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砂标准及特点剖析.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579947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5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用砂标准及特点剖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建筑用砂标准及特点剖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建筑用砂标准及特点剖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建筑用砂标准及特点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用砂标准及特点剖析.ppt(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用砂 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称为砂。砂可以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是由岩石风化而成,天然砂,河砂,海砂,山砂,河砂的洁净度较好,配制混凝土时多采用河砂,山砂,建筑用砂,砂是指粒径在4.75mm以下的颗粒。 分类 按产源分,砂,天然砂,人工砂,机制砂,混合砂,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等,天然砂,机制砂,制砂生产流程,硬质石灰石、花岗石、玄武岩、河卵石、矿渣等多种物料的骨料及人工造砂作业,制砂生产线工艺流程,大块石料经料仓由振动给料机均匀地送进鄂式破碎机进行粗碎,粗碎后的石料由胶带输送机送到反击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破碎;细碎后的石料由胶带输送机送进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出几种不同

2、规格的石子,满足粒度要求的石子由成品胶带输送机送往成品料堆;不满足粒度要求的石子由胶带输送机返料送到反击式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形成闭路多次循环。成品粒度可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组合和分级,为保护环境,可配备辅助的除尘设备。,成品性能特点,(1)成品砂颗粒形状好;(2)成品砂级配合理,细度模数可调;(3)成品砂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是优质的混凝土骨料;(4)成品砂生产成本低,效益好。,主要设备,破碎腔深而且无死区,提高了进料能力与产量。排料口调整范围大,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圆锥式破碎机,该机采用层压破碎原理,形成料层保护层,使产品中立方体所占比例明显提高,粒级更均匀。,制砂机,产品呈立方体,粒形

3、好、级配合理、细度模数可调,特别适合人工制砂和石料整形。,洗砂机,兼有清洗、脱水、分级三种功能,在工作时,砂石互相研磨,除去覆盖砂石表面的杂质, 同时破坏包覆沙粒的水汽层,并在强大的水流下完成清洗除杂功能。,按技术要求分 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类 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技术性能指标,建筑用砂的密度、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坚固性、含泥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有害物质、碱集料反应,颗粒级配表,颗粒级配,1)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600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

4、量应小于5%。 2)对于砂浆用砂,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应为0。,颗粒级配,合理的级配,可节约水泥,可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耐久性和可泵性。,砂的技术质量要求,天然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人工砂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含泥量属于包裹型,泥块含量属于团块型。一般含泥量高于泥块含量。它们含量超标都将影响胶凝材料与骨料的粘接力,使混凝土开裂,强度严重下降。 石粉含量增大,混凝土的需水量导致混凝土比较干稠,和易性变差 。,砂的技术质量要求,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等杂物,有害物质主要是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砂中有害杂质的控制,(1)砂中有害杂质的种类 砂中有害杂质包

5、括粘土、淤泥、云母、硫化物和硫酸盐及轻物质等。,(2)各种有害杂质的危害 若有害杂质含量超标,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导致钢筋锈蚀,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用砂中有害杂质的含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云母含量高,会增加混凝土需水量,能降低骨料和水泥石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强度,坚固性指标,表3-5 质量损失 表3-6 压碎指标,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指标,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 kg/m3;松散体积密度应不小于1400 Kg/m3;空隙率不大于44%。,碱集料反应,碱集料反应(简称AAR)是指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膨胀物质(或吸水膨胀物质) 而引起混凝土产生内部自膨胀

6、应力而开裂的现象.由于碱集料反应一般是在混凝土成型后的若干年后逐渐发生,其结果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下降,严重时还会使混凝土丧失使用价值.,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缝、胶体外溢等现象,试件养护6个月龄期的膨胀率值应小于0.10%。,反应类型: (1)碱-氧化硅反应 (2)碱-硅酸盐反应 (3)碱-硅酸反应,预防措施: (1)控制水泥中碱的含量 (2)选用非活性骨料 (3)掺入活性混合材,颗粒级配,(1)概念 颗粒级配是指砂中大小不同粒径互相搭配的比例状况。如图32(c)中具有三种以上的粒径,则空隙率最小,级配合理。,图3-2 骨料颗粒级配 (a)单一粒径砂 (b)两种

7、粒径砂 (c)多种粒径砂,(b),(c),主要仪器设备,1、摇筛机,2、标准砂筛,筛分析法是将烘干到恒重的500g砂样,放到一套标准筛上(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将试验筛由圆孔筛改为方孔筛)。,测定方法:筛分析法,标准筛采用方孔筛,其公称直径分别为:5、2.5、1.25、0.63、0.315、0.16mm(方孔筛边长分别为4.75、2.36、1.18、0.6、0.3、0.15mm)。过筛后分别计算出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 a6 )和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 、A5、A6),它们之间的关系见表31。,实验步骤

8、,砂试验的取样方法和数量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均匀分布,取样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8份(天然砂每份11kg以上,人工砂每份26kg以上)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22kg或52kg组成一个试样。,缩分试样,按人工四分法缩分试样:将所取每个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的量为止。,(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mm。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

9、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克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只筛(即4.75mm筛孔筛)上,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3)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l g (4)结果计算与评定 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表

10、31分计筛余百分和累计筛余百分率之间的关系,150m,300m,600m,1.18mm,2.36mm,4.75mm,9.50mm,筛分析试验评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表示方法:,级配曲线,国标中,将混凝土用砂的级配分为三个级配区(见图3-3)。级配较好的砂,级配曲线应处于同一区内。区砂较粗,区砂偏细,区砂粗细适中,配置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区砂。,颗粒级配表,图3-3砂的级配曲线,(1)级配良好的砂,不同粒径颗粒搭配比例适当,其空隙率小,且总表面积小,可以节约水泥或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2)1区的砂粗颗粒多,保水性差,易离析泌水,适于配置水泥量多、低流动性混凝土;3区的砂细颗粒较多,粘

11、聚性大,保水性好,但硬结后干缩性大,易产生裂缝;2区砂粗细适宜。 (3)级配的选择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当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4)颗粒级配的指标 级配区 按600m筛的累计筛余率的大小, 可分为1区、2区、3区共三个级配区。 级配合格判定 砂的实际级配全部在任一级配区规定范围内均属于连续级配;除4.75mm和600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2)粗细程度,概念 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总体的粗细程度。 表示方法:细度模数,式中,分子部分为标准套筛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的和,分母部分为标准套筛各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的和去掉5mm筛孔尺寸筛上的石子数。,国标规定:,中砂粗细适当,级配最好,拌制混凝土时最好选用中砂。,注意,例31已知干砂500g的筛分析试验结果如下:,试计算Mx=?并判断该砂属于何种砂?,解:列表计算如下,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m、300m、150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细度模数 该砂属于中砂。,(2.3,3.0),* 次数:1357533 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