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汇编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087655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汇编(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汇编XXX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目 录一、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工作制度3二、安全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工作制度4三、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工作制度5四、安全社区建设协商议事制度6五、安全社区建设考核奖惩制度7六、安全社区建设信息交流制度8七、安全社区建设志愿者管理制度9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1九、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组制度14十、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制度15十一、安全社区建设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17十二、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工作制度18十三、应急预案和响应工作组工作制度19十四、XXX安全检查制度20十五、应急救援制度22十六、伤害监测管理制度27十七、监测和监督工作制

2、度28十八、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制度30十九、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制度32二十、预防与纠正措施制度33十十一、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34二十二、评审与持续改进工作组工作制度36一、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工作制度1、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制定安全社区管理规章制度。3、组织协调一切可以整合、利用的资源和力量。4、解决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5、协调、指导各工作组有效执行年度工作计划。6、检查安全社区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及绩效评估。7、协助各工作组获得政府及民间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人力保障。8、根据社区发展和居民需求变化,不

3、断完善安全社区建设内容。9、组织参加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10、 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全体会议,落实安全社区建设计划。二、安全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社区建设的工作力度,及时跟踪、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及实施进度,切实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安全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特制定本制度:1、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会议。分析社区安全形势,汇报安全社区进展程度,督促各个项目的落实,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2、各安全促进项目组每月应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本组安全社区推进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商议处理安全社区建设宣传发动、教育培训、项目推进中发生的问题,针对存在

4、问题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并确定阶段性工作计划。3、各村(居)委会结合楼(组)长例会及不定期的居民议事会议召开安全社区民情议事会。通过民情议事会收集广大居民反映的,关于安全社区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及意见和建议。三、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工作制度1、协调、检查、督导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工作开展。2、负责社区内外各单位的联络和协调。3、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社区建设进度及相关档案管理等。4、为维护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5、负责媒体发布以及同县安监局、市安监局和成都安全社区支持中心等联络沟通。6、建立评估考核制度,对安全社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

5、行细化评估。7、建立辖区伤害监测制度,对各监测点采集的事故与伤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8、结合安全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与伤害监测结果,对社区安全进行综合评估。9、定期上报综合评估考核结果及建议改进方案。10、完成县和XXX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四、安全社区建设协商议事制度1、各安全工作组协商议事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每次会议必须有2/3以上的成员到会方可召开,特殊情况下可随时召开。 2、协商议事会由各项目组组长主持。3、会上应提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会议议题由各项目组成员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反映,收集整理后提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安全建设工作出谋划策。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

6、则,实现资源共享,各工作组要做好记录。五、安全社区建设考核奖惩制度1、镇人民政府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村(居)、单位(部门)要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书开展创建工作。2、对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3、对在安全社区建设中工作不主动、行动迟缓,严重影响创建工作进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警告处分,并扣减创建经费。4、对在评定验收过程中因工作失误影响整体评定验收的单位和个人将按党纪、政纪从严追究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责任。5、在创建过程中因隐患失管失控而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将从严追究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责任。6、各项目组可根据情况制定或细化奖惩办法,由牵头部门负责考核。六、安全社区

7、建设信息交流制度1、各项目工作组定期参加促进委员会组织的会议。2、各组向促进委员会上报工作开展情况。3、各项目小组成员交换工作经验、开展方法。4、完善安全教育设施;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教育每季度不少于一次;5、适时组织辖区内外的安全社区建设交流活动;组织居民和志愿者开展安全社区促进活动;重点事故与伤害预防项目的相关人群参与度不少于50%;6、完成安全工作组赋予的其它有助于安全建设的工作。七、安全社区建设志愿者管理制度一、社区志愿者人员登记要求:(一)凡18周岁以上的个人,志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服务技能,履行入会登记手续,接受入会辅导,并表明自

8、己参与社区服务的意向,到居委会登记注册,社区将根据志愿者的意向、特长及工作需要,将其编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二)凡在社区内居住的居民、党员、退休职工、团员和少先队员愿为社区其他成员服务,且具有服务能力者,均可加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 二、志愿者组织应当履行义务:(一)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二)遵守志愿者协会的章程;(三)完成志愿者组织安排的服务工作等;(四 )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保证服务质量。三、社区志愿者服务形式:1、分散活动。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任务是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设点为群众提供专业性服务、维护治安、值班巡逻、绿化养护和环境卫生等。2、集中活动。围绕搞

