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0174228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一、 化学计量1、 物质的量计算式4个:n = m / M n = V / 22.4 标况气体 n = N / NA n=CV2、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3、 标准状况:04、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5、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6、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换算:c = 1000a% M 7、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计算:c浓V浓= c稀V稀二、原子结构1、原子构成: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数种类 AZ X + 中子不带电 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 核

2、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道尔顿:原子论 汤姆逊: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3、同位素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同位素 化学 性质相似, 物理 性质不同4、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M = Maa% + Mbb% + Mcc% +5、118号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式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及离子电子式:6、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上下;电子层K、L、M、N、O、P、Q: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填2n2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依次类推,

3、第一层不超过2个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的原子为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三、化学键1、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离子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的相互作用 。 K2S CaCl2NaOH NH4Cl Na2O3、共价键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NH3 H2O HCl 、 Cl2 N2 CO2 4、金属键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形成的强作用力四、能的转化1、溶解的两过程能量变化、类型:2、溶解平衡概念:3、放热反响反响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有: 吸热反响反响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有: 4、能量的充分利用:五、化学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响速率计算式和单位:v=c/t

4、速率与计量数之间关系:mA+nBpC+qD vA:vB:vC:vD=m:n:p:q2、影响反响速率的因素和影响情况:内因:反响物质的结构、性质浓度:浓度越大固体和纯液体外速率越大压强:压强越大有气体参加反响速率越大温度:温度越高,速率越大催化剂:参加催化剂,速率越大反响物颗粒越小,速率越大3、化学平衡概念:v正v逆 0图像:4、化学平衡特征:动、等、定、变5、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速率正逆两方向成比例;含量由变到不变6、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影响情况:a. 浓度:增加反响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响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b. 温度:升高温度,平衡

5、向吸热反响的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响的方向移动;c. 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7、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可逆反响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并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8、合成氨条件:20MPa50MPa速率加快、平衡正向、500催化剂活性温度、铁触媒六、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概念: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周期表编排形式:周期:三短第1、2、3周期三长第4、5、6周期一不完全第7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族:七主七副零和VIII18个纵行,16个族主族序数=最外

6、层电子数3、递变性:性质 同周期从左右同主族从上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增多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小逐渐增大逐渐增大逐渐减小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及稳定性形成由难易,稳定性逐渐增强形成由易难,稳定性逐渐减弱4、画出梯字区位置:铝5、半导体材料:梯字区两边元素 农药、化肥:周期表右上角元素七、电解质溶液1、电解质概念:但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概念:但凡在水溶液中和熔融

7、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强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强电解质有哪些:强酸H2SO4、HNO3、HCl、HBr、HI等、强碱KOH、NaOH、Ba(OH)2、Ca(OH)2和绝大局部的盐。3、弱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局部电离;弱电解质有哪些:弱酸、弱碱、水4、电离方程式:H2SO4 2H+ + SO42-NaOH Na+ + OH-Ba(OH)2 Ba2+ + 2OH-HCl H+ + Cl-NaClNaCl CH3COOHCH3COOHNH3H2O NH4+ + OH-NH4Cl NH4+ + Cl-CH3COONa Na+ + CH3COOH2CO3HHCO3 HCO3HCO32

8、H2O HOH-5、电离平衡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6、影响电离平衡因素及影响情况:内因-电解质的本性;外因-浓度和温度。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7、PH计算式:pH=-lgc(H+)8、水的离积常数及影响因素:Kw=c(H+c(OH-=10-149、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 酸性c(H+)c(OH-);25时,pH7中性c(H+)=c(OH-);25时,pH=7 碱性c(H+)710、强酸强碱稀释时PH值变化:强酸强碱每稀释10倍PH值改变一个单位,弱酸弱碱不到一个单位11、常用指示剂及指示剂变色范围:酚酞:无

9、色8粉红10红色石蕊:红色5紫色8蓝色橙色12、离子方程式书写方式:只拆强酸强碱,电荷守恒、原子守恒13、离子共存概念:能形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发生氧化复原反响H+、NO3、Fe2+的离子不能共存14、盐类酸碱性判断: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15、盐类水解规律:谁强显谁性,两强相遇显中性16、盐类水解实质: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响。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17、水解平衡概念:18、影响水解平衡因素及影响情况:八、氧化复原反响1、氧化复原反响的判读依据: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响2、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电子的转移3、氧化

10、剂: 复原剂: 氧化性比拟:氧化剂氧化产物 复原性比拟:复原剂复原产物4、原电池概念: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5、原电池构成条件:6、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 锌作负极:Zn2e Zn2+氧化反响铜作正极:2H+2eH2复原反响总反响方程式:8、 电解池概念: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9、 电解池构成条件:10、电解饱和食盐水工作原理: 电源正极连 极电极反响、电子得失、反响类型、现象: 电源负极连 极: 总反响方程式:11、电解饱和氯化铜溶液工作原理: 电源正极连 极电极反响、电子得失、反响类型、现象: 电源负极连 极: 总反响方程式:九、卤素1、海水晒盐: 海水提溴: 海带提碘:2、氯气的物理性

