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成本理论知识讲座(ppt 81页).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580182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5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与成本理论知识讲座(ppt 81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生产与成本理论知识讲座(ppt 81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生产与成本理论知识讲座(ppt 81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资源描述:

《生产与成本理论知识讲座(ppt 81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成本理论知识讲座(ppt 81页).ppt(8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产与成本理论Theory of Production and Cost,问题的提出,1994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国内钢材价格看涨。在年初钢材价格大幅度上升之后,美国的钢铁企业都计划在年末将板钢的价格再提高10个百分点,与钢材市场紧密相连的电镀产品的市场价格有望上升20个百分点。 为了消除国内钢材价格上涨的影响,美国的汽车厂商开始到海外寻找新的供应商;同时,设法在生产中使用其他原材料,例如,到1995年,各家汽车公司都在发动机、传动装置、车体、空调和避雷装置中增加了铝的使用,以替代铸铁和钢材的消耗;另外,汽车公司还增加了科研经费,用于开发塑料、美和废旧原料在生产中的使用。 问题:企业在生产

2、过程中如何在可替代的投入要素之间选择?要素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最优投入量的变动?投入要素价格将如何影响企业最终的生产成本和产量决策?,问题的提出(续),随着90年代贸易壁垒的削弱或消失,全球市场化和高度竞争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使仅仅依靠多种销售产品或降低价格的经营方式难以奏效。全球竞争促使经理们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以满足股东更多盈利的需要。 -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圣杯!重组和重建成为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主题。,企业面临的一般生产问题,1、生产多少产品,或如何确定产量? 2、为了有效地生产某一产量,企业应该投入多少生产要素?,主要内容,基本概念 长期与短期 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

3、 短期生产理论 长期生产理论 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理论 规模报酬理论 成本理论 基本的成本概念 短期成本理论 长期成本理论 成本-利润分析,生产经营的两种决策框架,短期经营与决策:一种或多种投入是固定的时期,产量和成本的变化完全是变动要素投入变化的结果。 长期经营与决策:所有投入都可以变动的时期。 不同企业与行业的长短期各不相同:钢铁、电力的短期可能长一些,如50兆瓦的水电站的建设期一般为3年,即固定投入的调整时间为3年,3年以内都为短期;而服装行业的缝纫设备相对容易改变,故而其短期非常短。 对于长期生存的企业,经理可能选择任意规模的厂房,使用任意数量的资产、设备。一旦企业建立了新的厂房或改变了现

4、有厂房的规模,经理就可以运用短期决策框架。因此,可以将短期经营看作生产实际发生的周期内的经营,将长期看作对未来生产的计划水平。对应地,短期决策称为经营决策,长期决策称为计划决策,其重要区别在于投入要素是否可以变动,而不是以时间纬度进行划分(根据时间长短划分决策是战略管理的方法)。,生产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在新成立的工厂中,使用多少台机器、雇用多少工人? 为了提高产量,是雇佣更多的工人呢,还是另外再投资办厂? 一家工厂是生产各种型号的同类产品呢,还是每家工厂只生产一种型号的产品? 成本如何随时间和产量而变化?,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生产:将生产(投入)要素制造成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

5、、机器、土地、原材料、资金、其他固定设备等 生产函数:一个列表(或图表、数学方程),描述了在给定生产技术条件下,一定量的投入所能生产的最大量的产出,或者既定的产量与其所需的最小投入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只反映技术关系,不反映经济关系。简化函数形式记为Q = f (L,K) 技术有效与经济有效:技术有效:给定投入而产量最大=给定产出而投入最小(数量相关、价格无关)。经济有效:给定产出,成本最低(数量、价格均相关);技术有效的不一定经济有效,经济有效的一定技术有效-生产函数已经技术有效 固定比例与变动比例: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或生产技术)存在差异。固定比例技术中存在“短边规则”,衣服、皮鞋的生产要

6、求要素固定比例投入;大部分生产是变动比例投入。 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当市场条件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不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如厂房、机器、土地等,称为固定投入;投入量能够立即随产出变化的称为变动投入,如劳动、部分原材料等。,技术有效-生产100台某小型机械的几种可能生产方法,经济有效不同要素价格下生产100台某小型机械的成本不同,短期生产理论,假定生产函数为 , 即劳动投入可变动,资本投入固定 总产量(Total Production) 看作是劳动投入(变动要素)带来的最大产量,记作TPL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ion) 一种要素的平均产量=总产量/要素投入量,即APL

