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20054067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项4 光的折射和透镜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扬州)能对的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BCD【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而我们觉得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

2、而A图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故C对的。故选:C。2(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舞台激光束B 错位的“铅笔”C 反光镜中的像D 水中的“倒影”【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浮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浮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阐明光是沿直线

3、传播的,故A错误。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对的;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3(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但是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由于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似,下面四幅图能对的解释此现象的是()ABCD【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

4、相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达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人觉得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对的。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达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故选:C。4(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

5、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ABC错误,D对的。故选:D。5(乐山)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C“后视镜”中的景物D树在水中的倒影【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

6、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解答】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是运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安静的水面相称于平面镜,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威海)下列有关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途径B探

7、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似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分析】(1)光的传播途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某些措施间接看到;(2)用两个相似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斜射入”和“一般”;(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变化传播方向进行判断。【解答】解: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途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种硬纸板后,可以间接的

8、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对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似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B对的;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但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变化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对的;故选:C。7(衡阳)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对的的是()A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

9、正;(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4)所有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图中小孔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B、图表达的是近视线的成像状况,应当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C、“海市蜃楼”是由于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对的;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8(海南)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也许()A等于 0B不不小于 60C等于 60D不小于 60【分析】光的

10、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故B对的、ACD错误。故选:B。9(安徽)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D近视眼的矫正【分析】(1)根据放大镜成像特点分析;(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由此分析;(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4)近视眼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

11、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故A对的;B、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通过小孔时沿直线传播会聚成的实像,故B对的;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应接近法线,折射角应不不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让光线发散某些,因此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D对的。故选:C。10(恩施州)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日偏食B.照镜子C汽车观后镜D水中筷子变弯

12、【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浮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浮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的观后镜是一种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

13、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她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浮现了筷子仿佛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广东)如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形影相随,密切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浮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浮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

14、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镜中生花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捞月是指月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房屋在水中的“倒影”B小鸟在镜中的”像”C日食的形成D竹筷在水面处“折断”【分析】(1)(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

15、)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竹筷在水面处“折断”等。【解答】解:AB、房屋在水中的“倒影”、小鸟在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错误;C、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水中筷子“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对的。故选:D。13(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种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

16、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分析】(1)光斑的形成因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2)光斑的移动因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因此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解答】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错误;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B、A图所示: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故B对的,C错误;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D错误

17、。故选:B。14(广安)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对的的是()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分析】(1)(2)安静的水面相称于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行光线经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四周八方,漫反射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解答】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像和

18、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不会变大,故B错误;C、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光在屏幕上要发生漫反射,故C错误;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近视眼应当配戴凹透镜才干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对的。故选:D。15(广州)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似,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下列选项中哪幅图也许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ABCD【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

19、过焦点,由此先判断甲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不不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不小于一倍焦距不不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不小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不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不小于一倍焦距不不小于二倍焦距。由此根据物体通过甲和乙凸透镜成像特点判断两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从而解答。【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由图可知,f甲=20cm,设物体到甲和乙凸透镜的距离都为u,物体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uf甲,物体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则u2f乙,因此f甲2f乙,即:20cm2f乙,因此f乙

20、10cm,由各选项知,A凸透镜焦距5cm,BCD凸透镜焦距都不小于10cm。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16(眉山)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步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53,折射角的大小为44。【分析】要解决此题,一方面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懂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步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懂得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则入射角为9037=53;反射角为53;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8337=46,折射角为9046=44。故答案为:53;441

21、7(湘西州)如图所示,化学教师在做稀释浓硫酸”的演示实验时,发现用于搅拌的玻璃棒“折断”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由于折射形成的。【分析】当光从液体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因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解答】解:用于搅拌的玻璃棒在溶液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溶液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某些,因此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故答案为:折射。18(枣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折射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乙(选填“甲”或“乙”)的位置。【分析】当光从一

22、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测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故答案为:折射; 乙。19(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示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称于一种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许会引起森林火灾。【分析】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厚而边沿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由于瓶内灌了雨水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沿薄,

23、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导致树叶燃烧,导致火灾。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三作图题(共19小题)20(威海)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正好可以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1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解答】解: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正好可以看到硬币,阐明此时的折射光线会沿着杯子的上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点,做出入射光线,如

24、图:。21(成都)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O为圆心),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体方向。【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种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种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接近法线,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根据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2(黄石)如图所示

25、,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通过P点,折射光线通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有关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连接像点和P,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得出了入射点,可以分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有关水面的对称点,即点光源O在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O,连接PO,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M。分别连接OM、MP、MA,可得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3(

26、衡阳)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已知入射光线AO,画出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拟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题目已通过入射点O作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已知入射角为43,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43,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右侧做出反射光线OB;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根据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24(淮安)按照题目规定作图: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

27、光线。【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水面的垂线,即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5(河南)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正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当

28、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解答】解:经S点折射的光线射到BC面上时发生反射,且反射光线正好过P点,由于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一定过像点,可以先作S点有关BC的对称点S,即S在BC中的像点,连接S与P的连线,与BC交于O点,OP即为反射到P的反射光线,连接SO为经AB面的折射光线;过P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射出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6(娄底)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分析】先拟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延长线过焦点的

29、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7(广东)运用太阳光测量两块凸透镜的焦距,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设计测量焦距的实验登记表格。(物理量和单位均可采用文字或符号阐明)【分析】太阳光近似可以看作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解答】解:运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措施:在有阳光的室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在地面上浮现一种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28(兰州)在图中,请画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分析】根据入射光线

30、的特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该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右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9(通辽)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种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2)根据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

31、线平行于主光轴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1)过平面镜的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由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9030=60,则入射角也为60,根据入射角等于60在法线右侧作出入射光线;(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30(绥化)作出蜡烛发出的光通过透镜之后的光线。【分析】先拟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化。如图所示:31(深圳)如图所示,完毕凸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透镜的光路图时,先拟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

32、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32(哈尔滨)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光线a、b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拟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化;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33(玉林)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相应的折射光线。【分析】仔细观测入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

33、不变化,如图所示:34(重庆)请按规定完毕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平行于凸选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线AB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拟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35(济宁)在图中的实线框内填上一种合适的透镜。【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都会比本来发散某些。【解答】答:平行光经透镜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为凹透镜:36(海南)请在图中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

34、拟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37(达州)完毕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分析】观测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处,因此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过另一侧二倍焦距处,画出折射光线。【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过二倍焦距处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如图所示:38(青岛)如图,F1

35、、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叠,请画出图中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拟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该光线正好是通过凸透镜的焦点,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四解答题(共2小题)39(遵义)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状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体位置。【分析】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如图所示40(德州)如图,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解答】解: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射到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的反射光线,再根据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作出其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