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学》XXXX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19656487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4.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礼仪学》XXX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现代礼仪学》XXX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现代礼仪学》XXX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礼仪学》XX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礼仪学》XXXX(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主讲:陈文丽现代礼仪学2提在前面的几个问题:你以前学你以前学习过礼仪习过礼仪吗?吗?你心中是你心中是怎样理解怎样理解礼仪的?礼仪的?你希望在你希望在这门课中这门课中学到一些学到一些什么?什么?你打算怎你打算怎么来学习么来学习这门课?这门课?学习本课程的缘由与目的缘由:“道德仁义礼智信道德仁义礼智信”中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大智慧。中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大智慧。人无礼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无礼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不仅仅是人生成功的手段,更是人生通向成功的桥梁。礼仪不仅仅是人生成功的手段,更是人生通向成功的桥梁。目的:学此课程,知礼、懂礼,做有素质的高尚人。学此课程,知礼

2、、懂礼,做有素质的高尚人。通过考试,得到自己满意的成绩,提升自己。通过考试,得到自己满意的成绩,提升自己。学习方法了解考试题型、分数分配,有关事项。了解考试题型、分数分配,有关事项。通读全书一遍。(速读法)通读全书一遍。(速读法)每章重点阅读,如此全书读一遍。(精读法)每章重点阅读,如此全书读一遍。(精读法)按考试题型,将每章分类,重点记忆、理解一遍。按考试题型,将每章分类,重点记忆、理解一遍。(强化复习法)(强化复习法)做题(网上查找以往试题)(考前冲刺法)做题(网上查找以往试题)(考前冲刺法)一、考试题型、分数分配,有关事项(一)考试题型及分数分配 1 1、单选题(、单选题(3333题,每

3、题题,每题1 1分,共分,共3333分)分)2 2、多选题(、多选题(5 5题,每题题,每题2 2分,共分,共1010分)分)3 3、填空题(、填空题(1010题,每题题,每题1 1分,共分,共1010分)分)4 4、简答题(、简答题(4 4题,每题题,每题6 6分,共分,共2424分)分)5 5、论述题(、论述题(1 1题,共题,共1010分)分)6 6、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 1题,共题,共1313分)分)(二)客观题的常考内容有人名,地点,时间。(三)注意答论述题的要求(分点,字迹清晰,考试态度端正)。(四)重点章节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8章、第9章、第12章、第13章,兼

4、顾其他。三、每章重点阅读,全书如此读第二遍。(精读法)二、通读全书一遍。(速读法)以下逐章重点讲解。上编第一章现代礼仪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什么是礼和仪1.礼仪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P3 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礼 基本概念是基本概念是仪、礼仪、礼貌、礼节仪、礼仪、礼貌、礼节等等 2.我国古代礼的概念的三个基本含义P3 典章制度典章制度 礼节仪式(吉凶军宾嘉)礼节仪式(吉凶军宾嘉)道德规范(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三纲五常)3.礼的意义,辞海中列的六条P6 礼,是指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礼,是指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特级秩序历史传统而形成

5、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特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与之相适应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P8P8吉礼:祭祀以祈求吉祥的礼仪。(如:祭祀天神地祗和宗庙吉礼:祭祀以祈求吉祥的礼仪。(如:祭祀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封禅是历代最大的吉礼。)(祖先)的祭祀。封禅是历代最大的吉礼。)凶礼:伤亡灾变之礼。(如: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凶礼:伤亡灾变之礼。(如: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丧礼最为重要。)丧礼最为重要。)军礼:军武之礼。军礼:军武之礼。(如: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如: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宾礼

6、:主宾相见场合的礼仪。(如:朝拜,会见,会盟,中国宾礼:主宾相见场合的礼仪。(如:朝拜,会见,会盟,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嘉礼:嘉礼:“喜庆喜庆”之礼。(如: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之礼。(如: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等。)中国从周朝到清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求和中国从周朝到清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形式,或因地制宜,或约定俗成。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表现形式,或因地制宜,或约定俗成。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汉族的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治天下,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五礼的历史。汉族的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治天下,少数民族

7、统治中国也是用这个系统治天下,到了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纳入到也是用这个系统治天下,到了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纳入到五礼的分类之中。五礼的分类之中。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即“天地生之天地生之本本”,“先祖者类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君师者治之本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

8、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源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式。“三礼三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周周礼礼)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9、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辞海有六条1)本为敬神本为敬神,神为神为敬意的通称敬意的通称,如如:敬敬礼;礼貌。礼;礼貌。2)表敬意或表隆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重而举行的仪式式 婚礼婚礼 ;丧;丧礼。礼。3)泛指奴隶社会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做社会规等级制做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范和道德规范 。4)

10、礼物礼物 如:送如:送礼;礼单礼;礼单 5)古书名古书名 。6)姓姓 。春秋时。春秋时有大夫有大夫 “礼孔、礼孔、礼至。礼至。4.“仪”的概念5个P9(1 1)法度、准则。)法度、准则。(2 2)典范、表率。)典范、表率。(3 3)形式、仪式。)形式、仪式。(4 4)容貌、风度。)容貌、风度。(5 5)礼物。)礼物。5.现代关于礼仪的一部分解释10条P11(1 1)行礼之仪式。)行礼之仪式。(2 2)礼节和仪式。)礼节和仪式。(3 3)礼节和仪式、风度或传统的变种,历史地形成的)礼节和仪式、风度或传统的变种,历史地形成的和专门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专门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4 4)礼在社会生活

