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范文】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120424304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7.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范文】(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重组战略目录一、 公司简介2二、 产业环境分析3三、 测试设备:用于测试晶圆片及成品3四、 必要性分析5五、 收缩6六、 杠杆收购7七、 战略联盟主要的表现形式8八、 合作战略的管理10九、 阻碍并购成功的因素12十、 有效的收购22十一、 经济收益分析2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2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2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2十二、 投资方案33建设投资估算表3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6流动资金估算表3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0十三、 进度计划方案41项目实施进度

2、计划一览表41一、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田xx3、注册资本:13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6-10-87、营业期限:2016-10-8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

3、营来赢得信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4、。二、 产业环境分析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三、 测试设备:用于测试晶圆片及成品半导体测试包括晶圆允收测试(WAT)、晶圆检测(CP)、成品测试(FT)。WAT环节涉及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CP由测试机、探针台搭配完成;FT涉及测试机、分选机搭配完成。晶圆检测(CP)是指在晶圆完成后进行封装前,通过探针台和测试机的配合使用,对晶圆上的裸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

5、。成品测试(FT)是指芯片完成封装后,通过分选机和测试机的配合使用,对封装完成后的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测试机行业面临的测试任务日益复杂,测试机的测试能力和配置需求都在提高。随着集成电路管脚数增多、测试时间增长,包括华峰测控在内的测试机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工位并测的方案来降低测试时间,推出测试覆盖面更广、资源更多的测试设备,不断提高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降低客户平均到每颗器件的测试成本。测试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测试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并行测试数量和测试速度的要求不断提升;(2)功能模块需求增加;(3)对测试精度的要求提升;(4)要求使用通用化软件开发平台;(5)对数据分析能

6、力提升,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测试机占比最高。根据VLSI,全球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市场(含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规模约50亿美元。检测设备市场空间大,包括CP测试和FT测试在内的半导体测试设备占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15%20%。整个测试设备市场中,测试机比重最高,分选机与探针台相对较少。测试机按测试对象包括模拟、混合、数字、SOC、存储器测试机等市场。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集成电路检测在测试精度、速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高。全球先进测试设备制造技术基本掌握在美国、日本等集成电路产业发达国家厂商手中,市场格局呈现泰瑞达、爱德万、科休、科利登等四家厂商寡头垄断。

7、各家厂商在检测设备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如泰瑞达(Teradyne)主要产品为测试机,爱德万(Advantest)主要产品为测试机和分选机,科利登(Xcerra)主要产品为测试机,东京电子(TokyoElectron)主要产品为探针台,北京华峰主要产品为测试机,上海中艺主要产品为分选机。爱德万和泰瑞达在全球测试设备合计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四、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

8、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五、 收缩收缩是指剥离、分立或者其他一些削减公司非核心业务的方法。与精简相比,收缩对公司业

9、绩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收缩可以使公司更好地聚焦于核心业务。公司多元化程度的降低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并且高层管理团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剩余业务。有趣的是,有时这些被剥离的业务也可以抓住一些出乎意料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是在原来母公司的领导下所未曾识别的。有时,公司还会同时使用精简和收缩战略。战略聚焦中提到的花旗集团在重组中就同时使用了这两种战略。然而,在实施这两种战略时,公司应尽可能避免解雇关键员工,否则会导致公司损失一种或多种核心能力。另外,同时使用这两种战略的公司通过减少多元化业务,会使自己变得更小。一般来讲,美国公司比欧洲公司更喜欢使用收缩作为重组战略。实际上,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

10、公司更倾向于组建集团公司。最近几年,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集团公司开始采用西方公司的战略,重新把焦点放在核心业务上。这种收缩是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更加开放的市场带来的激烈竞争而出现的。通过收缩,公司能够聚焦于核心业务,并且提高竞争力。六、 杠杆收购杠杆收购是指一方(一般是私人股权投资公司)为了将公司私有化而买下公司的全部资产的重组战略。一旦交易完成,公司的股票将不再上市交易。一般来讲,杠杆收购是作为一种纠正管理错误的重组战略,因为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是以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为出发点。然而,也有一些公司利用杠杆收购来丰富公司资源,进一步寻求扩张,而不是简单地重组不良资产。公司被私人股权投资