11、质: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实验室制备 Cl23、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与水、与碱、置换反响2Fe + 3Cl2 点燃 2FeCl3 褐色烟,溶于水后得棕黄色溶液H2 + 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光照下那么爆炸。白雾。Cl2 + H2O HCl + HClO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Cl2 + 2NaBr 2NaCl + Br2 卤素间相互置换,可用 CCl4 萃取Cl2 + 2KI 2KCl + I2 Br2 CCl4 橙红色Br2 + 2KI 2KBr + I2 I2 CCl4 紫

12、红色H2S + Cl2 S + 2HCl Cl2的强氧化性4、新制氯水中的微粒和性质:分子:Cl2、HClO、H2O;离子: Cl-、H+、ClO-、OH-久制氯水中的微粒: Cl-、H+、H2O次氯酸的性质:漂白性、不稳定性2HClO2HCl+O25、氯碱工业:2NaCl + 2H2O 电解 2NaOH + Cl2 + H2实验室制HCl:NaClS + H2SO4浓 NaHSO4浓 + HCl6、漂粉精的制备: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的主要成分: CaCl2Ca(ClO)2 有效成分: Ca(ClO)2 漂粉精工作原理:Ca(ClO)22CO22H

13、2OCa(HCO3)22HClOCa(ClO)22HClCaCl22HClO 漂粉精在空气中失效: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O7、卤素单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8、通常情况下Br2、I2的颜色与状态、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9、卤素单质的递变性半径、氧化性、非金属性:10、卤素离子检验:药品 AgNO3 反响和现象Cl- + Ag+ AgCl白Ag+ + Br- AgBr浅黄 Ag+ + I- AgI黄 2AgBr 光 2Ag + Br2 卤化银的感光性2AgI 光 2Ag + I2 用于人工降雨 、变色眼镜。十、硫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CS22

14、、硫的化学性质与铁、铜、氢气、氧气:FeSFe(+2)S 2CuSCu(+1)2S HgSHgS点燃点燃2Fe3Cl2Fe(+3)Cl3 CuCl2Cu(+2)Cl2Cl2氧化性大于S,可将金属氧化成最高价态黑火药主要成分:硫磺、硝石、木炭SH2H2S S2KNO33CK2S3CO2 N2点燃SO2SO23、硫化氢的物理性质:臭鸡蛋气味气体,有毒,水溶液为氢硫酸,显弱酸性4、硫化氢的化学性质和氧气、二氧化硫、弱酸性:不稳定性H2SH2S复原性2H2S3O2(充足) 2H2O2SO2 2H2SO2(缺乏) 2H2O2S 实验室制法尾气用碱吸收,与H2 、CO2制备装置同FeS2HClFeCl2H

15、2S 或 FeSH2SO4FeSO4H2S5、酸雨的概念:的雨水6、酸雨的形成2种:催化剂途径一: SO2H2OH2SO3弱酸 2H2SO3O22H2SO4H2SO3被氧化途径二: 2SO2O22SO3 SO3H2OH2SO4强酸 酸雨的防治:使用低硫燃料、脱硫工艺7、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复原性、酸性氧化物、漂白性:氧化性SO22H2S3S2H2O复原性2SO2O22SO3 SO2Cl22H2OH2SO42HCl混合漂白性消失8、钝化:铁、铝遇到冷的浓硫酸、浓硝酸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进一步反响9、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 不能使用浓硫酸枯燥的气体:不能枯燥具复原性的H2

16、S和碱性的NH310、浓硫酸和铜、碳反响:C2H2SO4(浓)CO22SO2 2H2O氧化性Cu2H2SO4(浓)CuSO4SO2 2H2O氧化性和酸性1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稀HCl,再加BaCl2 SO42Ba2BaSO4 12、胆矾:CuSO45H2O 绿矾:FaSO47H2O 皓矾: ZnSO47H2O 芒硝:Na2SO47H2O 明矾:KAl (SO4)212H2O 生石膏:CaSO4.2H2O 重晶石:BaSO4十一、氮1、氮气的结构式: N N 2、固氮概念:将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放电大气固氮: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工业固氮:N2

