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论语题及答案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0041982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高考论语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高考论语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高考论语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论语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论语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语历年高考题练习一、(浙江高考样卷)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体现了她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你觉得楚狂接舆会赞同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二、(浙江高考卷)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2、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4.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出自上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三、(浙江高考样卷)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24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种成语。(1分) 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3分) 四、(浙江高考卷)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

3、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体现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五、(浙江高考样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毕2324题。甲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局限性,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局限性,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局限性?百姓局限性,君孰与足?”23有若建议哀公采用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 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涉及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 乙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她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她思想的精髓,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她

4、要说什么东西,其最后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与否对的,请简要阐明理由。 六、(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毕2324题。(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 韩

5、非子: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七、(浙江高考样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毕2324题。(5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1分) 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别。(4分) 八、(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23-24题。(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典型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

6、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见解。(3分) 九、(浙江高考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2324题。(5分)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23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1分) 24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与否矛盾?试作分析。(4分) 十、(浙江高考样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毕23-24题。(5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7、注】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醯():醋。23第一则材料重要体现了孔子的_观。(1分)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十一、(浙江高考样卷)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2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辨别,其中颜渊属于_,子贡属于_。(2分)2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8、一、(浙江高考样卷)参照答案23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赞成孔子的观点。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悲观避世,正由于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果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克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人生中总会遇到多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的姿态看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但愿。赞成桀溺的观点。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变化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

9、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措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挥霍。二、(浙江高考卷)参照答案23举一反三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1分)评 析:略。对教学原则作简要分析给1分;对教学原则的价值进行恰当评判给1分。三、(浙江高考样卷)参照答案24升(登)堂入室共同特点:每则文字中孔子对子路的评价有抑有扬。教育特色:针对性。(答“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具体状况具体分析”亦可)评 析:略。每点一分。四、(浙江高考卷)参照答案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

10、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五、(浙江高考样卷)参照答案23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可以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看待君、民关系上,主张注重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24不对的。儒家觉得,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六、(浙江高考卷)参照答案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24孔子觉得“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因此要“德治”;韩非子觉得可以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者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

11、充。七、(浙江高考样卷)参照答案23孔子和墨子都主张以爱待人。(答出共同点,给1分)24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主线,主张在此(“尊尊”“亲亲”)基本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答出1点,给2分)八、(浙江高考卷)参照答案23贵人贱马 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由于孔子的“仁”并非兼爱,她主张在“亲亲”的基本上推己及人。九、(浙江高考样卷)参照答案23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意思相近即可)24不矛盾。“矜而不争”是指君子庄严自持而不争强好胜,不因私利与她人争逐;“当仁”而“不让”是指面临仁义之事就应当积极积极地去做而不推让。“不争”还是“不让”,核心取决于面对的事情与否符合“仁义”。(答出不矛盾给1分,答出含义给2分,答出区别给1分。)十、(浙江高考样卷)23.答案:择友24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她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觉得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对的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导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