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感官检测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2060756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饲料原料感官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饲料原料感官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饲料原料感官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饲料原料感官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料原料感官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范畴合用于能通过人的味觉、嗅觉、触觉、视觉等进行感观检查的动、植物性饲料原料。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原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原则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原则达到合同的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原料原则3术语和定义(无)4管理职责4.1品管部收货组重要采用如下措施对公司进货原(辅)料进行检查。4.1.1视觉:观测原料或辅料的形状、粒度、色泽、霉变、虫蛀、结块或杂质等。4.1.2嗅觉:通过嗅觉来鉴别原料或辅料具有的特殊气味。4.1.3味觉:

2、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原料或辅料的味道、硬度及口感等。4.1.4触觉:用手指头捻取原料或辅料,通过感触来鉴定其水分、硬度、粘稠性等。5管理内容和规定5.1玉米a) 观测其颜色:较好的玉米呈黄色且均匀一致,无杂色玉米。b) 随机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无异味,粗略估计(目测)饱满限度、杂质、霉变、虫蛀粒的比例,初步判断其质量。随后,取样称重,测容重(或千粒重),分选霉变粒、虫蛀粒、不饱满粒、热损伤粒、杂质等异常成分,计算成果。玉米的外表面和胚芽部分可观测到黑色或灰色斑点为霉变,若需观测其霉变限度,可用指甲掐开其外表皮或掰开胚芽作进一步观测。区别玉米胚芽的热损伤变色和氧化变色,如为氧化变色,味觉及嗅

3、觉可感氧化(哈腊)味。c) 用指甲掐玉米胚芽部分,若很容易掐入,则水分较高,若掐不动,感觉较硬,水分较低,感觉较软,则水分较高。也可用牙咬判断。或用手搅动(抛动)玉米,如声音清脆,则水分较低,反之水分较高。5.2豆粕a) 先观测豆粕颜色,较好的豆粕呈黄色或浅黄色,色泽一致。较生的豆粕颜色较浅,有些偏白,豆粕过熟时,则颜色较深,近似黄褐色(生豆粕和熟豆粕的脲酶均不合格)。再观测豆粕形状及有无霉变、发酵、结块和虫蛀并估计其所占比例。好的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豆皮较少,无结块、发酵、霉变及虫蛀。有霉变的豆粕一般均有结块,并伴有发酵,掰开结块,可看到霉点和面包状粉末。另一方面判断豆粕与否通过二次浸提,二

4、次浸提的豆粕颜色较深,焦糊味也较浓。最后取一把豆粕在手中,仔细观测有无杂质及杂质数量,有无掺假(豆粕重要防掺豆壳、桔杆、麸皮、锯木粉、砂子等物)。b) 闻豆粕的气味,与否有正常的豆香味,与否有生味、焦糊味、发酵味、霉味及其他异味。若味道很淡,则表白豆粕较陈。c) 咀嚼豆粕,尝一尝与否有异味,如:生味、苦味或霉味等。d) 用手感觉豆粕水分。用手捏或用牙咬豆粕,感觉较绵的,水分较高;感觉扎手的,水分较低。两手用力搓豆粕,若手上粘有较多油腻物,则表白油脂含量较高(油脂高会影响水分鉴定)。5.3菜粕a) 先观测菜粕的颜色及形状,判断其生产工艺类型。浸提的菜粕呈黄色或浅褐色粉末或碎片状,而压榨的菜粕颜色

5、较深,有焦糊物,多碎片或块状,杂质也较多,掰开块状物可见分层现象。压榨的菜粕因其品质较差,一般不被选用(但有也许掺入浸提的菜粕中)。再观测菜粕有无霉变,掺杂,结块现象,并估计其所占比例(菜粕中尚有也许掺入沙子、桉树叶、菜籽壳等物)。b) 闻菜粕味道,与否有菜油香味或其他异味,压榨的菜粕较浸提的菜粕味道香得多。c)抓一把菜粕在手上,拈一拈其份量,若较重,也许有掺砂现象,松开手将菜粕倾倒,使自然落下,观测手中菜粕残留量,若残留较多,则水分及油脂含量都较高。同步,观测其有无霉变、氧化现象。再用手摸菜粕感觉其湿度,一般状况下,温度较高,水分也较高,若感觉烫手,大量堆码很也许会引起自燃。5.4棉粕a)

6、观测棉粕的颜色、形状等。好的棉粕多为黄色粉末,黑色碎片状棉籽壳少,棉绒少,无霉变及结块现象。抓一把棉粕在手中,仔细观测有无掺杂,估计棉籽壳所占比例及棉绒含量高下,若棉籽壳及棉绒含量较高,则棉粕品质较差,粗蛋白较低,粗纤维较高。b) 用力抓一把棉粕,再松开,若棉粕被握成团块状,则水分较高,若成松散状,则水分较低。将棉粕倾倒,观测手中残留量,若残留较多,则水分较高,反之较少。用手摸棉粕感觉其湿度,一般状况下,温度较高,水分较高,若感觉烫手,大量堆码很也许会自燃。c) 闻棉粕的气味,看与否有异味、异嗅等。5.5次粉a) 看次粉颜色、新鲜限度及含粉率。好的次粉呈白色或浅灰白色粉状。颜色越白,含粉率越高