7、=TPL/L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ion) 要素投入的增量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量,记作MPL=TPL/L 或MPL=d(TPL)/dL,资本固定在2单位时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TPL的图示,不同固定投入水平下的总产量 系列2对应的资本投入固定为2单位,TPL、APL、MPL的图示(K=2),L1,L2,L3,TP,0,AP、MP,L,L,0,MPL,APL,TPL,L3,L2,L1,生产的第阶段,生产的第阶段,生产的第阶段,TPL、APL、MPL的关系,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后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最后开始减少 平均产量先上升后下降 边际产量先增加,到达一点之后,开始

8、下降,最后甚至为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当增加变动投入而保持其他投入不变时,总存在一点, 变动投入超过这一点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无法证明,是经验总结,生产的三个阶段( TPL ),L2,L3,生产的第阶段,生产的第阶段,生产的第阶段,A,D,C,B,生产的三阶段(续),生产的第阶段 劳动投入从0-L2,平均产量从0到最大,固定投入太多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边际产量为负),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有效使用资本存量(如缝纫机与人工的配合)。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劳动分工 生产的第阶段-生产有意义阶段 劳动投入从L2-L3,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下降,但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均为正,资本和劳动得到有效利用。

9、具体停留在哪一个投入水平上,依赖于两种要素的价格比例 生产的第阶段 劳动投入大于L3,边际产量为负,平均产量不断下降,总产量开始下降。资本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但劳动投入过多,出现了不经济,生产应该推进到哪一个阶段?,情况1:厂商的目标是平均产量最大 情况2:厂商的目标是总产量最大 情况3: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各种情况下厂商应该雇用多少工人?,短期中的劳动最优投入量,短期生产中,劳动的合理投入量应该第二阶段中,其左端点满足AP = MP,右端点满足MP = 0 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数量按照下述原则确定: p * MPL = w 通用汽车公司全球的实物资本存量的价值约为700亿美元。假定这就是

10、企业的固定投入。约有760,000名工人在使用这一资本存量。那么,应该根据什么原理来确定雇佣人数的决策呢? 一般来说,为了使利润最大,只要因增雇1名工人而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大于因雇佣这名工人而引起的成本,企业就应当雇佣新工人。例如,假定增加1名工人的编辑产量为2单位(汽车),每个单位产量的价值约20,000美元。那么,如果增雇1名工人,企业增加的销售收入就是40,000美元。如果增加1名工人的成本(即工资率)为30,000美元,公司就应当雇佣这名工人,因为这会使利润增加10,000美元。但如果工资率为45,000美元,就不应该雇佣这名工人,因为这会使利润减少5,000美元。 因此,决策的基

11、本原理是:应当使用追加的可变投入要素,直到最后1个单位的边际产量收入与其成本相等,例题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 21L + 9L2 L3 (1) 求该企业的平均产出函数和边际产出函数; (2)如果该企业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是问是否合理?合理的劳动投入量应在什么范围内? (3)如果该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为3元,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为63元,那么,该企业的最优劳动投入量是多少?,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假定所有要素投入都可以变动时,产出的变化将出现什么特征? 生产函数 q=f(K,L),即两种投入都可以变动 等产量线 投入要素不同比例的组合可以生产给定产量水平的曲线,图示特征 边际技术替代率(Ma

12、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在保持产量不变条件下,一种投入要素用来替代另一种的比例 MRTSLK=-K/L (或-dk/dL),图示 可以证明MRTSLK=MPL/MPK ,即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边际产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一般来说,随着一种要素越来越多的投入量与另一种要素越来越少的投入量相结合,边际替代率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如L增加,保持产量不变时,K将减少,则MPL减少,而MPK增加,故MRTSLK递减,等产量线q = f(K,L) = 某一常数,K,A,Q2,B,0,L,Q1,Q3,Q4,D,1、不同的生产技术

