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1467438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专业名称: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一门理论性强、涵盖面宽的学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为从国别、区域和全球多个层次全面、立体地研究和认识世界经济,对外经贸大学打破部门和学科界限,依托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WTO研究院和外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所,整合优秀的科研和师资力量,致力于拓展和深化世界经济学科的内涵,培养适应世界经济新形势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目标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掌握较高外语技能,具备从事世界经济领域重大理论政策研究、

2、高等院校教学及外交、外经贸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三、专业方向(详见十)1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负责)2WTO与经济全球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负责)3区域国别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所负责) 四、学制 二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 基本规定 1、课程设置以学生掌握有关世界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实际技能为原则。强调学生应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置既重视世界经济专业的经济学基本训练,又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3、教学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课程主要集中在

3、前3个学期,并通过各科考试。第4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4、研究生必须修满43学分,成绩要求达到学校和本专业规定的分数线以上,成绩的判定采取期末考试、平时课业成绩和论文相结合的方式。5、学位论文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依据。学生只有在修满学分和各科成绩达到学校规定要求后方能取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第3学期结束前,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专家组审查通过。论文答辩采取专家评审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鲜明观点,鼓励学术创新。(二)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1必修课 必修课分为学位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其中学

4、位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是本专业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课程,方向必修课为各方向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 本专业学生要完成6门学位必修课,23学分;1门公共必修课,2学分;3门方向必修课,9学分;合计34学分。2选修课 选修课是为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而设计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 (1)专业限选课是为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而设计的有一定选择自由的课程,学生应当根据各方向的要求,在已设限选课中选择规定数量的课程。 (2)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根据自己学分要求,完成必要的学分。(三)课程开设每门课至少应有4名以上学生才能开课。六、培养方式 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注重培养学生具

5、备扎实的世界经济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修养,也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世界经济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技能。2、依托广泛的资源网络和学术影响,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研究课题、学术研讨会的机会,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撰写学术论文,为高年级研究生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培养单位还将为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创造彼此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3、采取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及参加学术研讨会。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授课、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内容。七、考试要求 1学位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采取期末试卷考试形式,要求达到7

6、0分以上,计为合格。 2方向必修课考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1)定期撰写学术论文,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2)参加学术研讨会发言,作为成绩的一部分:(3)参与课题研究承担研究报告的写作,作为成绩的一部分;(4)课程结束撰写学术论文作为考试成绩;(5)期末考试成绩。 总分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 3选修课一般采取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60分以上为合格。八、重修 学生若未通过某门课程的考试,可以申请重修该门课程,或经培养单位批准,选修替代课程。但最初成绩和重修替代课程的成绩均需记入学生档案。每门课程只能重修一次,学生不得有两门以上的重修替代课程。九、学位授予 1修满学分,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提交

7、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学位论文,可以申请学位。2按照学校规定,培养单位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者按学校程序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十、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方向1、 方向特色中国加入WTO多边贸易体制之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国家对外重点战略之一。中国积极推进多边与双边自由贸易区,争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该方向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重在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趋势与影响;研究区域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以及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该方向设计了博与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依托最新研究成果,为学生

8、提供全面、优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够从事本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具备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宽的适应力。该方向采取授课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将有机会参加国家研究课题,接触前沿研究领域。该方向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该院成立20 多年,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完成过大量国家研究课题。该院除设有多个专业研究室外,还设有亚洲经济研究中心、台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中欧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中俄经济研究中心等2、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必修课学位公共课

9、ECON535资本论7244学位公共课ENG598高级英语()7244学位公共课ENG599高级英语()7244学位基础课Econ501微观经济学5432学位基础课Econ502宏观经济学5433学位基础课STA506计量经济学3623学位基础课 世界经济研究54 32公共必修课HUM50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2方向必修课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5433方向必修课发展经济学5433方向必修课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研究5433小计6123416143选修课专业限选课ECON504国际经济学3622专业限选课国际投资理论与政策3622专业限选课国际经济法3622专业限选课世界贸易组织研究3622

