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160628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玉鉴定八种措施与断代常识( -10-23 21:52:02 | 作者:雅蕴斋骨董店 | 浏览(21) 次 | 收藏 | 分享 | 送鲜花 古玉鉴定八种措施与断代常识(图) 根据我个人近年的收藏研究、市场经验总结如下八点鉴定措施,部分是前所未有的新措施。这八点措施的作用可以互相转换,并作为根据对古玉器辨伪作综合分析判断。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古玉的某些理论,给辨伪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进一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托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想去鉴定真伪。 一、工艺痕迹鉴定 古

2、玉工艺就是古玉加工工艺。一是剖片;二是细加工;三是抛光。其措施无外有两大形式:其一为清此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砣机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滚桶摇光抛光工艺。 鉴定措施:1050倍放大镜,观测抛光痕迹;合用范畴:新石器清代。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钻孔特点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并且不够光滑,并且,孔口边沿也可发现硼碴。这是新石器穿孔鉴定重要措施。 战国铁器发明后来,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如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孔口、

3、线条边沿浮现硼碴。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兽皮醮解玉砂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测粗细不均,但方向不一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并有层次感。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匀净、干净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过,电动砣具一般可发现垂直砣过的凹陷痕迹。 二、氧化鉴定 氧化是指玉石在多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他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二种现象:一是钙化成限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氧化严重成粉状。 鉴定措施: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测平面氧化透光照射;合用范畴:新石器清代出土古玉。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

4、致密限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具有某些其他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氧化后可浮现不同限度的腐蚀形成的小孔洞,再一种有氧化状况较重,一般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限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所有,有层次感,深浅不一,限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腐蚀成粉末。重要一点是:玉单薄部位一般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火烧仿氧化古玉,表面一般为薄薄的一层呈粉状,没有深度、层次感。强光灯照射下玉质纯净、透明,氧化非常薄,任何部位皆有一致的深度,而自然氧化深度则有轻有重,一般尖角、边棱部位较重。氧化重的,灯光照射不透。但也有用品有似氧化白色的玉石做成的伪古玉。值得我们注意。

5、并且伪造鸡骨白的白斑点在放大镜下观测呈凹陷形。此种鉴定措施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运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与否具有普遍性。 三、腐蚀鉴定 玉器长时期埋在多种土壤中的腐蚀现象。 鉴定措施: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测特性;合用范畴:受腐蚀的出土古玉;其特点一般是蚀孔、蚀斑现象,有的蚀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测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措施都不能伪造的。一般氧化较重则腐蚀越重,目前用酸类物质腐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一般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腐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解决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这里需指出的是:

6、有诸多人运用自然腐蚀严重的玉石料加工成伪古玉,这种古玉特点是一般腐蚀严重,加工痕迹处无氧化,缺少腐蚀自然普遍性。 四、凝结物鉴定 凝结物鉴定也称包浆鉴定,是指玉在多种环境中,由其他 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重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一般是靠近年的对实物观测所得。 1、鉴定措施:1050倍放大镜,牙签,观测不同位置;用牙签刮划附着物;合用范畴:没清洗的出土古玉;出土品的包浆有一种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测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某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半

7、透明的;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虽然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种重要措施。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虽然有泥土包浆结实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但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寄存、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这样的伪品有的居然在某些拍卖行上浮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不可思议!五、气味鉴定 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尚有传世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佳的

8、措施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似或相似。 鉴定措施:湿水,可用水点湿玉器,可嗅出气味;合用范畴:出土古玉。此种措施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措施规定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管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六、沁色鉴定 沁色是古玉长时间在多种寄存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产生的颜色变化。是另一种物质分子渗入玉器局部或内部产生的颜色。我们一般叫“

