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镜消毒规范标准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121649362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内镜消毒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内镜消毒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内镜消毒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最新内镜消毒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内镜消毒规范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s 507-2016软式镜清洗清毒技术规.软式镜清洗消毒技术规1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镜淸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基本条件、操作规程等容。本标准适 用于开展软式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时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WS/T 313医务人员 手卫生规GB镜清洗消毒机(2012发布)GB医用清洗剂标准(2012发布)GB消毒 技术规(2012发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软式镜f

2、lexible endoscope用于疾病诊断、治 疗的可弯曲的镜。3.2淸洗cleaning使用含有医用淸洗剂的淸洗用水,去除附着于软式镜的污染物的过程。3.3漂洗 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淸洗后软式镜上残留物的过程。3. 4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对消毒后的软式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3. 5镜清洗消毒机automatic endoscope reprocessor, AER用于镜复用处理,具有淸 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3. 6医用清洗剂medical cleaning agent用于医疗器械淸洗,增强水的去污能力的化学制剂。4管理要求4.1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4.1.1开展镜诊疗工

3、作的医疗机构,宜按专业群分别建立集中的镜诊疗中心(室)。 4.1.2医疗机构应将镜淸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镜中心(室)医院 感染管理和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监测。4. 1.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应遵循本标准,负责对本医 疗机构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包括镜中心(室)建筑布局与工作流程审 核、日常巡查、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2镜中心(室)的管 理要求4.2. 1镜中心(室)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 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4. 2.2应遵

4、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将所有用于患者诊疗操作后的软式镜均视为具有感染性, 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进行人员防护。4. 2. 3 X作员进行镜诊疗或者清洗消毒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WS/T 311医院隔 离技术规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 罩、帽子、手套等。4.2.4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 应分时间段进行。4. 2. 5软式镜淸洗消毒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应将操作规程以文字或图片方式在清洗消 毒室适当的位置贴。4. 2.6应具备适用于软式镜淸洗消毒的设备与物品,并进行严格管理。4.2.7诊疗工 作结束后,应对诊

5、疗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4.3质量控制要求4. 3.1监测与记 录4. 3. 1. 1镜室应做好镜淸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容应包括,就诊病人、就诊时间、 使用镜的编号、清洗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等事项。4. 3.1.2对连续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遵循附录A要求进行浓度监测,并登记。4. 3. 1.3镜清洗消毒机的管理包括如下容:a)新安装的镜淸洗消毒机应监测验证,并记录;对其清洗、消毒效果产生疑虑时,应 重新检验装置,处理情况应予以记录。b)应正确使用配套的部件及其消耗品,如更换 淸洗用水、消毒剂、清洗剂时应进行监测验证,并记录。c)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定期维护,并记录。4. 3.1.4镜消毒灭菌

6、效果监测包括如下 容:a)消毒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灭菌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b)监测数量: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不 低于5条。当镜室负责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变动时应增加镜监测的比例和次数。c)监测方法和 结果判定遵循附录B进行。4.3.2可追溯性要求4. 3. 2. 1消毒、灭菌质量监测资料的保留期应$3年。4. 3.2.2标识的要求如下:a) 软式镜编号应具唯一性。b)已消毒的镜应有明确的标识。5基本条件5. 1人员5.1.1医疗机构应配备专门的淸洗消毒工作人员,其数量与本单位软式镜诊疗工作量 相适应。5.1.2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对淸洗消毒工作人

7、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容包括镜及附件的 淸洗消毒程序、镜构造及保养知识、高水平消毒剂和灭菌剂的使用、标准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知识等。5.2建筑5. 2. 1镜中心(室)基本布局5. 2. 1. 1建筑面积应与镜诊疗工作量相匹配5. 2. 1.2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配件与敷料库等。5.2.2镜诊疗室5. 2. 2. 1应根据开展的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5. 2. 2. 2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 诊疗床1、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5. 2. 2. 3配备手卫生装 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2.2.4灭菌镜的诊疗环境应达到普通手术室的要求。5. 2.