11、中之形式化或名物化的体现,主要)礼在社会生活中之形式化或名物化的体现,主要指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规范的交往方式、行为方指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规范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社会活动、典礼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饰物、标志、式社会活动、典礼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饰物、标志、服饰、象征。服饰、象征。(5 5)包括礼节和仪式,是社会、道德、风俗、宗教等)包括礼节和仪式,是社会、道德、风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外在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外在形式的表现。形式的表现。(6 6)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12、,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第二节什么是礼仪(6 6)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7 7)人们在共同生活和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规定,)人们在共同生活和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规定,以协调相互的行为举止,恰如给无数零件组成社会这以协调相互的行为举止,恰如给无数零件组成社会这部大机器注入润滑剂,使得复杂的人际关系少一点摩部大机器注入润滑剂,使得复杂的人际关系少一点摩擦。擦。(8 8)“礼礼”的表现方式,的表现方式,“礼礼”的具体化结果。的

13、具体化结果。(9 9)交往的规范。)交往的规范。(1010)向宾客表示敬重和尊重的方式。)向宾客表示敬重和尊重的方式。6.P16的第4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礼貌是指言语动作和表情。7.礼仪的理论问题作初步切入的6个方面P18u 礼仪学研究对象的探讨。礼仪学研究对象的探讨。u 礼仪历史的简单回顾。礼仪历史的简单回顾。u 礼仪性质的讨论。礼仪性质的讨论。u 礼仪构成要素的分析。礼仪构成要素的分析。u 礼仪规律的探讨。礼仪规律的探讨。u 社会主义礼仪基本原则的考虑社会主义礼仪基本原则的考虑8.P21第一段9.P21最后一段第三节礼仪的研究对象1.1.荀子的说法和其他类存在的两个问题荀子的说法和其他类存

14、在的两个问题P22P22最后一段最后一段 荀子说:荀子说:“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这样的说法存在这样的说法存在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一是对礼及礼仪的内容作了片一是对礼及礼仪的内容作了片面化的理解与解释,认为礼及礼仪只是所谓面化的理解与解释,认为礼及礼仪只是所谓“圣王圣王”出现出现以后的产物。二是对礼及礼仪的形成过程过程作了简单化以后的产物。

15、二是对礼及礼仪的形成过程过程作了简单化的说明与阐释。的说明与阐释。第二章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礼仪2.2.原始社会礼仪的特点原始社会礼仪的特点4 4个个P26 P26 (1 1)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2 2)礼仪内容广泛,以各种崇拜尤为突出。)礼仪内容广泛,以各种崇拜尤为突出。(3 3)礼仪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礼仪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4 4)礼仪的等级观念是民主平等的。)礼仪的等级观念是民主平等的。3.3.奴隶社会的礼仪在体现和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奴隶社会的礼仪在体现和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礼仪方面的礼仪方面的3 3个特

16、征个特征P35 P35(1 1)原始社会礼仪的全民意向被奴隶社会礼仪的尊君观点)原始社会礼仪的全民意向被奴隶社会礼仪的尊君观点所取代。所取代。(2 2)原始社会礼仪的民主、平等精神被奴隶社会礼仪的强)原始社会礼仪的民主、平等精神被奴隶社会礼仪的强制与不平等所取代。制与不平等所取代。(3 3)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第二节奴隶社会的礼仪“五礼五礼”为:吉、凶、宾、军、嘉(为:吉、凶、宾、军、嘉(P39P39)封建社会的礼仪的特征除了封建社会的礼仪的特征除了沿袭奴隶社会礼仪特征沿袭奴隶社会礼仪特征外,还有外,还有伪善和封闭伪善和封闭 第三节封建社会的礼仪既文明

17、又不文明既文明又不文明是资本主义礼仪的显著特征,两个方面说是资本主义礼仪的显著特征,两个方面说明明P44 P44 资本主义社会奉行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又的原则,但又不能做到不能做到“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强烈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强烈的民族利己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动机。的动机。第四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 礼仪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批礼仪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批判继承和不断地推陈出新的文化现象,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判继承和不断地推陈出新的文化现象,体现着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有时还表现

18、出一定的阶级色彩。性和地方性,有时还表现出一定的阶级色彩。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对其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加以提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对其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加以提倡或限制的准则,包括倡或限制的准则,包括法律规范、非法律规范法律规范、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两大类别。非法律规范泛指法律规范以外的一切社会规范非法律规范泛指法律规范以外的一切社会规范,包括道德,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以及非国家组织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以及非国家组织(如如企业,学校,团体等企业,学校,团体等)的规章制度。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的规章制度。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第三章礼仪的性质第一节礼仪是一种社

19、会规范 3.3.礼仪的批判继承和推陈出新的做法礼仪的批判继承和推陈出新的做法P56 P56 礼仪的批判继承和推陈出新的做法上,我们既要反对礼仪的批判继承和推陈出新的做法上,我们既要反对抱残守缺、顽固不化的守旧思想和态度,也要反对割抱残守缺、顽固不化的守旧思想和态度,也要反对割断历史、另起炉灶的做法。断历史、另起炉灶的做法。第二节礼仪的批判继承与推陈出新4.4.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P58 P58 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不同于其它民族和地方礼仪的一些特点。这种特点表现为不同于其它民族和地方礼仪的一些特点。

20、这种特点表现为内内部统一性部统一性和和外部差异性外部差异性的结合。的结合。第三节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5.5.礼仪具有阶级性(礼仪具有阶级性(P63P63第二段第二段 )6.6.礼记。曲礼上礼记。曲礼上中有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夫”7.7.我们认为进入阶级社会我们认为进入阶级社会后,礼仪便是在这两种力后,礼仪便是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继续向前发展量的作用下继续向前发展的:一是满足全地区、全的:一是满足全地区、全民族、乃至全人类需要的民族、乃至全人类需要的驱动力量,一种是满足统驱动力量,一种是满足统治阶级的强制力量。(治阶级的强制力量

