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0690238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马店镇张井初中 张纯俊工作之余闲暇之时,我有幸拜读了前苏联出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一位具有30近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她专为中小学教师撰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她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都从一种问题入手,然后论述科学合理的措施,其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进一步浅出,通顺流畅,诸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读了这样一本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合编,性价比很高!读着一篇篇文章,一条条建议,就仿

2、佛一位智者站在我们面前,在与我们进行着对话,她循循善诱,给我们排解烦恼、指点迷津,使我们对某些问题和工作中的困惑变得清晰起来,有的甚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们以协助,让我们布满信心。 这本书可以说篇篇精髓,条条实用,值得和人们分享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今天的分享从何谈起呢?我想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有关教师的教育素养的问题”谈起吧,由于有关内容分布在一百条的各个角落,我先进行了整合梳理,又加上了某些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不成熟的拙见全盘呈现,以抛砖引玉,恳请不吝赐教!我想从这两各方面和人们交流有关教师素养的问题一、教师教育素养的构成1. “

3、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一方面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教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课后,其她教师问这位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的,那位成功的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并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多么令人震惊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要进行这种准备,“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涉及的那点科学基本知识,对你来说只但是是入门的常识。”“教师应当懂得的东西,要比她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她来说,只但是是她充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她曾经观测了几十位这样的

4、教育能手,她们在学时筹划里并不写解说的内容,而只写某些为了指引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需的有关课堂教育过程的某些细节。这些能手对课堂上所教的那门学科的起码知识理解得异常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处在她们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教的内容自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这样的教与学,效果岂能不好!而反观我们,有时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需要准备几天几夜,反复备,反复改,甚至把要讲的顺序和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尽管教学环节设计精心,教师准备充足,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语言做作,缺少感染力,有时在课堂上还会由于紧张而忘了精心准备好的内容,有时学生的反映明显偏离了教师的预

5、设,可教师却不能灵活地调节筹划,而是牵强地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师的原筹划中。殊不知,“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变化学时筹划。”2. “没有夯实的心理学基本,就谈不上教育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觉得:“教育应当深刻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她才可以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要懂得研究多种小朋友措施,就规定教师要多观测,善于思考,潜心的研究心理学。只有进一步学生,理解学生,才干发现问题,解决矛盾,近而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没有夯实的心理学基本,就谈不上教育素养。在第31条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6、中,苏霍姆林斯基倡导教师在开始教班前,就要收集自己将来学生的名单,熟悉她们的父母,带领她们到思维的源泉即自然界里去旅行几次,对她们的思维进行研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干对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有充足的准备。”然而,如今的教师何时对学生做过如此充足的准备的呀?不谈对入学前的小朋友,就是对已经熟悉的学生,都很少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作心理学的分析,又何谈“因材施教”呢?至于有些学生行为上存在偏差,学习上存在困难,也很少有教师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成因从而进行矫治,而在学校生活的领域里,有许多问题如果缺少心理学知识简直就无法解决。如:采用哪些特殊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和具体教材的爱好?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交

7、给班集体去讨论而哪些行为则不适宜于在集体中讨论?等等。3. 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核心在第87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核心,她指出:“教育的艺术一方面涉及谈话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限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运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可见,教师的语言对孩子们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限度上取决于她的语言体现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规定。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她上起课来、组织起活动就会非常轻松,孩子们听得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自然高

8、;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我得出如下几点体会: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一般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调要亲切、和蔼,使孩子听后能产生快乐感,乐于亲近和接受。语言健康,就是要切忌一切低档、粗俗的语言。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崇高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种源泉所在。”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精确、鲜明、热情、诚恳和富有鼓励性。所谓精确,就是观点明确,语意清晰,遣词得当。鲜明

9、,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表”,从而打动孩子的心,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融,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再次,教师的语言要含蓄风趣、富有启发性。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风趣,富有魅力,那么孩子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其心情就会快乐,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二、以上所谈是我将书中有关教师的教育素养这方面的某些论述进行整合思考后的汇集,也是我觉得较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我想这些都是在坐的一线教师们在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用得着的,一定能得到人们的承认和共鸣。但

