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分 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20192870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一部分 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一部分 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一部分 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部分 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部分 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第十一部分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中级工)当X*X时,(A)。2. 发生吸收过程B.发生解吸过程C.吸收推动力为零D.解吸推动力为零“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B)。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3. 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氨水的摩尔分数为20,而它的比摩尔分数应是(C)。4. A.15B.20C.25D.30传质单元数只与物系的(C)有关。A.气体处理量B.吸收剂用量C.气体的进口、出口浓度和推动力D.吸收剂进口浓度5当V、y2及X2定时,减少吸收剂用量,则所需填料层高度Z与液相出口浓度X1的变化为(A)。6. A

2、.Z、X均增大B.Z、X均减小C.Z减少,X增大D.Z增大,X】减小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条件不变,人口液体组成增高时,则气相出口组成将(A)。7.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低浓度逆流吸收塔设计中,若气体流量、进出口组成及液体进口组成一定,减小吸收剂用量传质推动力将(C)。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确定&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C),溶解度系数()。9. A.增大减小不变B.减小不变不变C.不变减小不变D.均无法确定对于吸收来说,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溶液出口浓度越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吸收剂

3、用量越小,吸收推动力越小B.吸收剂用量越小,吸收推动力越大10. C.吸收剂用量越大,吸收推动力越小D.吸收剂用量越大,吸收推动力越大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的因数为(C)。11. A.传质单元高度B.液气比数C.传质单元数D.脱吸因数根据双膜理论,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的吸收过程是(A)。12. 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双膜控制D.不能确定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D)。A.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B.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13. 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计算吸收塔的塔径时,适宜的空塔气速为液泛气速的(A)倍。14. A.0.60.8B.1.12.0C.O.30.

4、5D.1.62.4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气体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称为(C)。A.蒸馏B.萃取C.吸收D.解吸15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为4X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k为8kmol/YX(m2s),由此可判断该过程为(A)。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判断依据不足D.双膜控制16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当脱吸因数S1,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气液两相平衡出现在(B)。A.塔顶B.塔底C.塔上部D.塔下部17逆流填料塔的泛点气速与液体喷淋量的关系是(C)。A.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减小B.无关C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增大D.喷淋量增大,泛点气速增大18逆流吸收的填

5、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V1,填料层无限高时,气液平衡出现在塔的什么位置?(C)A.塔顶B.塔上部C.塔底D.塔下部19溶解度较小时,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遵守(B)定律。A.拉乌尔B.亨利C.开尔文D.依数性20若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05,则其摩尔比为(B)。AO5B1C03DO121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氯化氢,当用水量增加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将0G(B)。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22填料塔以清水逆流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中的氨。当操作条件一定时(Y、L、V都一定1时),若塔内填料层高度Z增加,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出口气体的浓度y2将(B)。24. A上升B.下降C.不变D.

6、无法判断223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NH3,当水泵发生故障上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填料支承装置是填料塔的主要附件之一,要求支承装置的自由截面积应(B)填料层的自由截面积。25. A.小B.大于C.等于D.都可以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任务(C)。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26. C.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最高D.操作费用最低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A)。A.气体混合物B.液体均相混合物27. C.气液混合物D.部分互溶的均相昆合物吸收操作过程中,在塔的负荷范围内,当昆合气处理量增大时,为保持回收率不

7、变,可采取的措施有(A)。A.减少操作温度B.减少吸收剂用量28. C.降低填料层高度D.减少操作压力吸收操作气速一般(D)。A.大于泛点气速B.小于载点气速29. C.大于泛点气速而小于载点气速D.大于载点气速而小于泛点气速吸收操作中,减少吸收剂用量,将引起尾气浓度(A)。30. A.升高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吸收操作中,气流若达到(A),将有大量液体被气流带出,操作极不稳定。31. A.液泛气速B.空塔气速C.载点气速D.临界气速吸收过程能够进行的条件是(B)。32. A.p=p*B.pp*C.pVp*D.不需条件吸收过程是溶质(A)的传递过程。33. A.从气相向液相B.气液两相之

