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新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776084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新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新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新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新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新PPT演示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概 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青壮年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病机一方面是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司,另一方面则是水停、气滞、血阻,两者互相影响,从而构成本病正虚邪实的局面。,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1.扶正培本法,2.收涩固精法,4.活血化瘀法,6.祛风胜湿法,3.利水消肿法,5.清热解毒法,1.扶正培本法,1.1 健脾益气法1.2 补肺益气法1.3 温补脾肾法1.4 滋阴补肾法1.5 益气养阴法1.6 气血双补法1.7 阴阳双补法,扶正培本法,1.扶正培本法,1.1 健脾益气法: 用于慢性肾炎脾虚或肺脾气虚者。若脾虚不运,水湿停留之水肿;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疲乏纳差,腹满便溏

2、,舌淡脉弱,常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1.扶正培本法,1.2 补肺益气法 用于肺气不足,脾肺两虚证,肺脾气虚,卫阳不固,除脾虚症状外,又有反复外感,汗出恶风,气短胸闷等证,常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1.扶正培本法,1.3 温补脾肾法: 用于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水肿,或于水肿消退后,脾肾阳虚之证仍在,如畏寒肢冷腰酸乏力,舌淡脉沉等,常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黄芪、党参等药,或健脾益气药中加入温和的补肾通督之品,如鹿角霜,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等。,1.扶正培本法,1.4 滋阴补肾法: 慢性肾炎久用温补或应用激素,皆可耗伤肾阴,当用滋养肾阴之法。若阴虚内热,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

3、细数,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若热伤血络,出现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者,加小蓟,血余炭,生侧柏,茅根。如阴虚阳亢,见眩晕耳鸣,目涩肢颤,血压升高,宜滋阴平肝,用杞菊地黄丸,镇肝熄风汤,如是肾阴不足,兼挟水湿,水肿而舌光无苔,可用猪苓汤,心水散 。,1.扶正培本法,心水散 组成:天冬 首乌 沙参 车前子 茅根 泽泻 滑石 甘草,1.扶正培本法,1.5 益气养阴法: 水肿退后,阴液耗损,久用滋腻,反致脾虚,临证即见脾气不足,又有肾阴亏损之证,当健脾益气与滋养肾阴之法合用,如大补元煎、参芪地黄汤等。,1.扶正培本法,1.6 气血双补法: 水肿退后,或应用细胞毒药物,致脾虚气衰,化源不足,气血两亏,见面

4、白不泽,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宜用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1.扶正培本法,1.7 阴阳双补法: 脾肾阳虚,日久伤阴,而成阴阳两虚之证,因其是阳损及阴,故临床以阳虚证为主,证见口干喜饮、舌胖淡红、脉细而数等阴虚证,宜温阳益阴,阴阳双补,常用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等。此时温阳之桂附,不宜量大过久,以免过于刚燥更伤阴液,而滋阴不宜过于寒凉、滋腻,以免伤阳或碍胃。,1.扶正培本法,龟鹿二仙胶 又名四珍胶。处方来源 医便卷一组成:鹿角 龟板 人参 枸杞子,慢性肾小球肾炎均有蛋白尿,中医认为蛋白属精气的范畴,蛋白尿之产生与脾肾有关,脾精不守,肾精不藏,均可形成蛋白尿。 应用收涩固精的方药治疗蛋白尿,为常用有效

5、方法之一,常用方剂有水陆二仙丹、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等,常用药物有芡实、金樱子、沙苑子、桑螵蛸、补骨脂、白果、覆盆子、赤石脂、龙骨、牡蛎等。,2.收涩固精法,2.收涩固精法,水陆二仙丹处方来源 洪氏经验集本方由芡实末、金樱子膏制为小丸,盐汤送服。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有益肾滋阴、收敛固摄之功。,3.利水消肿,慢性肾炎水肿阶段,治疗上以利水为主,攻泻逐水、宣肺发汗和渗湿利水为其主要方法。,3.利水消肿,3.1攻泻逐水法 慢性肾炎肾病型高度水肿伴胸水腹水、经其它各种渗利水湿之剂无效,正虚不明显者可用此法,如果久病正虚,血浆蛋白低,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不宜用此

6、法治疗,攻泻逐水法常用方剂有舟车丸,十枣汤,疏凿饮子等。 攻泻逐水法能有效迅速排出体内过多水分及部分尿素氮,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以解危急于一时。但患者服用后常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反应,而水肿常不能全消,即便高度水肿完全消退,效果亦不巩固,需要用攻补兼施的方法来巩固疗效。所以攻泻逐水法仅作短期应用,而不可作为常规疗法。,3.利水消肿,舟车丸 处方来源景岳全书组成 : 黑丑 甘遂 芫花 大戟 大黄 青皮 陈皮 木香 槟榔 轻粉十枣汤 处方来源伤寒论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戟疏凿饮子 处方来源济生卷五组成 :羌活 秦艽 大腹皮 茯苓皮 泽泻 商陆 赤小豆 椒目 木通 槟榔,3.利水消肿,3.

