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067435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1.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教材(3435页)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

2、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教学难点:理解“整体”

3、与“部分”的关系。四、教学具准备:课件、铅笔若干五、说教法和学法:创设情境、观察交流、归纳总结。六、说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由于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上课时就先让学生写一个分数,并说说它表示的意思。(通过让学生写分数、说分数表示的意思,其实是对分数意义的加深认识和理解,根据分数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二)问题情景:课前准备了不同数量的4盒铅笔,上课时请4位同学到台前,分别从盒子里拿出铅笔枝数的1/2。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能发现什么问题?通过怎么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要把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几个?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根据学生拿出

4、铅笔的枝数不同,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而拿出的铅笔枝数不一样多呢?”(三)建立模型:通过刚才的质疑:“为什么拿出的铅笔枝数不一样多呢?”经过学生讨论交流,请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一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是把一个整体(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几支;二是让学生感悟到整体相同拿出的1/2的数量是相同的。学生也就清楚的感悟到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1/2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整体不同时,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四)解释应用:1、“说一说”:先是利用学生对分数的新认识,来判断两个小朋友谁看的

5、页数多,通过比较知道两个小朋友虽然都看了自己手中书的1/3,但他们手中书的总页数不同,也就是整体“1”不同,所以,他们看的页数就不一样多。使学生认识到: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有了提升;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2、“画一画”:先判断1/4的意义,再由1/4判断整体“1”的具体数量是多少,最后画出图形,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即可。通过画图,让学生明白:当我们知道了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就可以求出整体“1”。(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理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练一练”:第1

6、题重点是利用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来看图写分数,通过看图,思考:都是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总份中的几份?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平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重点理解“平均分”。这题其实是对:“整体不同,同一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这句话的加深理解。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的巩固和强化。第4题是结合“云南昭通彝良5.7级地震”和“捐零花钱”的实际活动,体验分数的对应性,教育学生“勤俭节约”,有爱心等。(五)回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7、(让学生自由说出来。)(六)板书:板书与步骤同步,学生通过活动说出来的,我就把它写了下来。课后反思:整节课下来,感觉教师引导得过多,不敢大胆放手,学生的参与面不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办法让学生大面积的参与学习;没有注意细节的处理,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对“平均分”的理解不透彻;没有掌握好时间和教学节奏,以至于有点拖堂。还希望各位老师不要保守,毫无保留的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谢谢!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县一小的一名数学教师,名叫赵振华。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一、说课标:长方体的认识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8、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中“空间与图形”的一个内容,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本节课的内容是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一个过渡,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二、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

9、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起始课。但在以前学生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是接下来继续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长方体的特征。难点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会画长方体。建立空间观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三、说学情: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

10、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已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中要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上下大功夫,主要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1、,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知道各部分的名称。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长长方体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会画长方体。五、说教法: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

12、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六、说学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操作实践、思考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七、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

13、活中,有许多各种形状的物体,如:讲桌、文具盒等,我们一起来先来欣赏几组图片。(课件演示)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形状?边看边想它们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点?生:都是长方体。师: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生举例)师:这节课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长方体。一起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师:拿出你们准备的长方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平平的面,还有边、角。师:长方体这种平平的面叫做长方体的面。两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点叫顶点。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师: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哪

14、些特征呢?同学们从长方体入手,去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2)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预设:生1:我们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生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生3:长方体有八个顶点。生4:生5:生3、概括长方体的特征。师:刚才大家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你能运用所学解决课本28页的这7个问题吗?(视频展示台出示书28页的表格。学生分别回答这7个问题。)4、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师:(出示课件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你看到了哪三个面?哪三个面看不到?(上面、前面、右面)师:我们把所看到

15、的这个长方体根据透视原理画下来就是这样的。(媒体演示)这就是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师:大家会认了吗?试一试。师小结: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去分析。5、画长方体师: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大家会画长方体吗?画长方体步骤:1、画一个平行四边形。2、画出长方体的高。3、连线。6、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1)、师:同学们刚画出了长方体,那么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特点?师课件展示后,学生汇报。(2)、大家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呢?把你思考的结果和大家分享分享。生汇报。(三)、联系比较,生活拓展1、量一量墨水盒(教科书、铅笔盒)的长、宽、高2、