11、公司接管后,这些被收购的公司可以在单一收购的基础上,自由地进行“附加”收购或“角色”收购来组建业务。然而,由于为了收购融资经常会造成大量的债务,因此才产生了杠杆收购。为了偿还债务,收缩战线,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公司的新东家可能会立即出售一部分资产。有些公司通过杠杆收购其他公司,并且在58年内对被收购公司进行重组,直到能够将其出售并从中获利,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管理层收购、员工收购和公司整体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三种方式。在这三种方式中,公司或者合伙人收购的都是整个公司,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管理层收购比员工收购和整体收购对管理者的激励更大,因此,采用管理层收购可以收缩战线,提升战略聚焦程度

12、,并且改善经营业绩。研究发现,管理层收购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企业家行为和公司增长。因此,可以说,收购是公司重获新生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家获得成就,并且刺激公司的战略性增长和生产率。七、 战略联盟主要的表现形式战略联盟主要有合资、研发协议、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这五种形式。1、合资合资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形成企业,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非等地普遍的形式。合作各方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投入到合资企业中,从而使其发挥单独一家企业所不能发挥的效益。2、研发协议研发协议是为了某种新产品或新技术,合作各方鉴定一个联发协议。这种方式汇集各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成功

13、的可能性,加快了开发速度,各方共担开发费用,降低了各方开发费用与风险。3、定牌生产如果一方有知名品牌但生产力不足,另一方有剩余生产能力,则另一方可以为对方定牌生产。一方可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能力,谋取一定利益。对于拥有品牌的一方,还可以降低投资或并购所产生的风险。4、特许经营特许经营即通过特许的方式组成战略联盟,其中一方具有重要无形资产,可以与其他各方签署特许协议,允许其使用自身品牌、专利或专用技术,从而形成一种战略联盟。拥有方不仅可获取收益,并可利用规模优势加强无形资产的维护,受许可方当然利于扩大销售、谋取收益。5、相互持股相互持股指合作各方为加强相互联系而持有对方一定数量的股份。这种战略联盟中

14、各方的关系相对更加紧密,而双方的人员、资产无须合并。八、 合作战略的管理合作战略是公司成长和提高绩效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战略的管理难度却相当大。由于不同组织具有的有效管理合作战略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将合作战略的管理责任赋予水平更高的管理者和管理团队,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反过来说,公司具有的成功管理合作战略的能力也是一种竞争优势。成本最小化和机会最大化,是公司管理合作战略的两种主要方法。在成本最小化管理方法中,公司与合作伙伴需要签订正式的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如何监督合作战略,以及如何控制合作者的行为。成本最小化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合作战略的成本降到最低,并防止合作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最

15、大化的重点在于使合作者创造价值的机会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合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意外的机会来学习,开发更大的市场空间。这种方法中的正式合同较少,对合作者的行为约束也较少,因此,合作者可以探索不同的资源和能力的共享方式,从而以不同的方法创造价值。雷诺和日产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来管理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联盟存在的基础,即信任、尊重和透明的价值观,也为机会最大化方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公司成功地管理合作战略。尽管成本最小化方法的初衷是减少成本,但该方法对合作战略的监督成本却很高,因为形成详细的合同和监督机制都相当昂贵。尽管监督系统可以防止合作者谋求个人利益,但它也会影响合作者对新机会的积极反

16、应,因为这些机会需要用到合作伙伴的资源和能力。因此,正式的合同和广泛的监督系统不仅需要投入和使用大量的资源,还会扼杀合作者最大限度开发合作战略的价值的积极性。在使用机会最大化方法时,由于合同中缺乏详细和正式的条款,因此,联盟公司之间必须保持信任,相信双方都会本着联盟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采取行动。在合作协议下,信任的心理状态是指坚信对方即使有机会,也不会利用合作伙伴的弱点来做任何事情。与国内合作战略联盟相比,国际合作战略联盟内部的信任更难建立,原因就在于贸易政策、文化、法律和政治上的差异。一旦双方相互信任,监督成本就会降低,并为联盟创造价值的机会也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本质上说,这些情况下,公司