8、间C.从液相向气相D任一相态吸收过程中一般多采用逆流流程,主要是因为(B)。34. A.流体阻力最小B.传质推动力最大C.流程最简单D.操作最方便吸收混合气中苯,已知y厂0.04,吸收率是80%,贝I丫2是(A)。A. 0.04167kmol苯/kmol惰气,0.00833kmol苯/kmol惰气B. 0.02kmol苯/kmol惰气,0.005kmol苯/kmol惰气C. 0.04167kmol苯/kmol惰气,0.02kmol苯/ktool惰气35. O.0831kmol苯/kmol惰气,O.002kmol苯/ktool惰气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处理量(气体)一定,液气比增加,贝传质

9、推动力(A)。36.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B)。37. A.基本相同B.各不相同C.完全相同D均为O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D)。38. A.塔压增大B.吸收剂降温C.吸收剂用量增大D.吸收剂纯度下降下列不是填料特性的是(D)。39. A.比表面积B.空隙率C.填料因子D.填料密度气体吸收单元操作中,下述说法错误的是(B)。A.溶解度系数H值大,为易溶气体B.亨利系数E值大,为易溶气体40. C.亨利系数E值大,为难溶气体D.平衡常数优值大,为难溶气体已知常压、20C时稀氨水的相平衡关系为y*=O.94X,今使含氨6%(摩尔分数)的混合气体与

10、X=0.05的氨水接触,则将发生(B)。41. A.解吸过程B.吸收过程C.已达平衡无过程发生D.无法判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时,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y1上升,而其他人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和吸收率Q的变化为(C)。42. A.y2上升,(p下降B.y2下降,Q上升C.y2J=升,Q不变D.y?上升,Q变化不确定用水吸收下列气体时,(C)属于液膜控制。43. A.氯化氢B.氨C.氯气D.三氧化硫与吸收设备的形式、操作条件等有关的参数是(B)。44. A.传质单元数B.传质单元高度C.理论板数D.塔板高度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A)。

11、45. A.上方B.下方C.重合D.不一定在逆流吸收的填料塔中,当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吸收剂的用量(不引起液泛)时,平衡线在Y-X图上的位置将(B)。.A.降低B.不变C.升高D.不能判断46在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中,增加吸收剂用量,则(B)。A.吸收传质阻力明显下降B.吸收传质阻力基本不变C.吸收传质推动力减小D.操作费用减小47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但人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气体吸收质组成将(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48在吸收操作过程中,当吸收剂用量增加时,出塔溶液浓度(A),尾气中溶质浓度()。49. A.下降下降B.增高增高C.下降增高D.增高下

12、降在吸收操作中,操作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相平衡常数m(A)。50. A.增加B.不变C.减小D.不能确定在吸收操作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操作温度,则吸收率将(B)。51.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A)。A.X*-XB.XX*C.XXD.XXii52. 在一符合亨利定律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的差值为(D)。53.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B)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解吸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54. A.大于B.小于C.等于D.

13、不等于最大吸收率叩与(D)无关。55. A.液气比B.液体人塔浓度C.相平衡常数D.吸收塔形式最小液气比(D)。A.在生产中可以达到B.是操作线斜率56. C.均可用公式进行计算D.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其溶解度与压力有关,并随温度升高而(B)。57.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吸收效果的好坏可用(C)来表示。58. A.转化率B.变换率C.吸收率D.合成率一般情况下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B)倍。59. A.2B.1.12.0C.1.1D.1.52.0选择适宜的(A)是吸收分离高效而又经济的主要因素。A.溶剂B.溶质C.催化剂D.吸收塔60在亨利表达式

