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096473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一、行政复议制度1、行政复议:行政相对人觉得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祈求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她法定复议机关重新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适性,行政复议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2、成熟原则(08、09):受指控的行政行为必须发生了事实上的而不是假定的影响,时间才算成熟。穷尽原则(06):行政争议当事人必须在“穷尽”了行政机关的所有救济之后才被容许提起行政诉讼(司法审查)。3、善意救济:又称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指行政行为的受害人向原行政机关提出,祈求撤销或变更原行政行为。层级救济:又称上级行政机关监督,是指行政行为

2、的受害人向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救济的活动。4、异议审查:当事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处分不服时,可以先向原处分机关提出,祈求审查,这称为声明异议。如果原机关觉得祈求有理由,则予以救济;如果觉得祈求没有理由,该祈求可移送上级机关或其她有管辖权的机关进行再审查,这称为诉愿。5、公正原则: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平等、公正地看待复议各方当事人;查明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作出精确的定性。6、公开原则: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除波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整个过程应当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7、及时原则: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完毕复议案件的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决定。8、

3、便民原则: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尽量为行政复议当事人特别是申请人提供必要的便利,从而保证当事人参与行政复议目的的实现。9、一级复议原则(07):行政机关的复议以一次为限,即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机关一次审理并作出裁决之后,当事人不服的,不能再行提出复议申请,只能谋求别的救济途径(一般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0、书面审查原则:是指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的措施,即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以及有关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献和证据等书面材料进行非公开对质性的审查,并在此基本上作出行政决定。11、行政复议范畴: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范畴。1

4、2、行政复议机关:指根据法律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合适性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13、行政复议机构(10):享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复议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查和裁决工作的办事机构。14、行政复议管辖: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案件在受理上的具体分工。15、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16、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作出被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17、行政复议第三人:因与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者复议机

5、关告知,参与到行政复议中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18、行政复议代理人:由法律、法规规定或由复议机关指定或者由复议参与人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与复议活动的人。19、申请复议的期限:指复议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有效期限。20、行政复议的受理:复议申请人在法律规定期限提出复议申请后,经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觉得符合申请条件决定备案审理的活动。21、行政复议的审理:复议机关对复议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合用及争论的焦点等进行全面审查的过程。二、行政诉讼基本原理1、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的祈求,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制度。2、行政争议:

6、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因行使行政职权实行公务活动,与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之间引起的纠纷。3、行政诉讼法: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规定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她诉讼参与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并调节由此所产生的多种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诉讼行为:行政诉讼中法院、当事人和其她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实行的多种行为,如起诉、答辩、裁判等。5、诉讼关系:行政诉讼过程中各方诉讼主体之间形成的特定的诉讼事实与后果之间的关系。6、行政诉讼目的:指以观念形式体现的国家进行行政诉讼所盼望达到的目的,是国家基于对行政诉讼固有属性的结识预先设计的有关行政诉讼成果的抱负模型。7、行政诉讼的功能和

7、作用:作为客观存在的行政诉讼其具体的实践活动对有关事项所产生的实际影响。8、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体现行政诉讼的内在精神和基本理念,对整个或重要行政诉讼活动起着指引和支配作用的基本准则。9、辩论原则: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各方当事人就本案事实和证据及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根据,通过言词及其她方式进行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论述自己的意见,辩驳对方的主张的制度。10、公开审判原则: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殊状况外,一律公开进行。11、两审终审:行政案件通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这是国内宪法对所有诉讼的规定。12、合法性审查: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有权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与否合法进行审理并作

8、出裁判。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畴、管辖与当事人1、行政诉讼受案范畴: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畴,亦即哪些行政争议可以进入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诉讼方式加以解决。2、行政诉讼受案范畴的拟定方式:行政诉讼受案范畴的具体体现形式,它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方式将受案范畴的具体内容恰当、精确、完整地体现出来。列举式:由法律列举(或由行政诉讼法统一列举,或由单行法律、法规逐个列举)出法院可受理的行政案件,或不能受理的行政案件。此种方式清晰、明确、易于掌握,但有繁琐而又也许挂一漏万的弱点。概括式:力求避免列举式规定的弱点,由行政诉讼法以一般性、概括性用语统一对行政诉讼受案范畴作出原则性规定。3、行政惩罚