9、好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科普、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等社区工作,每月组织12次志愿者集体为民服务活动。四、社区志愿者服务原则:(一)社区志愿者要发扬奉献精神,满腔热情地为社区鳏寡孤独、体弱多病及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镇促进办要对志愿者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鼓励、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二)各社区居委会把辖区志愿者每次活动的详细情况统计好,做好登记和归档工作。 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识别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实效性原则;3、有限范围原则 4、方法的科学性原则;5、适宜性原则;6、预防性原则; 7

10、、输出性原则;8、真实性原则(二)、危险源的分类1、按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2、按严重程度分类:正常、异常、紧急情况;3、按照危害类型分类:机械危害、物理危害、生物性危害、人机工程危害、化学危害、行为危害。(三)、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辨识为单独或联合使用下列常见方法:1、安全检查表法;2、预先危害因素识别法;3、现场观察法;4、座谈法;5、安全调查表法。(四)、危险源识别的步骤危险源识别的一般步骤为:1、调查确定危险源。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过去的经验及事故情况,结合现场检查、判断等办法来确定危险源并进行分类。2、识别危险转化条件。3、进行危险分级。危险分级是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应重

11、点控制的危险源。危险源等级可分为以下三级:A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多人伤亡或引起火灾、爆炸,造成设备、厂房设施毁灭性破坏者,或虽事故程度不太严重,但事故频率高,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影响生产者。B级,可能造成一人死亡或虽未死亡但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终身致残重伤)的伤害。C级、可能造成人员微伤、轻伤、或伤愈后不影响正常生活。4、制定危险预防措施。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可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五)、危险源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1、危险源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引发事故“四要素”为依据,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条件。2、危险源风险评价级别确定的规定(1)A级由社区安全促进委员会确

12、定,并对B级进行审查批准(2)B级由社区社会治安工作组确定,并对C级进行审查批准(3)C级由各社区工作小组确定,并开会讨论后上报社区社会治安工作组审查批准。3、危险源评价管理程序(1)由各社区工作组进行讨论确定社区危险源。(2)危险源确定后进行分级,并由社区工作小组讨论控制措施,汇总上报社区社会治安工作组。(3)社区安全工作组将各社区上报的危险源汇总后,召开危险源确认研讨会,对社区确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责任人是否妥当,进行认真研讨后上报社区安委会。 九、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组工作制度1、参加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2、有符合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计划的培训计划,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

13、同需求与不同能力要求的需要。3、有固定的安全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4、通过宣传横幅、黑板报、宣传栏传播安全知识。5、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课堂培训、文体、互动、演练、知识竞赛、张贴、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十、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制度一、目标加强辖区内安全防范宣传与教育,加强重点监控地段和小区的安全隐患防治、组织辖区相关人员安全培训、对重点监控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干预,减少事故发生率。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的发生。二、计划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查找事故隐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督促落实。落实主体责任制,做好辖区人员职业健康危害

14、防治工作。组织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对辖区内的工作和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登记,保证设施完好,通道畅通。在各主要路段设置交通警示牌,适当投入人力和物力;在相关的无人管理小区安装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同时加大对辖区人员的安全培训。二、预防目标: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确保社会稳定和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和安全。保障社区治安安全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治安事故与伤害的发生率、非正常死亡率。三、预防计划:(一)加强治安巡逻队建设。通过广泛吸收企业、物业安保人员、环卫清洁和热心社会治安的群众参与到巡逻队活动中,使其治安巡防的覆盖面渗透到社区的每

15、一角落;通过卓有成效的巡防工作,使辖区的平安与稳定工作真正获得有效保证。(二)继续加强普法宣传与教育。通过普法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渗透,让法律真正走进社区、走进农民百姓家,让法律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伴侣,成为精神的寄托,从而使社区法律建设获得更大的进步。(三)定期强化治安知识与技术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信息化的实战效能,推动社会治安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巡逻防控机制,抓巡逻、抓社区、实现打防结合,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使各项安全基础工作得以落实。(四)预期效果:通过两年的安全社区建设使辖区重特大刑事案件下降,治安案件要稳中有降,无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辖区纠纷调解率达90以上。十一、安

16、全社区建设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1、促进办负责安全社区各项宣传培训工作,并组织落实。2、根据不同的人群对象设置安全宣传培训计划,开展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女性、从业人员等各类人群的培训活动。3 、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通过宣传橱窗、知识竞赛、演练、发放安全社区宣传品、横幅海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4、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每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如“全国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安全日”等进行安全宣传教育。5、各村(居)、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宣教活动。6、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包括文本资料、影像资料和电子资料),做到有计划,有记录,及时归