9、沁色”,如古玉寄存于红色漆器内,也许受红色沁,黑漆则也许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也许产生黄褐色沁。 鉴定措施: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测解理、沁入深浅,照射玉器,观测颜色,沁入部位;合用范畴:出土受沁玉器;在强白灯光下观测,沁色一般是在玉的接触部位单薄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入,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变色,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重要一点是:一般状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虽然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措施仿造沁色一般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

10、是沁色较多,激光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单薄或裂隙处进行的。通过强白灯光下观测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但真沁大多数有由深到浅的过渡色。尚有一点就是玉的寄存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七、化学鉴定 对伪造氧化严重的鸡骨白,泛白、白斑现象,食醋是针对一般石灰、火及其他措施烧制呈白化现象的伪古玉,目前重要应用食醋和二是丙酮两种化学物品进行鉴定。 鉴定措施:食醋、丙酮,把玉器局部烧煮,丙酮刷洗;合用范畴:氧化古玉,仿氧化古玉。 具体措施 先把醋烧开,把伪古玉局部浸煮13分钟,拿出之后用水可清洗掉白色粉末,水呈白浆状,氧化薄的部位可露出玉质,真假立断,这种措施对真氧化白斑是清

11、洗不掉的。 丙酮重要是针对用胶及颜料一类物质调成的白浆涂刷在玉器表面,运用丙酮局部刷洗,即可洗掉白浆,真伪立断。如是真古玉的鸡骨白现象,在短时间内就不会浮现上述现象,是洗不出白浆的。此种化学措施请慎用,虽然真旧古玉,也千万不可长时间浸煮在酸性化学试剂里,由于任何玉石长期在酸性溶液腐蚀下都会受到破坏的。 八、艺术水平鉴定 玉器制作工艺,在不同步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技术水平不等于艺术水平,有时技术达到了,艺术却达不到,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 鉴定措施:人

12、眼观测,与真器对比研究;合用范畴:一切具有艺术性玉器;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 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很难仿制。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因素是制作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相反,那些器形简朴的、艺术含量低的玉器仿制特别容易,鉴定起来则难。重要的是,美的艺术只有手法,没有措施,艺术达到一种界线不再能迈进,这种界线或早已达到而不能再突破;并且这样一种技术也不能传达,而是每个人直接受之于天,因而人亡技绝。等待大自然再度赋予另一种人同样的才干。 古玉的断代常识 红山文化时期-公元前40左右,距今已6000近年左右。1971年出土的

13、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入土5000近年,全身黑漆古成块如黑石,全身受石灰沁已变相,全身糟朽土吃不定,局部带褐色土斑,不见质地,透过强光也不也许见质地。 良渚文化时期为公元前3300公元前2250年左右,距今已400近年。从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由于在土中受的色沁不同,因此良渚玉琮有不同的生坑状况。初期玉琮受土沁质如黄色玉石、略带红土斑;中期玉琮受石灰沁全身变相,糟朽较少,不见质地。 三代古玉公元前2公元前2,距今已二三千年。三代古玉粗看如石头,细审如玉石,全身土吃土斑比例大,有的浑身石灰沁、浑身黑滦古。 秦汉古玉公元前22,至今二千年左右。秦汉古玉远看如玉石,近看有玉性,玉身有土吃比例小,全身有土斑比例大,有的是满斑。全身或局部黑漆古。两晋六朝古玉距今18左右出土古玉已有玉相,有土吃土斑,也有少量玉皮出土,大部分有玉皮之古玉,在玉皮处有开裂,全身或局部有较薄黑漆古。 隋唐古玉距今1000近年。出土古玉一看便知是玉,无满斑,局部有土锈土魔,局部有较薄黑漆古。 宋代古玉距今只有1000,玉体上只有少量土斑和黑漆古。 明代古玉距今五百近年,玉就是入土后出土已无多大变化 以上是看生坑、熟坑断代的一般规律。然而,有些玉器还要看是出土于地势低而潮南方,还是出土于地势高而燥的北方,同一块生熟的玉器,如玉器表面是黄土就有也许是汉代的,如是红土那就也许是隋唐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