8、3清洗消毒室5. 2. 3. 1应独立设置,面积应与清洗消毒工作量相适应。5. 2. 3. 2应遵循工作流程分 为清洗区、消毒区、干燥区等。5.2. 3.3不同部位镜的清洗槽宜分开设置和使用。5. 2. 3. 4应保持通风良好,应根据使用的消毒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强制排气口。5.3 设施、设备与物品5. 3. 1软式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适应。5. 3.2应采用全浸泡式镜。5. 3.3宜配备镜淸洗消毒机,其要求如下:a)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b)应具备清洗、消毒、漂洗、自身消毒功能。c)宜具备持续测漏、水过滤、乙醇冲洗和压力送气干燥、数据打印等功能。5. 3.4应 配备以下基本淸洗消毒

9、设备与物品:a)专用流动水清洗槽、消毒槽、全管道灌流装置(宜采用自动灌流器)、一次性注射 器。b)各种镜专用毛刷、c)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负压吸引器。d)超声清洗器。e)计时器。f)镜及附件运送装置。g)干燥用品:宜采用不璋屑且质地柔软的擦拭布;淸洗用纱布应一次性使用;复用的 干燥用品应每次使用后淸洗、消毒,干燥后备用;配备75%乙醇或异丙醇;配备垫巾等。5. 3.5灭菌设备: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等灭菌设备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5. 3.6清洗用水:应有冷、热水源,其微生物学指标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根据需要 配备灭菌水或过滤水(使用过滤装置的,应定期更换滤器)。5.3.7医用清洗剂:应

10、选择适用于软式镜清洗的医用清洗剂。5. 3.8消毒剂:应选用适用于软式镜的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 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不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风险评估详见附录A。5. 3.9润滑剂:物理灭菌的器械与配件,所使用的器械润滑剂应为非油脂水溶性成分, 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兼容性,不应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他性能。5. 3. 110镜柜或镜库: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镜库应通风良好,保持 干燥。6清洗消毒操作规程6.1基本原则6. 1. 1软式镜及其附件、诊疗用品应遵循Spaulding医疗用品分类法进行分类消毒处理, 原则如下:a)对皮肤粘膜造成损伤或进

11、入无菌组织器官的软式镜(如ESD、POEM食道手术、胆道 镜手术所用镜)及活检钳、圈套器、注射针、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 取石球濮、扩球囊、扩探条、造影导管、异物钳等附件,应进行灭菌。b)与粘膜及不完整皮肤接触的软式镜及注水瓶及连接管、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运送 容器等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c)与完整皮肤接触的用品(如听诊器)及床架、镜运送车等物品应低水平消毒或清洁。6. 1.2不应改变清洗消毒流程或者省略清洗消毒步骤,不应缩短淸洗消毒时间。软式镜 淸洗消毒流程见图1 图1软式镜清洗消毒流程 注:1.机器具备测漏功能的不作手工测漏。手工清洗消毒,或使用无测漏功能清洗消

12、毒机的,应每天于工作结束时对当天使用的软式镜测漏一次;条件允许时,宜每次淸 洗前测漏。2.清洗消毒机无干燥功能的应进行手工干燥。6. 1.3消毒灭菌前应进行淸 洗。6. 1. 4应使用流动水对镜进行漂洗。6. 1.5在清洗、漂洗、消毒等处理后,均应使用压力气枪将残留液体去除。6. 1.6软 式镜应采用的正确方法进行干燥和储存。6. 1.7镜及附件的淸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计时控制。6.2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6. 2.1预处理的操作流程如下:a) 镜从患者体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医用清洗 剂的湿纸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洗用品应用后丢弃);b) 反复送气与 送水至

