解。取出小室,24孔板于酶标仪上测OD值。2411 荧光试剂检测这类方法一般是与Transwell小室一起出售的,其原理与MTT法类似,是用一种荧光染料染细胞,再将细胞裂解,检测荧光值。Chemicon的ECM554即属于这类。2411 结晶紫检测上文已说过,这里不再赘述,原理与MTT法也是类似的。但结晶紫染色还有个优点,就是染色和脱色的过程并不影响膜上细胞,在脱色后还可重新染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