21、。(P68P68第一段)第一段)第四节礼仪的阶级色彩1.礼仪的构成要素(礼仪的构成要素(4个个P70)第四章礼仪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媒体礼仪2.2.礼仪的主体礼仪的主体P70 P70 主体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包主体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包括个人和组织两种基本类型,还有一种介乎个人和组织之括个人和组织两种基本类型,还有一种介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礼仪主体,如某个临时组成的经贸代表团等。组织类间的礼仪主体,如某个临时组成的经贸代表团等。组织类型的礼仪主体,其礼仪行为和活动不能靠组织自身来完成,型的礼仪主体,其礼仪行为和活动不能靠组织自身来完成,必须由具体的人

22、进行操作和实施。必须由具体的人进行操作和实施。3.3.礼仪主体在选派代表者时应考虑的问题礼仪主体在选派代表者时应考虑的问题P72P72(1 1)代表着必须能够真正代表礼仪的主体,不但具备资格)代表着必须能够真正代表礼仪的主体,不但具备资格而且具备能力,足以胜任工作能较好完成代表礼仪主体操而且具备能力,足以胜任工作能较好完成代表礼仪主体操作和实施具体礼仪的特定任务。作和实施具体礼仪的特定任务。(2 2)代表着必须能够为礼仪对象所认可,所接受、所欢迎、)代表着必须能够为礼仪对象所认可,所接受、所欢迎、能巩固并发展礼仪对象与礼仪主体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巩固并发展礼仪对象与礼仪主体之间的良好关系。第一节

23、礼仪的主体和对象 4 4礼仪的对象礼仪的对象P73 P73 礼仪的对象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活动礼仪的对象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的指向者和承受者。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近在眼前,也可以远在天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近在眼前,也可以远在天边,可以品位高洁,也可以恶浊不堪。边,可以品位高洁,也可以恶浊不堪。5.5.礼仪主体和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礼仪主体和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P75 P75 礼仪主体和礼仪对

24、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礼仪主体礼仪主体和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礼仪主体和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一种既互和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一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任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任何一个礼仪行为的活动,都包含着礼仪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何一个礼仪行为的活动,都包含着礼仪主、客体的矛盾运动。礼仪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礼仪行为或活动的发展方向,礼仪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礼仪行为或活动的发展方向,由礼仪主体所决定。两者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随由礼仪主体所决定。两者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

25、变的,有时随着礼仪过程的转换,主体与对象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应该着礼仪过程的转换,主体与对象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应该认识到,为了建立、维护和发展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认识到,为了建立、维护和发展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人们自觉地、主动地、及时地促成这种转换和变化。要人们自觉地、主动地、及时地促成这种转换和变化。礼仪的媒体的概念礼仪的媒体的概念P75 P75 任何礼仪行为和活动都必须信托一定任何礼仪行为和活动都必须信托一定的媒介或媒体,就叫的媒介或媒体,就叫礼仪媒体礼仪媒体,也叫,也叫礼仪符号礼仪符号。7.7.礼仪的内容和礼仪形式之间的关系礼仪的内容和礼仪形式之间的关系P77P77 作为矛盾

26、的两个方面,虽然都是不可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它们在礼仪媒体中的地缺少的,但是它们在礼仪媒体中的地位却不是完全一样的,礼仪内容是矛位却不是完全一样的,礼仪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地位;而礼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地位;而礼仪形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仪形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礼仪内容决定礼仪形式,礼仪地位;礼仪内容决定礼仪形式,礼仪形式服从礼仪内容。两者的主次地位形式服从礼仪内容。两者的主次地位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在定条件下这两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在定条件下这两方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方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8.P80-818.P80-81两个图解两个图解第二

27、节礼仪的媒体9.9.礼仪环境的含义礼仪环境的含义P83 P83 实施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特定时空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实施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特定时空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社会环境。10.10.礼仪环境对礼仪的制约作用礼仪环境对礼仪的制约作用P85P85(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实施何种礼仪要由礼仪的环境决定。实施何种礼仪要由礼仪的环境决定。具体礼仪如何实施也要由礼仪的环境决定。具体礼仪如何实施也要由礼仪的环境决定。第三节礼仪的环境1.1.礼仪的三个要点和四个规律礼仪的三个要点和四个规律P89 P89 三个要点:三个要点:(1 1)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科学就是要揭示规律。()任何事物都是

28、有规律的,科学就是要揭示规律。(2 2)规)规律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但能够认识和利用。(律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但能够认识和利用。(3 3)规律)规律具有强制性(命令性)和普遍性(一般性)。具有强制性(命令性)和普遍性(一般性)。三个要点说明:三个要点说明:(1 1)我们至少在理论上应该坚信,礼仪是有规律的,而揭示)我们至少在理论上应该坚信,礼仪是有规律的,而揭示这种规律性,正是礼仪学责无旁贷的任务。这种规律性,正是礼仪学责无旁贷的任务。(2 2)礼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研究礼仪规律绝不是要从)礼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研究礼仪规律绝不是要从虚构中编造出礼仪规律,我们的任务是要揭示礼仪的规

29、律并虚构中编造出礼仪规律,我们的任务是要揭示礼仪的规律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礼仪实践。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礼仪实践。第五章礼仪的规律第一节礼仪规律的概述 (3 3)凡是作为规律所总结出来的东西,必然具有规律的)凡是作为规律所总结出来的东西,必然具有规律的依据和标准,二不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就绝不可能是规律。依据和标准,二不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就绝不可能是规律。故约定俗成律、时空有序律、等级相称律、客随主便律,故约定俗成律、时空有序律、等级相称律、客随主便律,这四个礼仪的规律基本上具备了规律的两个特征,就是说这这四个礼仪的规律基本上具备了规律的两个特征,就是说这四个规律都是礼仪形成和实施中不能违反的,而且他们对

30、所四个规律都是礼仪形成和实施中不能违反的,而且他们对所有的礼仪行为和活动中都是有效的。有的礼仪行为和活动中都是有效的。约定俗成律,是指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约定俗成律,是指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而形成的。定,众所习用而形成的。礼记礼记曲礼下曲礼下中说过:中说过:“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审行之。”(P93P93解释)解释)荀子荀子正名正名中也说过:中也说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