13、少10s,c) 将镜的前端置入装有医用淸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取清洗液至吸引 器罐见到清洗液流入为止。d) 将镜从光源装置上取下时,连接着镜子的线路及吸引管应经过擦拭后拔下。e) 盖好防水盖,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6. 2.2漏水测试的操作流程如下:a) 将镜放入盛有适量清洗用水的清洗槽;b) 先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c)连接好测漏装置,并注入压力;d) 将镜先端浸入水中,同时向各个方向弯曲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e) 如有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f)测漏情况应有记录。6. 2.3清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a) 遵循医用淸洗剂产品说明书配置适量使用浓度

14、的淸洗液置于清洗槽及超声清洗器中。b) 将镜全部浸没于淸洗液中,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前端和操作部应重点擦洗。c) 用淸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管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 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见的碎屑及组织为止(毛刷进入和抽出时宜 采用旋转的方式);再次淸洗刷头。d) 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清洗液反复清洗镜的每个腔道。 如采用手工操作,应先用注射器抽吸淸洗剂100 ml,清洗送气送水管道,再用吸引器 将清洗剂吸入活检管道,使管道充满淸洗液进行浸泡。使用酸化水消毒的,清洗时间 适当延长。十二指肠镜抬钳器管道用50ml注射器反复冲洗。e)将取

15、下的活检入口阀 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扭等部件在超声清洗器使用清洗液淸洗。D以上清洗液浸泡、清洗的操作应遵循相应的医用清洗剂产品说明所要求的浓度、时 间、温度执行。g)清洗液应每淸洗一条镜后更换。6.2.4漂洗的操作流程如下:a)将清洗后的镜及部件、附件等置于带流动水的漂洗槽。b)用全管道灌流装置(或高压水枪、注射器)彻底冲洗镜各管道至少10s,并用流动水充 分冲洗镜的外表面、部件及附件。C)用全管道灌流装置(或高压气枪、注射器)向各管道充气,排出管道的水分。d)擦干 镜外表面、部件及附件。6.2.5消毒(灭菌)的操作流程如下:a)采用化学消毒(灭菌)剂进行高水平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擦干后

16、的镜及取下的部 件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管道用灌流装置或注射器灌满消毒液,作用 至消毒剂规定的时间。b)软式镜髙水平消毒可选用邻苯二甲醛、戊二醛、二氧化氯、酸性氧化电位水、过氧 乙酸等;软式镜灭菌可选用戊二醛、过氧乙酸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参见附录A。 选用的其它消毒剂应适用于软式镜消毒灭菌,并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d)使用灭菌设 备对软式镜灭菌时,应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6. 2.6终末漂洗的操作流程如下:a)高水平消毒后,淸洗消毒人员应更换手套将镜从消毒槽取出,置入漂洗槽。b)用全 管道灌流装置(或压力气枪、注射器)向各管道充气,排出管道的消毒液。C)用全管道 灌流装置(或压力

17、水枪、注射器)用无菌水或过滤水反复冲洗镜各管道至少10s,并充分 冲洗镜的外表面、部件及附件。6.2.7干燥的操作流程如下:a)将终末漂洗干净的镜置于铺设无菌巾的专用干燥台,无菌巾至少4h更换。b)用75% 乙醇或异丙醇冲洗所有管道,至另一端能看到乙醇或异丙醇流出。C)用压力气枪、洁 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至其完全干燥。d)用无菌纱布擦干镜外表面及各部件。e)取下清洗消毒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部件和附件,用于下一 患者的诊疗。6.3镜清洗消毒机工作流程6. 3. 1使用镜淸洗消毒机时应遵循产品说明操作使用。6. 3.2在使用镜清洗消毒机进行淸洗消毒之前,应先遵循6.2.

