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场效应晶体管参数测量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2145331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2、场效应晶体管参数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验2、场效应晶体管参数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验2、场效应晶体管参数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实验2、场效应晶体管参数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2、场效应晶体管参数测量(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二 场效应晶体管特性的测量与分析一 前言场效应晶体管不同于一般的双极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 件。从工作原理看,场效应晶体管与电子管很相似,是通过改变垂直于导电沟道 的电场强度去控制沟道的导电能力,因而称为“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的 工作电流是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的漂移流,参与导电的只有一种载流子,故又 称“单极型”晶体管。通常用“ FET”表示。场效应晶体管分为结型场效应管(JFET )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ISFET) 两大类。目前多数绝缘栅型场效应应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 )三层结构, 缩写为 MOSFET。本实验对结型、MOS型场效应管的直流参数进行检测。

2、场效应管按导电沟 道和工作类型可分为:M0SFET 0)并大于0.5V时,转移特性曲线开始弯曲,如图2-2中 正向区域虚线所示。这是由于栅极正偏引起栅电流使输入电阻下降。这时如果外电路无保护措施,易将被测管烧毁所以即使栅极正偏也不引起栅电流图 2-1 n 沟耗尽型 MOSFET 输出特性曲线图 2-2 n 沟耗尽型 MOSFET 转移特性曲线而 MOS 场效应管因其栅极有 SiO2 绝缘层 曲线仍向上升,见图 2-2 所示。2)、跨导(gj 跨导是漏源电压一定时,栅压微分增量与由此而产生的漏电流微分增量之 比,即aig 二DS_m avGS怙C跨导表征栅电压对漏电流的控制能力,是衡量场效应管放

3、大作用的重要参 数,类似于双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测量方法也很相似。跨导常以栅压变化 1V 时漏电流变化多少微安或毫安表示。它的单位是 西门子,用S表示,1S=1A/V。或用欧姆的倒数“姆欧”表示,记作“ -1 ”。3)、夹断电压Vp和开启电压 V夹断电压 VP 是对耗尽型管而言,它表示在一定漏源电压 VDS 下,漏极电 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或等于某一规定数值,如50yA)时的栅源电压。开启电压VT是对增强型管而言。它表示在一定漏源电压VDS下,开始有 漏电流时对应的栅源电压值。MOS 管的夹断电压和开启电压又统称阈值电压。4)、最大饱和电流(IDss)当栅源电压VGS=0V、漏源电压VDS足够大

4、时所对应的漏源饱和电流为最大 饱和电流。它反映场效应管零栅压时原始沟道的导电能力。显然这一参数只对耗 尽型管才有意义。对于增强型管,由于 VGS = 0 时尚未开启,当然就不会有饱和 电流了。5)、源漏击穿电压(BVDS)当栅源电压 VGS 为一定值时,使漏电流 IDS 开始急剧增加的漏源电压值, 用 BVDS 表示。注意,当VGS不同时,bvds亦不同,通常把VGS=0V时对应的漏源击穿 GSDSGS电压记为bvds。6)、栅源击穿电压(BVGS) 栅源击穿电压是栅源之间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结型场效应管的栅源击穿电压,实际上是单个pn结的击穿电压,因而测试方法与双极管BVebo的测试方法相同

5、。对MOS 管,由于栅极下面的缘绝层是Si02,击穿是破坏性的,因而不能用J4810图示仪测量 MOS 管的 BV 。GS三 实验步骤与要求本实验所用仪器为 XJ4810 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待测样品为各种场效应 晶体管(不同样品袋中的管子不尽相同,实验前需预先断管子类型与管脚属性)。实验基本步骤:1、首先开机预热 10 分钟。2、将光点调到荧光屏刻度坐标的左下角,再进行阶梯信号调零,然后逐项测量各 参数。3、根据待测参数,调好 X、Y 轴的旋钮所在类型(电流或电压)与档位(数量级)。4、根据管子的类型,分别对集电极区面板和基极区面板分别进行偏置,这主要包 括:a)、极性(正或负)偏置;b)

6、、电压(或电流)大小偏置,注意施加电压安全(先 小后大),同时加相应的功耗电阻以保护所测样品。实验要求每 样品袋中各含有 MOSFET 和 JFET 样管,分别测量并 将各参数测试条件与测量结 果列表,并填入具体数据;画出各种场效应管输出及转移特性曲线;根据定义,分析 耗尽型、增强型场效应管测量方法的异同点。四、测量内容:以MOS管为例(如下参数为对3D01管的偏置,并非样品袋的管子)1)、调出输出特性曲线,记下各参数偏置情况并保存曲线结果仪器面板各旋钮位置如下 测试台接地选择 峰值电压范围 集电极扫描极性 功耗电阻X 轴作用Y 轴作用阶梯极性阶梯选择E 接地050V正(+)如:lkQ集电极电

