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21554982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试题一(25分)必答题阅读以下关于基于微服务的系统开发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公司拟开发一个网络约车调度服务平台,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出租车预约与管理。公司的系统分析师王工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得到的系统需求列举如下:系统的参与者包括乘客、出租车司机和平台管理员三类;系统能够实现对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信息注册与身份认证等功能,并对乘客的信用信息进行管理,对出租车司机的违章情况进行审核;系统需要与后端的银行支付系统对接,完成支付信息审核、支付信息更新与在线支付等功能;针对乘客发起的每一笔订单,系统需要实现订单发起、提交、跟踪、撤销、支

2、付、完成等业务过程的处理:系统需要以短信、微信和电子邮件多种方式分别为系统中的用户进行事件提醒。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公司经过内部讨论,一致认为该系统的需求定义明确,建议尝试采用新的微服务架构进行开发,并任命王工为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问题1】(12分)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一个微服务中应该包含的内容,并用300字以内的文字解释基于微服务的系统与传统的单体式系统相比的2个优势和带来的2个挑战。微服务中应该包含的内容有:资源、对资源的操作的一组API集合微服务的优势:(1)通过分解巨大单体式应用为多个服务方法解决了复杂性问题。它把庞大的单一模块应用分解为一系列的

3、服务,同时保持总体功能不变。(2)让每个服务能够独立开发,开发者能够自由选择可行的技术,提供API服务。(3)微服务架构模式是每个微服务独立的部署。开发者不再需要协调其它服务部署对本服务的影响。这种改变可以加快部署速度。4)微服务使得每个服务独立扩展。你可以根据每个服务的规模来部署满足需求的规模。甚至你可以使用更适合于服务资源需求的硬件。微服务架构带来的挑战:(1)并非所有的系统都能转成微服务。例如一些数据库层的底层操作是不推荐服务化的。(2)部署较以往架构更加复杂:系统由众多微服务搭建,每个微服务需要单独部署,从而增加部署的复杂度,容器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3)性能问题:由于微服务注重独立

4、性,互相通信时只能通过标准接口,可能产生延迟或调用出错。例如一个服务需要访问另一个服务的数据,只能通过服务间接口来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是频繁访问,则可能带来较大的延迟。(4)数据一致性问题:作为分布式部署的微服务,在保持数据一致性方面需要比传统架构更加困难。【问题2】(8分)识别并设计微服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请对题干需求进行分析,对微服务的种类和包含的业务功能进行归类,完成表1-1中的(1)(4)。Sbl傲脛毎常询垃所包含业势功战赳含业島功誌至夕壇写3个功舱)一支忖惰鳥樹袪、丈忖荷息更孤孫超支时U单晉理/)1湎加中心短祐握彌施拾通划.綁ft運却(1)乘客信息注册、乘客身份认证、乘客

5、信用信息管理(2)出租车司机信息注册、出租车司机身份认证、司机违章情况审核(3)支付管理(4)订单发起、订单提交、订单跟踪、订单撤销【问题3】(5分)为了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公司的系统分析师王工设计了一个基于微服务的软件交付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将业务功能定义为任务,将完成某个业务功能时涉及到的步骤和过程定义为子任务,只有当所有的子任务都测试通过后改业务功能才能上线交付。请基于王工设计的在线支付微服务交付流程,从(a)(f)中分别选出合适的内容填入图1-1中的(1)5)处。1(沏一_一djrdifA11铮井那X.占*-$r:沖叫r-r用首11宜1I歯曲i”1章电寸舟址鼻枷f1M亠一7V*11-nr-

6、珈IN刖圧F但讲山忍*1.rft5*B11*J*-ML选项:(a)提交测试(b)全量上线(c)对接借记卡(d)获取个人优惠券(e)试部署(f)对账1)f(2)c(3)d(4)a(5)b试题二(共25分)阅读以下关于系统数据分析与建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软件公司受快递公司委托,拟开发一套快递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快递单和物流信息的综合管理。项目组在系统逻辑数据模型设计中,需要描述的快递单样式如图2-1所示,图2-2是项目组针对该快递单所设计的候选实体及其属性。棒曲人姣事丫日円辿】出clMcacLca(2f):妬走地Ypri日iibDhiaFflLQTt(20)加悅名称T