7、(好次粉含粉率应在90%以上)。b) 闻次粉气味,与否有麦香味或其她异嗅、异味、霉味、发酵味等。c) 抓一把次粉在手中握紧,若含粉率较低,松开时次粉呈团状,阐明水分较高,反之较低(含粉率很高时则不能以此鉴定水分高下,要以化验为准)。d) 取某些次粉在口中咀嚼感觉有无异味或掺杂。若次粉中掺有钙粉等物时,会感觉口内有渣,含而不化。5.6麸皮a) 观测颜色、形状。麸皮一般呈土黄色,细碎屑状,新鲜一致。b) 闻麸皮气味,与否有麦香味或其他异味、异嗅、发酵味、霉味等。c) 抓一把麸皮在手中,仔细观测与否有掺杂和虫蛀;拈一拈麸皮份量,若较坠手则也许掺有钙粉、膨润土、沸石粉等物,将手握紧,再松开,感觉麸皮水

8、分,水分高较粘手,再用手捻一捻,看其松软限度,松软的麸皮较好。5.7洗米糠a)先观看洗米糠颜色、形状。洗米糠呈浅灰黄色粉状,新鲜一致,伴有少量碎米和谷壳尖。再看其与否发霉、发酵和生有肉虫。b)闻洗米糠气味,与否有清香味或其她异嗅、异味、霉味、发酵味等。c) 抓一把洗米糠在手中,用力握紧后再松开,若手指和手掌上有滑腻的感觉,则含油较高,反之较低;若手感没有滑腻感觉,但有湿润感,则水分较高;察看碎米颜色,若米粒有渗入形的绿色时,则不新鲜;用手指在手掌上反复揉捻,若感觉粗糙则阐明糠壳较重;抓一把若坠手,则阐明也许有掺杂。d) 取少量洗米糠在口中含化,看有无异味或掺杂,正常状况下,应有微甜味、化渣。如

9、果含化时不化渣,咀嚼有细小硬物,则也许掺有膨润土、沸石粉、泥灰、砂石等物质。5.8大豆a) 观测大豆颜色及外观。大豆应颗粒均匀,饱满,呈一致的浅黄色,无杂色、虫蛀、霉变或变质。b)用手掐或用牙咬大豆,据其软硬限度判断大豆水分高下,大豆越硬,水分越低。5.9 DDGSa)看颜色、形状,DDGS呈黄褐色碎屑状,具有较多玉米皮状物。b) 闻气味,DDGS略带微酸甜味,无其她异嗅、异味。c) 尝味道,DDGS尝起先有微酸味,后有玉米香味回味。d)用手捻DDGS,若感觉粘手,则水分较高,反之较低。5.10肉骨粉a)看其颜色、形状。肉骨粉是呈黄色至淡褐色和深褐色粉状物,含脂肪高的色深,牛羊肉骨粉颜色较深,

10、猪肉骨粉颜色较浅,具有细骨粒、肉质和脂肪球。b) 借助镜检可见黄色至淡褐色或深褐色固体颗粒,显油腻。组织形态变化很大,肉质表面粗糙并粘有大量细粉,一部分可看到白色或黄色条纹和肌肉纤维纹理,肉质为较硬的白色、灰色或浅棕黄色的块状颗粒,不透明或半透明,带点儿斑点,边沿圆钝。常常混有血粉特性,也有混入动物毛发的,毛发特性为长而粗,弯曲。颜色不同,羊毛一般是无色的半透明弯曲线条。c) 肉骨粉闻之有腊肉香味。若有异味、异嗅、氨味和焦味则表白此肉骨粉不新鲜,寄存时间过长,已腐败。d) 抓一把肉骨粉握紧,松开后,能自然散开,否则可判断此肉骨粉水分及脂肪含量较高。e) 口含少量能成团,咀嚼时有肉松感,有肉香味

11、,无其他异味,无细硬物,若有且多,则表白砂份含量较高,味咸则盐份含量高,味苦则表白曾自燃或烘焦过。5.11鱼粉a) 观看鱼粉颜色、形状。鱼粉呈黄褐色,深灰色(颜色以原料及产地为准)粉状或细短的肌肉纤维性粉状,蓬松感明显,具有少量鱼眼珠、鱼鳞碎屑、鱼刺、鱼骨或虾眼珠,蟹壳粉等,松散无结块,无自燃,无虫蛀等现象。b) 闻鱼粉气味。有鱼粉正常气味,略带腥味、咸味,无异味、异嗅、氨味,否则表白鱼粉放置过久,已经腐败,不新鲜。c) 抓一把鱼粉握紧,松开后,能自动疏散开来,否则阐明油脂或水分含量较高。d) 口含少量能成团,咀嚼有肉松感,无细硬物,且短时间内能在口里溶化,若不化渣,则表白此鱼粉含砂石等杂物较