9、: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对违法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予以惩处的行为。4、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机关为了查明状况或控制违法、危险状况,依法使用强制力限制公民人身权或者财产权的措施。5、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的申请,经审查准许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6、狭义的抚恤金:法律规定对某些伤残人员或死亡人员遗属,为安慰和保障其生活而发放的专项费用,涉及伤残抚恤金和遗属抚恤金。 广义的抚恤金:国家对公民发放的社会福利保障费用,除了狭义的抚恤金之外,还涉及福利金、救济金等。7、违法规定履行义务:行政机关没有法律根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承当其不应

10、当承当的义务。8、国家行为: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行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行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9、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献的行政行为。10、行政调解:由国家行政机关主持的,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基本,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等措施,促使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和谐协商、互让互谅、达到合同,解决争议的活动。11、仲裁:由中立的第三方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裁决的行为。12、行政裁决: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民事争议依法作出裁判的行

11、为。13、行政指引行为:行政机关以倡导、示范、建议、征询等方式,引导公民自愿配合而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行为。14、反复解决行为:指以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的申请或者申诉,对原有的生效行政行为作出的没有任何变化的二次决定。15、对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的权利义务没有实际影响的行为:行政活动没有使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权利义务发生实质性变动、变化的行为。16、行政诉讼管辖:不同级别和地区的人民法院之间在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17、级别管辖:解决的是不同审级法院之间管辖权的划分。按照一定原则,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18、地区管辖(06):旨在拟定不同

12、地区的人民法院之间受理行政案件的分工。按照各自辖区与行政案件在地区方面的关联来划分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 一般地区管辖:除特殊状况外,一般行政案件的地区管辖。如果一种案件兼具两种性质,应当优先合用特殊地区管辖规定。19、法定管辖:由法律直接拟定的管辖。20、裁定管辖:在特殊状况下,由法院以移送、指定等行为拟定的管辖。移送管辖:受诉人民法院在决定受理之后发现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指定管辖:上级法院决定将行政案件交由下级法院管辖的制度。管辖权转移(04):基于上级法院裁定,下级法院将自己管辖的行政案件转交上级法院审理,或者上级法院将自己有管辖权的行政案件,

13、交由下级法院审理。21、共同管辖:两个以上法院同步对一种案件均有管辖权。22、单一管辖:只有一种法院有管辖权。23、行政诉讼原告(10):觉得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24、原告资格转移:在法定条件下,准许将原告资格依法转移给有利害关系的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承受的情形。25、行政诉讼被告:由原告指控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经人民法院告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26、行政机关:国家依法成立,独立享有与行使行政职权,可以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承当相应法律后果的国家机关。27、被告资格转移:有被告资格的行政机

14、关因法定事由被撤销,其被告资格转移给特定的行政主体的制度。28、共同诉讼: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合并审理,所形成的诉讼。29、必要的共同诉讼: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所形成的共同诉讼。30、一般的共同诉讼: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案件,由法院合并审理后所形成的共同诉讼。31、行政诉讼第三人(09):因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法院告知而参与到诉讼中来的当事人。四、行政诉讼程序、证据、法律合用与裁判1、起诉:公民、

15、法人或者其她组织规定法院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的主张,是行政诉讼开始的前提条件。它是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祈求法院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的意思表达,是其行使法律赋予的诉权的具体体现。2、诉讼祈求:原告通过人民法院针对被告提出的,但愿获得法院司法保护的实体权利规定。3、事实根据:原告向法院起诉所根据的事实和根据,涉及案件状况和证据。4、一般期限:由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合用于一般行政案件的起诉期限。 特别期限:为行政诉讼法所承认,由其她单行法律所规定的起诉期限。5、受理: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决定备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职权行为。6、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人

