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141169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平衡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的:1可逆反映与不可逆反映2化学平衡的概念二、预习内容一.可逆反映与不可逆反映1正反映:_,逆反映:_2可逆反映:_下,既能向_又能向_方向进行。3可逆反映的特性:“两同”是指_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_反映里,_和_相等,反映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它的建立与反映途径_,从正反映或逆反映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前提:_.实质:_标志:_三、提出疑惑同窗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尚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的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2理解化学平衡标志。3理解

2、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性;2难点:是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三、学习过程(一)可逆反映与不可逆反映1正反映: ,逆反映: 2可逆反映: 下,既能向 又能向 方向进行。3可逆反映的特性:“两同”是指 。注意:可逆反映的重要特性是转化率永远不也许达到100%,也就是反映一旦开始,那么,就不也许只存在反映物,或只存在生成物。(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 反映里, 和 相等,反映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它的建立与反映途径 ,从正反映或逆反映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前提: 实质: 标志: 。练

3、习: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由18O原子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映,在达到平衡前,18O存在于(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 、SO3 、O2中均有也许存在。练习: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如下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映时,正反映速率最大,逆反映速率为零。 B、随着反映的进行,正反映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映的进行,正反映速率减小,逆反映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映过程中,正反映速率的减小等于逆反映速率的增长。(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性: 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映,各物质的转化率必

4、不不小于 2“动”:即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映和逆反映仍在进行。3“等”:是指 ,必须用同一物质来表达,这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性。4“定”:由于,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或质量分数) 。5“变”:外界条件变化导致 ,原化学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平衡移动直至建立新平衡。(四)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某可逆反映与否处在化学平衡状态,它们的标志可以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性来进行衡量1V正=V逆,它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正、逆反映速率相等是针对反映体系中的 。由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才使这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阐明可逆反映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反映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

5、变,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另一种重要标志。如果反映混合物中某一种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对气体而言)等保持一定,都阐明可逆反映已达到平衡状态。3 从其他角度也可以判断某可逆反映与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反映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映,可以通过如下几种状况来判断:当体系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时,阐明反映已达到平衡状态.当恒温恒容时,体系的总压强有发生变化或当恒温恒压时,体系的总体积不发生变化都可以阐明反映已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含量不发生变化,也可以阐明反映已达平衡状态.对于反映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映,无论反映与否达到平衡,体系中物质的总物质

6、的量,总压强,总体积或混合气体的平均含量都不发生变化,不能拟定反映与否中达到平衡状态.(五)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移动研究的对象: 化学反映的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 平衡,当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变化时,本来的平衡被破坏,进而在新的条件下 平衡,这个原平衡向新平衡的转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2-5】:在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观测实验讨论总结。增大反映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 移动。减小反映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 移动。注意:固体物质和纯液体无所谓浓度,其量变化,不影响平衡。练习FeCl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Fe2

7、+2H2O Fe(OH)2+2H+ 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变化是( )(A) 平衡向逆反映方向移动 (B) 平衡向正反映方向移动(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 溶液由浅变深思考:由FeCl2改为Fe(NO3)2,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2、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映来说,气体的压强变化,也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探究】根据表中所给数据讨论分析对于3H2(g)+N2(g) 2NH3(g) 在反映中1体积的N2与3体积的H2反映生成2体积的NH3,即反映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发生了变化,反映后气体总体积减少了。下表列入的是450时,N2与H2反映生成NH3的实验数据。压

8、强/MPa15103060100NH3/%2.09.216.435.553.669.4由上表实验数据可以算出:对反映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映,在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移动。对于有些可逆反映里,反映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如2HI(g) H2(g)+I2(g)在这种状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 使化学平衡移动。注意: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视不计。因此,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 ,变化压强 使化学平衡移动。练习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映 3H2+N2 2NH3达到平衡时,下列操作

9、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 .恒温恒压充入氨气B. 恒温恒压充入氮气C .恒温恒容充入氦气D .恒温恒压充入氦气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任何反映都随着着能量的变化,一般体现为放热或吸热;因此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也有影响。观测实验27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回答问题: NO2为 色气体,N2O4为 色气体600400200压强 对于反映2 NO2(g) N2O4(g) H=56.9KJ/mol,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 ,减少温度,混合气体颜色 。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减少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C%练习:可逆反映2A+B 2C, 在不同压强及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状况如图所示。

10、回答(1)该反映的正反映是 反映,逆反映是气体体积 的反映。(2)若c是气态,则A为 态,B为 态。(3)若B为固态,则A为 态,c为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化学反映移动的特点即化学平衡原理: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的原理,也叫勒夏特列原理: 。4.催化剂可以 限度的变化正逆反映的速率,因此使用催化剂 移动,但是可以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六)当堂检测:1化学平衡重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映的规律( )。A可逆反映 B任何反映 C部分反映 D气体反映2在2NO2 N2O4的可逆反映中,下列状态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正=逆 0时的状态 B NO2所有转变成N2O4的状态C

11、c(NO2)=c(N2O4)的状态D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3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映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键断裂的同步,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步,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步,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步,有6个H-H键形成4某温度下,反映H2(g)+I2(g) 2HI(g);H0(正反映为吸热反映)。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对的的是( )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B恒压,充入HI(g),开始时正反映速率减小,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映速率减小D恒容,充入H2,I2(g)的体积分

12、数减少课后练习与提高1在HNO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NO2 H+NO2-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NaOH溶液 B硫酸溶液 CNaNO2溶液 DNaHSO4溶液2在一种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A(g)和1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映 3A(g)十B(g) nC(g)+2D(g) 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小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则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 A1 B2 C3 D4根据如下论述回答和题。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映:3X(g)+Y(g)=nZ(