31、之不宜。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第二节约定俗成律等级相称律,指礼仪是划分为一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等级相称律,指礼仪是划分为一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与礼仪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必须相称。与礼仪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必须相称。等级相称律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礼仪的规模、规等级相称律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礼仪的规模、规格和形式都恰如其分,既不能格和形式都恰如其分,既不能“贵用贱礼贵用贱礼”,也不能,也不能“贱用贵礼贱用贵礼”。第三节等级相称律第四节时空有序律时空有序律,是指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时空有序律,是指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都是有意义的。空间顺序都是有意义的。要求:

32、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安排都要尽可能为尊者、长者、要求: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安排都要尽可能为尊者、长者、亲者考虑。亲者考虑。客随主便,是指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必须遵循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所在地域的礼仪规范。要求: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需要暂时放弃比较熟悉的一套礼仪规范,转而学习、熟悉并遵循比较陌生的新的礼仪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客随主便更多的、主要的还是对于客位一方礼仪当事人的制约和限制。客随主便要求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遵守所到地域的礼仪规范并不是没有任何原则的,更不意味着对所到地域的无论什么样的礼仪安排都必须无条件地遵从。第五节客随主便律 1.1.社会主义礼仪的四个基本原则和礼仪的四个构成要素社会主义礼

33、仪的四个基本原则和礼仪的四个构成要素P111P111 社会主义礼仪的四个基本原则:相互尊重、诚信真挚、顾全社会主义礼仪的四个基本原则:相互尊重、诚信真挚、顾全大局和不卑不亢。大局和不卑不亢。第六章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社会主义礼仪的本质特征礼仪的四个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媒体和环境。礼仪的四个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媒体和环境。2.2.相互尊重原则是以人格地位平等为条件的。相互尊重原则是以人格地位平等为条件的。第二节相互尊重的原则第三节诚信真挚的原则3.3.诚信真挚就是心诚,守信,感情真实热烈。诚信真挚就是心诚,守信,感情真实热烈。5.5.不卑不亢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必备品质和精神不卑

34、不亢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必备品质和精神状态。不卑,就是不自卑;不亢,就是不高傲。状态。不卑,就是不自卑;不亢,就是不高傲。第五节不卑不亢的原则4.4.顾全大局的基本原则,指的是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顾全大局的基本原则,指的是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都要符合小局要服从大局的原则精神,以大局为重。动都要符合小局要服从大局的原则精神,以大局为重。第四节顾全大局的原则 仪表举止是人的外在表现,包括容貌,衣着,装饰,举止,仪表举止是人的外在表现,包括容貌,衣着,装饰,举止,表情等。表情等。下编第七章礼仪的常识与规范第一节仪表第一节第一节 仪表仪表 仪表可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仪表可以表现人的精神

35、状态和文明程度。一、着装一、着装(一)着装和自身特点的谐调(一)着装和自身特点的谐调 1.1.着装与体型谐调着装与体型谐调2.2.着装与脸型谐调着装与脸型谐调3.3.着装与肤色谐调着装与肤色谐调4.4.着装与年龄谐调着装与年龄谐调5.5.全套衣服的款式谐调全套衣服的款式谐调(二)不同场合的着装(二)不同场合的着装 喜庆场合的服饰,悲伤场合的服饰和庄重场合的服饰应该注喜庆场合的服饰,悲伤场合的服饰和庄重场合的服饰应该注意的方面:(意的方面:(P134-136P134-136)喜庆场合的服饰喜庆场合的服饰:色彩丰富、款式新颖。色彩丰富、款式新颖。悲伤场合的服饰:悲伤场合的服饰:(1 1)最好是黑色

36、或者其他深色、素色服)最好是黑色或者其他深色、素色服装,内着白色或暗色衬衣,装,内着白色或暗色衬衣,忌忌大红大绿或五彩缤纷的服饰。大红大绿或五彩缤纷的服饰。(2 2)服装款式要让人有一种庄严感。()服装款式要让人有一种庄严感。(3 3)穿着要规范严整。)穿着要规范严整。(4 4)在举行追悼仪式时,要脱帽致哀。()在举行追悼仪式时,要脱帽致哀。(5 5)不能用花手帕,)不能用花手帕,不涂口红,也不戴装饰品。不涂口红,也不戴装饰品。庄重场合:庄重场合:(1 1)凡是在请柬上规定着装要求的,一定要按规定穿着。)凡是在请柬上规定着装要求的,一定要按规定穿着。(2 2)严格遵循穿着规范。)严格遵循穿着规

37、范。(3 3)行为要彬彬有礼。)行为要彬彬有礼。(4 4)男子在室内一般不要带墨镜。)男子在室内一般不要带墨镜。二、装饰二、装饰1.1.饰品与服装谐调;饰品与服装谐调;2.2.饰品与个体谐调;饰品与个体谐调;戒指的戴法戒指的戴法P137P137 戴在食指上,是戴在食指上,是“求婚求婚”,中指是,中指是“在恋爱中在恋爱中”,无名指,无名指上是上是“已婚已婚”,小指上是,小指上是“独身独身”。3.3.饰品与环境谐调;饰品与环境谐调;4.4.饰品之间的谐调饰品之间的谐调三、化妆三、化妆1.1.化妆的适度化妆的适度2.2.化妆的礼貌化妆的礼貌 3.3.化妆的风格化妆的风格(1 1)现代型;)现代型;(

