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2128527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 范。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下面由 WTT给大家整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1 为了保证我校师生饮用水安全卫生,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部 门的指示精神,特制订我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一、教师饮用水(桶装)卫生管理:1、按有关规定,使用具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准产证等经相关部门认定的桶装水。2、兼职供水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3、提供的饮用水必须在保质期内。4、要求供水方定期为饮水机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相应记录。5、有固定安全饮用水存放点。6、每日有人员

2、对饮水机作保洁维护。7、如发现饮用水质异常,立即停止饮用,并通知相关责任单位。二、教学楼道学生饮用水(电加热过滤热水器)卫生管理:1、学校保证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确保向学生供应适温和足量的饮用水。2、学生饮用水作为学校安全巡查时的重点巡查对象之一。对电加热过滤热水 器要定时检查维护,并做好相应记录。3、要求学生自备饮水用具,学校不得配置公用饮水用具。4、卫生保健教师、班主任及总护导老师负责随时观察学生饮水前后的异常情 况并及时上报处理。5、学校应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提示学生科学卫生饮水、自带饮具及节约 意识。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防止疾病经水传播,保障师生身体 健康,根据中华

3、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 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规 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县学校集中式供水、自备水、二次供水。 第三条三台县教体局是学校生活饮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县卫生行政部门主管 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其他有关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学校生活 饮用水管理工作。第四条学校生活饮用水必须与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第五条在城市集中供水管网覆盖区域的学校必须全部使用城镇集中式供水, 农村及城镇集中式供水无法覆盖区域可以使用农村集中式供水或学校自备水供水。第六条学校自备供水卫生要求(含农村集中式

4、供水)(一)水选择的卫生要求1、水选择: 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取水点及附近地区卫生状况良好,便于防护。 水选择应优先选择地下水,其次是江河水、湖水、塘水。地下水的选择应尽 可能远离污染,地面水的取水点应尽可能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上游。2、水水质的卫生要求: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时应符合GB3838要求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时应符合GB/T14848要求水水质经卫生部门监测 评价合格。(二)水的卫生防护要求:1、以地下水为水的卫生防护:(1)水井周围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厕所、渗水坑、粪坑或化粪池,不得堆放垃 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管道,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施用持 久性或剧毒

5、的农药,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2)取水设施的卫生要求:尽可能修建取水层在第一不透水层以下的深井,并 修建符合要求的井壁、井台、井栏、井盖、排水沟和泵房等设施。井壁:上部使用钢管、水泥、混凝土及其它符合卫生要求的不透水材料封闭严 密,下部(含水层部分)为滤水管。井台:井口周围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建半径为1.5-2m、高出地面20cm以 上的井台,井台表面从中央向四周倾斜,井台周围设排水沟。井栏:井口的井壁高出井台20-30cm。井盖:用不透水材料设易于开启和上锁的井盖。 井房和泵房:修建专人管理,可上锁的井房和泵房。(3)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过滤蓄水池等制水、供水设施周围不小于10

6、米的 范围内不得修建禽畜饲养场、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 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2、以地面水为水的卫生防护: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严禁捕捞、停靠船舶、游泳等可能污染水的任何 活动,并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 从事网箱养殖,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 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 施用持久或剧毒的农药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水为水库和湖泊水时,应根据情况,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及其

7、沿岸划为卫生防护地带,并按上述要求执行。(三)制水、供水卫生要求1、应当根据水水质状况设置必要的净化设施、设备。以地下水为水的应进行沉淀(或澄清)、过滤处理,以地面水为水的应进行混 凝、沉淀(或澄清)、过滤等常规净化处理。如经常规净化处理后某些指标仍达不到 要求还需进行特殊的净化处理。2、必须采取消毒措施,并保证落实。 无论水水是地下水还是地面水,也无论水水质的好坏,都必须设置消毒设施、配置消毒药品对水质进行消毒。第七条学校二次供水卫生要求(一)二次供水设施周围10m以内不得有渗水坑、厕所、垃圾堆等污染。水箱 周围2m内不得有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二)二次供水设施应符合下列卫生要求1、水箱或蓄

8、水池应专用,无渗漏,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水箱其顶部与屋顶的距 离应大于80cm,水箱应有相应的透气管和罩,入孔位置和大小要满足水箱内部清 洗消毒工作的需要,入孔或水箱入口应有盖(或门),并高出水箱面5cm以上,并有 上锁装置,水箱内外应设有爬梯。水箱必须安装在有排水条件的底盘上,泄水管应 设在水箱的底部,溢水管与泄水管均不得与下水管道直接连通,水箱的材质和内壁 涂料应无毒无害,不影响水的感观性状。水箱的容积设计不得超过学校48小时 的用水量。2、二次供水设施不得与市政供水管道直接连通,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 不得与大便口(槽)、小便斗直接连接。3、二次供水设施须有安装消毒设施的位置,有条件的单位

9、应安装二次供水消 毒装置。(三)每半年至少对二次供水清洗消毒一次,并进行清洗消毒效果检测。第八条水质检验和监测要求学校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必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的 要求。(一)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时,必须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对水质进行全面分析p,出具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的水质本底检测报告与消毒效果检测报告。(二)采用自备水及二次供水的学校应尽可能开展日常水质微生物项目自检, 使用氯化消毒而无条件开展水质微生物项目自检的学校,必须配置余氯快速检测设 备,开展消毒效果监测。(三)采用自备水及二次供水的学校在水质无明显变化、无新增污染等正常情 况下,由卫生部

10、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 情况确定监测项目和频次,但每学期不得少于一次。第九条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工程时,必须向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 水。第十条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饮用水管理,自备供水或二次供水的水箱、水池 必须加盖上锁,防止投毒等意外事件发生。第十一条学校应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加强质量管理,建 立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制度及操作规程。第十二条学校应选择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 净水剂、消毒剂和输配水管等涉水产品,并向厂家或商家索取产品卫

11、生许可批准文 件的复印件。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生活饮用水档案管理制度。收集保存生活饮用水法律法 规和标准,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和管线图,水质监测检验报告,管水人 员健康体检及培训记录,卫生监督文书,消毒记录和余氯监测记录。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水质污染应急处理预案和报告制度。针对取水、输水、 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如遇生活饮用水 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 施,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第十五条饮水从业人员每年必须经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及 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第十六条教育、卫生应加强信息沟通与协调,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学校饮用水 卫生安全检查。第十七条教育、卫生对违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予 以通报。第十八条本规范由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县教体局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