17、已经建立了社会资本。雷诺与日产公司在联盟中保持相互信任,并且双方坚持在一致同意保密规则框架下进行经营运作,从而建立了社会资本。研究表明,在使用机会最大化方法来管理合作战略时,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可以增加联盟成功的可能性。信任也是影响和控制联盟伙伴行为的最有效手段。研究还显示,信任还可以成为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替代的和难以模仿的能力。因此,一旦公司值得信任,它将在开展和利用合作战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由于公司不可能将合作战略中的所有情况都详细地写进合同中,因此,信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九、 阻碍并购成功的因素收购能增强公司的战略竞争力,并帮助公司获得超额利润,然而,收购战略并非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研究表

18、明,在所有的并购中,大约20%是成功的,60%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剩余的20%则是完全失败的;有证据显示,技术收购的失败率更高。一般来讲,有效地实施收购战略还是可以增加公司的能力的。分析家提出,尽管许多研究发现,在宣布合并两年后,约有3/4的合并损害了股东的价值,但埃森哲公司的研究以及随后对客户的跟踪却显示,有一半的大公司合并至少可以创造出边际收益。收购越成功,公司越可以积累更多的能力,包括选择正确的收购目标、避免支付过高的费用、高效地整合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以下几个因素会阻碍收购获得成功。1、整合的困难绝对不能低估成功整合的重要性。一位研究整合过程的研究人员指出,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都表明

19、,收购后的整合阶段是合并和收购过程中,决定能否创造股东价值的唯一重要因素。尽管整合对收购能否成功至关重要,但公司还应意识到,整合两个不同的公司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融合两个公司的文化,连接不同的财务和控制系统,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尤其是两个公司的管理风格相左的时候),以及解决被收购公司原有管理人员的地位问题等,都是公司在整合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整合是非常复杂的,会涉及大量的工作,包括发展战略整合、管理整合、人事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一系列运作。如果忽视这一点将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UPS收购了一家大型物流连锁公司MailboxesEtc.,看上去这是一次能够给收购双方都带来利益的合并,问题是

20、,MailboxesEtc.的多数门店都是特许经营店。收购之后,特许经营店将失去与其他物流公司交易的能力,从而降低竞争力。另外,特许经营店还抱怨UPS总是在距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开设UPS自营门店。这些产生的矛盾不断升级,并没有达到之前的并购目标。2、对收购对象评估不充分尽职调查是指潜在收购者对收购对象进行评估的过程。有效的尽职调查过程从各方面检查上百个项目,包括拟进行的交易的财务问题、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差异、交易带来的税收问题,以及为成功融合双方的员工而采取的措施。尽管积极寻找收购的公司也会从内部组建自己的尽职调查小组,但尽职调查通常都是由一些专业机构来执行,如投资银行德意志银行、高盛银行,以及

21、会计师、律师和管理咨询顾问等。尽管尽职调查大多集中在评估财务定位以及会计标准的准确性方面,但还需要审查战略适应情况,以及收购公司有效地整合被收购公司来实现交易的潜在目标的能力。无法完成有效的尽职调查过程,将很容易导致实施收购的公司为收购对象支付高昂的费用。研究发现,由于放松尽职调查而导致股票价格较高或股票价格增加时,公司可能会因此支付过多的费用,同时也会影响新组建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研究还发现,如果不进行尽职调查,那么收购价格将由市场上同类型交易的价格决定,而不是对何时、何地以及如何管理才能获得真实业绩所进行严格评估来决定。另外,有时,即使公司意识到目标的投标已经超出了尽职调查的界限,还是会情

22、不自禁地陷入针对目标公司的投标战中。3、巨额或非正常水平债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公司为了扩展实施收购的融资渠道而急剧增加了它们的债务水平。实现这些融资拓展的一个方法是发行垃圾债券,这是一种融资手段,通过向投资者(通常称为债券持有者)借钱并允诺支付高额回报来实现风险性收购。由于垃圾债券没有固定保障(指没有指定的资产作抵押),所以它的利率非常高,在80年代通常在18%20%之间。一些主要的金融家把债务视为一种约束管理者的手段,使它们能更好地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垃圾债券目前已经很少用于金融收购,而且人们越来越不认为债务可以约束管理者。然而,一些公司为实施收购仍然负担着大量的债务,例如,在开篇案例