38、2 2)聪慧型;)聪慧型;(3 3)知识型。)知识型。四、整洁四、整洁一、举止有度一、举止有度 所谓举止有度,是说一个人的举止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所谓举止有度,是说一个人的举止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站有站姿,坐有坐相站有站姿,坐有坐相”(一)站的姿势(一)站的姿势1.1.站立的要领:挺胸、收腹、梗颈。站立的要领:挺胸、收腹、梗颈。2.2.男女站姿男女站姿第二节举止(二)坐的姿势走的姿势二、举止得当经常使用的礼仪举止有:点头、举手、起立、鼓掌、拥抱。经常使用的礼仪举止有:点头、举手、起立、鼓掌、拥抱。我们交往中应做到举止有度,得当,文明,潇洒。应该避免我们交往中应做到举止有度,得当,文明,潇洒。

39、应该避免的不文明举止的不文明举止4 4个个P146P146 不文明举止:不文明举止:(1 1)抖动腿脚()抖动腿脚(2 2)挠头摸脑()挠头摸脑(3 3)揉鼻挖)揉鼻挖耳(耳(4 4)距离不当:一般来说,人们的交谈大致可分为敞开、)距离不当:一般来说,人们的交谈大致可分为敞开、交流、亲密三种交流形式。交谈形式不同,应保持的距离也交流、亲密三种交流形式。交谈形式不同,应保持的距离也就不同。就不同。三、举止文明三、举止文明男士的举止应具有“阳刚之美”,女士的举止要优雅得体。三、举止文明三、举止文明 表情是内心情感在面部或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由人的神表情是内心情感在面部或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由人的神经支

40、配。人际交往中,表情是相互交流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经支配。人际交往中,表情是相互交流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一、表情的特征一、表情的特征(1 1)愉快的表情特征:嘴角向后拉长;双颊向上飞扬;眉)愉快的表情特征:嘴角向后拉长;双颊向上飞扬;眉毛拉平,眼缝变细。毛拉平,眼缝变细。(2 2)不愉快的表情特征:嘴角下垂;双颊松垂而细长;皱)不愉快的表情特征:嘴角下垂;双颊松垂而细长;皱眉而成八字形。眉而成八字形。第三节表情二、色温与制怒二、色温与制怒 P150 P150 表情温和、含蓄叫做色温。表情温和、含蓄叫做色温。以理智战胜情感冲动称以理智战胜情感冲动称为制怒,为制怒,二者有所联系,色温须制怒,易怒则

41、难色二者有所联系,色温须制怒,易怒则难色温。色温与制怒,都是为人处世的艺术。温。色温与制怒,都是为人处世的艺术。三、微笑的功能三、微笑的功能 亲切、温馨的微笑,可以有效地缩短交往双方的亲切、温馨的微笑,可以有效地缩短交往双方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距离,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四、眼神的作用注视环视目光语的使用第一节第一节 称呼称呼1.1.称呼称呼P155 P155 称呼主要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彼此的称谓语,在交谈时运称呼主要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彼此的称谓语,在交谈时运用正确的恰当的称呼十分重要,它表示一个人对对方的尊敬。用正确的恰当的称呼十分重要,它表示一个人对对方的尊敬。称呼反映了人们之间

42、的关系,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影响称呼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影响着社会风尚还可以认为称呼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交谈前的着社会风尚还可以认为称呼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交谈前的敲门砖。如果称呼使用得当,你的社交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敲门砖。如果称呼使用得当,你的社交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步。2.2.姓前名后的国家姓前名后的国家P164P164,名前姓后的国家为欧美的大多数国家,名前姓后的国家为欧美的大多数国家P165P165,有名无姓的国家,有名无姓的国家P166 P166 姓前名后的国家:姓前名后的国家:中国、朝鲜、越南、日本、阿富汗、匈牙利中国、朝鲜、越南、日本、阿富汗、匈牙利第

43、二节第二节 介绍介绍3.3.正式介绍的原则正式介绍的原则P169P169,非正式介绍的宗旨,非正式介绍的宗旨P171P171,自我介绍应,自我介绍应该注意的几点该注意的几点P171P171,正式介绍的原则:(正式介绍的原则:(1 1)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2 2)把男士介)把男士介绍给女士(绍给女士(3 3)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非正式介绍的宗旨:礼貌、轻松、愉快、自然非正式介绍的宗旨:礼貌、轻松、愉快、自然 自我介绍应该注意的两点:(自我介绍应该注意的两点:(1 1)把握时机()把握时机(2 2)及时简要)及时简要 4.4.握手应该注意的

44、几点握手应该注意的几点P173 P173 (1 1)握手的顺序)握手的顺序: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应先伸手;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等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长者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等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女士与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人多时,握者先伸手;女士与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人多时,握手次序一般应掌握一个原则: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手次序一般应掌握一个原则: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近处后远处。先近处后远处。(2 2)双目注视对方微笑示意或问好。)双目注视对方微笑示意或问好。(3 3

45、)握手需用右手。)握手需用右手。(4 4)对方如果伸手时,不要拒绝。)对方如果伸手时,不要拒绝。(5 5)(6 6)(7 7)第三节第三节 寒寒 暄暄5.5.寒暄的方式和要求寒暄的方式和要求P176 P176 方式:(方式:(1 1)问候式()问候式(2 2)赞扬式)赞扬式(3 3)言他式()言他式(4 4)触景生情式)触景生情式要求:(要求:(1 1)积极的心理准备()积极的心理准备(2 2)精力集中()精力集中(3 3)善选话题)善选话题(4 4)注意场合()注意场合(5 5)讲究方式()讲究方式(6 6)避讳的话题)避讳的话题 第四节第四节 其其 他他6 6赞美,批评,安慰,拒绝,开玩笑

46、和应避免令人生厌的谈赞美,批评,安慰,拒绝,开玩笑和应避免令人生厌的谈话的要点话的要点P181-190P181-190赞美:(赞美:(1 1)要出自真诚()要出自真诚(2 2)要明确具体()要明确具体(3 3)要选准时机)要选准时机(4 4)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场合批评:(批评:(1 1)不要当众批评()不要当众批评(2 2)以情动人的批评法)以情动人的批评法 安慰:(安慰:(1 1)富有同情心()富有同情心(2 2)避谈自己()避谈自己(3 3)认真倾听()认真倾听(4 4)富有耐心富有耐心拒绝:(拒绝:(1 1)无效回答()无效回答(2 2)移花接木()移花接木(3 3)诱导反问()诱导反问

