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语言所等诉王同亿等抄袭其辞典作品侵权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120331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科院语言所等诉王同亿等抄袭其辞典作品侵权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科院语言所等诉王同亿等抄袭其辞典作品侵权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科院语言所等诉王同亿等抄袭其辞典作品侵权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社科院语言所等诉王同亿等抄袭其辞典作品侵权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院语言所等诉王同亿等抄袭其辞典作品侵权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案情原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告:商务印书馆。被告:王同亿。被告:海南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如下简称现汉是由原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如下简称语言所)于1956年开始编纂的一部词典,在1960年完毕草稿,由原告商务印书馆印出试印本。经多次修改后,由商务印书馆于1978年正式出版发行,该版收条目约56000条。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如下简称补编)是现汉的增补,由语言所于1988年3月完毕,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新现代汉语词典(如下简称新现汉)、现代汉语大词典(如下简称大现汉)是由被告王同亿主编、被告海南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发行的词典。其中,新现汉印数11万册,每册定价45元;大现汉

2、印数16000册,每册定价98元。原告语言所、商务印书馆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两被告未经原告批准,在其主编、出版发行的新现汉和大现汉中,以照抄、略加改动或增删个别无关紧要的字等方式,使用了原告的现汉和补编两部著作的大量内容,这种抄袭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被告在新现汉上尚故意使用与原告的现汉近似的书名,仅加一“新”字,并通过新闻媒介宣传其为“换代产品”,这种行为已构成不合法竞争。祈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销毁库存侵权书籍,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补偿语言所25万元,补偿商务印书馆60万元,并承当本案诉讼费用。被告王同亿、海南出版社答辩称:原告指控的抄袭,是指对

3、现汉、补编中词条的一种或几种义项而言。这些义项在前人出版物中均能见到,属于商定俗成、可以共享的社会公用词语材料。语言所只是对这些义项进行了“收集”和“记录”,不属于创作;义项不是独立作品,语言所只享有现汉及补编的整体著作权。被告使用这些义项不构成对原告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的侵权。我方的新现汉与原告的现汉、补编名称不同、类别不同、装潢不同、内容也不同:“现代汉语”是通用名称,原告无权垄断。我方行为不构成不合法竞争。规定驳回原告的诉讼祈求。审判鉴于认定辞书类作品的抄袭波及专业性问题,在审理过程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北京大学中文系进行了对比鉴定。鉴定报告结论为:1.新现汉有27830余条义项与

4、现汉、补编相似,分四种类型:(1)注例皆同的计15930余条;(2)注同,新现汉无例句、增长例句或改动例句的计4310余条;(3)例句相似的计2260余条;(4)注或例相似,但有增减字属可有可无或错误的计5330余条。2.大现汉前、中、后共抽样600页有9820余条义项与现汉、补编相似,分四种类型:(1)注例皆同的计6570余条;(2)注同,新现汉无例句、增长例句或改动例句的计950余条;(3)例句相似的计790余条;(4)注或例相似,但有增减字属可有可无或错误的计1510余条。对此鉴定报告,原告没有异议;两被告对其中认定的相似义项未直接否认,但觉得鉴定报告中所列例词的义项释义在20余本前人或

5、其她同类作品中有记载,没有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的客体,况且以个别词条作为例证,不能阐明被指控抄袭的所有事实,规定逐条核算重新鉴定。基于审理的需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还裁定对被告采用剪贴方式完毕的新现汉、大现汉的原始稿采用了保全措施。经对原始稿审查,可以明显看出剪贴现汉、补编的状况。经审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新现汉对现汉、补编进行抄袭的义项约27830余条,抄袭字数约560千字,占新现汉全书的13,占现汉、补编的14;大现汉前、中、后各抽取200页,共600页,抄袭现汉、补编的义项约为9820条,大现汉全书1888页,故认定抄袭义项约为30900条,抄袭字数约为1082千字,占大现

6、汉的16,占现汉、补编的28。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觉得:现汉、补编是语言所在对大量词语使用频率、习惯等状况进行研究、筛选后,初次系统地对现代汉语词语给出了释义和例句,是独立创作完毕的一部辞书类作品,语言所依法享有著作权。根据辞书类作品的特点,语言所对具有独创性的义项亦享有著作权。商务印书馆依法享有该书的专有出版权。根据辞书创作的特点,词条的解释选择范畴有限,也许会与前人或她人的词典解释雷同。但基于借鉴浮现的一致与基于抄袭而浮现的字字相似是有区别的。通过对鉴定报告中列举的例词义项与先出词典相似词条的对比核算,证明原告现汉、补编中这些例词义项的释义和例句与在先词典不同,具有独创性。而被告新现汉、