17、档。十二、安全促进项目组工作制度1、组织协调十二个安全项目组开展交通安全、家居安全、社会治安、“九小场所”消防安全、老年人残疾人安全、学校幼儿园安全、生产安全、涉水安全、工作场所安全、老旧院落安全、城市污水治理、防犬、马蜂等伤害预防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2、定期收集、整理、上报与项目相关的事故与伤害数据以及社区人群的安全诉求。3、根据评估考核工作组上报评估考核结果及建议改进方案,制定或调整项目工作方案,保证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4、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项目组交流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及计划。5、制定和落实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十三、应急预案和响应工作组工作制度1、参加安全社区

18、建设促进委员会工作会议; 2、针对社区潜在的事故与突发事件,制定快速、有序、高效的应急预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社区消防安全制度; 3、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4、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 5、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6、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7、经常组织不同形式、各种内容的应急、急救培训和演练;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十四、XXX安全检查制度为了解社区安全状况,发现不安全因

19、素,获取安全信息,消除事故隐患,交流经验,推动安全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1、检查要求(1)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2)安全检查应贯彻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包括职工自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夜间抽查和日常检查。(3)安全检查必须有具体计划、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制订安全检查表。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2、检查形式与内容(1)日常检查分岗位包区自查和责任人、相关负责人巡回检查。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范

20、,进行巡回检查。责任人、相关负责人应该定时抽查。(2)专项检查由街道组织,社区负责协助相关行动于每年定期进行。内容主要是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特种防护用品、运输车辆及消防设施、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工作。(3)各种检查均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地点、检查的项目、检查人、查出的问题或无问题的记录、被检查企业或人员的签字等。十五、应急救援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二、应急管理原则(一)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21、和责任追究制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三)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

22、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四)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五)分级响应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三、应急管理机构(一)领导机构党委、政府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在党委书记、镇长的领导下,由我镇相关突发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二)办事机构我镇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党的

23、路线、方针、政策。四、 运行机制(一)预测与预警各部门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二)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重大事故(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较大事故(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一般事故(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预警

24、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有线广播、有线电视、信息网络、警报器;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敲击能发出较强声音的器物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三)应急处置重大突发事故发生后,各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镇安监办。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四)先期处置突发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重大突发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五)应急响应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

25、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六)应急结束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宣布恢复正常工作。恢复与重建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充。有关部门还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七)调查与评估对重大突发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八)

26、恢复重建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突发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九)财力保障要保证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对受突发事故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五、监督管理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原始记录。(一)培训教育由安督办牵头,行政办负责协助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7、,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二)责任与奖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公司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由安督办进行监督管理。十六、伤害监测管理制度1、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2、社区企事业单位、居委设有一名社会安全信息监督员,负责对本企业、居民区的

28、安全检查及信息收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向镇安全部门反馈。3、各居民区设安全志愿者二名,主要职责是协助监督员在地区进行社会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监测。同时建立社区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和居民的公众监督以及媒体监督机制,形成共建社区和共管社区的氛围。4、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宣传工作,鼓励社区居民举报社区安全隐患。建立社区内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与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5、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明确事故与伤害信息收集渠道,为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十七、监测与监督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降低辖区安

29、全事故隐患,我镇通过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相关职能部门、隐患排查和社区居民安全综合调查等方式,收集辖区居民伤害数据资料,对辖区的事故与伤害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和各种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对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对人口结构比重较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实行预防伤害干预措施,减少重点人群事故伤害数量,现在制定安全生产事故与伤害监测方案;一、监测地点:辖区各社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街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危险化学品企业。二、监测对象:凡居住在街区域内发生伤害的人群,辖区企业内发生伤害的员工,或到医疗单位的首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三、监测方式:一是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

30、卫生服务站等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居民就诊的伤害信息及时监测,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每季度反馈。二是由学校、幼儿园医务室将学生儿童伤害记录及时统计上报给居家安全项目工作组。三是安全职能部门(安监中队、交警大队二中队、消防大队科学城特勤中队、派出所、街三防办、街应急办)每季度向促进委员会提供他们监管、统计的事故和伤害数据,每年反馈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四是由促进委员会制定社区安全居民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掌握居民伤害情况和安全社区建设满意度调查。五是由各项目组组织辖区居民通过座谈、入户调查等形式统计汇总事故伤害监测记录,分析实施成效和制定预防、纠到措施。四、伤害监测类型:1、行政监督每季至少召开