7、bki傭IfflKUtTenBES龟iSChnirfllflr(1.2)iiF.ttlGww;屮r脚)O7pci_Vnrltahb凸武肚1帖!i帥MMMVtiFlnhIirchairnettrrN(20)*14tTwt邙期勒盼Twt專雷电弟ChriLmirrB(12)应伸审GicdnactHM他3linrrtrl.RisITS?SJl&MLfiLwrDeiUtiL(4,2)Dirci跖L站刃VjLriflhLitchornets*rs(Ud)Ln-ltirff.XHrflrtBrg(20)htutitiimiSli-orLbniriicr酗如Mi.hhjv知iciyM;:1lf!vttwicy

8、il&neirViriabLechai!nctprs(40)生性t邙外imttimSI2-2愼址实悴及属蛙【问题1】(6分)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问题1(6分)系统分析师教程P179概念设计也称为概念结构设计,其任务是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需求说明书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方法将它们抽象为一个不依赖于任何DBMS的数据模型,即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的表现形式即ER模型。逻辑设计也称为逻辑结构设计,其主要任务是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特定的DBMS上的逻辑模型。设计逻辑结构时,首先为概念模型选定一个合适的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式或层次

9、模型),然后将其转化为由特定DBMS支持的逻辑模型,最后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物理设计也称为物理结构设计,其任务是对给定的逻辑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所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是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问题2】(11分)根据快递单样式图,请说明:1)图2-2中三个候选实体对应的主属性PK1、PK2和PK3分别是什么?2)图2-2中应设计哪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并说明联系的类型。PK1:证件号PK2:编号PK3:证件号联系1:寄件人与快递单之间应有联系,联系类型:1:N。联系2:收件人与快递单之间应有联系,联系类型:1:N。【问题3】(8分)在图2-2中添加实体之间的

10、联系后,该实体联系图是否满足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中的要求(对于每种范式判定时,假定己满足低级别范式要求)。如果不满足,请用200字以内文字分别说明其原因。寄件人,收件人均满足第3范式,因为这两个关系均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与传递函数依赖。快递单满足第2范式,但不满足第3范式,总计是个派生属性,可由前边的保价金额、代收货款、运费、加急费、包装费、保价费等计算得出,所以存在传递函数依赖,不满足3NF。试题三(共25分)阅读以下关于嵌入式多核程序设计技术的描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近年来,多核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安全关键领域(如:航空航天等)的电子设备中,面向多核技术的并行程序设计方法

11、已成为软件人员急需掌握的主要技能之一。某宇航公司长期从事宇航电子设备的研制工作,随着宇航装备能力需求的提升,急需采用多核技术以增强设备的运算能力、降低功耗与体积,快速实现设备的升级与换代。针对面向多核开发,王工认为多核技术是对用户程序透明的,开发应把重点放在多核硬件架构和硬件模块设计上面,而软件方面,仅仅需要选择一款支持多核处理器的操作系统即可。而李工认为,多核架构能够使现有的软件更高效地运行,构建一个完善的软件架构是非常必要的。提高多核的利用率不能仅靠操作系统,还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在程序设计中考虑多进程或者多线程并行处理的编程问题。【问题1】(12分)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什么是多核技术和多

12、线程技术,并回答李工的意见是否正确,为什么?多核是多微处理器核的简称,是将两个或更多的独立处理器封装在一起,集成在一个电路中。多核处理器是单枚芯片(也称为硅核),能够直接插入单一的处理器插槽中,但操作系统会利用所有相关的资源,将它的每个执行内核作为分立的逻辑处理器。通过在多个执行内核之间划分任务,多核处理器可在特定的时钟周期内执行更多任务。多线程是指从软件或者硬件上实现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的技术。具有多线程能力的计算机因有硬件支持而能够在同一时间执行多于一个线程,进而提升整体处理性能。李工的意见是正确的。多核处理器虽然带来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如果无法实现程序的并行,那么,大量计算资源将被闲置,造成