7、大现汉中的这些例词却与现汉、补编相似。被告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原告指控的抄袭例词源于公知领域,鉴定报告可以采信。被告规定逐条核算和重新鉴定没有充足理由,不予支持,鉴定报告中所记录的相似义项的条数应被认定为抄袭条数。被告在作品中将原告词典中大量的词条释义照抄,甚至将例句、过时的例句照搬过来,被告的抄袭行为是显而易见的。词典不同于其她作品,它是由一种个词条构成的,词条下又有若干个“义项”。被告觉得“义项”不是独立作品,不享有著作权的观点不能成立,由于,判断抄袭行为不以所抄袭部分与否构成独立作品为要件。被告在新现汉、大现汉中使用现汉、补编中的大量词条,没有指明被使用作品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不是为了简介、

8、评论某一作品或阐明某一问题,不属于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合理使用行为。被告王同亿作为新现汉与大现汉的主编,在这两部书中大量使用原告作品现汉、补编的内容,已构成抄袭。王同亿在该书出版时担任海南出版社的总编,应认定海南出版社明知新现汉、大现汉有抄袭内容,仍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侵权作品。王同亿、海南出版社的行为已构成对原告著作权及专有出版权的侵害,应依法承当共同侵权责任。现汉通过近年的出版发行,确已在广大读者中具有较高信誉和吸引力。但原告未提出被告使用新现汉的书名确已导致与现汉误认的充足根据。因此,对原告提出的被告使用新现汉书名的行为构成不合法竞争行为的主张,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

9、六条第(一)、(二)、(三)项的规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1996年12月24日判决如下:一、被告王同亿、海南出版社立即停止侵权,在删除侵权内容之前停止新现汉、大现汉的出版发行。二、被告王同亿、海南出版社在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在光明日报上刊登向原告赔礼道歉的声明,其内容须经本院审查。三、被告王同亿、海南出版社在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原告语言所补偿损失147941元及因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58000元,向原告商务印书馆补偿损失147941元及因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26533元。四、驳回原告的其她诉讼祈求。王同亿、海南出版社不服此判决,向北京市高档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称:北大中文系不是法定鉴定部门,鉴

10、定成果严重失实。一审判决以鉴定报告列举的例词有独创性为理由,进而推定现汉、补编涉讼义项均有独创性,与事实不符。辞书属编辑作品,义项没有独创性,语言所对词条不享有著作权。我方引用语言所作品的内容很少,属于合理使用。对释义设立著作权、鼓励释义多样化,与规范汉语词语释义和净化语言环境的规定相背离,违背辞书编纂规律。语言所、商务印书馆未提出上诉,表达服从一审判决。北京市高档人民法院觉得:现汉是语言所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本上,通过度析、筛选、综合、提炼、概括,用现代汉语给出释义、例句,按照特定的体例进行编排创作而成的。与先出词典相比,现汉有如下特点:收词以一般话词语为主,兼收方言词语、书面词语、口语词语;

11、对词语的释义尽量采用义界法,用多种词语具体阐明词义,对词义内容作了具体阐明;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解释词义,毫不掺杂文言体现成分;在用例上选用浅近明白的例句,除一小部分来自第一手材料外,大部分是改编或者自撰的。补编的创作过程及其特点与现汉相似。两部作品的大部分词目的释义与先出词典相似词目的释义的体现方式明显不同,相似的重要局限于同义、近义词释义,拆词释义,用对释语素义的措施来释义及对称谓词、时间词、词义简朴的词和某些专业词进行释义等注释用语选择范畴较窄的词目的释义上。但这部分在现汉、补编中所占比例不大,且其所用同义、近义或者中心词的注释与先出词典也不相似。同步,现汉、补编还在释义前作了标明口、书、方