13、和要素 投入量可以生产相同的产量 2、离远点越远,产量水平越高 3、连线AB的斜率即MRTS 4、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趋势,C,长期生产理论,成本方程 C = r*K + w*L 等成本线(或厂商的预算限制线) 一定时期,现行市价下,厂商花费同样成本所能购买的两种要素所有可能的组合。 等成本线的移动与转动,O,K,L,1、要素价格不变,成本增加时, 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2、要素价格变动,成本不变时, 等成本线发生转动,等成本线及其变动C = r*K + w*L = 某一常数,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理论,问题:如何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中无穷多个可行点中选择一个最优点? 最优的含义:给定要素价格,在既

14、定成本下产量最大,或在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两者是等价的-与消费者选择理论对比 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均衡:Lagrange法与图示 则 每种要素投入的单位货币成本的边际产量应该相等,否则,应该解雇该要素! 要素价格变化时最优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厂商的问题:Max: Q = Q(K,L)s.t.: C = r*K + w*L,K,A,C/PK,A,Q2,B,E,0,L,C/PL,Q1,Q3,Q4,C,E点的特征: 等产量线Q3在E点的切线与 等成本线重合,实现了 高效率生产 1、成本线斜率:-PL/PK=w/r 2、等产量线斜率:dK/dL 而 dK/dL = - MPL/MP

15、K 3、故: MPL/w = MPK/r,等比例裁员是缩减开支的合理方式吗?,目标:每月劳动成本降低10,000元,同时让产量损失最小 方案1:按照50%的统一比例,解雇1名中层员工和2名普通员工。产量变化? 方案2:按照大小MP/w排名,解雇位次最后的4名普通员工。此时,产量改变? 问题:若管理层的MP/w排名比较靠后,是否应该优先解雇他?,扩张路线与成本结构,定义 要素价格不变时,厂商成本扩张或产量扩张所导致的结果,显示了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数量)随成本和产量增加而变化的轨迹,是企业进行长期生产计划并高效生产时必须遵循的路线。,K,Q2,0,L,Q1,Q3,Q4,C1,C2,C3,C4,扩张

16、路径,要素生产率,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质量(用教育程度和训练的水平来衡量)和资本物品的质量都同时有了提高。然而,由于生产过程的生产活动是两个或更多的投入要素一起作用的结果,要度量其中任一个要素的生产率的变化就会很困难。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只是把两个时点的产量除以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并把这两个比率的差异归之于该投入要素生产率的增加。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有效度量多种投入要素的综合生产率的方法,规模报酬,问题 厂商规模扩大后,生产函数会呈现什么样的特征?等比例投入是否带来等比例产出?为什么? 规模报酬的定义 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

17、出变动,称为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的分类 常数规模报酬:对生产函数q=f(L,K),若f(L, K)= f(L,K), 为常数 递增规模报酬:若f(L, K) f(L,K) 递减规模报酬:若f(L, K) f(L,K),规模报酬的来源及规律,规模报酬递增的来源 劳动分工(个人熟练程度、工作转化时间、机械简化-18世纪亚当.斯密) 技术装备密集度与利用率 集中采购与运输 管理协调、财务效应(企业集团的银行)等 规模报酬的一般规律 1、一般说来,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2、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

18、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 3、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成本理论,某人适合于搞研发,不适合做市场 屋主出租新房屋、租住旧房屋 经济不景气年份最适合念书 王燕女士2002年花费150000元租赁当代商场的一个柜台销售服装,年终获得毛利200000元。如果她选择到神州数码做文秘工作,年收入大约为45000元。请问王女士赚了多少钱?她当初选择到当代卖衣服这个职业是否明智?,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 VS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1)会计成本:会计报表中,基于权责

19、发生制记账法原理,记录的过去的成本,是回溯性的 (2)机会成本:使用某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等于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机会成本反映了资源现在的市场价值,分两类: 显性成本:使用他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等于向所有者交纳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隐性成本:使用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等于在市场上出租或销售这些要素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3)在公司行为理论中,强调的是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 当评估公司过去的业绩、估计一个公司的资金实力或对不同公司进行比较时,会计报表和会计比率是可以利用的 当需要从多个竞争性方案中选择一种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则给良好的经济决策