16、练习五第4题.(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师:今天这堂课研究了长方体。带着今天的学习,下课自己再研究一下好吗?(五)、作业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六)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面:6个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棱:12条,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顶点:8个。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一、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2、理解、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教学准备:1、两张卡

17、片。2、多媒体演示课件。评析:为了体现当今新的教育观,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目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恰当。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1、整除的含义。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评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它们_于学生自己,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教师提出问题: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B、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

18、另一个数整除”?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学生交流完毕,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评析:让学生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生一个人人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在什么情况下,a能被b整除?生:略。师: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评析: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巩固练习。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

19、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A、17和54B、9和7C、3.6和1.2D、10和10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A、2B、3C、6D、12评析:概念初步后,为了有效巩固,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开放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二)新知教学,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1、提出问题,看书自学。在什么情况下,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不包括什么数?你能仿照书中的(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2、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及举例、说明理由。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

20、这样的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3、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根据实例提出问题: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单独说45是倍数、15是约数,为什么?生:略。师生共同小结: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约数。评析: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4、巩固练习。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A、36和9B、7和14C、45和45D、1和100下列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A、1B

21、、2C、6D、12游戏。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a、我是12,12能整除谁?你们是我的什么数?我又是你们的什么数?b、我是19,谁是我的约数?c、我是2,谁是我的倍数?d、我是1,谁是我的倍数?(小结: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e、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让具有数字6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评析: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即有层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样。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即巩固了知识,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五)回顾反思,谈各人的收获。师:今天我们

22、研究了什么?又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评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谈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四、反思: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使素质教育

23、落到实处,笔者在设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综观整堂课,教师教得非常少,而学生讲得非常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中位数”。一、说教

24、材中位数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学过“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中位数”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新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不仅能用“平均数”来反映,在一些情况下,还能用“中位数”很方便快捷的反映出数据组的整体水平和集中趋势。这一节主要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理解某些情况下,用中位数作一组数据代表,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合理性;二是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数据个数分别是奇数或偶数时中位数的值,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认知规以及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中位数

25、的意义和特点;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2、能在具体的实例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中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交流评价的能力。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特点,会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上,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二、说教法和学法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1、自学.展示.点拨指导教学法:此方法贯穿整节课的始终,通过让学生自学可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展示交流可以锻炼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26、点拨指导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2、合作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以教法促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应是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三、说教学程序我想利用我们康平活版三段式教学模式结合教研室下发的“五环节”教学模式来设计本节课。一)复习铺垫,谈话导入1、复习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多媒体出示105页例4,谈话导入,这是某校五年级一班举行掷沙包比赛时第3组的同学们制作的他们小组人员的成绩统计表,仔细想一想,用什么数表示第3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呢?2、学生很可能想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

27、这时可以鼓励学生求出它的平均数。3、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据中有5个同学的成绩低于他们的平均数,请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有两个人的成绩特别优秀)4、引导学生明确,平均数高于这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的成绩,是因为有两个人的成绩特别优秀,因此用平均数表示这组学生成绩的一般情况不合适。哪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呢?二)自学尝试1、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预习提纲:1)认真观察统计图中的数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呢?2)怎么能很快地找到这个数呢?3)谁来给这个数起个名字呢?2、学生思考之后,可以让他们打开数105页,从书上找答案。(出示预习提纲

28、,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对学生的学习给与方法的指导。当学生思考之后再看书找答案,可以激发他们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展示交流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首先让小组中推选出的代表到黑板上板演,找中位数的过程,然后让他们当小老师把他们的思路将给大家听。(设计这一环节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四)点拨指导重点和学生理清找中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组数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找中间的数。(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五)巩固拓展微机出示例5,五年级二班的7名同学的跳远成绩统计表,并出示问题前3个问题让学生练习。当学生都完成作业之后,再出示第4

29、个问题,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再次组织学生自学尝试,展示交流、点拨指导,使学生明白数据有偶数个时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六)小结让学生总结这节课通过学习得到的结论:总结自己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的表现,来个自我评价。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

30、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

31、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四、重、难点分析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法与学法分析1.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

32、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2.教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

33、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

34、念.【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知识运用“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练一练

35、”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4引导小结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5布置作业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