13、巨大的浪费。所以在开发中,要注重多核编程技术,从并行计算、共享资源分布式计算、任务分解与调度Lock-Free编程等方面充分考虑相关问题,以便将多核处理器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问题2】(6分)在多核环境下,线程的活动有并行和并发两种方式,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这两种方式的含义及差别。井行指两个或爹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主。井行源丁系统存在多个(査)硬件资源,如多核匚Pg#jfe.指两个或多个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从微现的角度看,还是串厅的如单CPUS统。比如对于单樓CPU系统来说,多线程在CPU是井发执行的,即某一个时间点(微观h只能有一T緡程占用CPU执行。所以刑说在一个时间间隔内并友执行。而

14、对干爭核CPU(如斗核-8協在某一时闾点(微职).就可以同时有4介或3个线程占用CPU.在同时执行,我们说是并行执行。如果某个系统支持两个或者多个动作(Action)同时存在,那么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并发系统,即系统中同时有多个线程,可以认为是并发的情况。如果某个系统支持两个或者多个动作同时执行,那么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并行系统。当系统中有多个线程,并在同一时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在运行状态,可认为是并行系统。【问题3】(7分)请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多核、多线程的知识,判别表3-1给出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空白处(填写正确或错误)。序导fit4)(5)6表仙I共于拿核和单核体系皓构的

15、说明是苦正确在面冉爭核平台设计多城程虫用程序时幵潢人员应与面向单按平台时平同的戲计思想Mai血问题在单檢平台上也存在码在爭檢平白上适讦肘套非姑不穂定一一匕J*1:i=.-t:.-*.0.在面问多核体乘蜡构幵炭应用稈序吋只肖有專地来用实线程拽术井仔珊分配莓裟稈的工柞负栽才能堪这到區雷的性在喜核平合上.书錢程一般餓当柞葩一冲施翳实现哑迟隐藏的有效编禅手段就呢朝得到性施上衙握升在单核罟台上,为了简化夸銭程应用程序的編写和调试7T-发人员可能会栽一些假谡,这些假雜也会适应于李核平台在单核屮台上r开股人负通常遷播忧先级较离的戟胖环会受到忧先级荻低违裡的于扰的思履对代码进荷优化+这祥的代搭核平台为开炭人员

16、提供了一聲优北应用程序的渠適就是4通过仔细分配加麻捌各统程(或各册理器檢上的工件负戢在寥核甲台上,存储耀冲的Cafihe-貳性间题是多樓程序试计盛当莹点苇虑的问题.退垦,雾核Cache的伪扶享tFalic(1)v(2)v(3)X(4)v(5)X(6)X(7)V试题四(共25分)阅读以下关于数据库分析与建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电子商务企业随着业务不断发展,销售订单不断增加,每月订单超过了50万笔,急需开发一套新的互联网电子订单系统。同时该电商希望建立相应的数据中心,能够对订单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以便更好地服务用户。王工负责订单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开发,初步设计的核心订单关

17、系模式为:orders(order_no,customer_no,order_date,product_no,price,.);考虑订单数据过多,单一表的设计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仅仅采用索引不足以解决性能问题。因此,需要将订单表拆分,按月存储。王工采用反规范化设计方法来解决,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李工负责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开发。李工认为王工的解决方案存在问题,建议采用数据物理分区技术。在解决性能问题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数据迁移、数据挖掘和分析等工作提供支持。【问题1】(8分)常见的反规范化设计包括增加冗余列、增加派生列、重新组表和表分割。为解决题干所述需求,王工采用的是哪种方法?请用300字

18、以内的文字解释说明该方法,并指出其优缺点。王工采用的是表分割方式中的水平分割(分割参数是:“月”)表分割包括水平分割与垂直分割两种形式:水平分割:按记录进行分割,不同的记录可以分开保存,每个子表的列数相同。分割的条件可能是某列或多列数据的值,如时间参数。垂直分割:按进行分割,即把一条记录分开多个地方保存,每个子表的行数相同。把主键和一些行放到一个表,然后把主键和另外的列放到另一个表中,通过主键进行关联。优点水平分割后可以降低在查询时需要读取的数据和索引的页数,同时也降低了索引的层数,提高查询速度*缺点!水平分割会给应用增加族杂度.在晝询时需要多个表名,査询所有数据需要union操作。【问题2】