20、提供了最好的基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续1),会计成本的缺陷 只反映了历史的、帐面的价值,没有反映市场价值和市场机会,有可能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一家面包房,它的库存小麦的原价为3美元/蒲式耳,现在的价格是5美元/蒲式耳。现在企业用这批小麦制作全新的面包,每单位面包售价5美元(共6个面包)。假设单位产品用小麦1蒲式耳,人工等成本为1.5美元/单位产品。单位产品的净利润如何?,两种成本概念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 会计成本:生产并出售面包 经济成本:直接出售未加工小麦,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续2),(1)考虑了机会成本之后,企业的利润水平并没有想象的高! (2)经济附加值(Econo

21、mic Value Added, G.B. Stewart, 1991) 税后净运营利润 - 占用资金的成本,即: EVA=运营利润-资金成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续3),会计成本 = 显性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机会成本 = 显性成本 + 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包含了会计成本 典型的隐性成本:自有土地的机会成本、所有者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被经济学家成为正常利润,是使用要素的成本的一部分(应该在会计利润中扣除)-经济利润=0的经济学意义,此时,有没有会计利润?,机会成本概念的作用-让资源用在刀刃上,最大化企业价值,区分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的意义,篮球运动员投进了很多球,你如何看待这一结果并评

22、价该运动员的能力?对企业投资决策经营业绩评估有什么启示意义?,厂商耗费都要列入机会成本?,例1 企业几年前签订了长期租用仓库的协议,月租金1000元。但现在用不着这块地方,因此,企业打算转租出去。但他人愿意出的最高租金为每月800元。企业是否应该转租?为什么? 例2 某证券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计划将总部从北京搬往上海。2001年,该公司为了获得在购买浦东某建筑物A的权利而支付了40万元。2002年,为最终购买该建筑,公司还需要支付400万元。在这个时候,公司发现购买浦东另一栋建筑B只需花费420万元就可以获得其所有权。请问公司应该购买哪栋建筑?,1、与决策无关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或旁置成本),不

23、应计入机会成本。 2、正确分析属下递交的投资分析报告中的总量数据的结构性问题, 3、用内部的成本报表作为决策依据,而会计报表只是对外透露信息的方式,其他成本概念,固定成本(如一般管理费用和财产税)与变动成本(如直接人工和销售人员提成)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通常是不明确的(维修和广告促销,既有固定也有变动;某些成本半固定(运送啤酒的卡车费用分区间固定) 固定成本相对于产出不变,但可能受其他运营决策影响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外部性存在与否是该两类成本是否相同的关键(如污染),成本函数,定义:要素价格不变情况下,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轨迹 成本函数的获得:从生产函数推导成本函数 q=f(L,K)

24、 生产函数 C=rK+wL 成本方程 C=h(q,w,r)=h(q) 成本函数 g(L,K)=0 扩张路径 成本函数举例: 当生产函数为q=AKL-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时,成本函数为C=aq1/(+),生产函数为科布-道格拉斯时的成本函数(劳动、资本要素的价格分别用w、r表示) max: q=AKL s.t. : C=wL + rK 构造Lagrange函数 La= AKL + (C - wL - rK) 一阶条件: (1) /(2)得 ,即: (4)代入生产函数得: 将K、L代入(3)得成本函数: C=aq1/(+),计划与现实-长期与短期,企业的经营是短期的,但计划是长期的。在任一时点

25、上,企业总会有一个或多个固定生产要素。所以,生产决策必须在短期成本曲线的基础上来做。但是,从长期看,多数企业能通过改变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从而改变经营规模。这样,它们就有了一条更优的短期成本曲线。 换言之,因为所有成本在长期都是可变的,因而长期成本函数给出了生产既定产量的最优(成本最小的)方案。一旦确定了生产规模并开始生产,公司就处于短期经营状态。厂房和设备建好后,如果公司想改变产量水平,它就不能改变所有的要素投入量,因而不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新的产量水平。 例如: 厂商计划将产出水平尽快由q0提高到q1,但现有能力只允许每年增加50单位资本(假设此期间要素价格不变),计划与现实-长期与短期(

26、续),在向长期最优投入组合状态靠拢的过程中,总成本逐年减少, 说明长期成本(C4)不会高于短期成本(C1、C2、C3),短期成本理论,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变动成本(TVC) 平均成本(ATC):平均固定成本(AFC=TC/Q) 平均变动成本(AVC=TVC/Q) 对产量而不是投入进行平均 边际成本(SMC):SMC=TC/Q= TVC/Q,C,STC,TVC,Q,0,q0,q1,q2,B1,A,B2,SMC=SAC,SMC=AVC,短期总成本、变动成本、平均成本及边际成本的图形关系,Q1,Q2,Q3,各成本的变动与相互关系,AFC连续递减 AVC先降,在Q2处最小(此时与S