14、中m随温度升高而(C)。61. A.不变B.下降C上升D.成平方关系MFA吸收CO2过程中对于(B)是惰气。62. A.CO、CO、HB.CO、H、NC.HS、CO、ND.HS、CO、CO222222222亨利定律的表达式是(A)。63. A.Y*=mxB.Y*=mx2C.Y*=mxD.Y*=xm液氮洗涤一氧化碳是(B)过程。64. A.化学B.物理C.吸收D.吸附低温甲醇洗工艺利用了低温甲醇对合成氨工艺原料气中各气体成分选择性吸收的特点,选择性吸收是指(B)。A.各气体成分的沸点不同B.各气体成分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不同C.各气体成分在工艺气中的含量不同D.各气体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65吸收的

15、极限是由(C)决定的。A.温度B.压力C.相平衡D.溶剂量66在气体吸收过程中,吸收剂的纯度提高,气液两相的浓度差增大,吸收的(A)。A.推动力增大,对吸收有利B.推动力减小,对吸收有利67. C.推动力增大,对吸收不好D.推动力无变化绝大多数气体吸收过程是一个溶解放热过程,因此降低温度对吸收有益,但是温度太低不会产生(C)的不利影响。A.制冷剂增加B.吸收剂的黏度增加68. C.不易解吸D.流体输送能量增加吸收率的计算公式为(B)。A.吸收率n=吸收质原质量/吸收质被吸收的量X100%b. 吸收率n=吸收质被吸收的/吸收质原质量量xioo%c. 吸收率n=吸收质原质量-吸收质被吸收的量/吸收

16、质被吸收的量xioo%69. 吸收率n=吸收质原质量+吸收质被吸收的量/吸收质原质量xioo%在气体吸收过程中,吸收传质的方向和限度将取决于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吸收操作时应控制(A)。70. A.pP*B.pVP*C.p=P*D.上述答案都不对AAAAAA吸收烟气时,烟气和吸收剂在吸收塔中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A)。71. A.滞留时间B.流速C.流量D.压力脱硫工艺中钙硫比(Ca/S)是指注入吸收剂量与吸收二氧化硫量的(C)。72. A.体积比B.质量比C.摩尔比D.浓度比吸收塔塔径的确定是以(D)为依据来计算的。1. A.进料量B.塔内上升气量C.塔内下降液体D.空塔速度二、单项选择题(高级

17、工)选择吸收剂时不需要考虑的是(D)。A.对溶质的溶解度B.对溶质的选择性2. C.操作条件下的挥发度D.操作温度下的密度从解吸塔出来的半贫液一般进入吸收塔的(A),以便循环使用。3. A.中部B.上部C.底部D.上述均可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的吸收剂用量L应取(D)倍最小用量Lmin4. 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条件不变,但入口液体组成增高时,则气相出口将(A)。5.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A)的流速。6. A.气相B.液相C.气液两相D.不确定对难溶气体,如欲提高其吸收速率,较有效的手段是(A)。7. A.

18、增大液相流速B.增大气相流速C.减小液相流速D.减小气相流速对气体吸收有利的操作条件应是(A)。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8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吸收设备是(D)。A.板式塔B.填料塔C.湍球塔D.喷射式吸收器9目前吸收操作使用最广泛的塔是(D)。10. A.板式塔B.湍流塔C.湍球塔D.填料塔能显著增大吸收速率的是(B)。A.增大气体总压B.增大吸收质的分压11. C.增大易溶气体的流速D.增大难溶气体的流速填料塔的排液装置是为了使液体从塔内排出时,一方面使液体能顺利排出,另一方面保证塔内气体不会从排液管排出,因此排液装置一般采用(A)装置。A.液封B.管

19、端为45。向下的斜口或向下缺口12. C.设置液体再分布器D.设置除雾器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采取的措施能使填料层高度降低的是(A)。A.减少吸收剂中溶质的含量B.用并流代替逆流操作13. C.减少吸收剂用量D.吸收剂循环使用为改善液体的壁流现象的装置是(C)。14. A.填料支承板B.液体分布器C.液体再分布器D.除沫器温度(B),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15. A.降低B.升高C.变化D.不变吸收操作大多采用填料塔,下列(B)不属于填料塔构件。16. A.液相分布器B.疏水器C.填料D.液相再分布器吸收操作过程中,在塔的负荷范围内,当混合气处理量增大时,为保持回收率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有(B)。1