12、等文体色释的独特解决。因此,现汉、补编的释义、例句是语言所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本上,通过创作产生的,符合伙品的构成要件,语言所依法对具有独创性的释义、例句享有著作权;商务印书馆对现汉、补编享有专有出版权。新现汉、大现汉的大量释义、例句与现汉、补编的释义、例句相似,连后者中错误的、反映编纂时代特点的也相似,抄袭是明显的。王同亿、海南出版社的行为已构成对语言所的著作权、商务印书馆的专有出版权的侵害,应承当侵权的民事责任。词典的释义是词典的核心部分。要对词目作出对的的解释,必须对其词义进行分析、归纳,理清词义的内涵、外延,并选用恰当的词语精确地进行表述。尽管人们对词义有共同的结识,但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

13、度、不同的措施、不同的措词来体现。因此,释义的创作过程充足体现了作者的发明性劳动,释义符合伙品的构成要件。词目的例句要配合释义,把对词义和词的用法的规范解释告诉读者。例句规定简洁精当、突出鲜明、语句规范和具有文采性。因此,例句的创作过程亦充足体现了作者的发明性劳动,例句亦符合伙品的构成要件。上诉人以词典仅是编辑作品、释义必然趋同为理由,觉得释义、例句没有独创性,在释义上设立著作权违背辞书编纂规律,不能成立。在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状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有关部门鉴定,一审法院委托北京大学中文系对本案进行鉴定,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该鉴定按照一审法院的规定,逐页逐条进行,在其划分类别的范畴内所做的鉴

14、定是符合事实的,鉴定报告可以采信。判断词典释义与否抄袭,应着眼于它的具体文字体现形式与否相似。但是,所谓具体文字体现形式相似,并非指最后的文字体现必须完全相似,个别字不同或有增减字又不产生性质上的变化的,也应认定是相似。同步,词典的释义、例句自身是独立的作品,不管是注、例皆同,还是仅仅注同或者例同,都可构成抄袭。上诉人提出的鉴定违法、失实,仅注同、例同或者注、例有增减字即不构成抄袭的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人在其新现汉、大现汉中使用被上诉人作品,并非是为了评论或阐明某个问题,所使用她人作品的量也是相称大的,这种使用已经构成了将她人作品当成自己作品来使用的行为,故对上诉人提出的使用属合理使用的主张,

15、不予支持。词典中有些释义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历史积淀,犹如义释义、用对释语素义方式释义。用来释义的同义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趋于固定的相应关系,不能容易调换;某些时间词、称谓词、词义较为简朴的词及专业词的释义用语的选择范畴也非常有限,对这部分释义不应予以著作权法保护。一审判决把现汉、补编中这部分释义划入著作权法保护范畴是错误的,应予纠正,并应把新现汉、大现汉中相应的这部分释义从抄袭中予以排除。但鉴于这部分释义在现汉、补编中所占数量不多,一审判决补偿额并不高,更重要的是被上诉人对这部分也付出了劳动,而上诉人是直接照搬被上诉人的劳动成果,故对一审判决所判上诉人承当民事责任中的这部分不予排除。综上,

16、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晰,解决成果基本对的,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北京市高档人民法院于1997年7月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评析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词典的释义、例句与否符合伙品的构成要件。国内著作权法实行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词典的释义是词典的核心部分。要对所收词目作出对的的解释,必须对词语的词义进行分析、归纳,理清词义的内涵、外延,并选用恰当的词语精确地进行表述。尽管人们对词义有共同的结识,但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措施、不同

17、的措词来体现词义。因此,词典释义的创作充足体现了作者的发明性劳动。词典的例句要配合释义,把对词义和词的用法符合规范的解释告诉读者。例句要做到简洁精当、突出鲜明、语句规范、要有文采。因此,例句的创作体现了作者的发明性劳动。由此可见,词典中具有独创性的释义和例句符合伙品的构成要件,受著作权法保护。本案一、二审法院根据现汉、补编的创作状况,认定具有独创性的释义、例句符合伙品构成要件,语言所对其享有著作权是对的的。责任编辑按:本案的首要问题在于抄袭行为的认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的解释,所谓“抄”,指“照着别人的作品、作业等写下来当做自己的”;所谓“袭”,指“照样做”:“抄袭”,即“把

18、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著作权法将“抄袭”行为定为侵权行为,就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的具体体现形式,这个具体的体现形式,是作者依托自己的智力活动创作出来,不是照抄、照搬她人作品的成果;抄袭是将她人的智力创作成果据为己有,与将她人有形财产据为己有无什么不同。抄袭侵权行为的认定,不在于所抄袭的部分与否可构成一种独立的作品,而在于抄袭的部分是属于她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中的内容。因此,抄袭也许是对她人作品所有内容的抄袭,也也许是对她人作品部分内容的抄袭。至于她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类别性质如何,对抄袭侵权行为的认定不具有法律意义。本案波及的“词典”均属编辑作品,编辑作品享有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著作