16、民法院自备案至作出第一审判决的诉讼程序。7、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前,为保证庭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审批人员依法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8、庭审:受诉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及其她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根据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9、撤诉:原告或上诉人(或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自备案至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前,向法院撤回自己的诉讼祈求,不再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行为。 申请撤诉:当事人积极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不再规定受诉人民法院对案件继续进行审理,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积极处分。 视为申请撤诉:当事人回绝履行法定诉讼义务的行为,视为其申请撤

17、诉的情形,它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悲观处分。10、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所合用的程序。11、上诉: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与法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祈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行为。12、书面审理:人民法院不需要当事人和其她诉讼参与人到庭,不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只根据上诉状、原审案卷材料和其她书面材料进行审理,就作出判决或裁定的审理方式。13、行政诉讼证据: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一切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状况的材料。书证:以文字、符号、图形所记

18、载或表达的内容、含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自己的存在、形状、质量等外部特性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视听资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记载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证据,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和逼真性。证人证言:证人就自己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它一般是以口头形式体现出来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书面证人证言。鉴定结论: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专门的设备和材料,对某些专门问题所作的结论性意见。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据种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行政职务的过程中,在实行具体行政行为时,对某些事项当场合作的书面记录。14、举证责任的分派:法律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定应当由哪一方当

19、事人对诉讼中的有关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就应承当败诉后果的问题。15、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算:在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就有关证据进行辨认和对质,环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及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辩论的活动,是对证据进行审查的重要环节。16、证据的审核认定:法官在听取当事人对证据的阐明、对质和辨认后,对证据作出的采信与否的认定。17、证据的真实性:作为证据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猜想和虚构的东西。18、证据的关联性: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19、证据保全:在证据也许灭失或后来难以获得的状况下,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或依职权积极采用措施,对证据加以拟定和保

20、护的制度。20、行政诉讼的法律合用: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具体运用法律规则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并作出裁判的活动。21、行政审判的根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裁判必须遵循的根据。22、行政法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的、在全国范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献。23、地方性法规: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献。2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她法律规定的权

21、限,结合本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献,它是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代表民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行使民族自治权利的体现。25、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冲突: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发现对同一法律事实或者法律关系,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且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合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将导致不同的裁判成果的情形。26、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选择合用规则:在行政诉讼中存在同一法律事项的互相冲突时,指引人民法院解决法律合用冲突选择应当合用的法律规范,以此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具体原则和措施。27、行政诉讼判决: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终结时,根据审理所查清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对行政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结论

22、性解决决定。28、一审判决:又称初审判决,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合用第一审程序所作出的判决。29、二审判决:第二审人民法院合用第二审程序作出的判决。30、再审判决:人民法院运用审判监督程序所作出的判决。31、生效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非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无权加以变化的判决。32、非生效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33、对席判决: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双方或其代理人到庭的状况下作出的判决。34、缺席判决(05):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未参与诉讼的状况下所作出的判决。35、维持判决: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从而作出否认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指控,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36、

23、撤销判决:人民法院通过对案件的审查,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部分或者所有违法,从而部分或所有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可以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37、重要证据局限性: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缺少必要的证据,局限性以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状况。38、合用法律、法规错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错误地合用了法律、法规或者法律、法规的条款。39、违背法定程序:行政机关在实行具体行政行为时违背了法律规定的作出该行为应当遵循的环节、顺序、方式和时限等规定。40、超越职权:行政机关实行具体行政行为时超越了法律、法规授予其的权力界线,实行了无权实行的具体行政行为。41、滥用职权:行政机关具有实行

24、行政行为的权力,并且其行为形式上也合法,然而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目的违背法律、法规赋予其该项权力的目的。42、履行判决: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认定被告负有法律职责无合法理由而不履行,责令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43、不履行:行政机关明示回绝履行法定职责。44、迟延履行:行政机关不及时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或者与否履行态度不明确。45、变更判决: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行政惩罚行为显失公正,运用国家审批权直接变化行政惩罚行为的判决。46、行政惩罚显失公正:行政惩罚虽然在形式上不违法,但惩罚成果明显不公正,损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的合法权益。47、驳回原告诉讼祈求判决:人民法院经审理觉得原告的诉讼祈求依

