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送考》说课稿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077614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丰子恺《送考》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丰子恺《送考》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丰子恺《送考》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丰子恺《送考》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子恺《送考》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送考说课稿0517各位评委教师:人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丰子恺的送考。我准备从如下十个方面向人们进行报告。有关教材:一方面,这套语文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凤凰传媒集团共同打造,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主题单元划分法“替代了此前的”文体划分法”,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二是在阅读之外,还加入了口语体现、文体写作和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多种形式互相配合,共同突出单元主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送考这篇文章选自教材的第二册第一单元“生活的滋味”。它有三个特点1、丰子恺能写能画能作曲,亦师亦友亦僧侣,作者独具魅力,文章风格突出2、记叙手法写人,抒情、议论说理,多种手法并用。3、浅读课文,只

2、能感受到作者对考试制度的批判;再读课文,会结识到是对孩子的同情;深读课文,才干悟出是作者对每个人最后都要辞别童真走向世俗的无奈。教学对象: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是一年级的新生,她们1、学习十年的语文,所掌握的记叙文的知识最为丰富,2、但是在写记叙文时总感觉缺少素材,文章或平淡无味或缺少深度。3、并且学生正处在“花季”与“雨季”的连接点,从少年向青年转变,还保存某些童心,但已渐行渐远。(因此我有如下设想)教学设想:1、本课本来是自读课文,但是结合本单元“生活的滋味“单元主题,我的妈妈重在研究“如何才干做一种优秀的妈妈”,近年父子成兄弟重在讨论“如何才干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两代人的关系”,本文则重在研究

3、“如何看待我们的童心”。母爱、父爱、童真三者俱备,因此安排两学时。2、让指引学生预习课文,理解作者,明确构造。3、学生读懂“牵牛花”,理解“孩子们”,讨论“童心都去哪儿了”,把握文章主旨。教学目的:由此我们制定了本次课的三个教学目的:1. 知识:理解丰子恺及其“童心论”2、能力:A、学习记叙、抒情、议论三者融合的写作措施B、学会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主题 3情感:找回童心,做一种真实、自然、勇敢、善良的人 (要想达到以上目的,需要解决如下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重要段落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重点2理解作者的思想,结识到童心的贵重难点在于:通过度析“牵牛花”与“孩子们”的关系,理解作者对人

4、生、对社会的见解。 (为理解决重点与难点,准备采用如下教法学法)教法学法有三种: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讨论分析法:分析“物”与“人” ,讨论“童心”与“成长” ,理解主旨分组学习法:分组研究四种情感,完毕教学重点的学习教学过程重要涉及如下七个环节:1、情境导入,唤醒情感2、漫画欣赏,理解作者3、检查预习,整体感知4、分组研讨,解决重点5、分析主旨 突破难点6、拓展深化,找回童心7、作业巩固,关注生活一、情境导入,唤醒情感(5分钟)一方面请学生观看“送考”图片并思考:你觉得家长当时应当是如何的心情?(13级同窗对去年的中考还记忆犹新,可以迅速调动她们的情感;大部分同窗

5、均有家长送考,学生有话可说;而课文的重点就在于丰子恺对送考的态度与情感。)学生讨论得出:家长的心情重要是:紧张,激动,期待继续提问:同样作为送考的家长及教师,丰子恺的心情与上面的家长同样吗?(答案是,不同样,完全不同样。)她是如何的一种人?进入第二个环节理解作者请同窗欣赏几幅漫画。她的漫画给你如何的印象?(3分钟)(学生容易概括出:大都以小朋友为主题,并且视角很独特,并且对社会的不良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展示作者资料,用巴金的话总结作者:“(她是)一种与人无争、无所不爱的人,(她有)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巴金)这不仅是丰子恺绘画作品的特点,也是她的散文作品的特点进入第三个环节整体感知请

6、学生划分层次,再次通览全文,思考作者送考时是如何的心情? (学生能从第三节中找到答案,她不像其她家长“紧张,激动”和“期待”,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去送考,并且颇有“闲情”逸致。)为什么会这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理解作者对文章描写的重点即“牵牛花”和“孩子们”分别是如何的感情?(学生在第三节可以找到对牵牛花的态度,即“讨嫌”,也就是觉得它“可恶”,规定学生用同样的体现方式概括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倾向。学生不久得出:作者觉得她们“可爱”、“可怜”又“可悲”)接下来进入第四个环节分组研求教学重点然后班级提成四组,分别研讨这四种感情。第一组“可恶”的“牵牛花”(10分钟)这一组重要要回答如

7、下三个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去送考?是出于对孩子前程的紧张吗?二、作者对牵牛花是如何的感情倾向?作者此前为什么喜欢牵牛花?为什么目前不喜欢了?三、作者为什么宁愿送孩子考试也不陪牵牛花?作者送考的目的达到了吗?成果如何?(总结明确:作者通过议论的方式体现了对牵牛花“盲目地爬高”的厌恶,并由“牵牛花”过渡到“孩子们”)(接下来分析“孩子们”,每一组一方面寻找体现孩子们这一特点的段落和文字,然后分析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第二组“可爱”的“孩子们”(29分钟)从哪些地方可以感觉到作者笔下孩子们的可爱?(1)、路上考教师,“讥笑”教师(2)、考试完后,心口不一,准备不取(3)、等先生心急如焚,诅咒教师讨论:为什