23、中提到的印度Tata钢铁公司对英国CorusGroupPLC的收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首先,Tata钢铁公司和巴西的CiaSiderurgicaNacional公司通过了9轮竞标,最后巴西的CSN公司的报价为113亿美元,要比Tata的报价高出34%。但是Tata宣布将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集资,声明一出,Tata的股价立即下跌11%。一位分析员说:“Tata收购Corus的代价太大了,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进行集资的话,将影响到公司来年的赢利水平。”负债过高有很多不利影响,例如,高负债水平也会增加破产的可能性,并导致诸如穆迪和标准普尔之类的机构对公司信用评级的调低。实际上,当大家得知Tata

24、要收购Corus后,标准普尔声明会调低对Tata债券的评级,此消息一出,立刻影响了公司的股价。不仅如此,高负债水平也使公司在研发、人力资源培训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投资减少,而这些领域从长期来看,对公司发展很重要。另外,杠杆融资可以使公司抓住诱人的扩张机会,对公司的发展起正面的推动作用,然而,杠杆率过高(例如过度负债)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例如推迟或削减一些从长期来看是维护公司战略竞争力所必需的投资(如研发费用)。4、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源自希腊语“Synergos”,原意是“共同工作”。当各单位一起工作产生的价值超过它们独立工作的成果之和时,就意味着产生了协同效应。另一种说法是,当资源链接在一起

25、比单独使用更有价值时,会产生协同效应。对于股东来说,协同效应为他们赢得了财富,而他们自己使用多元化组合的方法是不可能达到或超过这些效应的。通过来自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兼并业务中的资源(如人力资本和知识)共享产生的效率,将产生协同效应。只有当交易产生独有的协同效应时,公司才能通过收购战略发展竞争优势。这种独有的协同效应是指收购双方的资产通过联合和整合所产生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与其他公司整合所达不到的。独有的协同效应产生于公司的资产具有独特的互补性,也就是说,这种独特的互补性是收购双方中一方与其他任何公司的联合所不可能产生的。由于其独特性,独有的协同效应让竞争对手难以理解和模仿,同

26、时这种效应也难以产生。公司解决成本问题的能力影响着收购的成败,对于建立以收入和成本为基础的协同效应的预测,这种能力是必要的。公司通过收购产生独有的协同效应时会产生一些费用。公司在实施收购战略产生协同效应时会发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可能是直接成本或者是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律师费和那些为收购方实施尽职调查的投资银行家们的费用。而评估目标公司和进一步谈判所花的时间,以及由于收购而失去的关键管理人员和雇员,都被认为是间接成本。当公司计算由于整合收购方和被收购方资产而产生的协同效应的价值时,它们常常会低估间接成本的总额。5、过度多元化多元化战略如果使用得当会获得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一般来说,实施相关多

27、元化战略的公司业绩要强于采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公司。然而,采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集团也能获得成功,例如,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在某些时候,公司会变得过度多元化。是否过度多元化应视各公司具体情况而定,原因是各公司能够成功管理多元化的能力不同。实施相关多元化比非相关多元化需要处理更多的信息。为了能够处理越来越多的多元化信息,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公司与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公司相比,过度多元化的业务部门相对较少。不管实施哪种多元化战略,非相关多元化都会导致公司业绩不佳,进而各个业务部门被剥离。在汽车行业中,把之前并购的但是业绩不佳的业务进行剥离,就是一种过度多元化的模式。福特汽车花65亿美元击败了大众和

28、菲亚特,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但沃尔沃并没有给福特带来期待的效益,反而使福特的负债越来越重,最后不得不相继出售了当年收购的奢侈品牌(捷豹、阿斯顿马丁和路虎)。通用汽车也有这样的剥离行为,它出售了在菲亚特以及富士重工的股份。19601980年间,这种收购后再出售的行为在美国也很流行。即使公司并未过度多元化,高度多元化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也可能有负面影响。例如,一系列多元化后业务范围的扩展使经理们更多地依赖于财务指标而不是战略控制来评估各业务部门的表现。由于缺乏对业务部门战略目标的深刻理解,这些管理者更多地依赖财务控制来评价业务部门及其经营者的表现。财务控制以目标评估体系为基础,例如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当为