27、MC相等),然后上升 ATC先降,在Q3处最小(此时与SMC相等) SMC先降,在Q1处最小,然后上升,先后通过AVC、ATC的最低点 AVC与AP、SMC与MP之间的对偶关系 AVC=TVC/Q=(w*L)/Q=w*(L/Q)=w/(Q/L)=w/APL SMC=TVC/Q= (w*L)/Q=w*(L)/ Q=w/(Q/ L)=w/MPL 平均成本函数呈现U形的解释。 在产量较低时,相对于固定投入要素而言,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太少,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固定要素逐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迅速提高,总成本的增加没有总产量的增加快,边际成本下降,因此, 单位成本下降(固定成本被分摊了,此时边际成本小于

28、平均成本)。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增加的可变投入最终会导致产量增加速度的降低,而成本仍在不断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上升。当边际成本超过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开始上升。,SMC,AVC,MP,AP,0,0,Q,L,MPL,APL,AVC,SMC,A,B,b,a,(1)生产曲线,(2)成本曲线,短期生产与成本的对偶关系,寻找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例题 已知总成本函数为: TC = 1,000 + 10Q _0.9Q2 + 0.04Q3 1、该企业的固定成本是多少? 2、写出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表达式; 3、求平均成本最低、平均变动成本最低时的产量(两种求法)。,长期成本理论,长期总成本:LTC-此时不存在

29、固定成本,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 长期平均成本: LAC=LTC/Q 长期边际成本: LMC=LTC/Q 曲线形状:与短期的相似,但从原点出发,C,q1,STC1,Q,0,STC2,STC3,LTC,q2,q3,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包络线(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1) 如何判断短期生产的规模-即固定成本的大小? (2) 对应于每一个生产规模,如何区分固定投入的利用率?,生产规模的选择,假设:只有大中小三种规模进行生产,每一种规模都有相应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生产规模大小可以用成本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固定成本规模-表示) 问题:若厂商打算生产q1、q2、q3、q2a的产量,则分别应该选择什么规模

30、? 公司在长期中计划(长期成本函数给出了生产既定产量的最优方案)。一旦确定了生产规模并开始生产,公司就处于短期经营状态,此时,由于有些要素投入不能调整,如果改变产量水平,公司就不能以长期最低成本生产新的产量。 短期决策:由于生产规模(固定投入)不能变动,因此厂商要做到在既定的规模下使平均成本降到最低 长期决策:在相应的产量下使总成本最低,C,q1,SAC1,q,0,SAC2,SAC3,LAC,q2,q3,离散的生产规模的选择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1) 对应于产量q1 、q2 、q3,应该如何选择现实(短期)的生产规模?为什么? (2) 如果计划的产量为q2a,应该选择SAC2对应的生产规

31、模还是SAC3对应的生产规模? (3) 如何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获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q2a,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1)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形 规模经济的基本成因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技术因素(机器配合、安装费用、质量和数量同步)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是指生产要素按固定比例增加时的产出变动情况。 规模报酬所涉及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规模经济涉及的是规模大小与成本的关系 规模报酬是规模经济的来源之一 规模经济性与长期平均成本变化 当LAC曲线下降时,规模的扩张就存在规模经济 当LAC曲线上升时,规模的扩张就

32、存在规模不经济 当LAC曲线保持水平趋势时,就是规模经济不变的。 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意味着 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前半阶段存在规模经济,而在其后半阶段则存在规模不经济。,(a)规模经济在比较小的规模范围内存在,如自行车修理业。(规模较小的行业) (b)规模经济在相当大的规模范围内存在,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在很大一段区间内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这种行业一般为自然垄断行业,如铁路业、公共事业等(主要是因为固定投入比较大)。 (c)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既不存在规模经济,也不存在规模不经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在很大的范围内是水平的,在实际生活中很常见。,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续),(2)范围经济(Ec

