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2088840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摘要:本文从实际设计体会出发,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法那么,即:韵律与节奏感、不定与张力、整体与局部的统一、调和与比照、复杂与简约、秩序与传统。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形式美建筑的形式创新是建筑的艺术范畴中最突出的方面。建筑形式的感知是一个二次解读的过程,每个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无视受众,要让受众理解和承受建筑形式有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建筑形式需要符合形式美法那么。在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设计体验总结和概括几种主要的建筑形式美法那么,从而对日常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根据。归纳起来建筑的形式美表如今如下几方面:一、韵律节奏感众所周知的一句话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第

2、一次读到这句话大为喝彩。为什么不说是流动的画面或形象的诗篇?笔者认为: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就是音符是生动的,而拍子是跳耀的。如同建筑的元素:规律的开窗和有序的柱列如同行板;空间的迂回曲折如同婉转的音律;周边环境如同背景音乐,而建筑主体如同主音乐器。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美感的共同语言。建筑的节奏与韵律可以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实现的。建筑的韵律和节奏感给人以愉悦和秩序的心理感受。二、不定和张力物质现实与精神效果脱节所引起的矛盾是绘画艺术的源泉,建筑即是形式也是实体、即是抽象也是详细,其中产生的不定性正是建筑的生

3、命力所在。如如今争议颇多的tv总部,解构主义手法的颠覆传统的奇怪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是建筑的抽象与具象、虚与实所表现出来的不定性增加了建筑的兴趣性和设计味。tv总部形体富力度感的倾斜的轮廓极其抓人眼球,这种形态内在力的运动表现出不平衡的视觉经历,使得内在运动变化规律更为强烈。tv总部的“力象是紧张和不稳定的,任何有冲突、有戏剧性的场景都会让人为之一震,从而形成了建筑形式的感召力和雕塑感。其次不稳定也表达出建筑形式的独特性和兴趣性,这是建筑可以受人关注、被人玩味的主要品质之一。三、整体与局部的统一一般来说设计就是解决比照、协调的关系,虽然艺术审美中没有一定的法那么,但是建筑设计中协调的地位要高

4、于比照。建筑设计是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深层面,同时对后世的影响是每个现代人无法估量的,社会行为就要适应社会开展和需求而不能与大环境格格不入。赖特说:“好的建筑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建筑形式需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要能刺激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而不是孤立甚至是傲慢的。国家大剧院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以无礼、傲慢的姿态无视周边环境的历史内蕴和环境美学。四、调和与比照路易斯.康说“设计的作用就是对意外的东西做好调整。要突出主体的意外也是美学法那么之一,亮点的鲜明才凸现作品的个性。建筑的各要素之间虽然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追求建筑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建筑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这就

5、需要在比照中建立一种调和的秩序。柯布西耶和阿尔托的许多作品都在正常的直线和特殊的斜线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或对立统一。五、复杂与简约“少即是多是对这一形式美的最好诠释,能深入有力地满足人们心灵的简练的美都来自内在的复杂性。简练并不是简陋,这种简化是在形成复杂艺术分析进程中的一个方法,而不能误认为目的。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理性化的抽象,而是需要表现一种非确定的必然性和元素冲突的矛盾性。内容与形式的简单映射出理念与内蕴的深入,这样的建筑形式非常经得起推敲与玩味。刘家琨的鹿岛石刻馆是一种匀称而追求画面效果的建筑,它崇拜简练但并不脱离复杂的生活。六、秩序与传统路易斯.康说“秩序并不意味着有条不紊,反常和不定在

6、建筑上是行之有效的。破除法那么和打破常规都能产生新的意义,法那么是不能被轻视的,传统又是不能被抛弃的,如何把其中的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就是创作出好作品的要素之一。解构主义对于建筑设计的革命给这一法那么的应用带来了契机,激进和颠覆传统的解构主义走到后期表现得相对地温和相对地平易近人,因为建筑的根本不在于“解构而是在于“构造。倾斜的天花和墙壁可以被承受,但是假如再把地面变形,那不就成了“天外来客?任何高技术的表现手段最终都会归位于传统和人性化,“怪诞又不遵循秩序的建筑形式也许是某个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但终究成不了建筑形式开展的大气候。现今的建筑形式有两大动向充分说明了秩序与传统这一审美法那么,即匀质空间的复兴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总复兴,这样的审美法那么也代表了群众的呼声和时代的潮流。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是建筑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之所在,形式美法那么并不是给建筑形式建立框架和标本,而是研习相对稳定和通用的设计方法,这些原那么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工程灵敏调整和变更。形式美法那么主要解决了建筑形式的“可读性,因为受众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运用形式美法那么去分析和考虑建筑形式的过程。参考文献:1【英】罗杰斯斯克鲁顿,刘先觉译.建筑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年版.2萧默.萧默建筑艺术论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