29、了短期利润的提升而使长期投资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公司今后的发展。过度多元化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公司会倾向于用收购行动来代替自我创新。通常来说,经理们并不是存心要用收购行动来取代创新,但是一个循环印证的怪圈会由此产生。收购行动的费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和自我创新相关活动(例如研发)的经费减少。没有足够的经营支持,公司的创新能力会逐渐衰退,而没有内部的自我创新能力,唯一的选择就只有通过收购行动来获取创新的机会。但从长期来看,不断依赖其他公司的创新活动作为获取战略竞争力的源泉是很困难的。事实上,有证据表明,那些用收购活动替代自我创新发展的公司最终都遇上了问题。6、经理们过度关注收购通常来说,收购战略需

30、要管理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构建公司的战略竞争力。经理们涉及的工作包括寻求各种收购对象、完成有效的尽职调查工作、准备谈判,以及收购完成后的管理整合过程。高层经理们并不亲自搜集收购活动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然而,关于公司的收购目标和收购时采用的谈判方式等类似的决策还是由高层经理们最终来决定。一些公司的经验表明,实施收购战略时的许多活动使参与其中的经理们分散了注意力。本来他们可以更多地关注一些与公司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相关的活动,例如,认真考虑公司的目标以及与董事会成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理论和研究都表明,收购双方在收购活动中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观察家认为,一些高管过于关注如何选择收购目标

31、以及如何完成最后的收购。丽诗加邦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过去的几年中,公司的高管收购了几家运动服装厂商,使得公司的品牌从16个发展到了36个,销售额从一开始的8亿美元一路上升到了50亿美元。但是,当公司的高管过多地关注于收购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过多的品牌会给公司带来麻烦。公司的销售大多来自传统的百货商店,但是考虑到百货商店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公司不可能把收购后多达36个品牌一起放到百货商店中去销售。此外,像Coach这样的专卖店也在不断发展,挤压了公司原有的品牌空间。因此,公司的新任CEO威廉麦库姆打算出售多达16个品牌,让公司可以专注于最有发展潜力的几个品牌。7、规模过于庞大大多数公司在收购发生

32、后会变得更为庞大。从理论上说,公司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在各职能部门形成规模经济,例如,两家公司的销售部门合并之后,可以减少销售代表的数量,因为每个销售代表都可以销售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特别是当被收购公司和收购公司业务高度相关时)。许多公司寻求规模上的提高,原因是潜在的规模经济和提高的市场影响力(如前面所讨论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大规模公司所导致的巨额管理成本有时会超过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因为在面对由于规模扩大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时,经理们,特别是那些来自实施收购公司的经理,通常倾向于采用相对官僚的作风来进行管理。这种官僚式控制是指制度化的监管机制、行为准则和相关政策,通常被用来保证跨部门之间的

33、相互一致。决策与行动的一致对于公司是大有好处的,最基本的作用是能实现可预测性和降低成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追求一致的控制方式会导致僵化的管理模式,并形成许多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与公司政策。所以,从长远看,这种缺乏灵活性的管理模式可能对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带来危害。由于创新对于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因此庞大组织机构(往往由于收购造成)所导致的官僚式控制可能对整体绩效产生危害。正如一位分析家所说,盲目追求庞大的公司规模并不能给公司带来成功。实际上,那些为了取代企业组织自身成长而进行的收购,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花旗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市值达到了2700亿美元。但是,为了降

34、低运营金融行业内多个不同职能的难度,同时也考虑到其他一些跟自己同等规模但是业务构成没有自己复杂的公司股票的强势表现,花旗集团决定出售其旗下一些资产。花旗之前的保险和银行交叉销售的做法也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的价值。十、 有效的收购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收购战略并不一定总能为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超额利润。然而,有一些公司却能利用收购战略创造价值。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了成功的和失败的收购之间的差异,并且发现了一些可以提高收购成功性的行为模式。1、被收购公司与收购公司的资产具有互补性研究发现,当被收购公司与收购公司的资产具有互补性时,收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资产具有互补性时,两家公司间运营的整合更有可能产生