19、(8分)物理数据分区技术一般分为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数据库中常见的是水平分区。水平分区分为范围分区、哈希分区、列表分区等。请阅读下表,在(1)(8)中填写不同分区方法在数据值、数据管理能力、实施难度与可维护性、数据分布等方面的特点。农I水甲井即匕牧声匏閘井匮瞄席为伙列袞廿扳让季离龍均可E评总撫分瑯8)环均(1)连续(2)离散(3)弱(4)强(5)好(6)好(7)不均匀(8)均匀【问题3】(9分)根据需求,李工宜选择物理水平分区中的哪种分区方法?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分别解释说明该方法的优缺点。李工宜选择范围分区方式。范围分区优点:1、分区表可以将表存储到多个表空间内,各个分区维护各自的本地索引

20、,查询语句可以根据索引进行分区范围查找,提高了查询速度;2、可以对单个分区进行备份、归档或者清除过期的数据,利于维护;3、实现容易,而且可以方便的对表的分区进行添加、删除、拆分和合并操作。范围分区缺点:数据分布不均匀所以可以与哈希分区组合应用。试题五(共25分)阅读以下关于Web系统架构设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公司开发的B2C商务平台因业务扩展,导致系统访问量不断增大,现有系统访问速度缓慢,有时甚至出现系统故障瘫痪等现象。面对这一情况,公司召开项目组讨论会议,寻求该商务平台的改进方案。讨论会上,王工提出可以利用镜像站点、CDN内容分发等方式解决并发访问量带来的问题。

21、而李工认为,仅仅依靠上述外网加速技术不能完全解决系统现有问题,如果访问量持续增加,系统仍存在崩渍的可能。李工提出应同时结合Web内网加速技术优化系统改进方案,如综合应用负载均衡、缓存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经过讨论,公司最终决定采用李工的思路,完成改进系统的设计方案。【问题1】(10分)针对李工提出的改进方案,从aj中分别选出各技术的相关描述和对应常见支持软件填入表5-1中的(1)(10)处。K51按术摊述耳骨见丈轉较料ax常见支持報件,LVSf(314J、MCTTEBGlTCCl計布式立件乐统CSJ、MocieFSgth夙用畑鉢器加逋君诵刊讦牡農了时(9、*

22、Jcoy廿布过栽話洋鼻套、分加連独軽査细|(WM网a) 保存静态文件,减少网络交换量,加速响应请求可采用软件级和硬件级负载均衡实现分流和后台减压文件存储系统,快速查找文件FastDFSHAProxyJBossHadoopDistributedFileSystem(HDFS)ApacheTomactSquidMongoDBlib(2)&(3)a(4i(5)c佃)d(7)g(8)f(9)h(10)j【问题2】(9分)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解释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并给出提高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性能的3种常见实现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是由一组数据组成的,这组数据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计算机上,网络中的每个节点

23、具有独立处理的能力(称为场地自治),它可以执行局部应用,同时,每个节点也能通过网络通信子系统执行全局应用。1、采用数据分片技术,提高访问的局部性,提升系统性能。2、采用查询优化技术(包括:全局查询树的变换、副本的选择与多副本的更新策略、查询树的分解、半连接与直接连接)提高查询速度。3、读写分离技术【问题3】(6分)针对B2C商务购物平台的数据浏览操作远远高于数据更新操作的特点,指出该系统应采用的分布式数据库实现方式,并分析原因。在本题所涉及到的环境中,由于读取数据的需求非常强烈,涉及到的数据量极大,而更新较少,可以在分布式数据库中采用一主多从的机制来分散读取数据的压力。更新数据时,操作主库,从

24、主库再同步到从库,从库只负责读取数据。试题一论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需求分析是提炼、分析和仔细审查已经获取到的需求的过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保所有的项目干系人(利益相关者)都理解需求的含义并找出其中的错误、遗漏或其它不足的地方。需求分析的关键在于对问题域的研究与理解。为了便于理解问题域,现代软件工程所推荐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域进行抽象,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元素,然后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问题域的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等。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都基本相同。请围绕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 简要叙述

25、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2. 概要论述需求分析工作过程所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3. 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采用了何种需求分析方法,并举例详细描述具体的需求分析过程。本文的内容组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是需求分析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需求分析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绘制系统上下文范围关系图:这种关系图是用于定义系统与系统外部实体间的界限和接口的简单模型,它可以为需求确定一个范围。(2)创建用户界面原型:用户界面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快速开发工具开发一个抛弃式原型,或者通过PowerPoint、Flash等