17、3H22NH3工业合成氨3、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1:700,可作喷泉实验,分子为三角锥型4、氨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5、氨气的化学性质与水、酸、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NH3HClNH4Cl(白烟)2NH3H2SO4(NH4)2SO4 (硫铵) NH3HNO3NH4NO3 (硝铵)氨水的电离方程:NH3H2ONH3H2ONH4OH红色石蕊试纸变蓝6、氨气的检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7、铵盐的通性:受热易分解可从混合物中别离铵盐NH4ClNH3 HCl NH4HCO3NH3 H2OCO2与碱反响用于制氨气和检验铵根反响的本质:NH4ClNaOHNaC

18、lNH3H2ONH4NO3NaOHNaNO3NH3H2O NH4OHNH3H2O(NH4)2SO42NaOHNa2SO42NH3 2H2O8、按根离子的检验:与碱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9、化肥的类别: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磷肥、钾肥10、氮的氧化物性质:NO:性质与CO相似,可引起缺氧中毒,极易被氧气氧化NO2:红棕色,能溶于水十二、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的,具有较好的导电,传热,延展性2、铁的结构示意图:3、合金的概念和特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均匀而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是合金。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大。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低。4、铁的化学

19、性质与氧气、氯气、硫、盐酸、硫酸铜、水:(1)与非金属的反响:3Fe+2O2 Fe3O4; 2Fe+3Cl22FeCl3 ;Fe+SFeS(2)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响:Fe+2HCl FeCl2+H2 ; Fe+H2SO4FeSO4+H2(3)与强氧化性酸反响铁的钝化:铁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外表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发生钝化现象。 (4)与水反响:3Fe+3H2O(g)Fe3O4+4H2(5)与盐溶液反响:Fe+CuSO4FeSO4+Cu; Fe+2AgNO3Fe(NO3)2+2Ag5、铁的氧化物性质: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化合价+2

20、+3+2,+3与HCl反响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略与复原剂反响加热FeO+H2 Fe+2H2O加热Fe2O3+3CO 2Fe+3CO2高温8Al+3Fe3O44Al2O3+9Fe6、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化学式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色态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响Fe(OH)2+2H+Fe2+2H2OFe(OH)3+3H+Fe3+3H2O不稳定性加热Fe(OH)2 FeO+H2O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加热2Fe(OH)3 Fe2O3+3H2O考前须知Fe2+2OH-Fe(OH)2Fe2

21、+2NH3H2OFe(OH)2+2NH4+提示:1)制备时要放入过量铁粉防止也铁离子被氧化2要入一定量的非氧化性酸防止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Fe3+3OH-Fe(OH)3Fe3+3NH3H2OFe(OH)3+3NH4+7、Fe2+与Fe3+比拟依据试剂Fe2+Fe3+特征颜色浅绿色棕黄色显色反响KSCN无明显现象溶液变红铁的化合物颜色NaOH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红褐色沉淀8、Fe3+的氧化性: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9、Fe2+的复原性:2FeCl2+Cl22FeCl310、铁三角转换:Fe 高温FeO+H2Fe+H2O62Fe+2HClFeC

22、l2+H215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Fe3+ Fe2+ 33Zn+2FeCl33ZnCl2+2Fe点燃42Fe+Cl22FeCl311、Fe3+和Fe2+的检验:1Fe3+的检验滴加KSCN或者NH4SCN无色溶液,溶液变成红色。Fe3+3SCN-Fe(SCN)3 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2Fe2+的检验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参加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成红色。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2+

23、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红褐色沉淀)12、钢、铁:铁碳化合物,钢的碳含量少十三、铝1、铝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导热性、导电性、反射性、密度小、硬度大2、铝的化学性质与氧气、酸、水、氢氧化钠:点燃(1)铝与O2的反响,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Al2O3: 4Al+3O2 2Al2O3 (2)铝的钝化:铝在冷的浓硝酸和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点燃(3)铝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响: 2Al+3Cl2 2AlCl3(4)铝与热水反响:2Al + 6H2O 2Al(OH)3+3H2沉淀符号不写(5)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响:2Al+6HCl 2AlCl3+3H2 2

24、Al+3H2SO4Al2(SO4)3+3H2(6)铝与碱反响:2Al+2NaOH+2H2O2NaAlO2+3H2283+133、铝原子结构示意图:4、铝热反响:2Al+Fe2O3Al2O3+2Fe 注意: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响冶炼某些难熔的金属。5、毛刷实验:4Al+3O2 2Al2O36、氧化铝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7、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与酸、碱: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8、氢氧化铝的电离方程:H+AlO2-+H2O Al(OH)3 Al3+3OH-9、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与酸、碱:Al(OH)3+NaO

25、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10、氢氧化铝的制备:AlO2-中加弱酸、Al3+中加弱碱11、铝三角的转换: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Al3+3OH-Al(OH)3(铝盐与少量强碱)Al(OH)3+3H+Al3+3H2OAl(OH)3 +OH-AlO2-+2H2OAlO2-+H+H2OAl(OH)3偏铝酸盐与少量强酸Al3+4OH-AlO2-+2H2O(铝盐与过量强碱)AlO2-+4H+Al3+2H2O偏铝酸盐与过量强酸12、铝盐及作用:明矾KAl(SO4)3.12H2O 净水作用: Al3+3H2OA