19、权。“词典”类编辑作品的特点,在于不适宜强调各词条以及“具有独创性的释义、例句”的著作权,特别是在对外主张词典的整体著作权状况下,否则,将导致观众使用工具书的极大不便,有违词典的工具书性质的。本案这种抄袭她人词典编辑作品中的内容,认定为是对编辑作品整体著作权的侵犯即可。在同一领域用相似体现体裁体现相似主题的作品,很容易产生雷同的问题。但作品内容上的雷同,一般不也许使两个作品在内容的体现形式上也雷同,特别是对文字作品而言。在内容的体现形式上发生雷同的两个作品,其中一种抄袭另一种的概率,几近百分之百。因此,证明两个作品在内容的体现形式上同一,是主张抄袭侵权的原告的举证责任范畴,也是法院认定抄袭侵权

20、行为成立的核心所在。一般来说,原告证明了反映自己特点和错误的相似之处的,被告的抄袭侵权行为即可被认定。因此,本案被告抄袭原告词典中“具有独创性的释义、例句”,乃至错误之处,是属抄袭侵权的有力证据。在作品的创作中,合理使用她人作品和抄袭她人作品,在形式上虽然都体现为“抄录”她人作品,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合理使用发生在法定情形和合理限度范畴内,并且履行了法定义务。抄袭行为则不具有合法目的,不受限度的约束,一般未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履行了相应的法定义务的,仍有也许被认定为抄袭行为)。在本案这种辞典类作品中,事实上很难发生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特别是合理引用的情形。在本案中,语言所是涉讼作品的

21、著作权人,所能主张的权利是著作权。商务印书馆是语言所的作品的出版者,依与语言所的出版合同关系而享有作品的专有出版权,所能主张的权利是专有出版权。这两种权利的具体内容不同,侵权的体现形式也不同。因此,从程序上,该两原告似没有共同的诉讼标的,诉讼标的也不是同一种类的,不应为共同诉讼作为一案合并审理。但在实践中,著作权人和专有出版权人做为共同原告起诉的非常多见,其重要因素在于被告的同一侵权行为同步侵犯了两种权利客体,即事实基本同一。依诉讼经济的原则,将这种诉讼作为一般共同诉讼合并审理,应是共同诉讼理论所包容的。依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的出版者依与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出版合同享有的专有出版权,是指“在合同有

22、效期内和在合同商定地区内,以同种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和缩编本的方式出幅员书的独占权利”。因此,“出版她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行为,是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言下之意,侵犯专有出版权的充足条件,是对同一作品而言,即对出版者拥有专有出版权的作品,她人未经许可也予以出版。在本案中,商务印书馆拥有专有出版权的作品是现汉及其补编,而被告海南出版社并未出版这两个作品,出版的是新现汉和大现汉,且后两个作品并不是前两个作品的改名换姓。因此,从专有出版权的老式涵义上理解,只有海南出版社也出版了语言所的现汉及其补编,才构成对商务印书馆专有出版权的侵犯,以被告出版的图书中有抄袭的内容为理由,认定是对被抄袭作品的出版

23、者的专有出版权的侵犯(一、二审判决中未表白侵犯专有出版权的具体理由而认定侵犯专有出版权),似缺少法律根据。并且,认真分析商务印书馆作为原告的诉讼祈求,其主旨之一是在新现汉与现汉的名称近似,及海南出版社宣传新现汉的用语使用了“换代产品”的字眼,着眼于不合法竞争问题上。但是,从侵犯专有出版权的充足条件是对同一作品而言的意义来说,抄袭所产生的作品的出版犹如盗版作品的出版同样,也是对同一作品的,也可满足这个充足条件。抄袭(涉及抄袭一部分)和盗版的损害后果,在损害专有出版权人对作品的出版发行独占权利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限度上轻重不同而已。因此,抄袭侵权既侵害著作权,又侵害专有出版权,是可以同步确认的。此外,二审判决虽然指出了一审判决把新现汉、大现汉问世前已有的词条、释义划入著作权法保护范畴是错误的,但未查明这部分的数量,仅以“所占数量不多”为理由维持原判,是与事实清晰、判决明确的原则不符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