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0372938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3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同学们

2、都挺喜欢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妈妈从县城买了42 颗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你准备怎么处理呢?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 对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 你分得多少呢?我们也不能忘了孝敬长辈, 假如分给奶奶的是分给你的 2 倍, 那么你分了多少颗?如果还要分给爷爷, 且分给奶奶的不变, 还是你的 2 倍, 分给爷爷的比分给你的 1.5倍少 3个。此时你又分得多少颗?(让学生自己回答出两种解法 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2、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位同学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屏幕出示)。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 2.1 节从算式到方程”。3、什么是方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回忆一下

3、。、4、刚才的问题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请举手。确实,方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巧克力问题, 1、让学生认识到列方程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好方法,甚至有时比算术方法要简单,2、引出方程的概念)活动二、大显身手。老师这里有2 道题,学生根据问题,找出解答的方法一根长 24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 2 倍多 2 厘米,求宽的长度?某同学用 24 元买了 15 支笔,甲种铅笔1.2元,乙种铅笔1.8元,问甲、乙两种铅笔各买多少元?三、 呈现问题,自主探索1、请你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每一道题你都可以选择用算术方法还是列方程解决, 只要想到方法的就到黑板上来写

4、,不需要举手,如果列算术请写在左边,如果列方程请写在右边。注意: 我们这一节课只研究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怎样从方程中求出未知数,我们以后会深入讨论。 所以, 今天的问题都只要求同学们列出算式或方程, 不需 要求出结果。现在开始。2、学生自由到黑板上写3、现在请各位同学解释一下自己的方法。(学生在座位上回答,教师适当提醒学生说出等式两边的含义和列方程所依据的相等关系。 针对解题格式上的问题加以提醒。)统计每道题用算术方法和用代数方法的人数。4、通过解决刚才的这几个问题,对于做一道题时,是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你有什么感想?(生答)其实呀, 方程确实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数学工具, 在现实生活中有好

5、多好多的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下面我们不妨来试试看。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几道例题, 1、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四、 巩固练习,提高发展1、现在我们就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请拿出学案纸,完成第一大题。要求是: (屏幕出示)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同样不需要求出结果。2、学生独立完成。3、哪位同学来讲讲你做的第一题,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和过程。4、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要经过哪些步骤呢?先设未知数, 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这样, 就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让学生继续学

6、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五、 合作学习,开拓创新1、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今天,老师在来滨江初中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汽车匀速行驶, 7: 00 从实验初中出发, 7: 30 途经常青初中到达滨江初中是 7: 50,吴庄在常青初中、滨江初中两地之间,距常青初中6 千米,与滨江初中的距离是总路程的,问实验初中到吴庄的路程有多远?现在,就请大家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方法,结合线段图解决它。请拿出学案纸,看第二大题,只需要列式,并说出理由,不需要求出结果。请大家先独立思考, 然后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互相讨论, 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现在开始

7、。2、学生完成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 改变书上的引例, 把它换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鼓励学生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 交流收获,归纳总结各组同学都积极开动脑筋, 想出了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看来同学们今天都是“学有所获” , 我们共同来对今天的学习活动作一个总结与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七、 课后作业,拓展视野1必做题:阅读课本第 86 页 “阅读与思考”;完成课本第 84 页第 1 题,第 2题。2选做题:课本第 85 页第 10 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初一( 2)班教学的时候效果较好,而到初一( 1)班上这一节课,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甚至没有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通过这一节课, 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 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埋头钻研教材, 设计教学过程, 还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 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也就是常说的要学会备学生, 应从学生能否理解的角度来安排适当的教学程序, 用有趣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对过去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样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浅及分寸,做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