35、协同效应。事实上,整合两家具有互补资产的公司经常会形成独特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资产的互补性时,实施收购的公司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核心业务、互补资产的平衡以及被收购公司的能力上。在有效的收购中,收购方经常通过在收购之前建立合作关系来筛选目标。2、善意的收购研究结果还显示,善意收购有助于收购双方的整合。通过善意收购,双方可以共同合作来寻找整合运营并产生协调效应的方法。而恶意收购则经常使两个高层管理团队之间充满敌意,进而影响新公司中的工作关系。结果导致被收购公司中的关键人才不断流失,而那些留下来的人也会经常抵触整合中的各种变化。3、有效的尽职的调查有效的尽职调查过程,包括对目标公司的谨慎选择以及对这些公

36、司的健康状况(财务状况、文化适应性和人力资源的价值观)进行评估,会促进收购的成功。4、收购公司具有宽松的财务状况收购双方以负债或现金形式表现出来的宽松的财务状况,也有助于收购获得成功。尽管宽松的财务状况为收购提供了融资便利,但在收购之后,保持中低水平的负债以维持较低的债务成本非常重要。5、被收购公司保持中低程度的负债水平为了给收购提供资金支持而承担相当数量的负债时,在成功实施收购后,公司需要迅速降低负债水平,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出售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尤其是那些非相关的或业绩较差的资产。对这些公司来说,债务成本还不至于阻碍研发等产期投资,但现金流管理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6、对创新的重视成功的收购战略

37、的另一个特征是对创新的重视,例如对研发活动的持续投入。重大的研发投资可以显示出管理层对管理创新的强有力的承诺,这一特征对公司在全球经济中获得竞争力,以及获得收购的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7、灵活性和适应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是成功收购的最后两个特征。如果收购双方的管理者都有管理变革以及相关收购的经验,那么他们将能更好地对能力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十一、 经济收益分析(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

38、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12个月),运营期9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11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52715.0056770.0068935.0081100.002增值税1895.372080.302635.103189.892.1销项税6852.957380.108961.5510543.002.2进项税4957.58529

39、9.806326.457353.113税金及附加227.45249.64316.21382.793.1城建税132.68145.62184.46223.293.2教育费附加56.8662.4179.0595.703.3地方教育附加37.9141.6152.7063.80(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189.89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

40、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66487.76万元,其中:可变成本55591.92万元,固定成本10895.84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64070.81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34221.8836854.3344751.6852649.042工资及福利费2942.882942.882942.882942.

41、883修理费587.41587.41587.41587.414其他费用7891.487891.487891.487891.484.1其他制造费用614.71614.71614.71614.714.2其他管理费用538.99538.99538.99538.994.3其他营业费用6737.786737.786737.786737.785经营成本45643.6548276.1056173.4564070.816折旧费1556.811556.811556.811556.817摊销费30.3730.3730.3730.378利息支出829.77829.77829.77829.779总成本费用48060.

42、6050693.0558590.4066487.769.1其中:固定成本10895.8410895.8410895.8410895.849.2可变成本37164.7639797.2147694.5655591.92(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382.79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4229.45(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

43、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4229.4525.00%=3557.36(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4229.45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3557.36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4229.45-3557.36=10672.09(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52715.0056770.0068935.0081100.002税金及附加227.45249.64316.21382.793总成本费用48060.6050693.0558590.4066487.764利润总额

44、4426.955827.3110028.3914229.455应纳所得税额4426.955827.3110028.3914229.456所得税1106.741456.832507.103557.367净利润3320.214370.487521.2910672.09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2988.196622.8012729.689可供分配的利润3320.217358.6714144.0923401.7710法定盈余公积金332.02735.871414.412340.1811可供分配的利润2988.196622.8012729.6821061.6012未分配利润2988.196622.801

45、2729.6821061.6013息税前利润6363.468113.9113365.2618616.58(四)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2.40%。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2.40%,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五)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19666