10、专业限选课经济全球化与规制改革3622专业选修课国际政治学3622专业选修课贸易与环境3622专业选修课世界经济史3622专业选修课产业经济学3622专业选修课WTO成员经贸政策3622专业选修课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362专业选修课互联网经济学专题362专业选修课世界文化研究3622专业选修课世界热点问题研究3622专业选修课博奕论3622专业选修课ECON507时间序列分析3622专业选修课CMP502应用软件3622公共选修课FOR597第二外国语(中)7244公共选修课FOR598第二外国语(初)()7244公共选修课FOR599第二外国语(初)()7244小计82846128220(二)

11、WTO与经济全球化方向1.方向特色依托在GATT/WTO领域的深厚研究基础,并经过多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中国WTO研究院在世界经济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结构和专业方向,并拥有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培养资格。研究院始终强调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和公共政策选择,并以优秀的研究成果为此作出贡献。本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将不仅塑造学生在本领域分析和研究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的能力,也将帮助学生在日益国际化的中国经济中找到广阔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空间。WTO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着重进一步扩展学生的学识基础,强化学生中英文的综合表

12、达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去独立分析、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悟性、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创造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点,选择在持续开放与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展现自己的职业素质和创业精神,或是勇敢探索学术研究中前人不曾企及的未知领域。WTO研究院是我校唯一的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培养服务我国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重点研究基地最重要的使命之一。2、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必修课学位公共课ECON535资本论7244学位公共课ENG598高级英语()7

13、244学位公共课ENG599高级英语()7244学位基础课ECON501微观经济学5433学位基础课ECON502宏观经济学5433学位基础课STA506计量经济学3622学位基础课世界经济研究5433公共必修课HUM50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2方向必修课世界贸易组织研究 3622方向必修课国际投资理论与政策3622方向必修课中国对外开放研究3622方向必修课经济全球化与规制改革3622小计5943316152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国际经济学3622专业限选课国际经济法3622专业限选课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3622专业限选课发展经济学3622专业限选课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研究3622专业选修

14、课贸易与环境3622专业选修课资本市场与证券融资3622专业选修课国际政治经济学3622专业选修课WTO成员经贸政策3622专业选修课贸易救济措施研究3622专业选修课世界经济史3622专业选修课博弈论3622专业选修课世界文明史研究3622专业选修课世界热点问题研究3622专业选修课ECON507时间序列分析3622专业选修课CMP502应用软件3622公共选修课FOR597第二外国语(中)7244公共选修课FOR598第二外国语(初)()7244公共选修课FOR599第二外国语(初)()7244小计79244101618(三)区域国别经济方向1 方向特色区域国别经济研究方向主要依托对外经济

15、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所的师资力量而设置。区域国别研究所是学校为适应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发挥外语学院语种多,涵盖国家和地区广泛的优势,整合全校科研力量,大力开展对世界各地区和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研究的需要而设立的科研机构。该方向主要以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经济以及中国与相关地区、对象国的经贸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导师授课与学生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有机会参与国家研究课题,接触前沿领域的研究外,还可通过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关系到国外大学相关学科留学深造。 2、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

16、期/周课时一二三四必 修 课学位公共课ECON535资本论7244学位公共课ENG598高级英语(1)7244学位公共课ENG599高级英语(2)7244学位基础课ECON501微观经济学5433学位基础课ECON502宏观经济学5433学位基础课STA506计量经济学3622学位基础课世界经济研究54332公共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2专业必修课区域国别经济研究72422专业必修课区域国别市场环境72422专业必修课中外经贸关系研究72422小 计6663719146选 修 课专业限选课国际经济学3622世界文化3622区域国别社会3622经贸原著选读3622专业选修课 区域国别金

17、融研究3622区域国别贸易与投资3622区域国别企业研究3622世贸组织研究3622CMP502应用软件3622国际金融市场3622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5433跨国公司研究3622世界文学3622小 计486271098十一、培养单位简介(一)、国际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院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直属专业性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国外贸体制及外贸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国别经济等。 国际经济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30余人。多数研究人员具有高级职称且获得过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的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18、相当部分研究人员还有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及外国大学从事科研及商务工作的经历。研究人员均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研究能力,且精通英、法、日、西、俄等多种语言。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外语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国际经济研究院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始终跟踪国际经济贸易最新动态的有力保证。国际经济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的宗旨是为学科发展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研究工作采取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相结合的机制,从基础理论、现实政策及商业咨询服务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国际经济研究院承担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方面的科研任务,在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企业管理、国别、地区经济贸易以及中