26、演示工具制作一个演示原型,甚至是用纸和笔画出一些关键的界面接口示意图,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好地理解系统。(3)分析需求的可行性:对所有获得的需求进行成本、性能和技术实现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这些需求项是否与其他的需求项有冲突,是否有对外的依赖关系等。(4)确定需求的优先级: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迭代开发已经成为了现代软件工程方法的一个基础,而需求的优先级是制订迭代计划的一个最重要的依据。对于需求优先级的描述,可以采用满意度和不满意度指标进行说明。其中满意度表示当需求被实现时用户的满意程度,不满意度表示当需求未被实现时用户的不满意程度。(5)为需求建立模型:也就是建立分析模型,

27、这些模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图表加上少量的文字描述,所谓“一图抵千字”,图形化地描述需求将使得其更加清晰、易懂。根据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采用的图也将不同。例如,00A中的用例模型和领域模型,SA中的DFD和E-R图等。需求分析模型主要描述系统的数据、功能、用户界面和运行的外部行为,它是系统的一种逻辑表示技术,并不涉及软件的具体实现细节。需求分析模型可以帮助系统分析师理解系统,使需求分析任务更加容易实现。同时,它也是以后进行软件设计的基础,为软件设计提供了系统的表示视图。(6) 创建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系统用到的所有数据项和结构进行定义,以确保开发人员使用了统一的数据定义。(7) 使用QFD:这是

28、在需求优先级基础上的一个升华,其原理与满意度和不满意度指标十分接近,通过将产品特性、属性与对用户的重要性联系起来。试题二论企业应用集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总体布局,使企业信息系统形成多个信息孤岛,信息数据难以共享。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EAI)可在表示集成、数据集成、控制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等多个层次上,将不同企业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无缝集成。请围绕企业应用集成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 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企业应用集成项目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2. 详细论述实现各层次的企

29、业应用集成所使用的主要技术。3. 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举例说明所采用的企业集成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及过程,并详细分析其实现效果。在组织本文内容时需要注意各种集成所代表的含义,然后选择一种集成(或多种)表明其在系统中如何应用的。1. 表示集成表示集成也称为界面集成,这是比较原始和最浅层次的集成,但又是常用的集成。这种方法把用户界面作为公共的集成点,把原有零散的系统界面集中在一个新的界面中。表示集成是黑盒集成,无需了解程序与数据库的内部构造。常用的集成技术主要有屏幕截取和输入模拟技术。表示集成通常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在现有的基于终端的应用系统上配置基于PC的用户界面。(2)为用

30、户提供一个看上去统一,但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应用系统。(3)当只有可能在显示界面上实现集成时。表示集成的实现是很简单的,也是很不彻底的,只是做了一层“外装修”,而额外多出来的集成界面也将可能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2. 数据集成为了完成控制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在集成之前,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另外还要确定元数据模型,保证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因此,数据集成是白盒集成。有很多不同的中间件工具可以用于数据集成。例如,批量文件传输,即以特定的或是预定的方式在原有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用于访问不同类型数据库系统的ODBC标准接口;向分

31、布式数据库提供连接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技术等。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将会使用数据集成:(1)需要对多种信息源产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2)要处理一些多个应用程序需要访问的公用信息库。(3)当需要从某数据源获得数据来更新另一个数据源时,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相同时。相对而言,数据集成比表示集成要更加灵活。但是,当业务逻辑经常发生变化时,数据集成就会面临困难。3. 控制集成控制集成也称为功能集成或应用集成,是在业务逻辑层上对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的。控制集成的集成点存于程序代码中,集成处可能只需简单使用公开的API就可以访问,当然也可能需要添加附加的代码来实现。控制集成是黑盒集成。实现控制集成时,可