20、7. A.减小吸收剂用量B.增大吸收剂用量C.增加操作温度D.减小操作压力一般来说,溶解度大的其吸收速度(C),溶解度小的其吸收速度()。18. A.慢慢B.快快C.快慢D.慢快吸收操作中,减少吸收剂用量,将引起尾气浓度(A)。19. A.升高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吸收过程中一般多采用逆流流程,主要是因为(B)。20. A.流体阻力最小B.传质推动力最大C.流程最简单D.操作最方便吸收塔开车操作时,应(C)。A.先通入气体后进入喷淋液体B.增大喷淋量总是有利于吸收操作21. C.先进入喷淋液体后通人气体D.先进气体或液体都可以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D)。22. A.塔压增大B

21、.吸收剂降温C.吸收剂用量增大D.吸收剂纯度下降下列哪一项不是工业上常用的解吸方法(A)。23. A.加压解吸B.加热解吸C.在惰性气体中解吸D.精馏选择吸收剂时不需要考虑的是(D)。A.对溶质的溶解度B.对溶质的选择性24. C.操作条件下的挥发度D.操作温度下的密度选择吸收剂时应重点考虑的是(D)。A.挥发度+再生性B.选择性+再生性25. C.挥发度+选择性D.溶解度+选择性在填料吸收塔中,为了保证吸收剂液体的均匀分布,塔顶需设置(A)。26. A.液体喷淋装置B.再分布器C.冷凝器D.塔釜在吸收操作中,保持L不变,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加,塔压的变化趋势(A)。27. A.变大B.变小C.不

22、变D.不确定在吸收操作中,塔内液面波动,产生的原因可能是(D)。A.原料气压力波动B.吸收剂用量波动28. C.液面调节器出现故障D.以上三种原因都有可能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剂(如水)用量突然下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D)。A.溶液槽液位低、泵抽空B.水压低或停水29. C.水泵坏D.以上三种原因都有可能在吸收塔操作过程中,当吸收剂用量增加时,出塔溶液浓度(A),尾气中溶质浓度()30. A.下降下降B.增高增高C.下降增高D.增高下降正常操作的吸收塔,若因某种原因使吸收剂量减少至小于正常操作值时,可能发生下列(C)情况。A.出塔液体浓度增加,回收率增加B.出塔液体浓度减小,出塔气体浓度增加31.

23、 C.出塔液体浓度增加,出塔气体浓度增加D.塔将发生液泛现象在氯碱生产氯氢工段泡沫吸收塔中,气液两相常形成三种类型的分散系统,该分散系统包括(D)。鼓泡层泡沫层雾沫层32. A.B.C.D.在泡沫塔中,当空塔速度介于0.50.7m/s时,气液两相将形成(A)。33. A.鼓泡层B.泡沫层C.雾沫层D.液泛层氯气干燥采用填料塔时,如果空塔气速过高,将引起(C)现象,导致传质效果变差。A.沟流B.液泛C.雾沫夹带D.壁流由于氯化氢被水吸收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会使酸液的温度(A),氯化氢气体的分压(),从而不利于氯化氢气体的吸收。34. A.升高增大B.升高减小C.降低减小D.降低增大任何温度下盐酸

24、均与气相中的HCl成均衡,当气相中的HCl分压(B)平衡分压时,气体中的HCIp溶解于盐酸中。35. A.小于B.大于C.等于D.无法判断当气相中的HCl分压(B)平衡分压时,盐酸中的HCl即释放。36.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判断HCl的溶解热使反应系统温度升高,相对地(B)液相表面上的HCl平衡分压阻止吸收过程进行。A.增高B.降低C.不改变D.无法判断在氯碱生产吸收HCl时产生的溶解热将液相不断加热,直至一定程度时部分水分汽化,将大部分溶解热除去的方法称为(C)。A.冷却吸收B.膜式吸收C.绝热吸收D.加热吸收39当气体中氯化氢的分压与水汽分压和为0.lMPa(760mmHg)