26、l(OH)3(胶体)+3H+十四、有机化学根本概念1、同系物概念:结构相似碳干结构或含有相同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结构相似,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相同2、同分异构概念: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十五、烃1、烃的概念:碳氢化合物2、烃的熔沸点递变性: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同碳原子数,支链越多,熔沸点越高。 C14 和新戊烷:气态 C516:液态 C17:固态3、代表物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甲烷CH4CH4正四面体乙烯C2H4CH2=CH2平面矩形乙炔C2H2HCCHHCCH直线型苯C6H6平面正六边形4、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

27、+NaOH CH4+ Na2CO3固固加热,同氨气、氧气制备;CaO作用:吸水5、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常温下不与溴水、强酸、强碱、KMnO4(H+)等反响。可燃性:CH4+2O2CO2+2H2O(火焰呈蓝色,作燃料)取代反响: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响叫取代反响。CH4在光照条件下与纯Cl2发生取代反响为:CH4+Cl2CH3Cl+HCl(CH3Cl一氯甲烷,不溶于水的气体)CH3Cl+Cl2CH2Cl2+HCl(CH2Cl2二氯甲烷,不溶于水)CH2Cl2+Cl2 CHCl3+HCl(CHCl3三氯甲烷,俗名氯仿,不溶于水,有机溶剂)CHCl3+Cl2

28、CCl4+HCl(CCl4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有机溶剂)高温分解:CH4 C+2H2(制炭墨)6、甲烷的存在:天然气、沼气、石油伴生气7、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 CH2=CH2 + H2O 液液 加热(使用温度计)药品的用量:浓硫酸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3:1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沸石(或碎瓷片)是缓和液体沸腾防止受热暴沸温度计应插入反响液中加热时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并控制在170,以减少副反响,温度低于170主要生成乙醚。制乙烯反响溶液变黑的原因是乙醇和浓硫酸发生氧化复原反响:C2H5OH+2H2SO4(浓)2C+2SO2+5H2OC+2H2SO4(浓) CO2 +2SO

29、2+2H2O 所以,乙烯中可能混有CO2、SO2等杂质气体。8、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通入溴水中 CH2=CH2 + Br2 CH2BrCH2Br乙烯与Br2的加成: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化学上,常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鉴别乙烯与烷烃。乙烯与卤化氢加成: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BrCH3CH2Br乙烯与水的加成:乙烯水化制乙醇 CH2=CH2+HOHCH3CH2OH 乙烯与H2的加成:乙烯加氢成乙烷 制取聚乙烯、聚丙烯 CHCH2 nn CH3CH=CH2 CH3乙烯的氧化反响CH2=CH2+3O22CO2+2H2O纯洁的C2H4能够在空

30、气中(或O2中)安静地燃烧,火焰明亮且带黑烟。点燃乙烯前必须先检验乙烯的纯度;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褪色9、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HCH+ Ca(OH)2 固-液 无须加热 (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原因:a.生成的Ca(OH)2溶解度比拟小,易沉积在容器底部而堵塞球形漏斗下端管口;c.电石遇水后不能继续保持块状。用简易装置时,常用一团棉花塞在试管口附近,以防产生的泡沫喷出进入导气管。该反响剧烈,可通过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速度或改用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平稳气流。所得气体中常含PH3、H2S等杂质,是电石中含CaS、Ca3P2等杂质之故,用硫酸铜溶液或者NaOH洗气除杂

31、。10、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响:可燃烧性:2C2H2+5O24CO2+2H2O 大量黑烟;能使KMnO4溶液褪色。(2)加成反响 使溴水褪色 11、苯的物理性质: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在水上层,不溶于水,沸点比水的沸点低(80.1)熔点比水高(5.5)。苯有毒。12、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响可燃性 2C6H615O212CO26H2O苯燃烧时火焰明亮,冒大量黑烟,说明苯分子中含碳量高,燃烧不完全。苯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2)取代反响 硝化 卤化 (3)加成反响:与H2发生加成反响生成环己烷 13、石油的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14、石油的分馏概念:用蒸发和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馏分为混合物。15、煤的干馏原理及产物:隔绝空气加强热。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十六、含氧有机物1、代表物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醇乙醛乙酸2、乙醇的物理性质:3、乙醇的化学性质:4、乙醇的制备:5、乙醛的物理性质:6、乙醛的化学性质:7、乙酸的物理性质:8、乙酸的化学性质:9、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十七、定量实验气体摩尔体积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酸碱滴定原理、仪器、步骤、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