46、.10(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19666.10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六)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5.43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5.43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

47、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52715.0056770.0068935.0081100.001.1营业收入0.0052715.0056770.0068935.0081100.002现金流出29534.4250339.9648869.5061989.7965828.642.1建设投资29534.420.002.2流动资金4468.86343.765500.131375.042.3经营成本45643.6548276.1056173.4564070.812.4税金及附加227.45249.64316.21382.79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29534.422375.04

48、7900.506945.2115271.36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29534.42-27159.38-19258.88-12313.672957.695调整所得税1590.872028.483341.324654.15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29534.421268.306443.674438.1111714.00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29534.42-28266.12-21822.45-17384.34-5670.34计算指标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9.68%;2、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2.40%;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11%):34

49、682.83万元;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11%):19666.10万元;5、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4.81年;6、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5.43年。(七)债务资金偿还计划本期项目按照“按月还息,到期还本”的模式偿还建设投资借款计算,还款期为10年。借款偿还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运营期税后利润。(八)利息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利息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应付利息(PI)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出项目偿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息备付率(ICR)为22.44。本期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利息

50、备付率均高于利息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本期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较高。(九)偿债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偿债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它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偿债备付率(DSCR)为20.06。根据约定的还款方式对本期项目的计算表明,在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偿债率均高于偿债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项目建成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较高。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序 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借款1.1期初借款

51、余额16933.9916933.9916933.9916933.991.2当期还本付息414.88829.77829.77829.77829.771.2.1还本1.2.2付息414.88829.77829.77829.77829.771.3期末借款余额16933.9916933.9916933.9916933.9916933.992利息备付率22.443偿债备付率20.06(十)级标题经济评价结论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81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6487.76万元,税金及附加382.79万元,净利润10672.0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40%,财务净现值1966

52、6.1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4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期项目从经济效益指标上评价是完全可行的。十二、 投资方案(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

53、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9534.4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25785.92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12754.46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

54、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12259.00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772.46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946.17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802.33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12754.4612259.00772.4625785.921.1建筑工程费12754.4612754.461.2设备购置费12259.0012259.001.3安装工程费772.46772.462其他费用2946.172946.172.1土地出让金1518.291518.293预备费802.33802.333

55、.1基本预备费369.19369.193.2涨价预备费433.14433.144投资合计29534.42(六)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16933.99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414.88万元。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414.88414.880.001.1.1期初借款余额16933.991.1.2当期借款16933.9916933.990.001.1.3当期应计利息414.88414.880.001.1.4期末借款余额16933.9916933.99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414.8

56、8414.880.00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414.88414.880.00(七)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6875.17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

57、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39009.4442010.1751012.3560014.531.1应收账款17554.2518904.5822955.5627006.541.2存货13653.3114703.5617854.3321005.091.2.1原辅材料4095.994411.075356.306301.531.2.2燃料动力204.80220.56267.82315.081.2.3在产品6280.526763.648212.999662.341.2.4产成品3072.003308.304017.234726.151.3现金3120.753360.814080.994801

58、.161.4预付账款4681.135041.226121.487201.742流动负债34540.5837197.5545168.4653139.362.1应付账款12434.6113391.1216260.6419130.172.2预收账款22105.9723806.4328907.8134009.193流动资金4468.864812.625843.896875.174流动资金增加4468.86343.761031.281031.285铺底流动资金11702.8312603.0515303.7118004.36(八)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

59、,项目总投资36824.4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9534.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0%;建设期利息414.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3%;流动资金6875.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36824.47100.00%1.1建设投资29534.4280.20%1.1.1工程费用25785.9270.02%1.1.1.1建筑工程费12754.4634.64%1.1.1.2设备购置费12259.0033.29%1.1.1.3安装工程费772.462.10%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946.178.00%1.1.2.1土地出让金1518.294.12%1.1.2.2其他前期费用1427.883.88%1.2.3预备费802.332.18%1.2.3.1基本预备费369.191.00%1.2.3.2涨价预备费433.141.18%1.2建设期利息414.881.13%1.3流动资金6875.1718.67%(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36824.4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6933.99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