7、压2V/度集电极电流0.2mA/度负(-)0.2mA/级(若E-B间不接lkQ电阻,则选用0.2V/级)调节峰值电压旋钮,便可得图2-1所示VGSW0部分输出特性曲线。由于耗尽型场效应管GS栅压可正可负,因而在上述条件下,将阶梯极性由负转换为正,便可得到图示中vGSno部GS分的输出特性曲线。将正负栅压下的曲线合并便可得到总的输出特性曲线(若无阶梯调零, 曲线不能合并 两情况下的图像有重合或分离 。根据所测量的结果(曲线形状),试作简单说明与分析测量各相关参数IDss测量(条件:VGS=0V,VDS=10V)在负栅压情况下,取最上面一条输出特性曲线(VGS=0),取x轴电压VDS=10V时对应

8、GSDS的Y轴电流,便为IDSS值。另一种方法是,将零电流与零电压扳键扳在“零电压”处,荧光屏上只显示VGS=0的一根GS曲线,可读得V S=10V时对应的I 值.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阶梯调零不准引起的误差。若E、SDSSB间有外接电阻,扳键置于“零电流”档亦可进行IDSS测量。g 测量(条件 VGS=0V,VDS=10V)mGSDSgm值随工作条件变化,一般情况下测量最大的gm值,即测量IDS=IDSS时的gm值。在图 2-1中VGS=0的曲线上,对应于VDS=10V的点,可得GSDSAIDSAVGSVDS10V若测量条件中IDS值较大(如3mA),则需利用正栅压下的曲线进行测量。 Vp测量(条

9、件:IDS=10卩A, VDS=10V) 利用负栅压时的输出特性曲线,从最上面一条曲线向下数,每两条曲线之间的间隔对应一定的栅压值(例如-0.2V), 直数到IDS=10yA (对应于VDS=10V处,)便可得到Vp值。 IDS=10gA是一个小的值,可以通过改变Y轴上电流的量程读取。DS BVds测量将峰值电压旋钮转回原始位置,电压范围改为0200V, x轴集电极电压改为5V/度,或 10V/度,加大功耗电阻,再调节峰值电压,最下面一条输出特性曲线的转折点处对应的x 轴电压,即为 BVDS 值。Q bvgs测量对 MOS 管而言,栅源击穿是一种破坏性击穿,此处不测量。若样品袋中包含 JFET

10、, 则需测量该电压。若样品袋中含有JFET,需加测此内容。2)、调出转移特性曲线,记下各参数偏置情况并保存曲线结果 转移特性曲线测量的是 IDS 与 VGS 的关系,因而需注意另一管脚(漏极)的偏置,此处DS GS将VDS偏置为10V (也可试着改变该值,看所测结果是否变化)。调整方法:将x轴扳回到集电极电压2V/度,光点移至坐标左下角,然后调节峰值电压, 便得到输出特性曲线,使VGS=0的最上面一条曲线向右延伸至10V即可。再将X轴作用扳GS 回“基极电流”(注意此时必须伴有串联电阻,否则被击穿),光点移回右下角,即可得图2-4 中vgs0部分的曲线,注意在测量过程中,不要再调节峰值电压旋钮

11、。否则Gs=iov的测 量条件将改变。根据上述的转移特性曲线,可测得 IDSS、Vp 及 gm 的值(曲线与坐标右侧线 VGS=0 的交点为IDSS,曲线斜率为gm,ids=10a时对应的VGS值为Vp-此时可将Y轴集电极电流 拨到0.01mA/度,以便于准确测量Vp值(一般用转移特性测量开启电压与夹断电压比较准 确、方便)。将上述结果与 1)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然后,将阶梯极性转为正,将Y轴集电极电流增大为0.5mA/度,同时将光点移至坐标 底线的中点,便得到正栅压时的转移特性。将栅压分别为负、为正时的曲线合并,便得图 2-4所示总的转移特性曲线。注意,功耗电阻取得较大时,正栅

12、压转移特性会出现变平现象。 这是因为管子进入可调电阻区的缘故。由于漏极、源极在工艺结构上接近对称,因而场效应管的漏、源可以倒接,而且与正接 时曲线相象,各主要参数也接近相等。因此,可以通过倒接,适当调节和选择场效应管的参 数值。倒接测量时,只须将 S、D 管脚互换,其余不变。实验后将测试条件与测试结果列表,并填上具体数据:然后画出输出与转移特性曲线: 根据定义,分析耗尽型、增强型 MOS 管测量方法的异同点。问题:1、以 N-JFET 为例说明各管脚的偏置极性(正或负),及如此偏置的原因。2、以P-JFET为例,在栅极加负电压时,JFET的输出特性曲线与栅极加正 偏时相似(只是电流较大,同时表现得类似于增强型FET),曲线形状“较理想”, 但实际应用中通常不采用这种偏置,试说明原因。3、采用图示仪测量MOS管,阶梯信号采用电流档时,为何需在G、S间外接一电阻?4、说明 MOS 管中体二极管的产生原因及管脚偏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