19、国对外经济贸易等学科领域不断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国际经济研究院承担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相关机构下达和委托的政策理论专题研究任务,为政府决策及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学术理论支持。 国际经济研究院还为国外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和其他商务组织提供有关中国政府政策、中国市场、商业、投资、贸易政策以及相关商务咨询服务。国际经济研究院曾接受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政府、企业委托,从事多项专题研究和咨询服务,并为国内各类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和市场咨询服务。多年以来,国际经济研究院完成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六五”、“七五”、“九五”、“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商务部等国家部、委课题、省、市委托

20、课题、以及有关机构委托课题、国外政府及国际组织委托课题在内的数百项研究课题。出版了大量专著、论著,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国际经济研究院编辑出版国际贸易译丛、跨国公司研究、台港澳经济研究等学术杂志及内部刊物。国际经济研究院常年有一定比例的研究人员被派往中国驻外商务机构或公司代表处工作,或被派往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从事学术交流及进修学习,与国外有关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 国际经济研究院现设有: 中国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研究室;国际贸易研究室;国际金融研究室;国际经济研究室;亚洲经济研究室;台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欧洲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俄罗斯独联体研究中心;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加工贸易研究中

21、心;咨询部;期刊编辑部;信息资料部。国际经济研究院除本院在编研究人员外,还聘请国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社科院、中国银行等诸多政府和研究部门以及国外的官员、专家、学者为客座研究员和导师,以保证研究的前沿性和现实性。 院长:华晓红教授支部书记兼副院长:夏占友教授副院长:冯 彬 教授 联系方式:电 话:861064492251 64492253传 真:861064493899通信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8信箱邮政编码:100029办公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817室联系人:周建林 郗梦琴电子信箱:IBIUIBE.EDU.CN IB

22、IUIBEBTAMAIL.NET.CN(三)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一个科研、教学与咨询服务一体化的实体机构。其前身是1991年5月成立的关贸总协定研究会,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研究会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2000年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的基础上经改制,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00年8月,研究中心被教育部评选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103个基地中唯一以WTO为研究主题的研究机构。2002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

23、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国策,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要求,专门从事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经济贸易体制、经济一体化及各国相关经贸政策等综合性国际问题研究,为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和进行现代化建设服务。研究院将按照教育部对重点研究基地的要求,努力建设成为我国WTO领域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咨询服务基地和科研体制改革的试验基地。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特聘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龙永图为首席顾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林生教授为名誉院长,院长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汉林教授,薛荣久教授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多年以来,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坚持理论联系实

24、际、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面对中国“复关”与“入世”的现实,积极参与“复关”与“入世”的重大科研和决策活动,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出版了大量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的专著和论文,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委提交了一系列咨询报告,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成为我国多边贸易体制研究的骨干力量,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特别是2000年8月基地建立以来,研究院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共40多项,项目经费达300多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4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项,其他各类项目25项;出版20多部专著、译著及大

25、量学术论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共9项,主要成果有强国之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中国加入WTO纵论、WTO与农产品贸易争端、入世与中国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精解、张汉林解读中国入世、入世与中国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下的经济制度变迁、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研究、WTO争端解决机制案例与评析、中国入世承诺:经济新战略与新格局、制造业承诺:重新分工与产业升级、服务业承诺:开放与崛起、农业承诺:竞争与发展、WTO保障措施争端与案例、WTO知识产权争端与案例等。研究院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为国家、地方和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2000年8月,

26、研究院与深圳市贸易发展局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了“入世与深圳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确立及政策调整”的项目研究。2001年1月,深圳市政府以第一号文件下发了深圳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十条措施,充分体现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2001年5月,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的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若干问题项目完成,研究报告被大部分采纳。张汉林教授等还参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草案的讨论和修改工作。2001年,张汉林教授主持的“入世与中国免税业的发展及政策选择”项目研究成果由国务院研究室以“入世后我国免税业仍需统一管理”上报中共中央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2001年68月,薛荣久教授、张汉林教授、卢进勇教授等研究人员通过人民日报内参向中央领