25、时,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C)。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断40氯碱生产中,出现吸收塔大量冒氯化氢的原因可能有(D)。塔内氯化氢分压增大吸收水量过少氯化氢纯度低A.B.C.D.41混合气体中每一组分可以被溶解吸收的程度取决于(C)。A.气体中该组分的分压B.溶液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42. C.既取决于A,亦取决于BD.与A、B无关治理S02废气,一般采用(B)法。43. A.催化B.吸收C.燃烧D.转化下列物质中既是物理吸收剂,又是化学吸收剂的是(A)。44. A.MEAB.环丁砜C.聚碳酸丙烯酸甲酯D.CH30H甲醇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气液比过高,会导致出塔气中二氧化碳

26、(A)。45. A.升高B.降低C.不变化D.无法判断硫酸生产过程中,尾气含有少量的S02,般采用(C)的方法进行脱除。46. A.NaOH水溶液吸收B.NaCl水溶液吸收C.氨水吸收D.清水吸收MDEA吸收的硫化氢增多,贝打只值(B)。47. A.上升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发现贫液中硫化氢浓度过高,最主要是调整(D),避免出现净化尾气硫化氢含量高的现象。A.吸收塔压力B.溶剂循环量C.吸收塔温度D.再生塔温度吸收塔温度高,可以通过(B)操作来调整。A.降低尾气出塔温度B.降低溶剂进塔温度48. C.降低吸收塔压力D.降低水冷塔急冷水量下列溶剂中,(D)不可以用作溶剂吸收脱除炔烃。4

27、9. A.二甲基甲酰胺B.丙酮C.N-甲基吡咯烷酮D.乙醇胺下列工艺中,不需要使用催化剂的是(A)。A.溶剂吸收法脱除炔烃B.气相加氢脱除炔烃50. C.催化精馏法脱除炔烃D.液相加氢脱除炔烃在一填料塔中用净油来吸收混合气体中的苯,已知混合气体的总量为1000m3/h,其中苯的体积分数为4%,操作压力为101.3kPa,温度为293K,吸收剂的用量为103kmol/h,要求吸收率为80,塔底苯溶液的浓度为(B)kmol/kmol。3. A.0.01B.0.013C.O.02D.O.026三、判断题(中级工)操作弹性大、阻力小是填料塔和湍球塔共同的优点。(X)2当吸收剂需循环使用时,吸收塔的吸收

28、剂入口条件将受到解吸操作条件的制约。(V)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将增大,N将不变。8. OGOG(X)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过程的主要阻力集中在两流体的双膜内。(V)根据相平衡理论,低温高压有利于吸收,因此吸收压力越高越好。(X)亨利定律是稀溶液定律,适用于任何压力下的难溶气体。(V)7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X)亨利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亨利定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表明气体的溶解度增大。9. (X)目前用于进行吸收计算的是双膜理论。(V)难溶气体的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膜上。(X)气阻淹塔是由上升气体流量太小引起的。(X)双膜理论认为相互接触的气、

29、液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滞流膜层,吸收质以涡流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X)提高吸收剂用量对吸收是有利的,当系统为气膜控制时,KA值将增大。(X)yA填料塔的液泛仅受液气比影响,而与填料特性等无关。(X)填料吸收塔正常操作时的气速必须小于载点气速。(X)填料吸收塔正常操作时的气体流速必须大于载点气速,小于泛点气速。(V)脱吸因数的大小可反映溶质吸收率的高低。(X)物理吸收操作是一种将分离的气体混合物,通过吸收剂转化成较容易分离的液体。(V)物理吸收法脱除C02时,吸收剂的再生采用三级膨胀,首先解析出来的气体是C02。40. (X)吸收操