8、么些情节能体现孩子们的“可爱”?(以第一处为例,讨论后学生明确,只有小孩子才敢提问题来为难大人、教师或家长,并且在大人回答不出时,才敢讥笑她们,但这种笑话却没有歹意,只是孩子们真情流露,因此作者“虽羞,但并不成怒”。阐明孩子们只是把作者当成自己的朋友或同窗,无拘无束,体现孩子们“淘气可爱”的特点)总结,以上内容重要通过“记叙”(幻灯)的方式描写孩子们的“真实性情的流露”,(幻灯)体现她们的可爱。第三组“可怜”的“孩子们”(1)、“愁容满面进考场,像被押赴刑场”(2)、“全体肃静,听候发落。”(3)、“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学生

9、朗读后分析得出:通过“记叙”(幻灯)的方式描写考试如“审判(幻灯)、考生如囚犯”的场景,学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非常可怜。)第四组可悲的孩子们(10分钟)(1)、“埋头只看圣贤书,两眼不看窗外事” (2)、“水平不够,也要碰碰运气,以爬得更高” (3)、“仿佛考进名校,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似的。”(学生朗读后讨论总结:通过抒情议论(幻灯)的方式,批评了以考试升学为人生唯一的抱负与目的的倾向,不关怀生活,失去了纯真(幻灯),觉得这种人生势利功利,非常可悲。)五、分析主旨 突破难点作者先说“物”,后谈“人”,言在“物”,旨在“人”,文章中“牵牛花”与“孩子们”的连接点在哪里?(学生找到:是

10、最后一节。请学生齐读后思考:“未开花”、“天时”、“爬得很高”、“枝叶憔悴”事实上分别指的是什么?(“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由于天时奇旱。”“目前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了,爬得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1、未开花(开始许多同窗会觉得指的是“未考上好学校”,通过提示悟出应当是相反的内容。讨论后明确,是指孩子们“没有健康成长”。)2、天时(在孩子指的是“社会环境”涉及教育环境。)3、爬得很高(是指考取学校,有了功名)4、枝叶憔悴(指孩子缺少灵性,失去纯真与活力,开始变得世俗,功利)继续提问: 这四种情感,作者的感情重点究竟落在哪一种上面?(

11、学生此时容易得出:应当是“可怜”与“可悲”。作者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有的只是爱;对于徐徐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参与考试的孩子,在“爱”之外尚有了“怜”与“悲”,由于她们徐徐脱离了单纯与天真。)总结主旨:文章通过对孩子们投考的描写,批判了世俗社会的功利,呼唤小朋友纯洁、善良、活泼、真实的天性的回归。(既然如此,我们肯定很想懂得:童心究竟都去哪儿了呢?)六、拓展深化 找回童心(15分钟)观看2分钟视频童心,理解什么是童心(对世界的好奇,对万物的爱,善良、真实,自然,宽容)丰子恺写过一篇文章,叫华瞻的日记,以三岁儿子的视角来观测生活;作家王朔写过一本故事看上去很美,从幼儿园孩子的角度来关注那段特殊的历史

12、;法国作家圣埃克 苏佩里写过小王子,她想告诉所有的大人,孩子们才应当是这个星球上永远的主宰她们都是童心未泯的人。你呢?童心测试1、你在路边看到一条受伤的狗,你会?A、去看一下它的伤势,想措施治疗 B、继续走路2、你辛辛苦苦种植近年的花枯死了,你会?A、伤心地吃不下饭 B、拔掉再种一棵3、你看到路边乞讨的孩子,你会觉得A、太可怜了,很想帮帮她 B、肯定是骗子,饿死活该4、被朋友欺骗了,你会A、有了好玩的东西还是和她分享 B、再也不相信朋友了 5、十五的夜晚,你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想到的是?A、嫦娥的故事 B、空气终于变得好某些了6、爸爸冤枉了你,打了你一顿,你会?A、仍然爱她们,由于她是爸爸 B

13、、恨她,不再象此前那样爱她(以上测试题,分别波及到“同情”、“关爱”、“信任”、“想象力”和“宽容”,所有的“A”选项都是我们童年的做法;所有的“B”选项,是诸多学生或成人目前的选择。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童心”的重要;通过测试题的参与,学生方能悟出“童心是如何丢失的”)讨论:1、童心都去哪儿了?(讨论明确:“世界”的纷乱,“社会”的复杂,加上“大人”的功利与世俗,使孩子们一每天“长大”成人)2、如何才干找回我们的童心? (讨论明确:相信自己,相信她人,对她人和谐,保持好奇心,不以强凌弱)(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文的学习从文字表面引入文字深处,同步进入到作者心灵的最深处,也把学生从课文里带

14、入到生活中。)(课文讲完,布置作业)七、作业巩固 关注生活:1、欣赏丰子恺更多的漫画和文学作品,体会其内涵2、观测身边具有“童心”的人,写一篇文章,题为我身边的“孩子们”规定:能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体现人物的“童心”。(通过课文的解说,学生理解了作者独特的人生观,理解了文章中“牵牛花”的真正涵义,明白了“童心”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再通过课后的阅读、观测与写作,课本与生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联系,使学生真正能有所收获。)如下是板书内容和课堂教学视频资源整合本节课整合了语文教材、作者有关著作、网络有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共同增进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如果说这两节课尚有可取之处,我觉得重要是如下三点:1、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爱好2、问题设计层层进一步,使学生精确理解课文内涵,增进学生的思维发展3、文本与生活相联系,既教书,又育人局限性在于:对于丰子恺的”童心论“,学生理解容易,承认难。用如何的教学措施才干让学生真正接受,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改善:进一步理解作者,关怀热爱生活最后我用丰子恺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相信一种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人们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而幸福。”(我与新小朋友)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