13、g)+2W(g),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达的反映平均速率为0.01molL-1min-1,则3上述反映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 )A1 B2 C3 D44上述反映在5min末时,已作用去的Y值占本来量的物质的量分数( )A20% B25% C33% D50%51molX气体跟amol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映: X(g)+aY(g)bZ(g)反映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并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映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映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也许是( )Aa=1,b=1Ba=2,b=1Ca=2,b=2Da=3,b=26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在强碱存在的条件下,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B加催化剂,使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氨气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迅速制取氨气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助于合成氨反映7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映: 2A(g) B(g)+xC(g),反映达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了p%,若此时A的转化率为a%,下列关系对的的是( )A若x=1,则pa B若x=2,则pp+q,正反映是放热反映。Bm+np+q,正反映是吸热反映。Dm+nc+d,在反映达平衡的基本上,以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投入A和B,则A和B的转化率_若a+b=c+d,在

15、反映达平衡的基本上,以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投入A和B,则A和B的转化率_若a+b p+q Q p+q Q 0四.等效平衡及其分类: 1.等效平衡原理:在相似条件下,同一可逆反映体系,不管从正反映开始,还是从逆反映开始都可以建立同一平衡状态,也就是等效平衡,还可以从中间状态(既有反映物也有生成物)开始,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相应相等。由于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映,从不同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完全相似,则可形成等效平衡。2.等效平衡规律:等效平衡的广泛定义:只因投料状况的不同,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能转化为物质的量)分数相等

16、的平衡状态,互为等效平衡状态。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映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可逆反映只变化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映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似,则两平衡等效。简言之,定温,定容下,归零后,等量即为等效平衡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映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映,只要反映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似,两平衡等效。简言之,定温,定容下,归零后,等比例即为等效平衡在定温,定压下,变化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似,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简言之,定温,定容下,归零后,等比例即为等效

17、平衡【当堂练习】:1.x、y、z都是气体,反映前x、y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映x+2y2z达到平衡时,测得反映物总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则平衡时x的转化率( ) A.80 B.20 C.40 D.60 2已知在450时,反映H2(g)+I2(g) 2HI(g)的K为50,由此推断出在450时,反映2HI(g)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50 B、0.02 C100 D无法拟定3.在一种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映:2A(气)+B(气) 3C(气)+D(气),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

18、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 )A.4molA+2molB B.2molA+1molB+3molC+1molD C.3molC+1molB+1molB D.3molC+1molD4 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相应2A(s)+2B(g)2C(g)+D(g);H0的正、逆反映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达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对的的是( )ppttA B C D【自我检测】1.在一种固定容积的密闭中,加入mmolA、nmolB,发生如下反映:mA(气)+nB(气) PC(气)。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加入amolA、

19、bmolB、cmolC,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则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 A.a:b:c=m:n:p B.a:b=m:n ap/m+c=p C.mc/p+a=m,nc/p+b=n D.a=m/3,b=n/3,c=2p/3 2.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A和2LB,发生如下反映:3A(气)+2B(气) xC(气)+yD(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若维持温度、压强不变,将0.6LA、0.4LB、4LC、0.8LD作为起始物质充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x、y的值分别为( ) A.x=3 y=l B.x=4 y=1 C.x=5

20、y=1 D.x=2 y=33. 1molA气体和nmol B气体,按下式反映生成气体C:A(g)+nB(g)mC(g),一段时间后测得A的转化率为50%,反映前气体的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反映后3/4,则n和m的数值也许是 ( )An=1,m=1 Bn=2,m=2 Cn=3,m=2 Dn=2,m=34 T时,在1L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映生成C气体。反映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她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对的的是( )A在达平衡后,保持其她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映方向移动B在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

21、,平衡向正反映方向移动C保持其她条件不变,若反映开始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4mo1L-1、0.5 mo1L-1和0.2 mo1L1,则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不小于0.4 mo1L-1D保持其她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映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5(12分)既有反映: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映的逆反映为_热反映,且m+n_p(填“”“=”“”)。(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B的转化率_。(4)若

22、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 将_。(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6向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6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映:N2(气)+3H2(气)2NH3(气),平衡时混合气共7mol。令a、b、c分别代表N2、H2、NH3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维持温度不变,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则:若a0,b0,则c_。若a0.7,b2.1,则:Ic_。这时反映向_进行。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

23、行如下化学反映: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问题:(1)该反映的化学平衡常数体现式为K=_。(2)该反映为_反映(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映与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根据是(b)(c)(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v正(H2)= v逆(H2O) (d)c(CO2)= 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 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8.(14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

24、质混合,发生如下反映:aAbBcC(s)dD,当反映进行一定期间后,测得A减少了nmol,B减少了mol,C增长了n mol,D增长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 =_,b =_,c =_,d =_。(2)若只变化压强,反映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该反映中各物质的汇集状态:A_,B_,C_,D_。(3)若只升高温度,反映一段时间后,测得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映为反映_(填“放热”或“吸热”)。9. (16分)一定条件下,将SO2和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映:2SO2(g)+O2(g)2SO3(g)(正反映放热)反映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减少温度,SO2的转化率_,化学反映速度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反映处在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3)反映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因素是_(用文字体现)。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因素也许是_(填写编号)。a. 加了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c. 减少温度 d. 增长SO3的物质的量8 (1) 2 1 3 2 (2) 气态 固态或液态 固态 气态 (3) 放热9 (1) 增大 减小(2) 1520 min,2530 min(3) 增长了O2的量 a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