31、一次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工作委员会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每月由促进委员会制定创安工作指引及创安工作检查表,各项目组向促进委员会反馈工作推进情况。促进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专项会议,督促各安全促进项目小组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项目组定期召集项目组成员单位,召开项目推进工作会议,同时根据项目组职责和促进目标,定期对辖内社区、企业、“九小场所”、学校、幼儿园等部门和场所进行安全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隐患彻底进行整改。2、公众媒体监督街道安全社区建设会同相关咨询机构、专家、居民代表等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各项目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和监督各项目组、各成员单位是否按照项目制度分工履行职责,并向所有成员

32、单位进行通报,接受街道监察部门、辖区公众和相关舆论媒体监督。3、重点部门监督主要检查和监督各职能部门是否依照工作职责对危化企业、九小场所、出租屋、地质灾害隐患点、学校等重点场所实施重点监督和跟踪检查。4、重点群体监督主要检查和监督职能管理部门是否依照安全促进项目的计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进行伤害预防和心理健康辅导。5、公共设施检测辖区内的消防、治安监控、残疾人通道、无障碍设施、用电、体育运动等公共设施由各相关工作组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设施的隶属关系进行监督,落实维护和检验职责,确保正常使用。十八、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内生产、交通、消防、

33、社会治安等方面事故与伤害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事故与伤害情况,积极落实预防和干预措施,持续改进的实现社区安全,特制定社区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制度如下:一、各安全促进项目小组应及时掌握事故与伤害发生的情况,做好记录和统计。二、促进办公室进行统计,每年不少于两次,并按照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家居等方面进行分类归档,以便于查阅。三、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查找主要事故与伤害类型,汇总有关数据的升降,分析其原因、后果、分布与趋势,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各工作组制定和调整开展安全促进项目。四、每年应把上一年度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并与前一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本年度的安全社区持续改进工作

34、提供指导性数据资料。五、典型事故与伤害案例信息应通过宣传单或板报等形式告知社区居民;进行告知的同时,应注意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不得擅自透露有关个人私密信息。十九、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制度 一、加强文书档案、图像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保证文书档案、图像档案的及时归档和妥善保管,专人负责。 二、促进办公室负责文件与资料的归档,督促和日常管理工作。对相关资料必须按规定立卷,各工作组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都要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分别立卷归档。 三、坚持各工作组收集保管、促进办公室定期归档制度。 四、归档范围:重要的会议资料,包括文件、会议的通知、报告、总结、领导人讲话、会议记录、会议纪要

35、等;反映主要工作活动的报告、总结、各种规章制度等。 五、促进办公室成员应及时将办理完毕或经领导人员批存的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加以整理。二十、预防与纠正措施制度一、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工作会议;二、制定社区预防与纠正措施工作计划。三、对各类安全促进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了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有验证、有检查。 四、有完整的整改措施、整改结果记录和档案。 二十一、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一、整改责任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组织整改,整改第一责任人为单位行政负责人。二、整改要求:(一)整改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整改,管理人员靠上抓整改

36、,镇领导督促协助、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确保事故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二)整改责任单位要按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对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并于规定的时限内,向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报告整改情况。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三)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单位要按要求写出验收报告,由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的,整改单位向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报告全部整改资料。(四)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停止作业。由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下达停止工作通知。整改合格后由单位向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申请检验验收,检查验收合格的

37、可恢复作业,仍不合格的要求重新整改,直到合格为止。三、整改资金的筹措整改资金原则上由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负责,确需资金补助的特殊隐患,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及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对隐患进行评比、分析、研究。四、事故隐患的档案管理整改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档案,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及时准确,完整成套,长期保存。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要对全镇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进行存档备案。五、考核和奖惩对隐患整改实行每月考核,对整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未能达到安全整改要求的处以相应罚款,并记入年度安全管理评价和责任书考核档案。因整改责任不落实造成事故的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按有关法律

38、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二十二、评审与持续改进工作组工作制度一、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工作会议;二、制订明确的评审制度或评审办法,定期组织社区安全效绩评审,要涵盖安全社区的总目标、总计划,各工作组的目标、计划和各项目的目标、计划完成情况,反映安全促进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实现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 三、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满意度和知晓度,将居民对安全社区建设满意率和知晓率控制在80以上,达到100的覆盖率。四、持续开展安全促进工作,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持续改进的计划和目标。结合安全社区建设总体的、各专项工作组的和各项目的季度评审报告,针对评审报告制订持续的推进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