47、(4 4)先)先扬后抑扬后抑 开玩笑:(开玩笑:(1 1)男女有别()男女有别(2 2)尊敬师长和上级()尊敬师长和上级(3 3)文明高雅)文明高雅(4 4)亲疏有别()亲疏有别(5 5)切合场景)切合场景应避免令人生厌的谈话:(应避免令人生厌的谈话:(1 1)喋喋不休()喋喋不休(2 2)逢人便诉苦()逢人便诉苦(3 3)尖酸刻薄(尖酸刻薄(4 4)过于沉默)过于沉默 第九章第九章往来礼仪往来礼仪第一节第一节 邀请与约会邀请与约会1.1.发请帖邀请要注意的几点发请帖邀请要注意的几点P192P192,应邀出去做客应该注意的,应邀出去做客应该注意的事项事项P193 P193 发请帖邀请要注意的几

48、点:发请帖邀请要注意的几点:(1)(1)在封面写明在封面写明“请柬请柬”请帖二字。请帖二字。(2)(2)交代活动内容,并写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如果是请看交代活动内容,并写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如果是请看戏或其他表演时,还应将入场卷附上。戏或其他表演时,还应将入场卷附上。(3)(3)结尾要结尾要“具礼具礼”,如,如“此致此致敬礼敬礼”等。等。(4)(4)注明邀请者的名称和发出请柬的时间。注明邀请者的名称和发出请柬的时间。(5)(5)语言上要求典雅、大方、热情。根据场合、内容和对象,语言上要求典雅、大方、热情。根据场合、内容和对象,认真措词,讲究文字美。认真措词,讲究文字美。应邀出去做客应该注意的事

49、项:应邀出去做客应该注意的事项:(1 1)核对时间、地点。)核对时间、地点。(2 2)核对邀请范围,决定是否邀请夫人、子女。)核对邀请范围,决定是否邀请夫人、子女。(3 3)对服装有何要求。)对服装有何要求。(4 4)明确活动目的,看有无特殊意义,决定是否要带花,)明确活动目的,看有无特殊意义,决定是否要带花,表示祝贺或慰问。表示祝贺或慰问。(5 5)到现场就应主动与门口接待的东道主或工作人员到招)到现场就应主动与门口接待的东道主或工作人员到招呼。呼。(6 6)入席时要看准自己的位子,尤其不要随便坐到主宾席)入席时要看准自己的位子,尤其不要随便坐到主宾席上。上。(7 7)有些聚会需自己承担费用

50、,应带些钱前往。)有些聚会需自己承担费用,应带些钱前往。(8 8)考虑是否需要回请,如需回请,可当场表示以后正式)考虑是否需要回请,如需回请,可当场表示以后正式发请帖,也可当场邀请。发请帖,也可当场邀请。(9 9)活动结束时同主人告别,也应同周围的人握手告别,)活动结束时同主人告别,也应同周围的人握手告别,不要径自离开。不要径自离开。第二节第二节邀请与约会邀请与约会2.2.接待的分类接待的分类P200 P200 (1 1)群众来访接待礼仪)群众来访接待礼仪(2 2)日常接待礼仪)日常接待礼仪(3 3)接待敬语)接待敬语(4 4)接待的忌讳)接待的忌讳(5 5)对分批来访客人的接待)对分批来访客

51、人的接待(6 6)送客礼仪)送客礼仪3.3.接待人员正确的对待态度接待人员正确的对待态度3 3个个P202P202,日常接待礼仪,日常接待礼仪6 6个个P203-205 P203-205 接待人员正确的对待态度:接待人员正确的对待态度:(1 1)切勿采取粗暴态度。)切勿采取粗暴态度。(2 2)不能默然处之,流露出似听非听的神情。)不能默然处之,流露出似听非听的神情。(3 3)可以适当予以提醒。)可以适当予以提醒。日常接待礼仪:日常接待礼仪:(1 1)事先做好准备()事先做好准备(2 2)热情周到()热情周到(3 3)注意礼节)注意礼节(4 4)调节环境()调节环境(5 5)殷勤好客()殷勤好客

52、(6 6)关心客人)关心客人 4 4接待的忌讳接待的忌讳3 3个个P206P206,送客的礼仪,送客的礼仪4 4个个P209 P209 接待的忌讳:(接待的忌讳:(1 1)忌讳接待失礼()忌讳接待失礼(2 2)忌讳怠慢客人)忌讳怠慢客人 (3 3)忌讳下逐客令()忌讳下逐客令(4 4)幽默争取主动)幽默争取主动送客的礼仪:(送客的礼仪:(1 1)真诚挽留()真诚挽留(2 2)真诚感谢)真诚感谢 (3 3)送客礼节()送客礼节(4 4)关心客人)关心客人第三节第三节 欢迎与欢送欢迎与欢送5.5.奏国歌,鸣礼炮奏国歌,鸣礼炮P212 P212 奏国歌,鸣礼炮:奏两国国歌,先奏客方国歌,全体人员肃奏

53、国歌,鸣礼炮:奏两国国歌,先奏客方国歌,全体人员肃目礼,军人行军礼,鸣放礼炮。二十一响为最高规格,用于目礼,军人行军礼,鸣放礼炮。二十一响为最高规格,用于欢迎外国国家元首,一般地,欢迎政府首脑鸣十九响,欢迎欢迎外国国家元首,一般地,欢迎政府首脑鸣十九响,欢迎副总理一级副总理一级官员鸣十七响。官员鸣十七响。6.6.陪同乘车陪同乘车P213 P213 来宾抵达邀请国后,在前往住地或临行时由住地前往机来宾抵达邀请国后,在前往住地或临行时由住地前往机场、码头、车站时,一般都应安排迎送人员陪同乘车,场、码头、车站时,一般都应安排迎送人员陪同乘车,陪车时应请宾客坐在主人右侧,若是两排座轿车,译员陪车时应请