33、onomies of Scope) 单个企业联合生产多个产品的成本小于不同企业单独生产每个产品的成本之和。 例如 一家铁路运输公司既从事客运,又从事货运,会比两家只从事客运或只从事货运的铁路运输企业节省成本。 航空公司既运送旅客也发送货物,汽车公司生产小汽车、卡车与摩托车 高校兼顾教育与科研等都会带来范围经济 这些例子中的企业通常在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拥有技术和成本的优势,包括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联合市场计划、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统一经营管理等。 还有一种联合生产的情况则是有些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而对之加以利用于企业是有利的。冶炼厂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它们在电解主要金属产品

34、时将得到大量的阳极泥,从中可以提炼出多种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银等),这些贵金属是其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1、范围经济是企业集团理论的基础。原因在于:生产过程相互联系(如种粮食和养猪)、需求互补(如机场内的商店和餐馆)、风险分散、企业内部激励 2、范围经济既能由一家企业利用,也能有多家企业共享(如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战略联盟) 3、最新研究表明,如果范围经济不是依托于“技术相关”(如采购、生产、管理)或“市场相关”(如营销),则多元化不能作为企业增长的可靠战略,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续),(3)学习曲线: 随着产品批量的累积性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例如 1930年代,美国芮特飞机公司的研究人

35、员在分析最新生产几架飞机的成本时,发现飞机的单位工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精确地估计出,累积产量每增加一倍,单位成本大约降到原有水平的80。如果第1架飞机需耗费 10000小时的人工,那么到第2架飞机制造完,平均成本将下降到 8000小时人工,到生产到第4架飞机时,单位平均成本下降到约 6400小时人工,工人对设备和生产技术有一个学习与熟悉的过程,生产实践越多,他们的经验就越丰富,技 术就越熟练,完成一定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也就越短。 例如,一名新工人第一次装配自行车也许要花费10个小时,而到他第一百次装配的时候,可能就只要3个小时了。劳动效率提高意味着同样投入(或成本)下的产量更多,平均成

36、本当然下降。 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完善,走向成熟,这将使产品的成本降低。 企业的协作者(如原料供应厂家)和企业合作的时间越长,他们对企业的了解越全面,提供的协作就可能越及时、有效,从而降低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1、学习曲线广泛出现在计算机工业、国际贸易、技术引进等领域 2、学习曲线对新行业、新产品的进入非常重要:最初成本可能比较高,但长期平均成本会下降 3、企业中的一些拜师制度、比武制度、 调研报告制度等有何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学习曲线?,C,LAC1,LAC2,Q,0,q0,q1,q2,B1,A,B2,学习效应,规模报酬递增,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原

37、因识别:规模经济还是学习效应?,1、同一生产批次中,如果不同产量对应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 (此时MCAC,成本产出弹性大于1),则存在规模经济 2、不同生产批次中,如果相同产量规模对应的平均成本下降,则存在学习效率,不同行业的成本优势不同,飞机制造业的学习率一般在77至80之间; 化工行业中成本的下降与累积的产量和资本设备的改良紧密相关,而与规模经济的相关程度反而较低。这项研究表明,企业规模每增长1倍,平均成本下降 11;而累积产量增长1倍,平均成本则下降27。 思考问题: 哪些行业成本优势来自规模经济,哪些行业的成本优势在于学习效率,这些行业各有什么特征?不同的成本优势来源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

38、启示是什么?,成本理论中的专题:利润贡献分析法-为了有效地进行产量和价格的管理决策,成本函数是不可缺少的,利润贡献(Profit Contribution):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出售1个单位产品得到的收入。 在低产量时,企业可能是亏损的;只有在利润贡献被用于补偿固定成本之后,企业就能赚取利润。 补偿固定成本和赚取“需要的”利润所必需的产量的确定 假定单位产量的价格和变动成本不变,目标利润为R,则 R = P*Q (Q*AVC) + TFC 则保证该目标利润所必需的产量为 Q = (TFC + R)/(P AVC) 例如 假定TFC=10,000, P=20,AVC=15,同时企业规

