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练习和答案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088577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过秦论练习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过秦论练习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过秦论练习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过秦论练习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练习和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过秦论练习一、生字注音膏腴( ) 陈轸( ) 遗镞( ) 孝公既没( )鞭笞( ) 蒙恬( ) 藩篱( ) 俯首系颈( ) 召滑( ) 墨翟( ) 瓮牖( )( )度长絜大( ) 劲弩( ) 朝同列( ) 一夫作难( ) 蹑足行伍( )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合从缔交 2、百有余年 3、赢粮而景从 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1、流血漂橹 2、然后践华为城 3、赢粮而景从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宽厚而爱人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如有活用现象请阐明。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外连衡而斗诸侯 4、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2、 5、西举巴、蜀 6、会盟而谋弱秦 7、以致天下之士 8、相与为一 9、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10、叩关而攻秦 1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1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3、奋六世之余烈 14、振长策而御宇内 15、履至尊而制六合 16、觉得桂林、象郡 1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8、才干不及中人 1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20、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22、序八州而朝同列 五、解释下列多义词。1、固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临不测之渊,觉得固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6)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7)独

3、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2、因1)因遗策 2)因利乘便 3)因河为池 3、制1)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3)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4)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5)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4、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2)追亡逐北过秦论 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5)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6)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7)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5、延1)秦人开关

4、延敌 2)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6、遗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2)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4)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因遗策过秦论 7、度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2)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3)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5)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 6)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7)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8、爱1)不爱珍器重宝肥之地 2)爱其子,择师

5、而教之 9、兵1)收天下之兵 2)吴起之伦制其兵 3)兵者,国之大事也 10、策1)振长策而御宇内 2)蒙故业,因遗策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4)均之二策 11、道1)于是废先王之道 2)传道受业解惑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行军用兵之道 六、翻译句子,有特殊句式请阐明。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觉得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省略、定后)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宾前)5、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觉得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

6、帝王万世之业也。(判断) 6、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介后)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8、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省略)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0、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判断、介后)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省略)1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判断) 七、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

7、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本段文字及上一段文字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从全文看还进行了哪些对比?作者进行这种对比的目的是什么?_ _ _ _ _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含义是 _过秦论答案1.生字注音膏腴(y) 陈轸(zhn) 遗镞(z) 孝公既没(m)鞭笞(ch) 蒙恬(tin) 藩篱(fn) 俯首系颈(x) 召滑(sho) 墨翟(d) 瓮牖(wng)(yu)度长絜大(du)

8、 劲弩(jng) 朝同列(cho) 一夫作难(nn) 蹑足行伍(hng)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合从缔交 通“纵” 2、百有余年 通“又”3、赢粮而景从 通“影”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1、流血漂橹 盾牌 2、然后践华为城 这后来 3、赢粮而景从 肩负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5、宽厚而爱人 爱惜百姓三、解释下列加点字,如有活用现象请阐明。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作状:像卷席子;像提包裹;像扎口袋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对内,名作状;整治、修建3、外连衡而斗诸侯 对外,名作状;使斗,使动4、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死;继承、沿袭;

9、过去的5、西举巴、蜀 向西,名作状;攻打6、会盟而谋弱秦 会合;结盟,名作动;使弱、削弱,使动7、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8、相与为一 援助;成为9、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看重、注重,形作动;使离散,使动用法10、叩关而攻秦 攻打1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困乏、疲倦1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使漂,使动13、奋六世之余烈 发扬;功业14、振长策而御宇内 驾驭、控制;各国、天下15、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名作动;天地四方、天下16、觉得桂林、象郡 把它作为1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著作;使愚蠢,使动;百姓18、才干不及中人 及得上;平常的人1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发语词;变小变弱,形作动20、非铦于钩戟

10、长铩也 锋利2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形容实力小;达到;实力强大22、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有序、使朝拜,使动四、解释下列多义词。1、固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结实的地势,形作名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牢固地,形3)临不测之渊,觉得固 结实的地势,形作名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巩固,动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6)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本来、本来7)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本来2、因1)因遗策 沿袭2)因利乘便 趁着3)因河为池 凭借3、制1)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2)秦有余力而制其

11、弊过秦论 制服3)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控制4)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缝制5)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 制造、制作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规模4、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丢失、失去2)追亡逐北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或军队,动作名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4)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灭亡、消灭5)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死亡6)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7)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灭亡5、延1)秦人开关延敌 迎接2)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延续6、遗1)秦无亡矢遗镞

12、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2)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漏掉、忽视4)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遗留下来的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予以6)因遗策过秦论 遗留下来的7、度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规章、制度2)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测量、计算3)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限度、限度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5)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6)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谱写、创制7)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通“渡”

13、,过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推测、猜想8、爱1)不爱珍器重宝肥之地 吝惜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惜9、兵1)收天下之兵 兵器2)吴起之伦制其兵 军队 3)兵者,国之大事也 战争、军事10、策1)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2)蒙故业,因遗策 政策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书简4)均之二策 计谋11、道1)于是废先王之道 措施、主张2)传道受业解惑 道理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说5)行军用兵之道 措施五、翻译句子,有特殊句式请阐明。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在这时,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

14、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作为边境上的屏障来守卫,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六国的士兵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3、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觉得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省略、定后)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器,锻铸把它们做成了十二个金属的人像,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对抗力量。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宾前)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缉查盘问过往行人。5、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觉得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判断) 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觉得关中的险固

15、地势,是方圆千里的结实城池,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 6、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介后)始皇去世之后,她的余威(仍然)震慑着边远地区。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然而陈涉但是是个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作户枢的贫家子弟,是农村的下层人,是被征发的一类人。8、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省略)(她)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忽然奋起发难,带领着疲倦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攻打秦国。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犹如云同样汇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应和她,都带着粮食

16、,像影子似地跟着她。10、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判断、介后)被征发戍边的人并不是比九国军队强。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省略)一种戍卒发难,宗庙就被毁掉了,子婴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讥笑,是为什么呢? 1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判断) 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

17、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本段文字及上一段文字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从全文看还进行了哪些对比?作者进行这种对比的目的是什么?_ _ _ _ _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含义是 _参照答案:1陈涉与秦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秦自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九国的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秦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处在攻势,可以凭借武力,而统一中国后来,处在守势,则必须施行仁义。秦得天下后不施行仁义,灭亡是必然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