30、作常采用高温操作,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吸收剂的溶解度越大。(X)吸收操作的依据是根据混合物的挥发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X)吸收操作是双向传热过程。(X)吸收操作是双向传质过程。(V)吸收操作线方程是由物料衡算得出的,因而它与吸收相平衡、吸收温度、两相接触状况、塔的结构等都没有关系。(V)吸收操作中,增大液气比有利于增加传质推动力,提高吸收速率。(V)吸收进行的依据是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V)吸收塔的吸收速率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大。(X)吸收塔中气液两相为并流流动。(X)29用水吸收C02属于液膜控制。(V)用水吸收HC1气体是物理吸收,用水吸收C02是化学吸收。(X)在逆流吸收操作中

31、,若已知平衡线与操作线为互相平行的直线,则全塔的平均推动力3m与塔内任意截面的推动力YY*相等。(V)在填料吸收塔实验中,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V)在吸收操作中,改变传质单元数的大小对吸收系数无影响。(V)在吸收操作中,若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值时,吸收推动力趋于最大。(X)在吸收操作中,只有气液两相处于不平衡状态时,才能进行吸收。(X)在吸收过程中不能被溶解的气体组分叫惰性气体。(V)解吸是吸收的逆过程。(V)吸收是用适当的液体与气体混合物相接触,使气体混合物中的一个组分溶解到液体中,从而达到与其余组分分离的目的。(X)39.在稀溶液中,溶质服从亨利定律,则溶剂必然服从拉乌尔定律。(V

32、)由亨利定律可知,可溶气体在气相的平衡分压与该气体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成(X)对于吸收操作,增加气体流速,增大吸收剂用量都有利于气体吸收。(V)系统压力降低则硫化氢吸收塔出口硫含量降低。(X)解吸的必要条件是气相中可吸收组分的分压必须小于液相中吸收质和平衡分压。3. (V)吸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与其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成反比。(X)四、判断题(高级工)当气体溶解度很大时,可以采用提高气相湍流强度来降低吸收阻力。(V)2当吸收剂的喷淋密度过小时,可以适当增加填料层高度来补偿。(V)福尔马林溶液吸收塔,采用循环液吸收法是因为吸收液作产品,新鲜水受到控制。12. (V)乱堆填料安装前,应先在填料塔内注满水

33、。(V)填料塔的基本结构包括:圆柱形塔体、填料、填料压板、填料支承板、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X)填料塔开车时,我们总是先用较大的吸收剂流量来润湿填料表面,甚至淹塔,然后再调节到正常的吸收剂用量,这样吸收效果较好。(V)同一种填料,不管用什么方式堆放到塔中,其比表面积总是相同的。(X)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对解吸有利。(X)吸收操作中,所选用的吸收剂的黏度要低。(V)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用量越多越有利。(X)吸收过程一般只能在填料塔中进行。(X)吸收既可以选用板式塔,也可以选用填料塔。(V)吸收塔在开车时,先启动吸收剂,后充压至操作压力。(X)吸收塔在停车时,先卸压至常压后方可停止吸收剂。(X

34、)用清水吸收空气中二硫化碳,混合气体的处理量及进、出口浓度都已确定,所得吸收液要求达到一定标准以利于回收。对此过程,必须采用适量的吸收剂,即由L=(1.22.O)Lmin来确定水的用量。(X)在吸收操作中,选择吸收剂时,要求吸收剂的蒸气压尽可能高。(X)在选择吸收塔用的填料时,应选比表面积大的、空隙率大的和填料因子大的填料才好。(X)增大难溶气体的流速,可有效地提高吸收速率。(X)正常操作的逆流吸收塔,因吸收剂人塔量减少,以致使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则吸收过程无法进行。(X)泡沫塔吸收塔与填料塔吸收塔相比,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泡沫塔体积小,干燥速度快。13. (V)氯碱生产氯氢工段泡沫吸收