54、宾客坐在主人右侧,若是两排座轿车,译员坐司机旁;若是三排座轿车,译员则坐中间,上车时应坐司机旁;若是三排座轿车,译员则坐中间,上车时应让客人从右侧门上,主人从左侧上。如夫妇同乘一车,让客人从右侧门上,主人从左侧上。如夫妇同乘一车,那么男宾坐右侧座位,并让女宾先上车,接待礼宾人员那么男宾坐右侧座位,并让女宾先上车,接待礼宾人员替其关门,关门时要注意车内人是否坐好,既要注意不替其关门,关门时要注意车内人是否坐好,既要注意不要轧伤客人的手,又要确保将门关好,注意安全。要轧伤客人的手,又要确保将门关好,注意安全。当代表团达当代表团达9 9人以上需乘大轿车时,原则上职位低者先上人以上需乘大轿车时,原则上

55、职位低者先上车,下车时则顺序相反。但前座者可先下车开门。大轿车,下车时则顺序相反。但前座者可先下车开门。大轿车以前排为尊位,自右向左,按序排列。车以前排为尊位,自右向左,按序排列。7.7.公务迎送的规格公务迎送的规格P214P214,送客的礼仪的三个方面,送客的礼仪的三个方面P214-215 P214-215 公务迎送的规格:(公务迎送的规格:(1 1)由级别相当的人员或组织出面接送)由级别相当的人员或组织出面接送(2 2)住宿安排要合乎规格()住宿安排要合乎规格(3 3)掌握车辆的使用)掌握车辆的使用送客的礼仪的三个方面:送客的礼仪的三个方面:(1 1)要为客人的返程提供方便()要为客人的返

56、程提供方便(2 2)要到客人的住地送行)要到客人的住地送行(3 3)在客人返程的当天送行,一般要送到火车站、飞机)在客人返程的当天送行,一般要送到火车站、飞机场或者码头,要等到火车、飞机或轮船启动后再离开。场或者码头,要等到火车、飞机或轮船启动后再离开。第十章第十章 通迅礼仪通迅礼仪第一节第一节 书信的一般礼仪书信的一般礼仪 1.1.书信的格式包括书信的格式包括P216 P216 称呼、问候、正文、祝颂、具名、日期、信封等称呼、问候、正文、祝颂、具名、日期、信封等第二节第二节 专用书信礼仪专用书信礼仪2.2.邀请信的主要内容邀请信的主要内容4 4个个P221 P221 (1 1)向对方表示简短

57、的寒暄或问候。)向对方表示简短的寒暄或问候。(2 2)说明邀请对方参加什么活动以及邀请的原因)说明邀请对方参加什么活动以及邀请的原因(3 3)说明活动安排的细节)说明活动安排的细节(4 4)如有必要,请被邀方确认能否应邀。)如有必要,请被邀方确认能否应邀。3.3.正式介绍信的内容正式介绍信的内容P223 P223 (1 1)简单介绍呗介绍人的姓名、身份、职务。)简单介绍呗介绍人的姓名、身份、职务。(2 2)接洽事项和要求。)接洽事项和要求。(3 3)对对方的帮助预先表示感谢。)对对方的帮助预先表示感谢。第三节第三节 柬帖卡片礼仪柬帖卡片礼仪 第四节第四节 电话通迅礼仪电话通迅礼仪 第五节第五节

58、 英文书信的格式规范英文书信的格式规范4.4.英文书信的七个部分英文书信的七个部分P232 P232 (1 1)信头()信头(2 2)信内地址)信内地址(3 3)称呼()称呼(4 4)正文()正文(5 5)结尾套语()结尾套语(6 6)签名()签名(7 7)信封写法)信封写法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集会礼仪集会礼仪第一节第一节 会议礼仪会议礼仪 第二节第二节 仪式礼仪仪式礼仪第三节第三节 集会及聚会礼仪集会及聚会礼仪1.1.沙龙的含义沙龙的含义P257 P257 沙龙是法文沙龙是法文SalonSalon的音译,即会客厅和的音译,即会客厅和客厅之意。是社交聚会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把扩大交客厅之意。是

59、社交聚会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把扩大交际范围的各种各样的室内聚会也统称为沙龙。其中比较多际范围的各种各样的室内聚会也统称为沙龙。其中比较多见的有由熟悉的朋友、同事结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社交性见的有由熟悉的朋友、同事结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社交性“沙龙沙龙”,由职业、志趣相投或相近的人组成的以探讨某一由职业、志趣相投或相近的人组成的以探讨某一学术或理论问题为主要目的学术性学术或理论问题为主要目的学术性“沙龙沙龙”,以接待来访,以接待来访者,谋求增进了解和友谊为目的应酬性者,谋求增进了解和友谊为目的应酬性“沙龙沙龙”;以联络以联络感情和相聚娱乐为目的的文娱性感情和相聚娱乐为目的的文娱性“沙龙沙龙”,以及

60、参加人数较多,以及参加人数较多的兼有各种目的的综合性的兼有各种目的的综合性“沙龙沙龙”。上述。上述“沙龙沙龙”聚会所取的聚会所取的活动形式有讨论会,茶话会,冷餐会,酒会,家庭晚宴和舞会。活动形式有讨论会,茶话会,冷餐会,酒会,家庭晚宴和舞会。2.2.主要的节日主要的节日P258P258,团拜活动的三种形式,团拜活动的三种形式P259 P259 主要的节日:元旦、春节、元宵节、花朝节、清明节、五一劳主要的节日:元旦、春节、元宵节、花朝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夏至节、中元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动节、端午节、夏至节、中元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冬至节。冬至节。团拜活动的三种形式:集

