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164674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题 目 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姓 名 贺洋洋 教育层次 专科 学 号85 省级电大 陕西 专 业 法 学 分 校 榆林 指引教师 何 熙 教 学 点 靖边 目 录内容摘要2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3(一)权利的概念3(二)义务的概念3二、权利与义务问题的提出3(一)什么是法律3(二)什么是权利与义务4(三)公民的维权意识5三、权利与义务关系5(一)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6(二)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6(二)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7(四)权利与义务在一定条件下互为相应7四、对的解决和看待权利和义务8(一)对的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8(二)对的把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2、9(三)懂得如何合适行使法律权利,对的履行法律义务9参照文献12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内容摘要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法律范畴而言的。它们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不可分离,互相依存。权利与义务是相相应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两者功能上互补。核心词:法律 权利 义务 关系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一)权利的概念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相应,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法律规范的核心词。在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中隐含或明示的最广泛、最实际的一种内容。从一般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

3、定及保障。(二)义务的概念义务有两个意思:一是,与权利相对。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涉及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二是, 不要报酬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多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按维系方式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亲戚关系、朋友关系与同事关系,按社会领域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而所有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都是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即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一方面应当进行一定的价值付出,另一方面又应当得到一定的价值回报。二、权利与义务问题的提出(一)什么是法律我们应当懂得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法律上而提出的。每一项法律均有其合用范畴,合用的

4、对象、群体,那么合用者自身就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两者是相对的。在讨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之前,我们一方面应当明确什么是法律:法律一般是指由社会承认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重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行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一般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贯彻。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论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辨别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

5、家则会以她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本。从法律的定义我们也可看到明显的“权利”与“义务”的字眼,这充足阐明在法律中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对的的解决好两者的关系,我们如何去看待。当今时代是一种法制的社会,我们到处强调依法治国,无论对于社会、某一社会组织,特别是个体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绝对离不开的。因此说“在一定意义上说,法律社会是一种契约社会,无论进行平常生活还是从事经济交往,缔结契约都不可避免”。我们以一种不太恰当的方式来打比方,将法律比作是契约或是一纸合同,那么签约双方都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你既要给对方应有的权利,给其实惠,但对方又必须去履行相应的

6、义务,这样基本上的一份“契约”才会显现其公平。(二)什么是权利与义务当今社会,我们崇尚法律,并且制定了多种各样的法律,但纵观每一种法律,都脱离不了权利与义务,这再一次阐明了法律中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从字面上看,法律中的权利与义务很抽象,虽然你肯查字典,找到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我想也未必能完完全全把它理解,还是会很抽象。 “权利”与“权力”不同,“权利”的“利”显然要代表利益,与人自身息息有关。而义务自身却是要我们履行的。简朴的说,权利是你拥有的,义务是你应当付出的。没有绝对的权利也没有绝对的义务,两者是相对的,有权利就有义务。但有时候权利和义务可以是同一件事。例如九年义务教育,是你的

7、权利同步也是你应尽的义务。(三)公民的维权意识我们始终在强调依法治国,强调公民意识,公民要维权。但不得不承认某些社会现象,当今在国内有许多公民往往只强调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往往忽视自己应当去尽哪些义务,甚至专门规避相应的义务。在现代这样一种开放、文明的时代,这种做法不利于国内的进步,也无益于国内依法治国的推动,同步也充足阐明了国内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尚有待于提高。国内的公民只有“权利意识”而没有“义务意识”。由于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识的自身也反映了一种公民的法律素质高下,也反映一国的法制化水平。那么,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权利与义务两者的关系以及波及到社会团队及公民个人。三、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是规

8、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统治阶级是通过法律规范为人们规定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有助于本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例如,宪法从总的方面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她部门法律从某个方面规定公民在某一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规范实行的目的,正是为了把对统治阶级有利和合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固定下来。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规范。在法律中,权利与义务永远是同步浮现的,它们呈现出如下的互相关系:(一)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一方面表目前权利义务的互相相应、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辩证过程中。言其相应,是说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随着着一种或几种保证其实现的义务,而不

9、管这个义务是权利人自己的还是她人的,有其一,必有其二,无其二,其一便毫无存在乎义。言其依存,是说权利以义务的存在为存在条件,义务以权利的存在为存在条件,缺少任何一方,它以便不复存在。言其转化,是说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当义务,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有权利,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从一种角度看该主体是权利人,从另一角度看,该主体是义务人,也也许她既是权利人又是义务人。权利和义务就是相应、依存、转化的过程中在一组关系内由对立走向统一。(二)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权利和义务作为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义务的存在是权利存在的前提