35、塔中,氯气的空塔气速越大,吸收效果越好。(X)在泡罩吸收塔中,空塔速度过大会形成液泛,过小会造成漏液现象。(X)工业上生产31%的盐酸时,被吸收气体中HCl含量较低时采用绝热吸收法。(X)低温甲醇对原料气中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完全没有吸收效果。(X)吸收过二氧化碳的甲醇更有利于吸收硫化氢。(V)因为氨是极易被水吸收的,所以当发生跑氨时,应用大量水对其进行稀释。(V)在吸收单元操作中,吸收剂的选择应考虑吸收剂的溶解度、选择性、挥发性、黏性以及尽可能具有无毒、不易燃、化学性能稳定、无腐蚀、不发泡、冰点及比热容较低、价廉易得等。1. (V)在气体吸收过程中,操作气速过大会导致大量的雾沫夹带,甚至造成液泛

36、,使吸收无法进行。(V)硫酸生产中净化尾气硫化氢含量高一定是尾气处理部分不正常。(X)五、综合题(技师)什么是吸收?答:使混合气体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便溶解于该液体内而形成溶液不能溶解的组分则保留在气相之中,使混合气体的组分得以分离,这种利用各组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操作称为吸收。2. 什么是雾沫夹带现象?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在板式塔操作中,当上升气体脱离塔板上的鼓泡液层时,气泡破裂而将部分液体喷溅成许多细小的液滴及雾沫,当上升气体的空塔速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这些液滴和雾沫会被气体大量带至上层塔板,此现象称为雾沫夹带现象。影响因素有空塔气速、塔板间距和再沸器的

37、换热面积等。3. 影响塔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物系性质因素(液体的粘度、密度),直接影响板上液流的程度,进而影响传质系数和气体接触面积;塔板结构因素,主要包括板间距、堰高、塔径以及液体在板上的流经长度等;操作条件,指温度、压力、气体上升速度、气液流量比等因素,其中气速的影响尤为重要,在避免大量雾沫夹带和避免发生淹塔现象的前提下,增大气速对于提高塔板效率一般是有利的。4. 塔板上气液接触可分为几种类型?答:鼓泡接触:在塔内气速较低的情况下,气体以一个个气泡的形态穿过液层上升:蜂窝状接触:随着气速的提高,单位时间内通过液层气体数量的增加,使液层变为蜂窝状况;泡沫接触:气体速度进一步加大时,穿

38、过液层的气泡直径变小,呈现泡沫状态的接触形式;喷射接触:气体高速穿过塔板,将板上的液体都粉碎成为液滴,此时传质和传热过程是在气体和液滴表面之间进行的。5. 何谓气体吸收的气模控制?气模控制时应怎样强化吸收速率?答:对易容气体,其溶解度较大,吸收质在交界面处很容易穿过溶液进入被溶解吸收,因此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模这一侧,气模阻力成为吸收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称为气模控制。当气模控制时,要提高吸收速率,减小吸收阻力,应加大气体流速,减小气模厚度。6. 何谓气体吸收的液膜控制?液膜控制时应怎样强化吸收速率?答:对难容气体,由于其溶解度很小,这时吸收质穿过气模的速度比溶解于液体来得快,因此吸收阻力称为吸

39、收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称为液膜控制。当吸收是液膜控制时,要提高吸收速率,降低吸收的阻力,关键应首先增大液体流速,减小液膜厚度。7. 吸收和精馏过程本质的区别在哪里?答:吸收和精馏过程是混合物分离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吸收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精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而进行分离。8. 除雾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相互接触的气液两流体之间存在着一个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有效滞流膜层,吸收质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此两膜层;在相界面处,气液达于平衡;在膜以下的中心区,由于流体充分滞流,吸收质浓度是均匀的,即两相中心区内浓度梯度皆为零,全部浓度变化集中在两个有效膜层内。9. 除雾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当带有液滴的烟气进入除雾器烟道时,由于流线的偏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部分液滴撞击在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