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书笔记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21372611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践论》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践论》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践论》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实践论》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论》读书笔记(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标题: 关于实践论得读后感论文摘要: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 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 理论 世界观正文:在马哲原理课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的实践论,便找来读了一下, 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我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 章。写于1937 年 7 月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 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

2、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 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 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 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 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 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 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 识论根源。人类认识

3、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 程度。实践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 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 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 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 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 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 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

4、子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 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 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 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 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 “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 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 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

5、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 认识等等皆是如此。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 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 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 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 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 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 归纳和总结,便

6、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 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 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 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 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 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 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 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 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

7、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 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 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 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 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实践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两点,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和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

8、指出:“无 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 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 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 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 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 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下面就此再举一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 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 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

9、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 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 免犯一些错误,比如 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 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 成经济腾飞的。而 1980 年代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 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因为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 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

10、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 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 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但是,如毛泽东所述,邓小平仍不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的一些 具体问题,不能预见到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具体争端,特别是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 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做到“三个代 表”,是中国共产党

11、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 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党章,从而更好的指导了我们的 实践。我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本质的内涵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 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 完善。口 o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 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 年)就说过,“通过不 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 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 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 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在整个实践论中,毛泽东都没有脱离认识而 独写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 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 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心得,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 参考文献: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