25、法不能成立,但又不合适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其她类型判决的状况下,人民法院直接作出否认原告诉讼祈求的一种判决形式。48、确认判决: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49、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成立: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不符合行政行为成立条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50、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无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存在重大违法情形或依法不也许成立的行为。51、行政诉讼的裁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或者执行案件的过程中,就程序问题所作出的鉴定。52、行政诉讼决定:人民法院为了保证行政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行政诉讼中的某些特殊事项所作的解决。五、行政

26、补偿(06:行政补偿的范畴)1、行政补偿(04):也叫行政补偿责任,是国家补偿责任的一种。是指行政主体因公务上的行为导致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合法权益损害,而由国家承当的补偿责任。2、国家责任:由国家所承当的责任,是国家对自己的行为向公民、法人和其她组织所承当的法律责任。3、行政补偿构成要件:构成行政补偿责任的一般条件,只有具有这些条件,才干产生行政补偿责任,不具有这些条件,没有行政补偿责任的产生。主体要件:国家承当行政补偿责任必须具有的主体条件,即国家对哪些主体的侵权行为承当补偿责任。 行为要件:国家承当行政补偿责任必须具有的行为条件,即国家对侵权主体实行的何种行为承当补偿责任。 成果要件:

27、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益导致客观损害的成果。 因果关系要件:损害成果与国家机关职务上行为要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有了这种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就有了可归责于侵权行为主体的客观根据和联系。4、 行政补偿的祈求人:享有行政补偿权利并祈求补偿义务机关确认和履行补偿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她组织。5、行政补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参与补偿程序、履行补偿义务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6、行政补偿程序:行政补偿责任的实现程序。7、一并向法院提出的补偿程序:公民、法人或其她组织在行政诉讼程序中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祈求,规定行政诉讼一并解决和判决行政补偿,解决行政补偿纠纷。8、行政补偿先行解决程序:公民、法人或

28、其她组织先向补偿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补偿祈求的并进行补偿事项的解决程序。9、行政补偿确认程序:由补偿义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及法院依法定标精确认导致受害人权益损害行为与否违法的程序。10、行政追偿制度(11):在补偿义务机关履行行政补偿义务之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有责任的工作人员进行补偿额范畴的追偿。11、行政补偿的方式: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向受害人履行行政补偿义务的具体形式。12、返还财产:行政主体将所收取、扣押或以其她方式实际控制掌握的财物返还交付当事人的补偿责任承当方式。13、恢复原状:对当事人财物实行恢复到行政主体行为侵权此前的状态。14、行政补偿原则:由国家补偿法所规定的赔付受害人损害限度的计

29、赔原则。15、补偿性补偿:侵权主体对受害人按照所受损害的实际限度弥补损害的补偿,损害多少补偿多少,既不超过也不少于损害实际状况。16、惩罚性补偿:侵权主体承当除补偿性补偿外的惩罚性补偿金,以过“度”补偿的形式来惩罚该种侵权行为主体。补充:1、层级越权(05):又称纵向行政越权或纵向超越行政职权,是指具有行政从属关系的上、下级行政主体超过了自己的法定职责范畴行使行政权力,即下级行政主体行使了上级行政主体的职权,或上级行政主体行使了下级行政主体的专有职权。即有三个要点:(1)只能发生在具有行政从属关系的上、下级行政主体之间;(2)层级越权是在行政主体主管合法的前提下发生的;(3)只能是积极作为,不能是悲观不作为。2、状况判决(08):法院通过审查,确认被诉行政行为违法,根据一般规则应当撤销该行政行为。但是,基于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考虑不撤销该行政行为,而是作出判决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同步责令被诉行政主体采用其她补救措施,并补偿原告因违法行政行为受到的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