10、问题是,我们知了道以上观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具有这些教育素养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倍加留意阅读,终于豁然开朗。1.“爱是教育的基本,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具有一切教育素养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时代虽然和我们如今的教育时代有所不同,但相似的是每个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主题是始终不变和永恒的,那就是:对学生深沉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书中写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能源,它能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决心,也能使孩子们的长处发扬光大,它能使学生的闪光点栩栩生辉,也能使后进生的面貌得到变化。因此,师爱高于母爱,师爱比母爱更广阔、更深沉、更理智、更伟大。爱是教育的基本,是教书育人的

11、动力,是具有一切教育素养的前提。”教师真正高效的教育得从“爱”开始。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本;爱是一把连心锁,可以将教师和学生火热的心连在一起;爱是一把拂尘扫,可以使学生于师爱中受到感染,获得动力;爱是滋润心田的春雨,可以唤起学生的爱,把谆谆教导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心中要有爱,但不能是肤浅的爱,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能力和智慧,要把爱融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去加以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她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当懂得和教学的规律合伙,努力将她的学生从沉重的学业承当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得“简朴”;如果她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当懂得和学生合伙,让学生的学习布满“幸福的趣味”,让

12、学生在个性化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加个性化地活动,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她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当把她的学生引向大量的阅读或直接的生活里去,不再让她们的大脑变成一具堆积抽象概念而易碎的容器。尊重学生,是爱的最高境界;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的捷径!有了爱心,就有了责任心,才可以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巨大动力。因此心中有爱是具有一切教育素养的重要前提。2.“一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不断地读书,读书,再读书。”具有一切教育素养的有效保证前面提到:“教育素养的构成一方面就是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广阔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干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

13、术家和诗人。”这阐明教师的文化根底不仅要“渊”要“深”,更应强调“博”和“广”,要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使之面对学生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教师只有拥有了全面的知识,授课才干进一步孩子们的心灵;反之,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我们常说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才干提高这种教育素养呢?其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整本书中无时无刻不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第87条中就明确提出:“一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不断地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当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 “一种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她彻夜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

14、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同样,一种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激发她们去阅读,阅读是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综合素质高下,关乎所导表演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现代教育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风趣风趣的教师,现代课堂不欢迎循规蹈矩、照本宣科。懂得了教师读书的重要性,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状况却是:教师们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写教学反思;搞教研、进修、培训,开设多样课题;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搞班级的环境布置,制作多种操作材料;不断地接待家长、解决学生之间的摩擦,应付多种检查和突发事

15、件不仅在校时间忙忙碌碌、满满当当,甚至还要占用许多休息时间。诚然,教师的压力是相称大的,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好在这本书的其中一条便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深有同感的我被题目吸引了。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省教师时间有效的措施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16、。” 这段话发人深省,我们不应当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们应当把读书当成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犹如每天的刷牙、洗脸同样,没有人会觉得辛苦和劳累。想通了这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前面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佳的证明。她的成功之处就是用她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进行劳动和发明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思维的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应努力做到的!此外,在时间有限的实际状况下,教师们科学规划、合理定位,精读、泛读相结合的阅读措施也极为重要。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应明

17、确读书目的,对的解决好“主业”与“辅业”之间的关系,既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科目,选择主攻方向进行精读,又不能局限于此,应广泛涉猎,不断开阔视野进泛读。记得有一位名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爱心和社会良,这是作一种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这样的读书箴语,我完全赞成,并深有同感。爱好读书应当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犹如军人爱慕武器、孩子爱慕玩具同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当是书籍。让我们读书吧,这是教师具有一切教育素养的有效保证。读苏霍姆林斯基,你会感到教育可以毕生追求;读文学,可以让你有文化底蕴;读历史,可以让你洞悉一切;读生活、读人生,可以让你成为一种真正的人教师们,你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你不读书,怎能让你的学生与书为友?苏霍姆林斯基用她30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论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她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她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或消失。今天,我有幸针对于教师的教育素养问题,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的某些感悟,其实它里面的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去一一品读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毕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