7、2 宣肺发汗法 宣肺发汗法主要用于因受风寒或风热引起急性发作,伴有表证或肺气失宣者,常用方剂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水肿严重者配合渗利水湿之剂,如五苓散、五皮饮之类,以加强利水作用。汗出恶风还可以配合益气固表之剂,如防己黄芪汤之类。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杏仁、浮萍、防风、紫苏、藿香等。,3.利水消肿,3.3 渗湿利水法 渗湿利水法其功效不如攻泻逐水法猛烈,不如宣肺发汗法迅速,但其作用持久,而疗效巩固,因而是慢性肾炎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常用方剂有五皮饮、四苓散等,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车钱子、防己、滑石、通草等。由于慢性肾炎主要是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水湿泛滥所致,因此渗

8、湿利水常与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结合起来。,3.3 渗湿利水法,3.3 渗湿利水法,外台茯苓饮 处方来源外台卷八引组成 茯苓 人参 白术 生姜 枳实 橘皮大橘皮汤 处方来源 明方贤奇效良方组成 橘皮 滑石 茯苓 木香 槟榔 猪苓 泽泻 白术 官桂 甘草沉香散 处方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组成 沉香 石韦 滑石 当归 瞿麦 白术 甘草 赤芍 王不留行茯苓导水汤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六 组成 木香 木瓜 槟榔 大腹皮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桑皮 砂仁 苏叶 陈皮,瘀 血,金匮:“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既是水肿产生的病因又是水肿的病理产物,4.活血化瘀法,喻嘉言:“瘀血化水,赤缕外观,其水不去,

9、势必变瘀之血,亦化为水。”,在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症往往因久病不愈,肾虚络损,气血瘀滞,表现面色晦暗,肾区叩痛,舌色瘀紫,脉来涩滞等瘀血见证。因而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疗效。,活血通络法-“通肾络”,赵玉庸老师认为“脾肾气虚、水液泛溢”为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气虚致血瘀,水湿、瘀血深入肾络,导致肾络瘀阻不通。,“肾络瘀阻”贯穿于慢性肾炎全程。,据此以“通肾络法” 为基础治法,以此为基础,结合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以活血化瘀通肾络。,活血散结-“微癥瘕”,大量研究认为慢性肾炎患者病久不愈,瘀血深伏于肾络,渐成微小癥积,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瘀血癥积阻于肾络”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机,其病位在

10、肾在络。,据此,以“活血散结消癥通络”为基本治法,以此为基础,结合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以活血散结。,4.活血化瘀法,“若瘀血入络或挟顽痰”可选此法,常用方剂如海藻玉壶汤,消瘰丸等。常用药物如蝉衣、海藻、海带、昆布、夏枯草、牡蛎、海蛤粉、海螵蛸等,常结合辩证辅以益气、补阳、滋阴、清利之剂。,活血化瘀法对于侵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均有良好效果,如与渗湿利水、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散风祛湿诸法配合应用,可疗效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一些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活血化瘀法尚可取得一定效果。,4.活血化瘀法,4.活血化瘀法,百劳丸 处方来源 明楼英

11、 医学纲目卷五引陈大夫传张仲景方 组成 : 当归 乳香 没药 人参 大黄 虻虫 水蛭,感受风热邪毒,或湿邪久郁化热,口苦、咽干、咽痛、尿少、苔黄腻而干、脓疱疹、湿疹、皮疹等。,5.清热解毒法,湿热蕴结,长期应用激素,气血痰湿郁滞经络,湿热热毒,柯兴氏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面部痤疮),抗原抗体反应引起非特异性炎症,热毒,系膜基质增生毛细血管肿胀炎性细胞侵润等,近年来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一定疗效。常用的方剂有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清利方等。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黄芩、黄连、黄柏、白花蛇舌草、金线重楼、鱼腥草、板蓝根、穿心莲、芥菜花、六神丸等。,5.清热解毒法,5.清热

12、解毒法,清利方 组成: 生地 北沙参 玄参 墨旱莲 荔枝草 小蓟 黄柏 白茅根,在应用清热解毒法时,须分清新病、久病并结合部位进行辨证治疗。 新病属热毒者用五味消毒饮 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 火热者用连翘败毒膏 急性发热、咽喉肿痛者,用银蒲玄麦甘桔汤 丹毒发颐用普济清毒饮。 久病则比较复杂,一般多属虚火,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伴发阴虚、气虚、挟湿、挟瘀之不同情况,辩证施治。,5.清热解毒法,5.清热解毒法,连翘败毒膏处方来源: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98年组成:大黄40g,连翘40g,金银花40g,紫花地丁30g,蒲公英30g,栀子30g,白芷30g,黄芩30g,赤芍30g,浙贝母30g,玄参30

13、g,桔梗30g,关木通30g,防风30g,白藓皮30g,甘草30g,天花粉20g,蝉蜕20g,“肾风”为中医病名。指:肾受风邪所致的疾患,以面部浮肿、腰痛、色黑为主证。 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王冰注:“冬壬癸水,肾主之。” 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害于言。”,6.祛风胜湿法“慢肾风”,古代医家论述,祛风胜湿法原理,大量研究认为从风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因风邪入侵,潜伏于肾,再遇外风侵袭时,同气相求,内外相招,互为引动。,邪闭肺气,水津无以四布;邪碍脾运,精微无以统摄;

14、邪损肾精,气化开合失度,从而导致面肢浮肿,尿中蛋白长期不消。,故“风、湿、瘀、虚”成为慢性肾炎病程缠绵难愈的病理因素。另外,叶天士“辛香可入络通血”及缪希壅“络以辛为泄”的理论,从而可达到祛风湿通络的功效。,6.祛风胜湿法,用于慢性肾炎脾虚湿重者不仅能使症状消除,而且蛋白尿亦见明显减轻。对于部分顽固难愈的肾病综合症,包括应用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无效的病例。应用祛风胜湿药后也能获得缓解。患者服药后汗出并不显著,而外感明显减少,自觉周身温和而舒适,饮食增加,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蛋白尿及高脂血症也随之而减轻。,6.祛风胜湿法,慢性肾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迁延,病变进展存在个体差异,正确的辩证施治对其早期干预及临床治愈有着重大意义。,总结,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