10、,权利人要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义务;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随着着一种或几种保证其实现的义务;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 又是义务主体 ,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当义务,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有权利。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义务占主导地位,法的主线目的是保护人的权利,但是如果缺少义务性规范 的支持,权利就形同虚设,法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义务存在的合理性决定了权利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原有义务的合理性丧失,或新的合理性义务产生,那么已有的权利必然发生变化。权利的实现取决于义务的履行,一部分以她人履行义务而获得,一部分以自己履行义务而获得,不自觉履行义务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权利,离开了义务,权利就不复存在。也就是

11、说,在权利和义务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中,义务处在矛盾的重要方面和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权利的存在和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没有义务,权利便不再存在;没有权利,便没有义务存在的必要。同步,权利和义务,又是为权力所保障的。作为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实现,固然离不开义务的履行;实质上,在此过程中,也是权力作用的成果。(三)权利和义务互相独立权利不能被看做是义务,义务也不能被视为权利。混淆两者的界线,必然会导致法律上的错误。也就是说,权利和义务有各自的范畴和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为法律所保护,甚至是违背法律的。具体而言,超过了权利的限度,就也许构成“越

12、权”或“滥用权利”,属于违法行为。而规定义务人作出超过其义务范畴的行为,同样是法律所严禁的。(四)权利与义务在一定条件下互为相应权利意味着对利益的获取与实现,义务意味着对利益的付出与承当;法律确立的不同社会主体 之间利益的获取或付出的状态,构成了在一定条件下她们互相之间可以自己做出或不做出某一行为,或者规定她人做出或不做出某一行为。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鼓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义务以其特有的约束机制和强制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最后达到不同的社会主体基于对自身权利义务的精确理解与行使。四、对的解决和看待权利和义务(一)对的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法律权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

13、以自主决定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法律权利,是一种和法律义务相相应的概念,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它体现为权利享有者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规定她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一切法律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享有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申诉或祈求保护。法律权利的特点在于:第一,它来自法律规范的规定,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第二,它是保证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第三,它是与义务有关联的概念,离开义务就无法理解权利,它得到义务人的法律义务的保证,否则权利人的权利不也许行使;第四,它拟定权利人从事法律所容许的行为的范畴,在这一范畴内,权利人满足自

14、己利益的行为或者规定义务人从事一定行为是合法的,而超过这一范畴,则是非法的或不受法律保护的。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克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规范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权得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当负有义务的主体不履行或不合适履行自己的义务时,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承当相应的责任。(二)对的把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构造上的有关关系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

15、关系等三个方面。 构造上的有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是对立统一 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种表征利益,另一种表征承当;它们是法律这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步,它们又互相依存、互相贯穿。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可以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其最重要的精神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对的看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我们在形成对的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掉尊重和承认

16、她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她人的义务。(三)懂得如何合适行使法律权利,对的履行法律义务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国内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并不是写进法律就实现了。法律确认公民的权利是一回事,公民享有权利是另一回事。法律所确认的公民权利,要通过公民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来实现。公民在行为选择时,要依法行事,依法行使权利。一方面,不是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是国内公民的合法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只应享有合法权利,而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权益,否则会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她人的利益,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畴。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

17、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畴之内,而不能超越合法权利的范畴;否则,会侵害她人的权利,自已所奢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再次,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她人的或国家的利益,甚至会违犯法律。最后,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怎么办?应当采用的对的措施,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涉及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必要时到法院起诉,讨回公道,捍卫权益。总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她忪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不得

18、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根据法对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对的行使权利,是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自觉履行义务,更是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重要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国内法律倡导和鼓励公民的某些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要积极做出法律所倡导和鼓励的行为。第二,法律规定做的必须去做。国内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义务,对公民的行为提出具体规定。公民必须按法律的规定去做。第三,法律所严禁的坚决不做。国内法律明确规定严禁公民的某些行为。公民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决不能做法律所严禁的事。总之,公民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我们要让法常驻心中,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已,以法作为行为选择的首要原则;守法、用法、护法,树立牢固的依法治国观念和对的的权利义务观念,做有高度法律观念的好公民。参照文献:12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1月,第6期;3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致理论,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