27、导递交研究报告对我国加入WTO的再认识、利用入世扩大文化视听产业开放及入世与农业政策调整的建议等多篇,均被采纳。2002年9月,新华社参考清样发表了张汉林教授的入世后我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应作适当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WTO体制,并向中央领导呈报。多年来,研究院配合我国“复关”与“入世”的需要,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和国内研讨会。如1992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的大型国际研讨会。关贸总协定副总干事和秘书处的一批资深专家参加了研讨会,李岚清副总理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主题报告。1996年12月,研究院与外经贸部国际司联合举办了“世贸组织与中国经贸热点问题”国际研讨会,联合国副秘书长

28、、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出席了开幕式,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也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演讲。2001年9月,研究院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等合作举办了“WTO与西部大开发暨海峡两岸和港澳经贸发展国际研讨会”。2002年12月11日和12日,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2002中国WTO研究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以及相关企事业的代表共140多人参加了本次年会。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本次会议。2002年12月2627日,研究院与福耀反倾销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主办了“首届国际反倾销论坛”。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等反倾销主管部门的领导全部应邀到会并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来自全国

29、各地的近100位企业界、律师界和政府官员参加了论坛, 2003年3月20日,研究院作为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省部级奖)的秘书处单位,成功举办了“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商务部副部长安民等部委领导出席大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40多所重点大学、研究机构的近100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究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提高社会对WTO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的复关/入世进程。如2001年4月,WTO研究中心组织部分研究人员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制作了WTO100问的系列节目,

30、连续30多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推动了世贸组织知识的普及。2001年11月10日,张汉林教授应外经贸部、中宣部领导的推荐作为中国入世现场直播总顾问及嘉宾主持,全程参加了中央电视台WTO多哈部长会议和中国入世的现场直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2002年9月11月,受国家计委的委托,研究院为国家计委相关司局的业务骨干进行了WTO方面的专业培训。此次培训在结合国家计委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更深层次上对WTO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传授。联系方式:电话:64495778,64495782传真:64495779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12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9信箱邮政编码:100029办公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1、诚信楼916室联系人:屠新泉,张军生EMAIL:WTOUIBE.EDU.CN, WTO_UIBE163.COM(三)外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下设阿拉伯语系、法语系、意大利语系、日语系、朝鲜语系、俄语系、西班牙语系和越南语系等八个学系和中意语言培训中心。八个专业均创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学院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师60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28名,博士及在读博士12名,硕士生导师27名,此外还常年聘有外国专家及外籍教师。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470余名,在校研究生70余名。我院八个学系均是本语种全国教学研究会和文学研究会的理事或常务理事单位。目前我院各

32、专业教授分别担任本专业各种学术团体的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职务。半个世纪以来,我校同许多外国大学与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中与我院各专业相关的大学与学术机构就有二十多所。我院教师经常赴国外讲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80%以上的教师曾在国外留学或进修。此外,我院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会和校际交流派遣几十名本科生与研究生赴国外留学。区域国别研究所是学校为适应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发挥外语学院语种众多、涵盖国家和地区广泛的优势,整合全校科研力量,大力开展对世界各地区和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研究的需要而设立的科研机构之一。由于研究所的成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以及

33、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研究范围:以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考察等手段,对对象国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论及实证性的分析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为促进相关学科发展提供支持。2、组织机构:所 长:下设:东亚研究中心,中东研究中心,中亚及俄罗斯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外语学院各专业教师为主体,广泛吸收对上述研究领域感兴趣的校内外研究人员参加。研究所还将积极开展横向与纵向的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扩大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和共同开发。3、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所目前承担着若干重要科研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中有杨言洪教授主持的教育部社科项目海湾油气与我国能源安全;朱凯教授、李爱文教授主持的校级科研项目拉丁美洲的文化环境及与中国的比较、21世纪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东亚经济等。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电 话:64493211传 真:64493206电子邮箱:uibesfs (2003-10-23)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