61、会方式、茶话式、晚会式。团拜活动的三种形式:集会方式、茶话式、晚会式。3.3.节庆集会的要求节庆集会的要求P260 P260 (1 1)着装要求)着装要求(2 2)谈吐要求)谈吐要求(3 3)时间要求)时间要求(4 4)赠礼要)赠礼要求求(5 5)其他礼仪)其他礼仪4.4.参加追悼的礼仪应注意参加追悼的礼仪应注意P264 P264 (1 1)要注意服装()要注意服装(2 2)注意礼貌()注意礼貌(3 3)要关心逝者亲属。)要关心逝者亲属。第十二章第十二章馈赠礼仪馈赠礼仪第一节第一节 馈赠的基本要求馈赠的基本要求1.1.馈赠的礼品的集中常见目的馈赠的礼品的集中常见目的P267 P267 表祝贺、

62、表关心慰问、表酬谢、表惜别、表亲切、表友好。表祝贺、表关心慰问、表酬谢、表惜别、表亲切、表友好。2.2.馈赠礼品的类型馈赠礼品的类型P270-271 P270-271 (1 1)能引起美好回忆的礼品)能引起美好回忆的礼品(2 2)对方喜爱并恰好需要的物品)对方喜爱并恰好需要的物品(3 3)具有特殊意义的礼品)具有特殊意义的礼品(4 4)持久耐用性的礼品)持久耐用性的礼品(5 5)鼓励对方的礼品)鼓励对方的礼品(6 6)慰问性礼品)慰问性礼品(7 7)支持援助性礼品)支持援助性礼品(8 8)喜庆祝贺类礼品)喜庆祝贺类礼品第二节第二节 涉外馈赠礼仪涉外馈赠礼仪3.3.日本送礼的习俗日本送礼的习俗7

63、 7个,日本人送礼的禁忌个,日本人送礼的禁忌P273 P273 送礼的习俗:送礼的习俗:(1 1)业务交往中第一次见面。()业务交往中第一次见面。(2 2)为能先为对方送礼而感到)为能先为对方送礼而感到高兴。(高兴。(3 3)向日本人还礼时,不要比其送的礼重,否则对方)向日本人还礼时,不要比其送的礼重,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有意使他欠你人情。(会认为你有意使他欠你人情。(4 4)日本人讲究还礼,但所还)日本人讲究还礼,但所还礼品的价值一般只需对方送礼的一半即可,日本人不愿意接受礼品的价值一般只需对方送礼的一半即可,日本人不愿意接受对方的赠礼时,就加倍还礼。(对方的赠礼时,就加倍还礼。(5 5)日本人

64、一般不当着客人面)日本人一般不当着客人面打开礼物的包装。(打开礼物的包装。(6 6)重视礼品包装,在日本礼品包装是一)重视礼品包装,在日本礼品包装是一门精巧的艺术。(门精巧的艺术。(7 7)如果你送的礼品是含金的,那么含金量)如果你送的礼品是含金的,那么含金量一定要高;日本人更喜欢白色的贵重金属品一定要高;日本人更喜欢白色的贵重金属品送礼禁忌:送礼禁忌:(1 1)日本人视奇数为吉利数字,忌送双数的礼品)日本人视奇数为吉利数字,忌送双数的礼品(2 2)送病人鲜花应先了解病人是否对鲜花有禁忌。)送病人鲜花应先了解病人是否对鲜花有禁忌。(3 3)不要把印有自己公司名字的东西送给日本人)不要把印有自己

65、公司名字的东西送给日本人(4 4)不要用颜色鲜亮的包装纸,黑白颜色则代表丧事。)不要用颜色鲜亮的包装纸,黑白颜色则代表丧事。4.4.美国人馈赠的习俗和禁忌美国人馈赠的习俗和禁忌P274 P274 (1 1)不太注重礼物的轻重()不太注重礼物的轻重(2 2)礼尚往来不受时间的限制)礼尚往来不受时间的限制 (3)(3)一般追求新奇一般追求新奇禁忌:(禁忌:(1 1)不要送不值钱的饰品。()不要送不值钱的饰品。(2 2)不要送带有公司标志)不要送带有公司标志的便宜东西。(的便宜东西。(3 3)男性不要送美国妇女香水、衣服和化妆品。)男性不要送美国妇女香水、衣服和化妆品。第三节第三节 亲朋之间的馈赠礼

66、仪亲朋之间的馈赠礼仪5.5.小辈送长辈礼品的要点小辈送长辈礼品的要点P277 P277 (1 1)注意礼品的实用性()注意礼品的实用性(2 2)注意受礼者的偏好和身体状况)注意受礼者的偏好和身体状况(3 3)注意禁忌(如钟表等带有谐音的礼品)注意禁忌(如钟表等带有谐音的礼品)6.6.结婚赠礼的要点结婚赠礼的要点P280 P280 (1 1)等对方发出请柬或通知后,再)等对方发出请柬或通知后,再携礼登门祝贺。(携礼登门祝贺。(2 2)礼物的价值因双方交情深浅而定。()礼物的价值因双方交情深浅而定。(3 3)送礼时间可在接到有人喜帖后,也可以在婚礼举行之前或婚送礼时间可在接到有人喜帖后,也可以在婚礼举行之前或婚礼进行期间,不要等到结婚之后。(礼进行期间,不要等到结婚之后。(4 4)礼品的类型则应因)礼品的类型则应因人而异。人而异。第四节第四节 馈赠的基本礼仪馈赠的基本礼仪 7.7.抓住时机及时送礼抓住时机及时送礼P285P285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宴会礼仪宴会礼仪第一节第一节 宴会的类型与筹备宴会的类型与筹备1.1.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国宴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国宴P291 P291 接待人员正确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