18、1、6.2.3的规定对镜进 行预处理和手工清洗。6. 3. 3如果清洗消毒机无测漏功能,应先遵循6. 2. 2的规定进行手工测漏。6. 3. 4将镜置入镜淸洗消毒机,并用专用的连接器将镜各个管道与洗消机连接;关闭舱 门,启动洗消程序进行工作。十二指肠镜的抬钳器管道很细,有些淸洗消毒机不能产 生推动液体通过管道所需的足够压力,此时应手工清洗此管道。6. 3.5使用无干燥功能的清洗消毒机之后,应遵循6. 2. 7的规定进行干燥。6.4镜附 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6.4. 1应灭菌的附件包括活检钳、圈套器、注射针、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 网篮、取石球囊、扩球囊、扩探条、造影导管、异物钳等。重复使

19、用的上述附件用后 应清洗、灭菌,方法如下:a)使用后应立即浸泡在淸洗液里,防止污染物干燥,同时要向管道注入淸洗液。b)将上述附件在流动水下,用小毛刷刷洗钳瓣面和关节处,仔细冲洗附件的腔道, 直至无可见的碎屑、组织止,擦干。c) 使用清洗液在超声清洗器淸洗,作用时间遵循清洗剂产品说明执行。清洗后用 流动水漂洗干净。部分附件淸洗后应遵循相关要求涂抹润滑剂。d) 某些难以清洗消毒的附件如注射针、切开刀等,因其管腔细,易残留血液或有 机物,宜使用一次性产品。e) 附件首选的灭菌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或者选用符合要求的灭菌剂、灭菌器械 进行灭菌,具体操作方法遵照使用说明。灭菌时或灭菌后的包装应符合无菌储存

20、规定。6. 4.2应高水平消毒的附件处理方法如下:a) 重复使用的口圏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或灭菌,消毒可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1000 mg/L的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消毒后, 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b) 注水瓶及连接管应每天淸洗并高水平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 连接管应进行充气操作达到干燥。注水瓶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c) 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氮消毒剂或者1000 mg/L的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浸泡消毒30niin,刷洗干净,干燥备用。宜使用一次性吸引 管。6.5附属设备的淸洗消毒6.

21、 5. 1每日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淸洗槽、漂洗槽等充分刷洗,用有效氯含 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1000 mg/L i氧乙酸等消毒剂擦拭消毒,选用其它消 毒剂时遵循使用说明书操作。6. 5.2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6.6储存6. 6.1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将干燥后的镜储存于专用洁净镜柜或镜库,插入部和连接 部均应垂直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并将所有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 送气送水按钮取下。6. 6. 2淸洗消毒后24h使用的软式镜可不进行重复清洗消毒。6. 6.3灭菌后的镜、附件及相关物品应当遵循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6.6.4 镜柜或镜库房毎周淸洁消

22、毒一次,污染时随时消毒。附录A (规性附录)软式镜常用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消毒(灭菌)剂高水平消毒及灭菌剂量注使用期限与监测注作用方式注意事项过氧乙酸(PAA)浓度:原液:0.2% -0. 35%(W/V)使用中0. 15% 时间:消毒5min灭菌MlOmin (0. 35%)连续使用7天。参考次数:500ml原液可消毒20-25条镜。使用专用试纸,消毒15条镜后每次消毒前 监测机械:自动冲洗浸泡。1.消毒效果好,即使在有机物中消毒效果也不降低。2. 能消除镜管道上因使用戊二醛而形成的硬化物质。3.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剌 激性。4. 对金属腐蚀性强,应加防锈剂,严格控制时间,使用后应立即彻底漂

23、洗。5.应使 用专用于镜的PAA,不应使用普通的PAA。邻苯二甲醛(OPA)浓度:原液:0.55% (0. 5%-0. 6%)使用中0. 3%时间:消毒M5min重复使用14天。毎天使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1.手工:浸泡,应注满各管道;宜采用自动灌流器流动浸泡。2. 机械:自动冲洗浸泡。1.消毒效果优于戊二醛(包括结核杆菌)。2.刺激气味小,对皮肤粘膜刺激较少。3.与材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4.对细菌芽胞杀 灭速度缓慢。5. 能使蛋白质凝固,消毒前淸洗应彻底。6. 易染色,接触该试剂可使衣服、皮肤、仪器等染色。7. 接触蒸气可能刺激呼吸道和眼睛;有关安全接触浓度和长期接触的危险需进一步评 估。戊二醛