32、以借助于远程过程调用或远程方法调用、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分布式对象技术和事务处理监控器来实现。控制集成与表示集成、数据集成相比,灵活性更高。表示集成和数据集成适用的环境下,都适用于控制集成。但是,由于控制集成是在业务逻辑层进行的,其复杂度更高一些。而且,很多系统的业务逻辑部分并没有提供API,这样,集成难度就会更大。4. 业务流程集成业务流程集成也称为过程集成,这种集成超越了数据和系统,它由一系列基于标准的、统一数据格式的工作流组成。当进行业务流程集成时,企业必须对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进行定义、授权和管理,以便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业务流程集成不仅要提供底层应用支撑系统之间的互连,同时

33、要实现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应用之间,本企业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的管理,它包括应用集成、B2B集成、自动化业务流程管理、人工流程管理、企业门户,以及对所有应用系统和流程的管理和监控试题三论数据流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数据流图(DataFlowDiagram,DFD)是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工具,是表达系统内部数据的流动并通过数据流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DFD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利用图形符号通过逐层细分描述系统内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数据在它们之间传递的情况,来说明系统所完成的功能。在系统分析中,逻辑DFD作为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组成部分,用于建模系统的逻辑业务需求;在系统设计中,物

34、理DFD作为系统构造和实现的技术性蓝图,用于建模系统实现的技术设计决策和人为设计决策。请围绕“数据流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 简要叙述你参与的软件开发项目以及你所承担的主要工作。2. 列举出DFD中的几种要素及含义,简要说明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逻辑DFD和物理DFD中这些要素之间有何区别。3. 根据所参与的项目,具体阐述你是如何通过绘制数据流图来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本文的内容组织,其关键在于对题目要求的一些知识内容要能准确把握。DFD是SA方法中的重要工具,是表达系统内数据的流动并通过数据流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DFD还可被认为是一个系统模型,在信

35、息系统开发中,如果采用结构化方法,则一般将DFD作为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DFD中,通常会出现4种基本符号,分别是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数据源及数据终点)。数据流是具有名字和流向的数据,在DFD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加工是对数据流的变换,一般用圆圈表示。数据存储是可访问的存储信息,一般用直线段表示。外部实体是位于被建模的系统之外的信息生产者或消费者,是不能由计算机处理的成分,它们分别表明数据处理过程的数据来源及数据去向,用标有名字的方框表示。DFD可以是一个物理系统模型,也可以是逻辑系统模型,也可以是两者的混合。逻辑DFD与物理DFD最大的区别在于,逻辑DFD只描述了相

36、关的组成要素,而物理DFD则会涉及到具体的实现技术。试题四论软件的系统测试及其应用软件系统测试的对象是完整的、集成后的计算机系统,其目的是在真实系统工作环境下,验证完整的软件配置项能否和系统正确连接,并满足系统设计文档和软件开发合同规定的要求。常见的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测试等。同时,在系统测试中,涉及到众多的软件模块和相关干系人,测试的组织和管理是系统测试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围绕软件的系统测试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 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2. 概要论述系统测试过程中测试管理的主要活动内容,论述性能测试的目

37、的和基本类型。3. 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如何管理性能测试的各项活动,以及性能测试具体采用的方法、工具、实施过程以及应用效果。本题的要求与2016年论文中系统测试主题论文要求大同小异,只是本题更强调了要写性能测试方面的内容。系统测试的对象是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系统,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在真实系统工作环境下,验证完整的软件配置项能否和系统正确连接,并满足系统/子系统设计文档和软件开发合同规定的要求。系统测试的技术依据是用户需求或开发合同,除应满足一般测试的准入条件外,在进行系统测试前,还应确认被测系统的所有配置项已通过测试,对需要固化运行的软件还应提供固件。一般来说,系统测试的主要

38、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健壮性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安全性测试、安装与反安装测试等,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性能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系统在承担一定负载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否符合客户的需要,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和资源利用率等。功能测试的目的很简单,测试系统是否达到了用户明确提出的需求及隐含需求。性能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能够达到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同时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并优化软件,最后起到优化系统的目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发现缺陷。软件的某些缺陷与软件性能密切相关,针对这些缺陷的测试一般需要伴随着性能测试进行。(2)性能调优。与调试不同,性能调优并不一定针对发现的性能缺陷,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系统的潜能。(3)评估系统的能力。软件性能测试不仅需要测试软件在规定条件下是否满足性能需求,往往还需要测试能够满足性能需求的条件极限。(4)验证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一定负载下测试一定的时间,是评估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的唯一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