39、定的目标利润为20,000,为了保证这一利润,企业就必须生产6,000单位的产品。 企业盈亏平衡点:经济利润等于0的产量水平,收入或成本,产量Q,0,盈亏平衡点产量 2,000,总收入= 20Q,总成本=10,000 + 15Q,特例:盈亏平衡点分析(Breakeven Analysis)的图示,1、成本方程为:TC = 10,000 + 15Q 2、假定产品价格固定为20,盈亏平衡点的收入或成本 40,000,总固定成本=10,000,盈 利,亏 损,假定有一张2000单位产品的新订单 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产量以便接受这个订单,需要增加资本投入5000单位 问题:这张订单是否有利可图?是否

40、应该接受?,收入或成本,产量Q,0,盈亏平衡点产量 2,000,总收入= 20Q,总成本=10,000 + 15Q,特例(续):固定成本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1、成本方程由TC = 10,000 + 15Q 变为 TC = 15,000 + 15Q 2、假定产品价格仍固定为20,盈亏平衡点的收入或成本 40,000,固定成本=10,000,固定成本=15,000,总成本=15,000 + 15Q,盈亏平衡点产量 3,000,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 60,000,收入或成本,产量Q,0,盈亏平衡点产量 2,000,总收入= 20Q,总成本=10,000 + 15Q,特例(续):盈亏平衡点与利润边

41、界,1、设“目标销售量” *(1 - r%) = “平衡点销售量”,则称r%为利润边界销量 2、若销售量下滑的幅度超过r%,则亏损就会发生!,盈亏平衡点的收入或成本 40,000,固定成本=10,000,目标利润对应的销售量,目标利润对应的销售收入,利润边界,成本理论中的专题-经营杠杆(Operation Leverage),如果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大,则称企业的杠杆作用大。例如,有大量外债、需要大量支付固定利息的企业的固定成本就相对较大;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如工厂设施和设备)中有大量投资,其固定费用也比较大。 杠杆作用大的企业的重要特点:利润的产量弹性比较大,因而其经营风险较大,杠杆作用与利润

42、弹性:经营风险的一种度量方法,TFC越大,经营利润弹性就越大,1、两家企业的总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不同。同一产量水平上,企业B的利润弹性总大于A,但随着产量的增加,其利润弹性的差距减少 2、产量较小时,杠杆作用最大;随着产量的增加,杠杆作用下降 3、经济条件有利时,B的利润大于A;经济条件不利时,B的利润下降的速度快于A。因而,企业B的变动性更大,因而风险更大 4、因此,经营利润弹性可以作为经营风险的指示值:高风险需要高利润补偿,成本-利润分析(假设要素价格不变),最优要素投入原则(有约束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原则(无约束最大化) 收益:R = pq 成本:C = f(q) 利润:= R-C

43、 利润最大化均衡: 即:MR=MC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将生产推进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产量点;该点必然处于生产的第二阶段(即位于L2和L3之间) 平均收益(AR):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AR = R/q = p 边际收益(MR):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值MR=R /q 或MR = dR / dq,成本-利润分析(图示1),p,R,0,q,p0,(1)产品价格为常数-需求曲线水平时, R、AR、MR的形状,R,MR=AR,(2)线性需求曲线p = a - b q (价格随需求变动)时, R、AR、MR的形状,p,R,q,0,a,AR,MR,R,成本-利润分析

44、(图示2),p,R,0,q,p0,(3)非线性需求时, R、AR、MR的形状,R,(4)线性需求时厂商利润最大化均衡点,R,C,q,0,a,AR,MR,AR,MR,MC,qE,pE,E,生产与成本理论总结,为保证技术有效,企业应该在生产的经济区域(要素可以替代)组织生产;为达到经济有效,企业应该进一步把生产推进到生产的第阶段,在此区间,最优要素投入组合满足: 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产量并不一定相应增加,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规模报酬理论解释 使用会计成本指导生产时,由于对要素的市场价值反映不足,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而引入机会成本概念(如EVA方法)则可以避免这种问题。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差别在于正常利润。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确定最优产量的原则是: MR=MC 对应于某一个希望的产量,企业可以通过长期成本理论和计划,在总成本最小的原则下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要素投入量);一旦确定了生产规模,企业进行的就是短期经营(某些投入不能立即改变)。 如果要调整产量并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之间选择,企业应该选择平均成本比较低的那个;选定了规模之后,如果市场容量允许,企业可将产量推进到平均成本最低点,充分发挥成本优势 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平均成本通常表现出一段下降的趋势,这个规律对新领域和新业务的进入决策有很大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