24、(GA)浓度:原液22%(緘性)使用中1.8%时间:消毒$10 min灭菌10h连续使用14天。每天使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1. 手工:浸泡,应注满各管道;宜采用自动灌流器流动浸泡。2.机械:自 动冲洗浸泡。1.受有机物影响较小。2.与材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腐蚀性较小。3.对细菌芽胞和分枝杆菌的杀灭速度缓慢。4. 对皮肤、眼睛和呼吸具有致敏性和剌激性,并能引发皮炎、结膜炎、鼻腔发炎及职 业性哮喘,对工作人员危害大。5. 漂洗不充分而残留的戊二醛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6.具有固定性,易在镜及淸 洗消毒设备上形成硬结物质。7. 尽可能在自动镜清洗消毒机中使用,或将其装在带有密封盖的密闭容器中使用,并

25、且设置专用的排气装置。二氧化氯浓度:500mg儿时间:消毒3-5min配制后当天使用。机械:自动冲洗浸泡。1.杀菌快速高效。2.有机物影响小。3. 活化率低时产生较大剌激性气味,宜在淸洗消毒机中使用。4.金属腐蚀性高,使 用时加防锈剂,使用后立即彻底漂洗酸性氧化电位水(E0W)主要指标:有效氯 60mg/L 土 1 Omg/L; pH 值 2. 03. 0;氧化还原电位M11 OOniV ;残留氯离子1000mg/L。时间:消毒3-5niin宜现制现用,用后即排。每天监测相关指标。1.手工:应采用自动灌流器冲洗浸泡。2机械:自动冲洗浸泡。1.使用中的溶液不刺激皮肤、眼睛和呼吸道。2. 在存在有

26、机物质或生物膜的情况下杀菌效果会急剧下降,消毒前清洗应彻底。3. 对镜有一定腐蚀,使用后应彻底漂洗。4. 出液口应有自动监测显示,毎天进行有效氯、ORP监测。5.应采用流动浸泡方式 消毒6。处理后的镜应充分干燥。7.镜变化后重新验证消毒效果。注:1表中标 注的浓度与作用时间与卫生许可批件中标定的不一致时,应以后者为准。2消毒剂达 到使用有效期均应废弃处理,无论浓度是否达标。3浓度试纸等应取得批件。4.酸 性氧化电位水指标监测方法参见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 灭菌技术操作规5.其他新产品应遵循产品说明使用。附录B(规性附录)软式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B. 1采样时间在

27、软式镜消毒或灭菌后、使用前进行采样。B.2采样方法B. 2. 1有管道软式镜的采样方法采样部位为镜的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采样 液(含相应中和剂的磷酸盐缓冲液),从被检镜活检管道入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 从活检管道出口收集,立即送检。B. 2.2无管道软式镜的采样方法采样部位为镜的外表面。用沾有采样液(成份同B.2. 1)的棉拭子,涂擦被检镜插入部 的全部外表面2遍,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到含10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立 即送检。B.3样品处理与结果计算B. 3. 1样品采集后应在2小时处理。B. 3. 2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

28、l待检 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毎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加入已熔化的4548。(2的营养 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aClC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 数。B. 3. 3结果计算:菌落数(CFU)/件二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X10。B. 4合格标 准B.4. 1消毒合格标准:细菌总数W20cfu/件。B. 4.2灭菌合格标准:未检出细菌(无菌检验合格)。B.5致病菌检测B. 5. 1应在可疑经软式镜诊疗操作导致感染时进行检测。B. 5.2检测方法:在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的同时,取混匀的待检样品0.2ml,分别接种 90伽1血平皿、中国蓝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置36crc温箱培养48h,观察有 无致病菌生长,并进行感染菌株的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