12、重,味咸则表白盐分重,味苦则表白曾自燃或烧焦。e) 通过显微镜具体检查鱼粉有无掺杂使假现象。5.12膨化大豆a) 观其颜色和形状:膨化大豆应呈黄色或淡黄色膨化颗粒状,无明显大豆瓣和粉末状。b) 闻其气味:膨化大豆应有较浓的豆香味,不应有生豆子味。也不能有焦糊味和霉臭味。c) 用手触摸:颗粒均匀疏松,不硬也不软。d)用口尝:感受有无异味,用牙咬应有较清脆的声音。5.13蚕蛹a) 看颜色和含量:蚕蛹呈黄褐色或浅黑色的蛹状油浸物,无明显粉末泥沙和丝状杂质,僵蚕含量不适宜超过5%,无明显霉变和虫蛀。b) 抓一把蚕蛹详闻其气味,应有新鲜的腊香味,无异味异嗅,若已有霉嗅味,则该蚕蛹不新鲜,已发酵变质。c)

13、 用手捏,蚕蛹能成粉末,但又不是全是粉末,若全呈粉末则阐明烘烤过度,将影响粗蛋白质。d) 用口尝,有酥香味,口含不久将溶化。5.14啤酒糟a)啤酒糟呈灰色或浅黑色的粉状物,存在明显的纤维物(如大麦皮、稻谷皮等)。b)闻其气味应有淡淡的酒香味,无其她异味、异嗅。c)用手捏有松软的感觉,体轻。若体重,则有掺假嫌疑(重要掺入物为:膨润土、沸石粉、泥砂等)。5.15统糠a) 先观看统糠颜色、形状、统糠呈浅灰黄色形状新鲜一致,伴有少量谷壳壳尖,看其与否发霉发酵和生有肉虫。b)闻统糠气味,与否有清香味或其她异臭、异味、霉味、发酵味等。c) 抓一把统糠在手中,用力握紧后再松开,若手感没有滑腻感觉,但有湿润感

14、,则水份较高,抓一把若坠手,则阐明也许掺杂、咀嚼有细小硬物,则也许掺有膨润土、沸石粉、泥灰、砂石等。5.16膨润土a) 先观看其颜色.b)打开袋,看其与否有结块现象,若有结块现象则水份较高,用手用力握,再松开,成块不散开则水份较高。c) 抓一把膨润土在手中,有滑腻的感觉,若有细小颗粒,则有掺杂。5.17油脂(混和油、棕油、鱼油)a) 先观测油脂颜色,油脂颜色为棕色。b) 嗅油脂味道,与否有异嗅、异味或焦味。c) 用一张纸拿木棍在油脂容器的中间和底部取油。分别沾在纸上,用火烧,有滋滋声音则掺有水份。d) 用手指捻,油脂十分滑腻的感觉,有细小颗粒则掺杂。常用饲料添加剂的迅速鉴别措施一、维生素A的鉴

15、别措施维生素A肉眼看为淡褐色或灰黄色颗粒。取样品0.1克,用无水乙醇湿润研磨并将其溶解,加氯仿10毫升,再加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0.5毫升,溶液若先显蓝色并立即褪色,才证明是维生素A。二、维生素E的鉴别措施维生素E的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取样品15毫克,加无水乙醇10毫升使其溶解后,加硝酸 2毫升,摇匀加热15分钟,溶解显橙红色为正品。三、维生素K3 维生素K3从表面看是外观呈白色或灰黄褐色的晶体粉末。取样品0.1克,加水10毫升9使其溶解,再加碳酸钠溶液3毫升有鲜黄色沉淀生成的为正品。四、维生素B1 维生素B1外观呈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稍有臭味,微苦。取样品0.1克,加少量水振摇,过滤,在滤液中加碘试剂3滴,有棕红色沉淀生成。五、维生素B2 外观为黄色至橙黄色结晶粉末,有苦臭味,取样品0.5克,加水少量溶解,提取上清液,加入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试液2滴,上清液中黄色荧光消失。六、硫酸亚铁取0.1克样品,溶于10毫升水中,取其溶液加入23滴10%铁氯化钾溶液,生成深蓝色沉淀,加入数滴稀盐酸,沉淀不易溶解为正品。七、硫酸镁取1克样品,溶于10毫升水,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加入适量氯化铵沉淀则溶解。加入5%磷酸氢二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氨水后不溶解。则证明是正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